□吕亭军
广电新闻是为民众传递新闻的重要载体,在当今时代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使命。广电新闻记者作为推动广电新闻媒体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高质量的新闻节目一定离不开广电新闻记者付出的一系列努力。然而,受融媒体时代以及自身能力发展等多重影响,广电新闻记者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广电新闻记者要立足时代,找准努力的方向,切实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经济是国家的命脉,经济的飞速发展不仅提高了国民物质生活水平,同时也带动了媒体行业的发展。与传统媒体时代不同,媒体融合时代突破了传统媒体发展瓶颈,以互联网平台为主要媒介为广大受众提供更多个性化信息服务,让媒体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越发凸显。当然,融媒体的横空出世对广电新闻媒体而言既是一种挑战,也是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如何准确把握发展机遇、迎接发展挑战不仅是广电新闻媒体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每一个媒体从业人员要实现的目标。在应对发展挑战的过程中,广电新闻记者要严阵以待,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促进自身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新闻记者是媒体从业人员的代表,在传统媒体时代,他们主要负责新闻信息采编工作。我们知道,人的思想决定他们的行为,也就是他们的思维方式会“外显于行”,先进思维更有利于新闻记者采写出高质量的新闻产品。融媒体时代下,受众的阅读方式、信息需求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发散性、批判性、艺术性思维的形成更使他们对新闻产品的创新性、特殊性、前沿性、多样性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广电新闻记者想让自己的新闻产品迎合受众需要并得到受众的认可,首先应该保证自己的思维能紧跟时代发展脚步,让新闻产品充满时代气息。但事与愿违,广电新闻记者思维与时代脱节现象似乎越来越严重,导致他们所生产出的新闻产品不尽如人意,缺乏时代性、多样性与前沿性,难以得到受众广泛认可。媒体最先吹起时代的号角,它们不仅要向广大受众传播先进思想、先进文化,同时还要提高受众的思想政治高度。要想实现这些目标,广电新闻记者任重而道远。
近些年,融媒体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以广电新闻媒体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发展危机。受众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元化,所以单一的信息传播方式俨然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新闻记者作为新闻行业的一线员工,所承受的工作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过去,由于信息获取途径少、条件差,新闻记者每天需要处理的采编任务比较少,时间也相对充裕,而且一条新闻产品从采编到最终的发布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比如审读、总编的审核等,所以受众最终能获得的新闻产品精而少。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受众处于被动接收信息的地位,可供他们选择的新闻产品少之又少。然而,融媒体时代,由于新媒体、自媒体以及直播等行业的发展,受众不仅是新闻产品消费者、传播者,同时也可以是新闻产品生产者,这不仅促进了我国媒体行业发展,更使广电新闻记者每时每刻都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媒体融合时代环境与传统媒体时代环境迥然不同,所以广电新闻记者也必须作出改变。
如上所述,融媒体时代不仅给广电新闻记者带来了发展挑战,也给他们创造了发展机遇,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丰富了他们新闻采编的形式。作为广电新闻记者,除了要对新闻信息保持足够的敏感性,同时还要掌握尽可能多的采编形式,这样才能保证新闻产品的丰富度。广电新闻媒体是当之无愧的主流媒体,不仅在公众心目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而且在整个媒体领域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相当大的话语权。但是,新媒体、融媒体、自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广电新闻媒体的领军地位产生了动摇,也让广电新闻记者不得不重新看待新闻采编工作。
人们常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对媒体行业的推动作用也是相当大的。如今,数据信息的数量呈指数级式增长,广电新闻记者可以利用的信息相当可观,但这些信息并不一定都是有利用价值的,这就要求新闻记者有一定的甄别、判断能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日渐普及,人们司空见惯的电子产品其实或多或少都应用到了这些前沿技术。也正是因为有效应用这些前沿技术,广电新闻记者采编形式、途径和手段等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为提高新闻产品生产效率、产品多样性等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国媒体行业蒸蒸日上,但其背后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草根记者”“草根编辑”的出现使很多自媒体新闻真假难辨,不仅误导了民众,还容易使社会舆论导向偏离轨道,给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埋下隐患。盲目跟风是很多受众存在的问题,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受不良信息蛊惑觉得自己站在了正义的一边,但其实他们已经成为某些不法分子利用的对象。广电新闻媒体等主流媒体要为扫除媒体市场的不良之风作出努力,坚决维护媒体市场的纯洁性,净化媒体环境,有效掌控社会舆论导向。
但很多时候,由于信息环境的复杂性,广电新闻媒体等在掌控社会舆论时往往力不从心。导致其社会舆论引导能力不够强的原因主要是其新闻产品质量不高,难以引发受众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广电新闻记者作为活跃在新闻采编工作一线的人员,要为新闻产品质量承担主要责任。
在信息时代,各种铺天盖地的信息接踵而来,尤其是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广大人民群众无时无刻不被信息包围。当然,这些信息当中有很多垃圾信息,这些垃圾信息不仅不能带给社会正能量,而且还容易误导群众,使他们遭受精神和财产损失。广电新闻记者应凭借他们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从这些良莠不齐的信息中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并将其整理成新闻初稿提交给编辑。各种各样的新闻素材随处可见,但如果新闻记者对这些信息缺乏感知力,那么他们很可能会遗漏信息,与很多优质新闻素材失之交臂。在互联网时代,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把他们获知的信息分享给其他人,广电新闻记者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时代信息生产与传播的特征,提高新闻素材感知力,这样才能在保证新闻质量的同时提高新闻多样性。但是,由于很多广电新闻记者仍然没有真正认识到融媒体时代与传统媒体时代的本质差异,继续沿袭过去的思想观念、采编方式等,导致他们的新闻素材感知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在不同的媒体环境和时代下,广电新闻记者要秉承不同的媒体意识与观念,这样生产出的新闻产品才能反映出时代特性,散发出时代气息。与传统媒体时代不同,融媒体时代有更多的发展优势。一方面,对于受众而言,他们获取新闻资讯的方式与手段越来越多,线上与线下的传播载体都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当然,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绝大多数受众更倾向于在线上浏览新闻资讯。线上新闻资讯不仅更新速度非常快,而且涉及的范围也更广,能满足不同教育背景、不同职业和不同年龄段受众的需要。因此,这就拓展了广电新闻媒体的发展方向与业务范围。另一方面,从整个媒体行业发展形势来看,大力发展“云媒体”是传统媒体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云报纸”“云电视”等应该成为广电新闻媒体的重点业务。迎合受众需求是所有广电媒体人员都应该具备的意识,因为只有当新闻产品得到受众的认可,广电新闻媒体才能进一步打开媒体市场、收获更多的“粉丝”。所以,这就要求媒体从业人员具备足够的融媒体意识,按照融媒体发展要求推进融媒体建设,丰富融媒体资源,打造独一无二的融媒体平台。但我们必须承认的是,缺乏融媒体意识已经严重影响了一些广电新闻记者的发展空间,也使得广电新闻产品缺少融媒体时代特征,难以得到受众的认可。
想提高自身以及广电新闻媒体核心竞争力,找准努力的方向至关重要。从广电新闻记者的角度来讲,只有明确发展方向,才能为自身精准定位,做好新闻采编规划工作,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采编新闻素材。在这个过程中,广电新闻记者要利用好融媒体时代的各种资源,提高新闻质量。
“打铁还需自身硬”,广电新闻记者职业素养对新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从广电新闻记者工作性质来看,他们属于专业的文字工作者,所以夯实文字功底至关重要。当前,受众的教育程度与文化水平越来越高,尤其是那些高学历受众人群对文字的敏感性非常高,这就要求广电新闻记者在新闻生产时不仅要有全局意识,更要注重细节。
比如,有些记者就经常犯一些低级错误,写错别字、语法不通等,让受众阅读新闻时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查找文字错误上,忽视了新闻信息本身的价值。广电新闻媒体是主流媒体,要坚决避免犯这些低级错误,为那些自媒体树立学习榜样。广电新闻记者要重视职业素养的提升,端正工作态度,对自己的作品负责,对每一个受众负责,维护好媒体市场的纯洁性,为广电新闻媒体更好地掌控社会舆论奠定基础。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数据信息很容易让广电新闻记者迷失方向,给他们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因此,培养新闻敏感性至关重要。新闻产品三要素是:新鲜性、真实性与时效性,广电新闻记者在选择新闻素材时要对照这三个要素,确保新闻产品质量。
培养新闻敏感性就是培养新闻素材感知力,应该讲究方法和策略。首先,广电新闻记者应该与受众积极进行交流和讨论,正确看待新闻生产者与新闻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这样他们生产出的新闻产品才更容易被受众接受;其次,广电新闻媒体可以丰富受众反馈渠道,让受众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为媒体建言献策,进而优化新闻产品;最后,广电新闻记者要有创新理念,坚决摒弃“炒冷饭”思想,要尽可能保证新闻产品的多元化、多样性,这样才能让受众满意。在融媒体时代,限制媒体行业发展的并不是资源,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专业人才。当然,广电新闻媒体也应该为培养记者新闻敏感性作出努力,不仅要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培训,更要尊重人才,为他们拓展发展空间,同时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新闻媒体是舆论宣传的主阵地,要强化危机意识,努力打造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新闻铁军。主流媒体是宣传工作的领头羊、排头兵,要注重提升政治素质、提高业务能力和思想作风建设,努力培养一支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队伍。
显而易见,当前的媒体环境与传统媒体时代环境不同,新闻记者作为媒体行业从业人员,要敢于引领思想潮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先进思想传递给受众,提高受众思想政治高度,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创新主题报道方面要注重策划、顺势而为,让新闻传得远、有影响,确保媒体发展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在融媒体时代,新闻产品的传播途径得到极大丰富,受众群体规模也越发庞大,如何在保证新闻产品普适性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其针对性,是广电新闻记者应该考虑的问题。普适性与针对性看似矛盾其实不然,如果能找准两者的平衡点,那么必然可以大大提高受众满意度。
融媒体是我国现代媒体发展的主要形式,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关系,两者只有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相互合作才能实现共同成长。传统媒体有传统媒体的发展优势,而现代媒体也有现代媒体的竞争优势,广电新闻记者缺乏的是融媒体意识,所以他们要把培养融媒体意识作为常态化工作来抓,用创新之举体现对媒体行业的热爱,并找准努力的方向。当然,广电新闻记者在转型中应切记保持内容优势。相比社交媒体等新媒体的情绪化,广电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要做到中立、客观、公正、准确、真实,力争通过优质原创内容吸引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