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高三政治课堂,提高学生关键能力*

2022-02-09 04:52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36期
关键词:高三试题知识点

吴 敏

(泉州第五中学 福建泉州 362000)

一、考查政治学科关键能力是新课程高考改革的趋势

优化试题呈现方式,加强对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是新课程高考改革的具体要求,是顺应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符合新课程高考改革趋势。思想政治科的关键能力主要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纵观近几年政治高考试题,重点考查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体现学生学科思维品质。试题在加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考查体现考查的基础性的同时强调知识的融会贯通,它侧重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多角度观察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命题突出考查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能力的综合运用,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高三政治课堂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开展时政评论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时事,培养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书本理论知识会背,但一遇到试题就不会用,核心是学生没有形成对于问题剖析的正确的思维方式,只会看到事件本身,而没去思考产生这一事件的原因有哪些、造成这一问题的实质是什么等。高三政治复习要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求学生要关注生活、关心时事,要做到学以致用。时政评论即在学生中开展对时事进行述评的活动,是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和关键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对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时政评论包括播报和评论两部分,学生可结合近阶段的热点问题,可以是国家大事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小事,结合所学知识发表自己的看法,时间一般控制在5—8 分钟,学生可先花2—3 分钟描述某一现象或某一事件,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这一现象或事件的看法。这个活动因为没有规定主题和范围,相对比较自由,学生参与热情很高,他们会很认真地选题,查找相关资料,与同学去社会实践,去实地调研。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如引导学生要全面看待问题,不仅要看到“是什么”,更要看到“为什么”以及“该怎么做”,要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其余同学也可在听完后发表看法,对有不同看法的观点进行2—3 分钟的讨论、补充。时政评论这一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时政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公民意识,激发学生的使命感;拓宽学生视野,让大家在分析、分享、讨论中得到思想的交流、碰撞,从而得到思想的升华,达到知识能力与素养的有机结合。

(二)转变教师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体

高三政治学科复习时间短,内容多,因此为提高课堂效率,我们看到的高三课堂是以教师讲授知识点为主,学生负责抄笔记,甚至有些学生一节课都可以不动脑思考问题,不张嘴回答问题,只是在忙着抄笔记,记知识点。这种教学模式枯燥无味,学生没有机会主动学习,不会独立思考问题,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新课改以来,高考加强对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因此教师要积极改变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鼓励、引导学生多思考,多讨论,多表达。

高三复习课多数是知识点的讲解、试卷的讲评和试题的讲解,传统课堂主要是老师在滔滔不绝不厌其烦地讲解,多数学生只是被动听讲,做笔记。所以,经常会出现上节课老师在课堂上讲过的知识点或易错点,在下一次课上学生再次出错,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素质一届不如一届,殊不知,这不单单是学生的问题,关键是教师上课方式方法的问题。这种课堂已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无法适应新课程高考改革的趋势,因此,教师要由管理者变为组织者,要营造一个接纳的、宽容的、轻松的课堂氛围,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教师既要当好主导者更要当好引导者,要精心设计一些教学问题,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发现,而不是把解题思路全盘告诉学生,我们要做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质疑、探究中摸索出好的学习方法以更好提高学习能力。因此,每周的试卷讲评课,我都尝试让学生来讲题,无论是答题正确的或是答题出错的学生都要求他们上台讲解。鼓励做错的学生讲题,我们可以从该生的讲述中引导同学们一起分析该生出错的原因,是知识点出错还是审设问或是审材料出错等。实践证明,这种模式下的听课效果比单纯由老师讲解来得更好,大家基本在同一问题上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当然,出错学生分析完毕后,教师应给予这部分学生积极鼓励,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的同时让这部分孩子有更强烈的自信心。我们也可以请做对的同学来讲解题的思路,并引导大家总结、学习这部分学生的解题思维和方法。这种方式,会调动同学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家会更积极地去分析材料,主动去翻书找知识点,主动与同伴交流、探讨,在这过程中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提升。这样的课堂是民主的、生动的、有趣的,是有生命力的,是和谐的。

(三)做到情境教学和问题教学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热点,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

试题情境是用于引出问题,是测试和反映考生政治学科素养的重要载体。无情境不命题,新课改以来,高考试题皆以情境材料为基础,通过导入不同复杂程度的情境,设置多样化问题,引导考生按照一定的逻辑思路综合性地调动不同知识和多维能力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和提升自身的学科素养。因此教师在高三备考中,要联系社会生活和现实热点问题,以“情境”为线索,让学生在可视化、可触摸的情境中对知识进行感悟;同时,情境教学,问题的设置是灵魂,教师需要结合情境,精心设计问题,注意问题的逻辑性、思辨性,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索,在问题情境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在复习“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这一考点时,我用“感动中国2020 年度人物——张桂梅:素心托高洁”的视频作为情境材料,视频内容感染力强,能很好烘托课堂氛围,很好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同时我设置了四个问题:(1)有人说,张桂梅办女高,创造当地的教育奇迹完全是她自身努力的结果。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2)张桂梅是如何处理好她与学生、与家长、与学校老师的关系的?(3)结合同学们自身实际,谈谈“得”与“还”是什么关系。(4)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我”能为“我们”做点什么呢?在这里,我的问题设置具有层次性、开放性,做到了从“封闭式问题向开放式情境”的转化,让学生真正经历探索、归纳、猜想、论证等有意义的过程,真正体验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明白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他人与社会的支持和帮助,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用教材来解答问题,而不是一味背教材,学生在掌握必备知识落实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以情境创设为手段,以知识的构建为目标,创设适合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克服灌输性学习的弊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提高关键能力。

(四)整合教学,挖掘知识点内在联系,为提高关键能力奠定知识基础

在以往高中政治教学中,以孤立的“小课时”为内容单位进行的教学设计,往往过于强调落实孤立的知识点,是导致学生知识“碎片化”的重要原因。这样的教学培养不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政治学科“关键能力”,更培育不出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能力源于知识,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基础,离开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扎实灵活掌握,一切能力的培养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高三政治复习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老师把复习课当作新课讲授,知识点不分主次逐一讲授,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课堂效率不高。因此教师在复习过程中要根据高考实际,打破现行教材的体系,重新整合教材内容,打通知识脉络,挖掘知识点内在联系,重构学科体系。以《文化生活》为例,文化生活知识点相对简单,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抓不到主线,感觉背了知识点,但考试时不会用。因此,教师在复习这一模块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这一单元中找出文化的作用。通过学生的合作分享,引导学生从文化的实质、文化对经济政治的作用、文化对综合国力的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等角度分析。通过这一主线,学生对第一单元中文化的作用就理解透彻了。教师还可以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分析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作用,文化对中华文化、民族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的作用。用一个问题贯穿一本书,在整合知识、挖掘知识内在联系中提高学生关键能力。

(五)回归高考试题,探索解题方法,提高解题思维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主观题得分不高,提分较慢。主要原因除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看不明白设问,看不懂材料逻辑,常常出现答非所问,生搬硬套。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科任务,明确高考涉及的题型,逐一引导学生清楚每一种题型的答题方法,从而提高答题的准确度。譬如,2021 年福建卷中19 题,结合材料,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中的“中国与国际组织”知识,说明中国为什么积极支持世界卫生组织促进疫苗公平分配,这道题是属于“为什么”的试题。“为什么”的试题,一般要考虑原因(现实依据、理论依据)和意义这两方面。教师在讲解这道试题时,要引导学生认真审设问注意设问逻辑,认真审材料,明确材料逻辑,要把设问逻辑和材料逻辑相结合。进而进一步分析,该题设问逻辑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什么要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即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组织)的作用;第二层次,中国为什么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即中国和国际组织的关系。明确了设问的逻辑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材料逻辑,材料有三个层次,分别是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在促进疫苗分配方面的做法以及当前全球疫苗分配的现状。通过引导学生把设问逻辑和材料逻辑相结合,这道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因此,政治主观题得分率的提高,最终是通过思维方式的转变实现的。在政治教学中,传授具体思路并不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方法,更重要的是在学生思维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一些经典的高考试题,帮助他们总结策略思想,做到方法引导,以增强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

(六)举一反三,重视变式训练、思维训练,促迁移,提能力

高三复习始终存在的一对矛盾就是时间少练习多,因此高三政治教学中仍然存在“题海战术”这一现象,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无效教学。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一线教师要重视试题的变式训练,要根据高考政治卷的命题理念和特点精选试题或是结合学情改编试题,试题设问形式和角度要多样的、具有思维含量的,能够比较充分考查考生运用多种思维方法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同样情境中对问题进行灵活变化,通过变化设问的范畴、命题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试题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探究试题的变化与答案不变之间的关系。如,在讲解完2020 年全国三卷“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力量的知识,分析新中国黄河治理交出优异答卷的原因”后,我引导学生尝试根据这个背景材料做设问范畴的变式训练,学生积极性非常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展示了他们的成果: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与经济的知识,分析新中国黄河治理交出优异答卷的原因。2.结合材料并运用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新中国黄河治理交出优异答卷的原因。3.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新中国黄河治理交出优异答卷的原因。4.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知识,分析新中国黄河治理交出优异答卷的原因。教师这个时候要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答案的变化,找出答案中的变与不变。通过类似的变式训练,让学生有了探究的动力,调动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调用知识的迁移能力,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做到触类旁通,便于学生归纳总结,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高三政治的复习效率。

猜你喜欢
高三试题知识点
高三一轮复习检测题(选修3—1、3—2)A卷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高三·共鸣篇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