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平
(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外语系 山西临汾 041000)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关注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对于当代高等教育事业来说,英语作为一门必修课,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伴随着近些年我国新课程改革工作的稳步向前推进,高校也改变了传统的英语教育模式,积极运用更为现代化的英语教育理念和教育办法。但是从总体来看,英语教学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教学改革工作仍需相关教育工作者进行探索和研究,为我国的国际化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伴随着近些年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速度的日渐加快,我国与西方国家的沟通交流日渐频繁,除了体现在政治、经济以外,在文化层面上的接轨也越发密切。为进一步地推动我国有效参与国际竞争,提高在国际上的核心地位,需大力推进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既懂得专业理论知识,又了解英语的复合型人才。由此,高校英语教学工作的转型升级,也成为当代教育事业的重点内容之一。
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的制约和影响,现阶段高校的英语教学模式不够合理,仍在沿用传统的应试教学办法。虽然学生能够掌握扎实的英语技能,但是在与他人进行沟通时,却显现出一系列的缺陷和不足之处。英语交际问题导致学生丧失了对英语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是导致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到阻碍。
近些年,我国不断加强在英语教育上的资源投资,加大师资投入,并将各种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对于改善教学质量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从总体来看,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教师、校方及学生需要共同做出努力,同步探索,为学生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英语课堂,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英语知识,提高其语言表达水平。
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语言既代表着文化传播的真实写照,也是文化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桥梁。不管身处何时何地,文化对语言带来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在文字和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文化在其中发挥出来的作用十分突出。现阶段,在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活动中,强调外国语言的深入讲解,而在其中很少融入本土文化、传统文化,甚至在课堂中从未出现,导致大学生对本国文化形成错误认知,觉得来自西方的洋文化才是真正符合时代发展特征的,进而产生崇洋媚外的心理。因此,加强对我国文化的推广,是未来在我国持续推进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日渐深入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在高校英语的实践教学中,对于传统文化关注和重视程度有所不足。举例来说,高校英语本科教学中的精读类课程,在教学目标上为通过让学生阅读英语题材、阅读英语材料,拓宽学生的阅读知识面,使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并在整个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英语语感,以确保学生在英语交际环境中,可以顺利交流,沟通无障碍,提升其逻辑思维能力。其中,明确指出了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和提高学习技能的目标,但是却未在其中重点提及传统文化的渗透。除此之外,在英语本科院校的精读教材中,共涉及4册教材,文章选取有60余篇,但是这60多篇文章大多数都是英文原文,都是与西方相关的建筑理念、宗教文化和文艺复兴,没有一篇文章与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密切相关。除此之外,在英语翻译教学时,需让学生了解西方翻译简史,明确翻译中的不同流派,并具备一定的翻译技术,掌握翻译家及其提出的学术观点,但是,却未在其中明确提及与我国相关的传统文化因素。除此之外,在英语实践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明确西方国家的语言表达风格以及其他文化特色,有目标、有计划地让学生多阅读英语原版著作,观看英文原版电影。但是,这种长久以来的错误教学理念和对待文化的错误思想认知,导致学生出现文化失语问题,认为与汉语相比,英语这门语言在国际交流上具备更强的优势,与中方传统文化相比,西方文化地位更高。一些暂未形成正确思想观念的学生,甚至出现理念极端的情况,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觉得传统文化地位低下,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在全国多次教育会议中,我国相关教育部门明确指出,需要形成大思政的教育格局。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其教学内容主要源自英语教材,教师需要将培养什么样的人作为育人导向,将推动学生实现个体的全方位发展、成长成才作为教学的着力点,基于学生目前已有的知识架构体系,在学习上的发展需求以及高校的教育环境,整合教学模块中的主题、词汇、文章及课后习题,通过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政要素以及背后的价值和理念,在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技能的同时,传播其中的精神和文化价值,以改善学生的精神内涵,形成正确的语言观念。但是,目前,高校在大学英语的课程思政上,课程思政和语言内容学习成为两个独立存在的分割模块,虽然看起来教学结构清晰,但是却与课程内容的体系性标准及要求脱节。课程思政和理论知识讲解前后割裂,一些隐性的精神和价值观念教育越来越淡化。例如,“He Helped the Blind”这篇文章,主要是讲解了路易·布莱叶创制6凸点组合编码盲字体系的发展过程,具备较强的故事性。同时,该篇文章语言表达通俗易懂,可以让学生在了解语言技能的过程中,感悟到主人公在科学技术探索上的求知精神,以及为盲人群体做出贡献的责任感,可以成为学生未来生活和学习上的榜样。但是,个别教师却忽视语言能力训练这一目标,未针对其中的词汇、句子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只是让学生简单地学习一遍课文内容,以便收集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发明以及科学家的重大发现,将这些思政元素以打鸡血、灌鸡汤的方式直接讲给学生。而这种教学办法,未综合原有的课本知识结构及其课程内容,思政也转变为课程+思政。从本质上来说,未发挥出课程思政的最大价值,与课程思政教育的发展出现明显脱节,学生也容易在这种打鸡血似的课堂教学中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心理。
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深远影响,在大学课堂中普遍存在这一问题,即教师过度讲解理论知识,学生在课堂中被动接受,对教师讲解的内容进行机械性模仿,忽视了在整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虽然通过这种机械化的学习和对语法的大量背诵,学生会掌握一定的语法技能,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学生一旦遇到复杂语境或是专业学科上的语言表达,则容易出现张不开嘴表达的问题,这也是致使学生出现英语思辨能力不足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用到的英语教材大纲,针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能力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目标,但是基于文化失语问题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教学目标却简单地一笔带过,过度关注西方文化的输入,未在其中真正地融入与中国文化输出相关的内容。同时,在英语课程设置过程中,将英美语言文化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向,文章节选也是以西方文化内容为主。因此,教师需要积极修订教学大纲,实现课程的重组塑造,开发出兼具西方文化、我国传统文化的双体系教材。因此,学院教师需合理调整中西文化知识比例,依照我国当前教育事业文化交际语境中学生需要了解的我国文化词汇、词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目标、有计划、有意识地设置更多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课程内容,同时分段学习,以确保跨文化语言交际问题得到有效改善,真正地解决学生的文化失语问题。例如,对于刚刚步入校园的大一新生,可以通过设置中国传统文化人文习俗等基础类语言文化课程;对于大二以上学生,可以设置更多与哲学、文学相关的传统文化语言课程。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在西方国家生活的华裔作家,其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也可以作为英语专业课程的选修课,作为文化失语问题提供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在众多华裔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中,其中不乏一些优秀作者,弥补了在世界文学史上中国文化的缺位问题,数次入围了世界文化奖项,基于文学这一视角聚焦了世界目光,让世界人群了解我国的优质传统文化。例如,谭恩美创作的《喜福会》,其中就曾重点提到麻将、旗袍等具备我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出版后在纽约时报蝉联热销书榜,销量上千万本,还曾获得美国多项文学奖项。另外,韩素音创作的《瑰宝》,也可以将其作为英语专业教学的选修科目之一。除此之外,在进行教材编撰和教材内容改革创新时,需要有效调节中英文的文化知识比例,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优质传统文化,并学会如何用英语去传播本国文化。教材是帮助学生学习获得学习信息的重要工具,因此,在对教材进行编制时,需要保障教材内容编制地从浅到深、由简到难,关注文化传播的有效性以及跨文化交际语境中文化传播的实用性。也就是站在中国文化传播广度、传播深度等视角,综合学生目前已有的知识架构体系、思维认知以及语言掌握情况,秉承因材施教这一原则,确保教学的针对性。最后,在创新教材形式和内容编写过程中,可以试图将《中国文化概论》编制为英语版,让众多英语组教师参与到其中。或是节选我国的优质文学作品,在其中增设更多的文学篇章,如可以节选《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中的片段,或是编制汉英双解词典,确保我国传统文化可以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真正地实现广为流传、有效传播。
一是课前导入环节。英语不仅仅代表着语言媒介,更是对优质传统文化进行传播的核心载体。教师可以通过对课前5分钟的有效运用,以多媒体PPT设备作为载体,为学生传达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名句英文,作为本节课程的开篇。例如:A piece of time is worthy of a piece of gold,yet a piece of gold cannot buy a piece of time(一寸光阴一寸金)等。教师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文化传播,可以让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升,进而珍惜青春时光,更加契合了本单元的“守时”主题。
二是文章结构分析。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置这一问题,“What is one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that might annoy Americans?”并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全面通读,回答这一问题。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课文结构,提高阅读能力,优化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明确在不同国家中的时间观念差异性以及面对守时这一问题的态度,促使学生的国际视野得到拓宽,优化其文化差异意识和时间处理能力。
三是语言知识学习。在高校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既需要进行通识教育,又需要进行精神教育。教师在讲解到字词、造句、翻译等知识时,可以有意识、有目标、有计划地在其中融入思政元素,以保障学生实现人文素养的全面改善,让课程教学既具备通识教育功能,又具备思想引导功能。例如,在教师讲解到词汇“community”时,可以让学生运用这一词汇来翻译“人类命运共同体”,或是运用“cultural”来翻译文化自信的含义,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词汇的含义以及在语境中的具体用法,也可以让治国理政思想实现和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达成理论知识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之间协同并进的教学目标。
四是课堂讨论。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的过程主要就在于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因此,教师需要综合当代高校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情况,将问题设置为导向,寻找出教学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结合点、着力点、落脚点,让学生通过对对话的深度思考,实现对语言技能的深度学习,既可以确保内容设置的有效性,又可以确保教学过程的亲和力得到增强,以发散学生思维。例如,可以在课堂中设置这一问题,“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n Indian team and an American team in terms of time? How can we be punctual ? ”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讨论,优化学生的语言知识使用能力,让学生了解到语言作为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以展开跨文化多元交际,优化学生未来在步入社会之后的职场沟通能力,改善学生面对职业时的守时思想意识,发挥出其思政教育功能。
最后就是课后强化。课后是延伸课堂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知识内化、迁移的有效途径。例如,可以让学生将对守时的理解作为主题,写出一篇英语作文,除了可以考查学生的内容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整个过程中表达出自己的价值观念,锻炼其思维,形成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对人的思辨能力进行评价时,其表达条理是否清晰、是否有依据,为重要的评判指标。将其作为参考,改善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确保学生对知识点的梳理更为顺利。在教师进行英语阅读时,学生是否具备逻辑思维能力,会在其中发挥出十分重要的作用。若是学生无法了解作者对文章的谋篇布局策略,则无法改善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举例来说,在教师讲解倒着“The new music”这篇文章时,作者对文章的讲解主要是阐述The new music的发展历史,其中时间线较为清晰。此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时,让学生寻找出文章与时间相关的词汇,最后建立时间轴,更为清晰直观地展现出The new music的演变历史。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之后,圈出了这些词汇“took place in 1966-1967”“even as late as 1965”“In 1966-1967 there was”“a?new listener in 1967”,然后通过对文章上下文的联系,即可依照The new music时间点的变化进行分析和探索。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先找出文章中存在的序数词,对序数词所在文章段落的具体含义进行分析,最后对文章的内在逻辑进行厘清。举例来说,通过对于文章第二段的阅读发现了“First”,第三段发现了“The second thing”,最后一段发现了“Third”。此时,教师则可以让学生依照这一顺序,理清文章的内在逻辑关系,方便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教师通过理清文章行文脉络,建立表格,可以让学生把知识放在表格中,以更为全面、系统地把握文章内容,优化学生的思辨水平。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文化失语、课程思政缺位和思辨能力培养不足问题。因此,我们需要针对这三大问题,制定出针对性的优化措施,以改善教学方法,为高等教育事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和学生的个体全面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