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专业大学生艺术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2022-02-09 04:52陕海峰张雨萌郭晓君温建沣冯俊杰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36期
关键词:音乐艺术专业

陕海峰 张雨萌 郭晓君 温建沣 冯俊杰 曾 沛

(湛江科技学院 广东湛江 52409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单一化的教学方法早已无法满足多元、智慧、创新型社会发展的需求。教学创新改革已成为当下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就业、创业,促进人才有效利用的一剂良药。如何在音乐人才培养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让学生学好专业的同时掌握创新实践的方法,达到以专业学习促就业发展的良性循环,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现阶段音乐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重技轻艺,缺乏二次创演新思维

目前,音乐技能类专业课程教学大部分采用理论讲解+演奏示范教学模式。课程讲授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辅助。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呈现出重“技术”训练、轻“艺术”内涵表达现象。由于教学方法陈旧,教师对学生学习中如何提升音乐“美”感的演奏意识植入较少,导致学生对音乐美的认知程度较低,使音乐作品演奏(唱)浮于表面,缺乏创新性与美的传播。

(二)过于追求“专业化”,学习过程中出现断层现象

音乐专业技能课程教学中,评价教师教学水平质量、学生演奏能力优劣的界定,往往是通过学生演奏作品的难易程度判断。这一错误观念的出现导致很多音乐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忽略学生基本训练,盲目拔高作品难度,过度追求“唯作品难度论英雄”,导致很多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眼高手低的不良习惯,形成错误演奏意识,阻碍专业学习的有效开展。作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明确音乐专业的学习是以“美”的探索为目的展开的,若忽略了音乐“美”的特点谈音乐〔演奏(唱)〕,都是不符合音乐发展规律的。

(三)课程设置创新度不够

现阶段音乐专业课程设置还是以传统课程设置为蓝本,创新性较少。这一现象目前普遍存在于国内各音乐类院校。随着创新型社会的快速建设,大力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政策的提出,如何将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现在学生教育的全过程,对于音乐专业,是一次革新,也是一次挑战。课程的创新就是思维、行动的改变。创新应紧贴时代发展,满足社会行业的需求。为助力社会发展,解决人才有效利用而革新,这是时代赋予音乐专业的新挑战。

二、音乐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一)时代赋予音乐专业的新使命

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逐年递增,招聘岗位饱和的状态下,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有效就业、得到社会发展的认可,这就要求音乐专业教育发展要多元、融合、创新。音乐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在于有效促进音乐专业大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有效缓解就业窘境,提升人才利用率,助力社会文艺事业健康新发展。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创新型音乐人才的培养要更注重人才的社会利用价值,正如古语所言,“以乐德教国子”“以乐语教国子”“以乐舞教国子”,古人早在千年前就已经非常重视利用音乐教化功能育人、治国。

现今,正值素质教育强国的大力建设阶段,音乐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具备“德政专技艺”五项基础能力。以立德树人为本、以增智强国为纲,掌握借“艺”育人的教学本领,真正将创新型音乐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岗位需求紧密连接,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创新、就业新本领。音乐专业的改革创新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各级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和指导,科学推进创新建设,使专业创改得到新突破。

(三)专创融合,拓宽人才培养新思路

音乐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多元化展开。通过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促进创新思维的养成。借助舞台表演的实践,丰富艺术课程的形式。拓宽人才实践的渠道,架起互通有无的桥梁。积极推动专业课程与创业课程相融通,才能正确开启音乐创新人才培养新篇章。

三、音乐实践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群体。音乐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指以增强学生演奏(唱)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拓宽学生专业学习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进行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创新,开阔音乐学习思维,提升音乐实践、创新能力,从而达到行业发展需求标准。

(一)教学形式创新

1.专业大赛植入,“教演创”互融

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实现学生创新创业的核心。音乐专业教学创新、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首先是确保高质量有效教学的持续开展,其次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类艺术实践活动。通过舞台表演提升专业实践应用力,丰富艺术表现性,拓宽音乐演绎创新度,促进专业能力有效提升。

“教演创”以专业知识学习为基础,通过各类大赛的植入,以赛促教提升专业实战能力;以教促演,增强专业表演能力;教演促创,通过专业技能学习+舞台表演实践提升学生艺术实践创新力。“教演创”模式与专业大赛的融合可有效地促进大学专业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为高质量就业、择业、创业打牢基础。同时教师也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类大赛,如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省大学生器乐、声乐大赛等。

2.专业教学“项目化”,提高学生专业实践综合力

项目教学能够将社会发展需求与专业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学生兴趣点为中心、老师为辅,展开探索、实践教学活动。项目教学通过固定的周期,制订明确的计划,合理分配任务,定期检查项目进度,讨论提出建议,修改完善,评估得出结论(艺术作品展示)。

音乐实践+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提出,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学习思维,加强学生组织、策划、协调能力的培养。有效地将学生所学知识应用到专业实践创新中,学生通过实践提升专业基础的同时,可了解如何进行音乐活动的策划组织、节目的选拔、排演、舞台的布置等工作,使学生在动中学、学中悟,快速提升学生专业实践综合能力,较好地满足社会及行业的需求。

3.“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助力多维度课堂建设

如何上好“线上线下”课,有效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对每一位专业课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与创新。音乐专业技能课实践性较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开展极大地节省了“线下”专业理论知识的讲授时间,教师提前在“线上”录制好所要讲授的专业理论知识,课前发至班级课程群。学生课前通过自学老师发布的专业理论讲授视频,对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所了解,“线下”上课时教师可通过提问、探讨等形式对学生理论知识部分学习存在的难点、疑惑进行补充讲解,使学生明确。教师可将理论知识讲授节约出的时间,分配到学生专业实践应用指导上,通过不同形式开展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如师生重奏(唱)、不同器乐与声乐表演的创新融合。例如,舒伯特的《岩石上的牧羊人》,该作品将声乐、钢琴、单簧管三种不同专业有机融合,通过多维度的艺术形式展现作品的特点和音乐的魅力。教师也可借鉴优秀的创新经验,多维度地开展专业艺术实践、训练,有效增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同时促进学生演奏合作能力提升。

“线上线下”课程的开设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创新意识。学生“线上”自学教师讲课视频的过程也是提升自我授课能力的重要一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开展既能使学生熟练掌握演奏技术的运用,又能更好地促使学生掌握“授人以渔”的方法,将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实践演练有机融合,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最大化提升。

(二)实践形式的创新

1.产教互融,拓宽学生实践新渠道

音乐实践活动的多样化开展,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提升。高校作为育人高地,有责任、有义务为高质量人才培养不断搭建优质平台。音乐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应做到产教融合,将专业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大舞台,感受当下社会艺术需求。同时,学校也要根据社会需求加快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主动搭建优质教学平台,建立大学生实训基地,如省市级文艺院团、中小学、社区干部活动中心、文化馆等企事业单位,通过多样化实践基地的建设,形成高校与地方人才培养上的紧密联系,拓宽学生专业实践渠道,使学生专业视野更开阔。

2.教学相长,开展公益性艺术展演

定期开展公益性艺术展演活动,有助于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音乐本身就是舞台表演艺术,学生只有多上舞台展示,演奏(唱)水平才能得到快速提升。定期开展公益性展演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拓宽了专业实践创新渠道,积极地推动高雅音乐普及化的发展步伐。

公益艺术活动的开展,可由师生共同组织。学生可先通过网络制作电子节目单,发布公演信息。公演内容的选定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选定。每期制定一个展演主题,如红歌专场、中国器乐作品专场、西洋器乐作品专场等。通过不同的主题,组织策划不同形式的艺术展演。艺术展演人员应涉及每一名专业学生,同时,学校也应制定相关的艺术实践加分政策,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生通过参与艺术实践展演不仅专业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还能获得相应的创新实践学分,促进了专业多元化发展,丰富了人才实践培养环节,提升了人才实践创新质量。

3.“教—研—演—教”互融互促,全面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教—研—演—教”互融互促是指学生培养要紧密与教学、研究(教研)、演奏(唱)、教学(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相结合。教学是育人的基础,研究是为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演奏(唱)是音乐实践教学成果的展现,再“教”是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的养成。音乐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夯实专业技术基础,还要提升学生处理、运用、解决问题的能力。据调研音乐舞蹈学院音乐学专业毕业生中有52%的学生就业去向选择了考研和考编,其中考编学生占大部分,主要集中为中小学音乐教师岗位。可见学生的就业选择大部分倾向于教师岗位。因此,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上要重视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知识再应用转化能力的提升,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

4.“三促”互联,产学互补,提升学生就业实践能力

“三促”是指以专业学习促进创新,以专业教学促进育人,以专业发展促进生产(就业),“三促”有机地将创新、育人、就业三部分紧密相连。

现今音乐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是学生整体学历较高,个人专业能力达标但综合实践能力较差。为了有效改善这一现象,专业教师应积极加强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兼备教学开展能力,为将后就业、择业打牢基础。同时,教师也可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申报,通过项目实践指导学生规范地进行专业课程的讲授、艺术活动的组织,有效提升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

本项目组的几名同学,在湛江海东小学管乐课程实践中,均能够积极参与到学校乐团的教学、排练工作中。通过项目的建设、推进,项目组学生均已掌握了如何在小学开设管乐培训课、如何在小学开展管乐团课程的训练方法。通过项目的实践学习,同学们的专业综合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较为全面的提升。同时项目组同学的工作也得到了指导老师、海东小学同学们的高度认可。这份荣誉是大学生在专业实践学习中最大的回报,也是学生项目实践学习中收到的最好的“礼物”。因此,“三促”互联、产学互补形式的创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应该得到重视和推广。

结语

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归根到底就是综合能力的培养,随着时代的飞速进步,行业、社会对音乐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勇立潮头不败阵,就必须要适应潮流的发展,满足社会及行业的需求。用科学、高效、创新的思维,迎接时代的挑战,奏响推动专业创新发展的新乐章。

猜你喜欢
音乐艺术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纸的艺术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音乐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