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劳动教育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践

2022-02-09 05:22于敬东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35期
关键词:劳动活动课程

于敬东

(金普新区中小学综合实践学校(原金普新区素质教育活动中心)辽宁大连 116600)

引言

在素质教育理念提出以后,我国教育行业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教师在重视学生学科学习教育的同时,还需要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的培养是不可忽视的方向。传统的教育中忽视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导致培养的学生存在着学习能力较强、劳动能力较弱的状况。我们需要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刻反思,在日常的教育中也需要融入学生的劳动能力培养。

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师需要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实际上,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有一定的相似性,其二者都需要学生自主动手完成,学生有较高的参与度,能够获得良好的体能锻炼。教师要想在初中的教育中做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综合实践活动是不可忽视的课程内容,在其中融入学生的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劳动意识,让学生具备生活技能,锻炼学生的体能,在思想得到熏陶的情况下,用劳动教育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其今后的教育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融合劳动教育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原则

1.教育性原则

无论是劳动教育,还是综合实践活动,其开展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得到能力的提升。因此,在设计课程的时候,需要秉着教育性原则设计,在课程的各个环节中思考创设的目的和对学生的教育意义。综合实践活动的种类多种多样,课程开展地点也可以不必拘束与校内,但是其本质上是为了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实践能力的提升,劳动教育融入综合实践活动中,就是在活动中设立部分劳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让综合实践活动除了有脑力的锻炼,还有体力的锻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作为教师,需要将活动的设计更加生动化,寓教于乐,将一些学科教学知识内容和社会教学知识内容融入综合实践活动中,让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更强的教育性,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创新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拓展自身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千篇一律的同样的主题设定会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也缺少了探究的内容,不利于学生的思维拓展。因此,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还需要做到遵循创新性原则,不断地对活动的主题、内容、形式进行创新,可以拓展到多个领域,还可以与社会文化组织进行合作。对于学生来说,其需要了解的知识内容远远不止学科教学课堂中的内容。教师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时候,也不要被校园限制,可以进行适当拓展,对不同类型的活动都进行了解,在融合劳动教育的时候,也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劳动教育,只要具有体能锻炼意义即可[1]。

3.自主性原则

在素质教育理念中,明确指出了教学主体是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时候,也需要明确课程的主体,将教师设定为活动课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服务者,让学生在活动中有自主思维的空间,通过自主组织团队协作完成劳动活动,对学生进行充分的锻炼。在传统的学习模式中,学生属于被动学习的状态,都是教师直接安排学习任务,学生跟着教师的节奏进行学习,自主思考和自主实践的机会不多。在全新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课程的开展方式,在设计的时候,要注意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环节,让学生展示自身的特长,提升个人能力,转变学习思维,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观念。

4.因材施教原则

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的时候,贯彻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特性、个性来设计综合实践活动,给不同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实践方式,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中来。根据教师对学生的了解,进行更适合学生的分层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思想,让劳动的内容符合学生的体能,让实践的内容与学生的喜好有更高的贴合度,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

二、融合劳动教育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思路

1.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与社会

学生长期处于校园教育中,对社会的认知不够清晰,对生活的认知局限于学习和家庭生活,缺少社会经验。初中的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自主思维,对外界存在着较强的好奇心,教师在设计综合实践课程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探究类的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社会。在这一主题下的综合实践活动,应基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以应用递进式的设计方式,先从学生对社区的认识开始,然后延展到对家乡的认识、对省地区的认知、对中国的认识、对世界的认识,层层递进、层层环扣,这既符合学生的成长状态,也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对于学生来说,其对学科知识的了解程度较高,但是,对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工业发展等社会情况了解程度不足,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的时候,可以以生活题材入手,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并且,这类题材中,学生的劳动机会较多,可以充分满足劳动教育的需求。

2.引导学生认识自然

在环保发展理念推出以后,大自然的保护成了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准则,教师在教育初中学生的时候,可以以自然作为主题,让学生提高对自然界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保护自然意识,为环保事业贡献微薄的力量。并且,在初中的学科知识汇中,有不少学科都蕴含了对自然知识的解读,但是学生缺乏对自然知识的自主探索,导致学生对知识的了解过于空洞,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增加对自然知识的内容,可以很好地与学科知识形成呼应,让学生得到实践锻炼的同时,还能够学习到更加深入的学科知识,提高学生对自然的认识,形成环保观念,找到与自然和平共处的方式[2]。

3.引导学生建立劳动意识

将劳动教育融入综合实践活动中,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劳动锻炼,让学生的劳动能力有所提升,还需要注重学生劳动意识的建立,让其了解劳动的意义,树立了劳动意识以后,其在生活中对劳动行为也有较高的接受程度。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劳动教育环节的设立可以与活动进行融合,将其设计为活动的某一环节。但是在开展之前,教师可以将劳动前的样子进行拍照,然后让学生自主开展劳动活动。在劳动结束以后,将学生的劳动成果进行对比,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自身努力的成果,感受到劳动所带来的成就感和改变,很好地做到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劳动意识。

4.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有不少的实践主题都需要学生的团队协作才能完成,团队协作能力也是全面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培养方向。因此,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的时候,需要注重学生团队协作的引导。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有一个共同的本质,就是需要学生自主实践完成教学任务,有不少的教学主题、教学任务是学生难以单独完成的任务,在初次设定需要团队协作完成的任务时,可以让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其建立团队协作观念。在协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任务分配、完成情况进行监督,让学生进行自主分配。学生在自主分配的时候,会对自身的需求和特长进行清晰阐述,自主要求完成的任务会有更高的积极性,提高任务分配的合理性。而教师则可以根据各个环节的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在协作完成的基础上,学生有更多的锻炼机会,教师对学生的观察也会让教师对学生的特性、特长了解程度更高,能够为后续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奠定基础[3]。

三、融合劳动教育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要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核心,均衡考虑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融合劳动教育的实践性性课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

1.植物种植类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植物种植类的实践综合活动是较为常见的活动类型,在融入劳动教育的基础上,植物的种植本就是需要付出劳动的行为,对学生有充分的劳动锻炼,并且活动的开展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可以是学生在家中种植,对学生的安全性有更高的保障。这类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然、了解生物规律,有不少城市中的初中生,对各类植物的辨别能力不足。这类活动既能培养学生的生存技能,又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例如,教师可以以“种植蔬菜”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蔬菜进行认识,了解各类蔬菜的生长周期和生长要求,让学生结合自身能够给予的种植环境进行思考,选择适宜的蔬菜进行种植。其次,教师可以教学生如何制作蔬菜培养基地,如指导学生应用鞋盒、花盆等生活用品制作蔬菜种植地,根据学生对各类蔬菜的调研选择种植土地。再次,让学生对种子或是蔬菜幼苗进行种植,并需要在课后时间对蔬菜进行浇水、观察,根据蔬菜的成长状况编写“蔬菜成长日记”,让学生认真进行记录。最后,教师可以邀请部分学生对自身的观察结果进行分享[4]。

学生通过自主种植,能够深刻了解到农民的不易,形成珍惜粮食的意识,还能通过自身的视觉、触觉、嗅觉来真实感受植物生长的过程,学习到课本中没有的知识,实现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意义。

2.家庭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在双减政策的引导下,学生在校内的时间大大缩减,有了更多与父母共处的时间。开展良好的家庭式综合活动,可以有效提高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参与度,让父母与学生有更多的沟通机会。家庭式的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形式多样,既可以是让学生参与家庭劳动,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不易,体会到家庭劳动的坚信,增加对父母的理解,还可以是让父母与学生以家庭为单位参与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在活动中,父母与学生之间有更多的互动,能更多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来。

例如,教师可以将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设定为“今日由我当大厨”,让学生回到家中以后为父母做一餐饭,对饮食内容没有限制,可以根据家庭喜好进行选择。首先,教师应该与家长进行沟通,告知家长实践活动的设定情况,让其对学生将要做饭的行为进行了解,在家中对学生进行监督,保障活动的安全性。其次,教师可以通过PPT的演示或是视频的播放,让学生了解到几个较为简单的菜品的制作方式,让学生对做饭有基础的概念。再次,教师先让学生想好自身打算制作的菜品,然后让其自主搜寻菜品的制作过程,完成菜品制作攻略。最后,学生在制作完菜品以后,需要对自身制作的菜品进行品尝和评价,还要邀请父母进行评价。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能够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了解一些书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内容,还能够更加理解父母的思想和生活状态,增进亲子感情。

3.社区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社区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区域,大范围内的综合实践教育活动难以对学生的安全做出保障,但是以社区为单位,与社区进行教育合作,活动范围较小,更能够做到保障学生的安全。社区活动多种多样,能够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识,让学生了解社区工作人员平日的工作内容,感受服务人员的不易,在劳动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服务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心。以社区为单位可以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较多,如环卫、环境保护、公益、绿化等。这些都对初中的学生有较强的教育意义,让学生与社会有更多的接触,通过自主的实践劳动行为,树立良好的自我管理和自主劳动意识。

例如,以“小小志愿者”作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与社区沟通以后,让学生在社区的敬老院中做一日志愿者,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长决定自身的服务内容。教师在主题提出以后,可以列举出一些学生的服务范围,如打扫敬老院卫生、为老人进行节目表演、组织老人开展游戏、与老人聊天等多种服务项目,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志愿者服务进行准备。

这类综合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对社会生活有更多的了解,不会出现生活能力较差的情况,还有不少的活动内容都具有服务性和公益性,提高学生的公益服务意识,在其中还能得到充分的劳动锻炼,让学生在提高身体素养的同时,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5]。

结语

劳动教育的开展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在初中阶段的教育中,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初中学生的体能培养,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融入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学习到学科知识、锻炼实践能力的情况下,还拥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劳动能力。

猜你喜欢
劳动活动课程
“六小”活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活动随手拍”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