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志与扶智融合:教育扶贫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与启示

2022-02-09 04:26李中国李丹丹
铜仁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扶志扶智意识

李中国,李丹丹

【大学之道】

扶志与扶智融合:教育扶贫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与启示

李中国1,李丹丹2

( 1.临沂大学,山东 临沂 276000;2.曲阜师范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 )

摆脱贫困是乡村振兴的前提,而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助推乡村振兴的有力保证。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之际,回溯我国教育扶贫历程,扶志与扶智融合是教育扶贫之核心经验。基于此,从扶志与扶智的内涵界定、价值启示、融合原则及实践路径等总结脱贫攻坚时期教育扶贫的经验,是教育扶贫对接教育促进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

乡村振兴; 教育扶贫; 扶志; 扶智

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是我国为全面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的又一坚实之步。中国反贫困事业的伟大成功不仅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更是增进了民生福祉。然而,党中央和各级政府也清醒地意识到,脱贫摘帽不是终点,当前我国的脱贫成果还是低水平、低质量的[1],贫困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脱贫项目接续推进及群众脱贫能力提升等还存在诸多短板。为此,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需要及时总结扶贫经验,特别是总结教育扶贫方面的工作经验,顺利实现从“教育扶贫”到“以教育促进乡村振兴”[2]过渡。

习近平总书记在“五个一批”扶贫工程中指出,教育扶贫能增强贫困地区群众脱贫本领,实现源头性脱贫,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也契合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较之于一般扶贫而言,教育扶贫最大特征在于扶的是精神层面的贫困,具体包括脱贫动力与脱贫能力的扶持,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扶贫要同扶志与扶智相结合。此外,拓展到经济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强调过“要注意做到积极性和科学性的紧密结合”[3]。积极性即内在脱贫动力,如志气、志向、意志等,科学性即内在脱贫能力,例如智力、知识、技能等,这显然也与扶贫要同扶志与扶智相结合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扶志与扶智融合是教育扶贫的可行路径。扶志为扶智提供动力,扶智为扶志提供保障,二者相辅相成、有机融合,这是我国脱贫攻坚时期教育扶贫的经验之一。因此,从内涵界定、价值启示、融合原则及实践路径等对扶志与扶智及其融合总结经验,可有效推动教育扶贫对接教育促进乡村振兴,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更多宝贵的中国式教育扶贫经验。

一、扶志与扶智的内涵界定及融合价值启示

恩格斯通过对贫困问题的分析指出,无产阶级的贫困不仅表现为物质层面的匮乏,而且还表现为知识、精神等非物质层面的缺失[4]。实现乡村振兴需要提高群众的脱贫知识与技能,还需对困难群众的思想与精神进行扶持,通过教育扶贫实现扶志与扶智的结合。而这些需要深入阐释、分析和总结扶志与扶智的内涵及两者融合的价值,这是教育扶贫对接教育促进乡村振兴的必要前提。

(一)扶志与扶智属性认识

1.扶志:以教育激发贫困主体内在脱贫动力

贫困分为“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如果仅仅摆脱“物质贫困”而仍处于“精神贫困”状态,这只是暂时性脱贫。只有摆脱了“精神贫困”,才能走稳脱贫之路,打赢脱贫之战,实现永久性脱贫。精神脱贫是脱贫攻坚的源头,实现精神脱贫离不开教育。“志”作为精神源泉之一,与精神脱贫密切相关,向人们提供滔滔不竭的内在脱贫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的有关重要论述指出,“扶志”有两层内涵。其一,“志”乃志气,通过教育提振志气。“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5]132,面对贫困,切忌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志”对成功脱贫起绝对性作用,“志”是内在脱贫意识,强调内在脱贫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倡具有精卫填海般的勇气、愚公移山般的坚韧。总之,要通过教育传递思想,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内在的、自发的脱贫意愿与信心。其二,“志”乃志向,通过教育树立志向。“没有脱贫志向,再多扶贫资金也只能管一时、不能管长久”[5]134-135,志向是对志气的聚焦与升华,强调通过教育指引群众树立恰当的脱贫志向,善于发现并合理利用周边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等,坚守水滴石穿的耐心与毅力,在内在动机的支持下逐渐实现永久脱贫。在这个意义上而言,志气与志向是“志”的重要内涵,扶志即通过教育激发贫困群众的内在脱贫动力。

2.扶智:以教育提高贫困主体脱贫能力

“脱贫致富不仅要注意富口袋,更要注意富脑袋”[5]137,习近平总书记言简意赅地指明了口袋富有与脑袋富有的辩证关系,口袋富有固然重要,但脑袋富有更为可贵。“智”作为脑袋富有的前提,赋予人们无穷的脱贫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教育扶贫的重要论述中指出,“扶智”有两层内涵。其一,“智”乃智力,通过教育增长智力。“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脑袋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委顿”[5]137。智力与知识是增长志气、实现志向的有力保障,唯有通过教育开发智力、掌握知识,才能通过实干与巧干脱离贫困。简而言之,智是人们脱贫的能力与本领,扶智是对顺利脱贫的进一步保障。其二,“智”乃智育,强化智育提高脱贫成效。扶贫工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让贫困孩童接受良好的教育,这是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路径[6],实施教育是增长人们脱贫知识与脱贫才干的最有效途径。扶智不仅增长了贫困群众的知识才干,更强化了贫困地区的教育建设。因此,智力与智育组成了“智”的重要内涵,扶智即指通过教育并强化教育来提高贫困群众的脱贫能力。

(二)扶志与扶智融合之价值启示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发生作用。扶志与扶智相结合,既能够激发人们内在的脱贫动力,又能够赋予人们内生的脱贫能力。在教育扶贫中,内在动力与能力具有重大意义,既能帮助群众转变脱贫观念,实现由“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又能优化脱贫方式,实现从“被动输血”到“主动造血”。为此,梳理、分析与总结扶志与扶智之价值,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教育扶贫及教育促进乡村振兴之价值。

1.推进树立“我要脱贫”的正确脱贫理念

人是乡村振兴的主体,想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脱贫理念,离不开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扶志是以教育激发人们的内在脱贫动力,帮助人们逐渐形成“我要脱贫”理念,保证脱贫的自发性和主动性。扶志价值在于能够改变人们“等、靠、要”“不是向上伸手,就是怨天尤人”的精神状态[7]3。

习近平总书记对这种精神状态,进行了严厉批判,指出其对脱贫事业的危害。面对贫困,只依赖他人的接济度过余生或一味地抱怨现实,不去思考如何改变脱贫现状,即使摆脱了物质贫困,精神财富依旧匮乏。其深层原因在于,他们混淆了看待事物的主次地位,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没有树立正确的脱贫理念。扶志是通过教育改变人们的精神状态及看问题视角,使其明白脱贫不能等、靠、要,而是奋斗出来的。一方面,纵使身处贫困,人们也仍具有化压力为动力的志气与勇气;另一方面,能够唤醒人们的脱贫意识,助其渴望“先飞”“先富”。因为“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7]2。总而言之,扶志即通过教育帮助人们提振脱贫志气、树立脱贫志向,进而唤醒并强化人们的脱贫意识,使其具备脱贫的前提与条件。因此,我们要认识到教育对“扶志”的价值所在,它不仅能够改变人们的精神状态,唤醒人们的脱贫意识,激发起人们强烈的内在脱贫动机,还可使人们具有强大精神力量支撑,转变脱贫理念,实现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改变。

2.助推掌握“主动造血”的根本脱贫方式

对于摆脱贫困而言,扶智具有增长脱贫知识、提高脱贫技能及赋予内生脱贫能力的作用,助推“主动造血”式脱贫的实现,确保彻底脱贫。扶智的价值在于,一方面,扶智能强化群众对“输血”与“造血”关系的理解,知悉“输血”主要是为了更好地“造血”。由于“自我发展能力”起关键性作用,所以国家资助、国家扶持主要是为了强化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7]11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输血”与“造血”的辩证关系,脱贫如果仅依赖国家的扶持与帮助,那么可称之为“被动输血”式脱贫,这种脱贫方式虽然见效较快、覆盖面较广,但其长久性及持续性均无法得到保证,也难以实现乡村振兴。只有自身具备“造血”能力,才能保证脱贫事业的延续性、脱贫工程的彻底性。国家“输血”是为了人们能够更好地“造血”,通过教育有助于增长人们的知识,拓展人们的思维,使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输血”与“造血”间的辩证关系,逐渐激发其“造血”意识,为他们向“造血”式脱贫转变提供坚实的前期保障。另一方面,“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8]40-43,扶智增强群众“造血”本领,推动实现“主动造血”式脱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智的脱贫效果具有根本性与延续性,扶智能够丰实人们的脱贫知识,强化人们的脱贫技能,使其具备相应的“造血”能力,实现主动式脱贫。此外,扶智也使父辈思想更加开明,使他们更加注重子辈的教育,进一步提升子辈的素质。“造血”式脱贫,富有传承性与延续性,继而真正地阻断贫困传递,避免出现返贫现象。因此,要意识到教育能够强化人们的“造血”意识,增强人们的“造血”本领,从而促进脱贫方式真正地由“被动输血”蜕变为“主动造血”。

二、扶志与扶智融合之基本原则概括

回溯脱贫攻坚时期教育促进乡村振兴,教育扶贫须注重遵循主次、轻重等原则,确保扶志与扶智有机融合。具体概括如下,其一,从主次角度而言,扶贫先扶志,强调“志”在扶贫中的首要性地位;其二,从轻重角度出发,扶贫必扶智,凸显“智”在整个扶贫过程中的绝对性地位。明确扶志与扶智之原则,可更有效发挥教育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一)扶贫先扶志

1.坚持脱贫主体地位不动摇,以教育强化其脱贫主体意识

扶贫先扶志,指明了扶贫目标是群众的“志”。贫困群众是脱贫工程中的攻坚客体,更是致富主体[9]2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贫困群众在整个扶贫事业中的重要主体地位,脱贫攻坚战能否取得胜利最终取决于贫困群众,要坚持贫困群众主体地位不动摇。意识是行动的基础与前提,除坚持群众在扶贫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不动摇之外,还要善于通过教育唤醒其主体意识,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实现脱贫的自发性与长效性。通过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激发人们脱贫主体意识,使其更加充分地体会到自身在整个脱贫攻坚战中的主体地位及核心作用,让每一位贫困者均能自发捍卫脱贫攻坚战,最终形成脱贫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及脱贫成果由群众共享的良好局面。因此,扶志要将坚持群众主体地位不动摇和以教育激发其主体意识相统筹。

2.依靠教育消除人们的“贫困意识”,激发其脱贫斗志

扶贫先扶志,强调了扶贫要率先唤醒群众脱贫的“志”,激发其脱贫斗志。首先,要依靠教育消除群众的“贫困意识”。“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7]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身处贫困并不可怕,怕的是思想始终被“贫困意识”所禁锢,久而久之便会陷入马太效应。一方面,人们会因为贫困逐渐产生低人一等的错觉,自卑感不由在心底扎根,从而打心底畏惧贫困、惧怕生活,不敢与人交流、与人共事,最终进入一种“越贫穷—越自卑—越不作为—越贫穷”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人们也会认为贫困不可战胜,盲目迷信,把贫困归结于“命运”,安于现状、故步自封,最终便会陷入“越贫穷—越迷信、越懒惰—越贫穷”的陷阱。由此,诸如“安贫守道”“等、靠、要”等一系列错误观念都应被摒弃[7]2。因此,教育扶贫首先要清除这种“贫困意识”,使人们获得思想和自我的解放。另一方面,以教育激发人们的“脱贫斗志”,帮助他们建立脱贫的决胜信念。唯有激起贫困主体的积极主动性,勉励其依靠自我拼搏改变命运,脱贫才有持续性的内生动力[9]25。通过鼓励、引导与教育,提高人们知识水平,纠正其对贫困的错误认知,消除自卑与迷信,使他们明白通过努力就能改变命运的道理,帮助其树立“至贫可能先富”的自信与勇气,进而逐步激发其“我要脱贫”“我能脱贫”的斗志,确保脱贫的内生性与持续性。因此,教育扶贫首先要消除贫困主体的“贫困意识”,激起他们的“脱贫斗志”,使其正确认识自我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激发其脱贫斗志。

(二)扶贫必扶智

“经济靠科技,科技靠人才,人才靠教育”[7]17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教育投资所带来的人才回报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为教育扶贫工作提供了方向。在这个意义上而言,将兴办教育置于基础性地位、绝对性地位,能够为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实的壁垒。因此,扶贫必扶智,并且要构建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以及成人教育间“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7]175。

1.坚持基础教育,斩断贫穷之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奠基工程”地位[7]175,扶贫之策的根本在于办好义务教育,把贫困地区儿童培养出来[10]。对青少年而言,基础教育具有积累科学知识、培养良好品德、树立正确价值观等意义。因此,基础教育除了以各门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为教育内容外,还可加强学生“三观”教育,使学生对贫穷能够正确认知与对待。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满足最低层次的生理需求是贫困学生家长考虑的首要问题,教育作为较高层次的需求还并未列入到其考虑范围。他们往往忽视孩子的基础教育问题,还可能产生“读书不如打工”“教育无用论”等观念。因此,较之于其他地区而言,贫困地区儿童进入社会时间较早。他们较难通过读书改变自身命运,学识不够、经验不足及缺乏良好引导,大多很难冲出贫困桎梏。在教育扶贫工程中,强化基础教育的奠基性地位尤显重要,一方面,贫困孩子只有接受基础教育,才能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开明思想,继而更有志气,也更有胆量去面对并战胜贫困;另一方面,唯有接受教育并从中获得红利之后,他们才会更加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一种“接受教育—战胜贫困—再接受教育”的良好循环。因此,扶贫必扶智,要坚持基础教育,确保脱贫的根本性与传承性,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斩断贫穷之根,这是乡村振兴背景下教育扶贫的前提。

2.强化职业教育,助力致富之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如果能接受职业教育,掌握一技之长,就能就业,这一户脱贫就有希望了。”[8]40-43贫困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劳动力因缺乏技术,无法有效融入社会、获取劳动报酬。职业教育能够直接赋予贫困者一定的职业技能,促进人们就业,改善人们生活,扶贫成果见效较快,是实现致富之梦的适宜选择。一方面,对困难家庭孩子而言,接受职业教育,他们能够较早地树立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意识,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和职业技能,通过自己的双手逐渐积累财富;另一方面,对困难家庭待业者与就业者而言,职业教育能够帮助他们更新、强化其现有的职业理论与技能,顺应时代发展,满足岗位需求,不被社会所淘汰,更能通过自身的拼搏而逐渐脱贫。据此,职业教育能给困难家庭带来切实的劳动技术,有助于直接开发现有的劳动资源,帮助劳动者通过自身技术获取相应报酬,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带动整个家庭实现脱贫。综上,扶贫必扶智,强化职业教育,有效开发贫困地区劳动力,助力贫困者实现致富之梦。以职业教育提升生存技能,提高困难群众的生活质量,这是乡村振兴背景下教育扶贫的有力保障。

3.加强成人教育,提升生命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成人教育不是单纯的文化、技术教育”,而是将各种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育内容授予成人,对其增权赋能,全面提升其道德修养、文化素养[7]175。成人教育有助于人民群众实现自我成长与发展,是对终身教育理念的良好践行。由于教育基础设施、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思想意识观念等多因素限制,贫困地区辍学者相对较多,成人教育无疑能使他们再次接受教育,促进自身的成长与发展,为实现脱贫提供必要保障,提升生命品质。成人教育对乡村振兴的价值可归纳为两点:其一,成人教育能够有效弥补基础教育缺失的漏洞,有效阻止贫困的代际传递。这主要体现在,成人教育能提升成人基础文化素养,提高其职业技能水平,使成人再次获得“知识或手艺改变命运”的机会,并且开阔眼界、提升修养、解放思想,增强其对教育的再认知,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起到了进一步的保障作用。其二,成人教育助力民众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通过接受成人教育,民众能够逐渐体悟到终身教育的魅力,逐渐树立起自我导向学习意识以及终身学习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我发展,推动其实现永久性脱贫。综上,扶贫必扶智,加强终身学习,帮助群众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实现自我的不断成长与发展,提升其生命品质,助力其实现永久性脱贫,这是乡村振兴背景下教育扶贫的长效举措。

三、扶志与扶智融合之可行路径选择

教育扶贫最终目的在于以教育激发贫困主体脱贫意识,提升脱贫技能,通过扶志与扶智融合,真正实现教育促进乡村振兴。因此,为确保教育扶贫精准展开,加强教师、扶贫干部及脱贫先锋等队伍建设,强化各类教育本体意识,是扶志与扶智融合的可行路径选择。

(一)加强教师、扶贫干部及脱贫先锋等队伍建设,提高扶志与扶智融合的实施成效

人才队伍建设是教育扶贫的核心工程,是扶志与扶智相结合的关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对教师而言,应强化贫困地区的教师特岗计划,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国培计划及基础教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工程等;对扶贫干部而言,实施全国脱贫攻坚全面培训,注重案例教学与现场教学等一系列的实战化培训方式;对创业者而言,加强对创业致富带头人的培训[11]。国务院扶贫办、中央组织部等13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扶贫扶志行动的意见》也指出,加强对贫困地区本土化人才的挖掘与培育,切实发挥好其文化传播作用;注重培养脱贫致富带头人、塑造脱贫典型形象,加强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12]。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升教学质量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扶智”的必要途径是教育,教育的实现在于教师。为实现教育促进乡村振兴,继续强化各类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及相关部门为教师提供多样的线上、线下培训机会,合理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引入名师课堂等优质培训资源,丰富培训形式,增强培训效果,提高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话语权,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及专业情怀。教师专业素养应包括理论知识素养、信息技术素养、专业教学技能等,能确保教育扶贫的质量;教师专业情怀应包括关爱学生、热爱教育、拥护扶贫事业等,能强化教师对教育扶贫事业的热爱、对乡村扶贫事业的坚守,提高他们“扎根乡村”的意愿,保证乡村振兴实施中教育扶持“志”与“智”融合的长效性。

2.强化扶贫干部建设,确保发挥带头作用

扶贫干部作为政策执行人员,其素质高低、能力强弱直接影响到教育扶贫工作成效,关涉教育促进乡村振兴的结果。相关部门继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好党支部、村委会的作用,按期开展支部党员大会、村委会会议等,集中学习国家扶贫知识、传递国家扶贫精神,不断提高干部的扶贫专业素养;另一方面,相关专业人士应深入基层切实开展扶贫工作,同时进行现场观摩教学、现场指点等,切实强化干部对扶贫工作的进一步认知,提高干部的脱贫及扶贫本领,帮助他们顺利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扶贫工作,充分发挥扶贫干部的带头作用与先导作用,使他们能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唤醒民众乡村振兴意识,激发其斗志,确保教育扶贫政策的执行,保障“智”“志”融合的基础性。

3.加强脱贫先锋队伍建设,充分彰显榜样力量

脱贫先锋经历过贫困,更能理解还未脱贫者的心路历程,更懂得如何带动他们脱贫致富。民众也可通过脱贫先锋看得见的“贫困—脱贫—致富”历程,树立脱贫信心、战胜贫困,走上乡村振兴之路。据此,积极发挥脱贫先锋榜样作用具有重要价值,由此应做到以下两点:其一,可提供有针对性的继续教育,以大力弘扬扶贫精神、榜样精神为教育内容,强化他们的责任感与成就感,使其自觉动员困难群众提振志气、树立脱贫志向;要注意继续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其及时掌握信息动态、多渠道强化专业技能,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带领困难群众掌握技术、发家致富。其二,实施激励政策,诸如提供培训补助、授予榜样奖章等,鼓励脱贫先锋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引领困难群众走向富裕,形成以点带面的良好脱贫现象,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二)推进教育本体建设,加强扶志与扶智融合的精准程度

加强各类教育本体建设,是推进扶志与扶智高质量且精准开展的保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在进行扶贫扶志时,可以开办诸如“农民夜校”“讲习所”等一类的教育机构,以强化思想、文化、道德、法律以及感恩教育[11]。强化各类教育本体建设,能够有效保障“志智双扶”的精准程度,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开展。

1.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扬斗志

存在决定意识,贫穷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思想观念。因此,改变观念对战胜贫穷具有重要意义。“扶志”的关键在于困难群众能够真正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激发他们生成自力更生的脱贫斗志。《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也提出,要集聚教育脱贫力量,指引、帮助贫困群众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激起其脱贫内生动力[13]。通过向人们传递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等,有助于人们解放思想、重塑意识。进一步重视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价值发挥,强化乡村思想宣传工作,利用学校课堂、乡村广播站、乡村舞台、乡村墙壁和宣传栏等平台,贯彻国家扶贫精神、宣扬脱贫榜样事迹等,引导民众正确认识贫困、转变思想观念、激励脱贫斗志。

2.加强文化知识教育,增资本

“知识资本”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并且这种作用十分关键[14]。加强文化知识教育是教育扶贫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向民众传授相应文化知识,能够助其建立并积累自身的“知识资本”,保障其具备脱贫的前提与资本。例如:《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强调,要开展普通话培训及推广工程,着重增强基层干部、青壮年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意识及实际应用能力[15]。体现了国家在教育扶贫中对文化知识教育的重视。除了要强化学校的基础知识教育建设,提高儿童素养与眼界,更要充分利用社会公共机构,如村委会、居民活动中心等,定期开展农民识字、写字、练习普通话、读书等公益性质的集中学习活动,以此提高广大民众文化水平,不断积累他们的知识资本,使其通过知识不断提高脱贫本领,掌握致富的根本路径,从根本上斩断贫穷之根。

3.注重传统美德教育,树新风

“仓廪实而知礼节”,贫穷容易导致人们关于礼节方面的知识储备量较少,这就需要开展传统美德教育帮助他们移风易俗、树立新风。《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指出,拓展教育脱贫空间,动员多方力量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贫困群众树立文明理念[13]。传统美德是指从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传递给后辈并能对其产生正向影响的道德遗产,是一系列优秀民族品质、精神、礼仪等的集合体[16]。要开展传统美德教育,一方面,进一步重视思想品德课程,认真贯彻课程理念、确保教学效果,切实提高儿童的道德修养水平,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理念;另一方面,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充分利用乡村板报定期绘制不同主题的宣传板报,普及中华美德、社交礼仪等,宣扬好人好事、模范家庭等,并对模范者、模范家庭等加以精神或物质奖励,促使群众在耳濡目染中丰实自身的礼节知识,树立文明的生活理念,摒弃落后的风俗习惯,进而在传统美德的滋养下文明生活,树立崭新风气。

4.强化法律知识教育,弃陋习

“贫穷、愚昧、无知一向被认为是犯罪的根源”[17],主客观因素的综合作用,民众法律知识较为匮乏,法律意识较为薄弱,大力开展相关法律知识教育对其尤为重要,能够切实帮助村民摒弃相关陋习。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展开工作,一方面,党员干部、村委会成员等应当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组织学习活动或通过“大喇叭”等形式,定期宣扬诸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另一方面,乡村电影放映员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不定期放映遵规守法主题的电影,帮助村民树立守法观念。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式,切实提升民众的法律素养,强化其守法意识,保障教育扶贫工程在法治的规范下有力地开展。

5.深化感恩教育,扶内生动力

扶贫与扶智融合强调脱贫的内在性与自发性,而感恩教育就是通过开展形式不一的教育活动,培育民众对国家、党以及他人的感恩之心,助力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18]。强化感恩教育,可通过开展扶贫事迹讲解座谈会、播放脱贫攻坚题材电影、组织志愿扶贫服务等方式,涤荡民众心灵、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让其自觉抛却“等、靠、要”等思想,唤醒其“我要脱贫”等内生动力。同时,感恩教育可使民众常念感恩之情,常怀感恩之心,学以报恩、学以施恩,从而更加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自觉主动地摆脱贫困,有意识地帮助他人致富,进一步保障教育扶贫事业开展的自发性与内驱性。

教育扶贫不止于通过知识和技能学习,以提升民众脱贫致富的本领,其价值更在于帮助民众形成对贫困的正确认知,激发摆脱贫困的信心,树立战胜贫困的信念,真正实现从“输血脱贫”向“造血脱贫”的转变。在这个意义上而言,“志”与“智”有机融合,是教育扶贫对接教育促进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

[1] 杨肃昌,范国华.“十四五”时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宁夏社会科学,2022(2):112-123.

[2] 李晓华,黄如艳,张琼.从教育扶贫到教育促进乡村振兴——青藏地区教育脱贫的新路向[J].民族教育研究,2021(5):92-99.

[3] 习近平.知之深爱之切[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6:115.

[4] 燕连福,王驰.恩格斯的反贫困思想探析[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0(6):40-49.

[5]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6] 习近平给“国培计划(二〇一四)”北师大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回信[N].人民日报,2015-09-10(01).

[7] 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8]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9] 习近平.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10] 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EB/OL].(2015-01-12)[2022-04-07].https://preview-pdf.xuexi.cn/preview/index.html?url=https%3A%2F%2Fpreview-pdf.xuexi.cn%2F5b6c4ecc2675211607e7c59b%2Fn1ropfhplk8.pdf©=1.

[11] 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N].人民日报,2018-08-20(01).

[12] 国务院扶贫办等十三部门.关于开展扶贫扶志行动的意见[J].当代农村财经,2019(1):47-49.

[13] 教育部.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的通知[EB/OL].(2016-12-16)[2022-04-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612/t20161229_293351.html.

[14] 埃里克·哈努谢克,卢德格·尔沃斯曼因.国家的知识资本[M].银温泉,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7:2.

[15] 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印发《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8(Z1):30-34.

[16] 栾传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报告[J].教育研究,2000(9):26-30,70.

[17] 冯客.近代中国的犯罪、惩罚与监狱[M].徐有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188.

[18] 费文会.基于“五位一体”的连片特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体系构建[J].农业经济,2019(4):102-103.

The Integration of Fostering Aspiration and Supporting Wisdom: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Help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with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Education

LI Zhongguo1, LI Dandan2

( 1. Linyi University, Linyi 276000, Shandong, China; 2. Schoo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Qufu Normal University, Qufu 273165, Shandong, China )

Getting rid of poverty is the premis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education is a powerful guarante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opulation and boost rural revitalization. At the time of consolidating the achievement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we can find the integration of fostering ambition and supporting wisdom is the core experience of education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when we look back on the course of educ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in China. Based on this, it is necessary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educ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in poverty alleviation period from the connotation definition, value enlightenment, integration principle and practice path of fostering aspiration and supporting wisdom.

rural vitalization, educ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support ambition, support wisdom

G520/F320.3

A

1673-9639 (2022) 06-0014-08

2022-04-18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的重要论述研究”(20CXSXJ04)。

李中国(1972-),男,山东汶上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教师教育,教育政策与管理。

李丹丹(1996-),女,山东济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成人教育,教师教育。

(责任编辑 陈昌芸)(责任校对 王立平)(英文编辑 田兴斌)

猜你喜欢
扶志扶智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30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走进遂宁“扶智”
天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打好扶贫“组合拳” 以扶志促脱贫
鱼渔并授,扶志更扶智
扶贫扶智 点亮希望——平凉市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扶贫·扶志·扶智
涵养“三气”扶贫扶志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助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