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睿
(成都市成华小学校 四川成都 610000)
作为学校实施心理素质教育基础力量的班主任,其心理教育能力会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班主任的心理教育能力主要是指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所具备的心理教育技能,集中体现为意识学生心理问题能力、所具备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技能。
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班主任心理教育能力的集中体现。针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可从小学生心理教育内容和心理教育价值两方面有效展开,为班主任指明学生心理教育方向的同时,也为班主任提高心理教育能力奠定基础。
小学学习阶段是学生人格塑造的关键期。心理健康教育对发展与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起关键性作用。小学生心理教育内容丰富,集中体现为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的基本性知识,使学生掌握心理健康保健常识,引导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使学生了解与习得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意识提供支持[1]。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满足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所需,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起到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班主任既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又要为学生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和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这是在小学教育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提供有力支持。
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提高班主任的心理教育能力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集中体现在缓解师资、提升班主任综合素质与学生心育教育方面,突出班主任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力军的作用,为发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价值提供有力支持。
通过班主任提高学生心理教育能力,能有效缓解小学心理教育师资短缺的实际问题。近年来,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逐年上升,但是学校,尤其是小学缺乏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可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中,通过家校共育有效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者和参与者,能与学校专职心理教师教育形成互补状态,为学生发展健康心理提供保障因素。
班主任是向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承担着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基础性力量的作用。在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班主任既承担学科教学的工作任务,又肩负班级各项教育管理工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班主任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学校提高班主任的心理教育能力,能有效提升班主任综合素质的实际效果,使班主任满足新时代发展赋予其开展学生心理教育的客观性要求,达到从提升班主任综合素质层面促进学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教育效果[2]。
班主任是学生心育教育的医生。学校提高班主任的心理教育能力,有助于从学校层面强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突出学生心育教育对学生健康发展的关键性作用。班主任的心理教育能力是其教育能力的重要构成元素。班主任心理教育能力的提高,有助于班主任运用适宜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向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使班主任能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冲突、心理问题进行正确的认知,能够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和实施心理学教育实践的综合能力,能够实现在班级教育教学工作中落实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目标。
班主任可从结合日常班级管理、开展心理教育课程和实施心理教育主题活动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高心理教育能力,向学生开展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的心理教育活动,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高质量的心理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性发展,让学生的教育回归学校。
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与生活中,与班主任接触的机会最多。学校以班主任心理问题意识为切入点,结合日常班级管理工作提高班主任的心理教育能力。学校引导班主任在班级日常管理教育工作中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在使班主任切实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学习与生活重要性的基础上,创设针对性强的培训活动,使班主任能做到敏锐地察觉和准确地判断学生存在的和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为班主任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支持。
班主任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掌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是班主任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明确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和确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与内容,调整与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基础。为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根据2022年3月发布的《关于印发<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措施(二十条)>的通知》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做到通过开设心理教育课程丰富班主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效果。
学校以提高班主任实施学生健康教育技能为核心,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主题活动,为提高班主任的心理教育能力创设有效途径。学校心理教育主题活动可在丰富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同时,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价值。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技能集中体现为班主任所掌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操作方法。心理教育主题活动为班主任提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的良机[3]。
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提高班主任的心理教育能力具有关键性作用。学校可从增强班主任心理教育问题意识、丰富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升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和完善班主任心理教育工作监督四方面,对提高班主任的心理教育能力采取有效措施,既能针对性地解决目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问题,又能突出班主任心理教育能力的重要性,做到多措并举地提高小学班主任的心理教育能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班主任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特殊地位,肩负着核心角色。在校学习与生活期间,学生与班主任接触最多,班主任也最容易发现学生潜在和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增强班主任心理教育问题意识对提高班主任的心理教育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学校应使班主任认识到所承担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角色的重要性,调动班主任的主观能动性,使班主任重视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能力,在班级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困惑和潜在的心理问题有敏锐的察觉,做到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在问题基础上,助力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另一方面,班主任应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观察学生活动行为,分析学生行为背后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总结与反思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生工作中形成心理教育问题意识,在与学生深度接触的心理教育活动中,对学生的心理问题逐渐地形成自己的认识与心理健康工作策略。班主任在发展学生心理教育问题意识的同时,应认识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共性与个性,做到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班主任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特征,在与学生个体的接触中采取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发挥心理教育问题意识对提升班主任心理教育能力的积极性作用[4]。
班主任应在专业性的心理健康理论基础的支撑下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针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班主任可通过多种途径开展自主性学习,也可在集中培训工作中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一方面,在丰富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方面,学校应在调研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实施培训内容,为班主任承担起初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储备,以有效地提升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工作的适切性。另一方面,小学不同学段的班主任对心理教育培训的需求是不同的,学校可分小学低、中和高年级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将对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既集中在提升班主任辅导学生心理能力方面,又使班主任认识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具有的连续性与发展性特征。同时,学校应将丰富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与向学生开设心理教育课程有机结合,使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发展。班主任在丰富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同时,明确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目标与教育方法,为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教育课程提供支持;随着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的开展,班主任为优化心理健康课程各元素而有目的性地获取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班主任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是提升其心理教育能力的有力保障[5]。
学校应着力提升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技能,促使班主任有效地分析学生潜在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一方面,学校应以突出提升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技能为核心设计培训内容,如班主任心理教育能力培训,在分享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的基础上,强调学生个案辅导,实施现场模拟学生心理教育辅导,支持班主任在实践性的培训活动中发展心理教育专业技能,为班主任开展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奠定心理健康教育基础。另一方面,学校应指导班主任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班主任应有意识地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如班主任给予学生简单但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起到缓解学生心理问题或者是心理障碍的活动效果,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承担起初级心理咨询的工作。同时,学校应给予班主任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有力支持。班主任可将所习得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应用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加深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理解与认知,在学生心理健康实践中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6]。
班主任从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一定的优势,而想要提高班主任的心理教育能力和开展高质量的学生心理教育,则需要完善班主任心理教育工作监督。一方面,针对班主任心理教育工作,学校应完善考评机制,强调对班主任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果的评估,既促进班主任以提升自身的心理教育能力为切入点,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开展高质量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又推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开展常态化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班级教育教学工作中突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学校应将班主任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情况纳入考核内容,做到既从工作考核机制层面推动班主任提高心理教育能力,又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强调班主任心理教育能力,为班主任多途径提升自身的心理专业知识与技能奠定基础,如班主任利用专题讲座拓展心理健康基础知识,积极主动地创设实践机会提升学生心理健康实践技能。同时,学校应认识到完善班主任心理教育工作监督只能从外部因素给予班主任提高心理教育能力的支持,学校还应以促进班主任专业性发展为本,调动班主任的内部因素提高心理教育能力。
在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提高班主任的心理教育能力,既需要班主任及时调整学生心理教育理念,适应开展高质量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客观性要求,又需要班主任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中勇于探索新知和善于对活动实践进行反思,在小学生的健康发展中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价值,做好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切实落实“双减”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