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人才振兴的新农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施
——以中山大学为例

2022-02-09 03:58魏蜜谭金芳张朝阳姜晓谦
中国农业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农学人才农业

魏蜜,谭金芳,张朝阳,姜晓谦

(1.中山大学(深圳),广东 深圳 518107;2.河南农业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2)

一、 引言

2021年,“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的初心是为了人民,实施过程关键靠人才。这为人才到乡村建功立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给高等教育培养乡村振兴人才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培养具有“一懂两爱”素养的新型“三农”人才队伍是立德树人和强农兴农的应有之义,更是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关键。高等教育应建立适应“三农”的人才培养体系,正是这一要求,综合性高校相继增设、复办农学院,改造提升现有涉农专业,加大涉农专业招生支持力度,遵循新农科多结构、多层次、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构建融合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的教育体系。培养具有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宽广的国际视野、扎实的新农业基础知识、解决“三农”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在乡村振兴、现代农业及相关领域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三农”教育和管理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富有热爱“三农”、扎根“三农”、建设“三农”的创业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人才。

然而,我国乡村劳动力和人才外流、乡村人口老龄化、乡村发展环境落后以及乡村治理水平低下等问题,给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带来巨大的挑战。2019—2020年,课题组对11个省份、17个县区的农村现场进行了调研,回收了1012份有效入户调查问卷。接受调查的1016名对象大多为留守村民,文化程度为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的,所占比例分别为38.40%、51.30%、8.40%和1.90%。由于调查问卷要求能识字的人参加,所以未上过学的比例无法体现,经现场询问,这一比例在3%~5%之间。调查结果显示,农村人口文化程度远低于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中的全国平均水平。

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和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1],我国乡村人才总体上呈现四大特点:一是乡村人才总量不足,青壮年劳动力空心化状态严重。目前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总数不足4亿人,其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仅占19.2%;二是乡村人才文化素质偏低,创新能力不足,其中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占比仅8.3%,农村居民中具备科学素质的占比不足10%;三是创新创业环境欠佳,乡村人才振兴的制度体系创新滞后[2],不能满足人才就业和职业发展需求,导致乡村人才短缺与大学生就业难形成鲜明反差;四是“三农”干部队伍结构失衡,乡村单一型人才较多,高科技新兴产业方面人才紧缺,懂生产、懂经营、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2]。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乡村振兴战略主体必须符合更高质量要求,不再仅仅是简单的传统农业生产和管理,对人才的需求要在政策、环境、机制、培育都配套的情况下,建立一支有知识、高素质、有技能、爱乡村的新时代复合型专业化人才队伍,总体包括新型职业农民[3-4]、善于农业规模化经营和管理的农业生产经营人才[5]、农业科技人才[6]和企业家、政府工作人员、城市规划人员、农村建筑师、农业专家学者、医疗团队、法律顾问、教师等社会各行业专业人才[7]。基于我国新农科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强烈渴求,当前涉农高校对教育体系和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进行了深化改革和调整。

有学者针对新农科背景下涉农高校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展开研究,重点从课程思政、立德树人、优化课程资源、改变教学模式、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旨在培养一批思想过硬,具有多学科背景、高文化素质的卓越农林人才,满足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需求[8]。例如,王万义等立足于内蒙古农业大学70年办学兴校的成效经验,开展了“三全育人”视域下新时代农林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优化的探索与实践分析,研究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的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新时代农林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模式[9]。张立等探讨了双创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耦合机制,以培养“现实的人”为价值取向、以防止返贫为价值任务和以聚焦乡土为价值守则的逻辑归旨,利用人的五种存在形式来促进乡村振兴,实现高校双创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联动,提出通过教育、技能、文明、空间和秩序这五个方面的手段来推动乡村的人才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10]。本文以中山大学农学院为例,依托综合性大学多学科资源优势,探索建立以“思想引领、学业引领、文化引领、创新创业引领”为核心的“四引领”教育内涵,构建了“知识传授与课程思政相融合、传统农学与现代农学相融合、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融合、学科交叉与创新创业相融合”的“四融合”教育体系,为国家乡村振兴探索综合性高校人才培养体系。

二、 综合性涉农高校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现状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殷切希望涉农高校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事实上,综合性涉农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特别是人才振兴已取得一系列的成果。

例如,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积极组织教师参与新农村建设和精准扶贫,建立乡村振兴培训与农科科技示范模式。建院以来,累计5000余人次服务“三农”,举办各类培训班800余班次,培训农民4万多名,建立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基地50余个。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建立基础研究服务乡村人才振兴模式,培育出非转基因抗除草剂的玉米品种,有效解决玉米大豆间作中两种作物难以通过机械一体化除草的“卡脖子”问题。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长期从事草业科学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建立科研成果转化协同科技人才培育模式,选育完成腾格里无芒隐子草、河西野大麦等10个新品种。广西大学农学院食用菌团队深入全区各地食用菌产区,建立广西食用菌产业集成与创新技术体系,协助建立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50余个,为乡村振兴培养食用菌技术骨干、菇农及新型农场主等农村青年人才。扬州大学农学院学院积极开展农村成人教育师资培训、科技成果推广和农业技术服务,提出农科教三结合的模式,研制的“作物叶龄模式”“作物群体质量栽培”“作物精确定量栽培”等技术和育成的水稻、小麦、大麦等新品种在我国大面积推广与应用,其中,标志性成果“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全国主推核心技术,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积极响应国家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在海南东方市、临高县、琼中县多个乡村建成了集科研成果宣传、示范、推广与培训一体化的橡胶、木薯、槟榔、油茶、特种水稻等新品种绿色高产栽培示范基地;在火龙果、菠萝、百香果等特色经济作物方面,先后在万宁、琼中、乐东等多个市县建立了特色作物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在结对帮扶地区云南省洱源县围绕绿色生态农业、特色高原产业开展了成果推广、科技示范与智力支持。青海大学农牧学院结合当地农牧业发展技术需求及产业结构特点,派遣业务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赴基层市县,在农业大田种植及其病虫害防治、经济作物病虫害防治、高原动物高效规范养殖及其疫病防控等方面开展了科技服务,全程参与全省规模化养殖场评估认定,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技咨询和服务。吉林大学农学部植物科学学院在吉林省通榆县等地开展定点扶贫攻坚行动,大力推广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新品种、新型栽培技术,扎实推进功能农业等,实现了增产增收。

不难看出,综合性涉农高校围绕乡村人才振兴目标在高素质人才的培育与服务“三农”方面都取得了诸多成果,但仍具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一是高校教师队伍需进一步加强强农兴农意识,以更强烈的使命感、紧迫感积极投入到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工作中,厚植学生知农爱农情怀,把乡村振兴当作毕生光荣的责任担当。二是需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紧密衔接人才培养目标与理论实践课程设置,加强实操性,将农林知识、能力、素养的培养有机融合,培育具有强农兴农能力的新型高素质人才。三是需进一步推动实验室基础研究成果走向田间地头,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在科技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培养乡村振兴人才,构建乡村振兴与人才振兴协同互促体系。

今后,综合性涉农高校可在掌握乡村人才资本的“短板”和需求的基础上,力求探索出一条将高校实践育人与高校毕业生投身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通过教育培养为乡村振兴供给人才,同时加强高校与域内企业及政府的合作,共建协同育人机制,促进高素质人才投身乡村基层,共同助力乡村现有人才资源有效利用和素质提升以及未来人才资源的引进和开发。

三、 中山大学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培养体系构建与实施

中山大学把握新时代世界农业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于2018年整建制复办农学院,重点发展智慧农业、AI育种、耕地保护与培肥、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等学科方向。在人才培养方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农兴农为己任”为办学方针,以“汇世界精英、育天下英才”为理念,依托综合性大学多学科资源优势,建立了以“思想引领、学业引领、文化引领、创新创业引领”为核心的“四引领”教育内涵,构建了“知识传授与课程思政相融合、传统农学与现代农学相融合、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融合、学科交叉与创新创业相融合”为重点的“四融合”教育体系,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经过近3年的探索与实践,在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方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

(一) “四引领”人才培养内涵及成效

1. 思想引领

培养具有开阔视野、学科知识广泛深厚且立志服务乡村振兴的现代化专业型人才是涉农高校育人的重中之重。中山大学农学院以学农、爱农、务农及奉献农业为教育理念,每周设置青禾思政教育课程,涵盖学习最新的农业形势与政策,如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两会”精神等;学习雷锋精神,提高思想素养,拓宽专业视野;组织“专业老师面对面”“抗疫与青年”等主题活动,引领学生担当社会责任,坚定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及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远大目标。中山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学院书记、院长每学期为学生开讲思政第一课和形势与政策课,引导学生学习领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等精神,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史,理解“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12字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和内在关联,鼓励学生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科学家精神”系列主题是中山大学农学院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的重要一环。学院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衡阳红壤实验站科学家举行祁阳站精神主题报告会,讲述了以第一任站长刘更另院士为代表的三代祁阳站人爱国爱农爱家、知农懂农为农的科学家精神,以及年青一代科技工作者传承“祁阳站精神”的新作为,鼓励学生不忘初心,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学习领会科学家精神已深入贯通到每门专业课程中,例如学习“土壤学”时讲解熊毅院士治沙与盐碱地的精神;学习“遗传育种学”时给学生介绍中山大学农学院丁颖院长经过8年时间育成“中山一号”水稻,创造了世界首例把野生稻抵抗恶劣环境的基因转移到栽培稻的成功先例,学习其把人生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学农、爱农、务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做出自己的贡献,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专业,投身农业,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做到把个人发展规划与国家民族兴衰紧密联系起来,实现为党育才,为国育才。

2. 学业引领

学业引领是做好乡村振兴人才知识储备的重要手段。当前的涉农高校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亟需突出前沿性与多元化,中山大学农学院建立了以“智慧农业”为主体的新农科培养方案,并每年进行修订,从而顺应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课程门类供其选择。培养方案以“立正德、厚基础、强特色、宽口径”为宗旨,构建了包含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等的传统农学融合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新农科创新创业专业培养体系。立正德: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四史、军事课、形势与政策、国家安全教育、劳动教育以及学校平台开设的丰富多彩的通识教育课程系统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怀和崇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规范和文明礼仪。厚基础:充分利用中山大学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高层次教学平台的优势,为农学专业的学生提供扎实的学科基础,主要包括理科基础如数学、化学、物理、计算机等;专业基础课如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作物遗传学、农业生态学、土壤学及其对应实验课,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开展新农科融合,如开设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药学、智慧农业、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等,这些课程全部由大学里相应的学院承担。强特色:现代农业技术发展迅速,为新时期农学专业学生培养增加了丰富的学科知识和平台,中山大学农学专业课程体系既有传统课程学习,如作物栽培学、耕作学、作物育种学等通用核心课程体系,也开设智慧农业、AI育种、光明农业讲坛、“一分田”教学实习与科研训练、毕业论文等环节丰富拓展核心课程体系,凸显现代农学特色。宽口径:农学专业学生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很多个学科,通过加大开设专业选修课,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兴趣点,实现个性修养与发展。结合农业系统的各方面,开设应用生态学、农业昆虫学、作物生理生态、农业环境保护、农业气象学、农业设施学、农业标准化、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基因组学与细胞工程、生物信息学、表征组学、草坪学、蔬菜学、果树学、园林花卉、健康养殖、发酵工程、农产品与健康、代谢工程与合成生物学、人畜共患病导论、动植物检疫检验、创意农业等课程;同时,利用中山大学多学科优势,让学生涉猎更多的交叉学科知识,跨院开设如概率统计、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卫星通信与定位技术、水文与气候遥感、自动控制技术、无人机控制与仿真等课程。

3. 文化引领

中山大学在抗战期间先后转徙云南澄江、广东坪石和梅县等地。中山大学农学院积极引导学生讲好中大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引领学生增强学习动力以及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信念。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微党课主题分享,如学习中大革命先烈黄承先、周文雍、陈铁军等人的光辉事迹,领会蒲蛰龙等先贤校友们爱国兴农、忘我奉献的优秀品质,学校每年举行校庆纪念孙中山先生,让学生领悟伟人振兴中华使命抱负及其教育救国心志,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农学院复办后建立了中山大学智慧农创园农业文明展馆,记录了中大农科的百年发展历程。同学们在参观中感受中大农科学子的家国情怀及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共命运的决心。学院还组织学生举行“重走抗战西迁路,合力振兴新乡村”等文化调研活动,调研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云南省澄江等抗战办学旧址,感受抗战时期中山大学农学院教工和学子的奋进精神;同时调研当地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通过一系列文化引领,学生对农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责任感。2019和2020 年,学生以红色校史院史、中国农业改革史为题材创作的红色诗文连续两年获得学校红色诗文朗诵东校园预赛一等奖和全校决赛二等奖、三等奖。师生践行“农稳社稷、粮安天下”的院训与“团队争先进、个人拼第一”的院风,积极推进“节约粮食”公益活动、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活动,心怀“家国情怀”、拼搏争先蔚然成风。

4. 创新创业引领

学院设置了本科生导师制,学生从大二开始进入学院各实验室参与科研设计和实验技能训练,参与导师团队的学术报告、组会和野外实践等,了解最新的农业理论和技术研究进展。在导师指导下,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其中多名学生荣获粤港澳大湾区海珠湿地植被生态修复科考大赛决赛特等奖、“零碳未来创新大赛”决赛二等奖、“深水杯”全国大学生给排水科技创新大赛决赛三等奖等多个奖项,创新创业能力初见成效。另外,农学院还与多个涉农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基地以及校企人才协同培养机制,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实践平台,使其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能够针对企业具体需求与技术短板进行精准研究,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意识。

(二) “四融合”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成效

1. 知识传授与课程思政相融合

农学类专业课程需引导学生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树立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意识和信念,增强学生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知农爱农创新人才。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考、清晰的表达沟通以及价值判断的能力。学院要求将思政元素融入所有专业课程中,做到人人讲思政、课课有思政,实现专业课程教育与思想价值引领同频共振,在知识传授的同时让学生注重品行道德、提高自己专业认同及思想觉悟,增强其投身“三农”建设的信念。学院建立了多个思政课程基地与课程思政案例库。如把中国农业科学院衡阳红壤实验站作为实践教学过程中学习祁阳站精神的基地,在实习中学生有 1/3 的时间学习科学家精神,畅谈个人理想;把中国热带农科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作为课程思政教育基地,学习老一辈南亚所人克服科研和生活难关,打破北纬17度“橡胶种植生死线”,为国家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贡献的辉煌事迹等。通过这些课程思政教育基地实践及课程思政案例库的讲授,推动专业教育、劳动教育与人才思政培养的深度融合,引导学生做到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

2. 传统农学与现代农学相融合

农业现代化对涉农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学院的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传统农学专业基础课与现代农学前沿课的比例为60%和40%,传统农学是基础,可为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技能打下坚实桩基;现代农学是核心,大比例的现代农学课程设置为学生了解学科前沿知识提供保障。学院要求教师积极进行学术前沿学习与参与学术会议交流,每年至少更新1/3的教学课件,涵盖现代农学最新的知识、技术与理念,同步传授给学生。学院设置“光明农业讲坛”,每学年邀请18位以上的大农学行业顶尖科学家、企业家及政府部门专家,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传授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和自己的奋斗史,创造专家与学生互动交流与思维碰撞的平台,帮助学生认识学科前沿方向,了解现代农业就业动向,在拓宽专业视野的同时加强专业自信。

3. 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融合

为了适应现代农业对人才的需求,涉农高校需要注重实践教学、突出创新能力与专业技能培养,实现应用型“全才”的培养目标。学院在培养方案中设置了49学分共1080学时+19周的实验、实践课,实践教学占比高达27%,对学生动手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专业课教学期间,除了原有的课堂教学、室内实验、毕业论文等教学形式外,还结合了足够课时的野外实践教学如“一分田”教学实习与科研训练、生物学野外实习、土壤学野外调研、植物营养与肥料学实习等,在时间上对实践教学予以充分保证。“一分田”教学实习与科研训练计划被列为学校社会实践“脸谱”课程,每个学生在自己的“一分田”上体验及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一分田”教学实习与科研训练时间为第三至第七学期,总学分为3分,每一位专任老师指导不超过3位本科生进行教学实践活动,让农学学子能够有机会在田间地头躬身实践,达到将书本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做到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设置种植计划,独立进行整地、播种、管理、观察、收获,每学期进行一次“一分田”实践分享。学期结束后,学院对学生“一分田”开展评价考核,平时成绩占20%,中期考核占40%,终期考核占40%。学生在“一分田”的实践中用心动脑,有的学生研究荞麦的北种南移,有的研究不同品种黄瓜、萝卜、番茄、花卉的生长特点,有的研究不同绿肥、炭基肥对土壤改良的效果等,学生的科研实践想法在“一分田”中得到实现。通过“一分田”的体验实践,学生筑牢了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在心中扎下了根。

学院每学期寒暑假还会组织学生进行家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如“我的家乡变了样”“我和我的家乡”等主题活动,加深了同学们对家乡农业现状和农业政策的了解,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三农”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关怀,而且对新农科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增强了对专业的认同感和社会感。学院还举办“携手奔小康,共筑中国梦”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围绕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和依托学科背景,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分别在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和贵州省郎德镇进行乡村脱贫攻坚调研实践。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和以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助力脱贫攻坚的责任担当。

4. 学科交叉与创新创业相融合

农业学科是高等农业院校的主干学科。为适应现代农业需要,农业学科正在突破传统的学科范围,发展成为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农业经济管理、人类科学等多学科综合型体系。农业教育也在打破原有学科壁垒,越来越强调培养具有解决综合问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学科结构优化,注重学科资源交叉整合,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路径。学院利用中山大学多学科优势,在培养方案中设立了多门交叉课程,涵盖水文环境、遥感、人工智能、土地资源、地理、通信、农业经济管理、市场营销、气象学等多个学科方向,相应学院的老师跨学院上课,为培养全能型农业创新创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专业设置方面,学院尝试建设若干综合交叉专业,探索和发展跨学科课程与系列课程(微专业);在培养机制方面,赋予学生更多跨学科交叉学习的机会,打破校区间、院系间的“壁垒”。同时,农学院与生科院相关老师整合成立AI育种团队、绿色防控团队,与航空航天学院、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与工程技术学院以及计算机学院等成立智慧农业团队,一起指导学生科研及创新创业训练,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学生发表了多篇创新性学术论文及获得多个创新创业大赛奖项,成果显著。

四、 结语

中山大学农学院通过“思想引领、学业引领、文化引领、创新创业引领”为核心的“四引领”人才培养内涵以及构建“知识传授与课程思政相融合、传统农学与现代农学相融合、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融合、学科交叉与创新创业相融合”“四融合”人才培养体系,逐步探索出一条综合性大学农业教育特色发展之路。在教学方面,学生评教满意、学校督导听课反馈良好;教师主编了普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第三版),且正在编写多本教材。在科研方面,学生也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及在各种创新创业竞赛中斩获佳绩。在一系列探索中,我们总结出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实施路径中,优化培养方案是基础,抓好师资队伍是关键,构建现代教育体系是保障,狠抓培养质量是目标。乡村人才振兴的根本在于培养人才质量,在于培养人才的思想力、学习力、行动力和创造力。我们提出的 “四引领四融合”模式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益探索与实施,我们期待这一模式的不断创新并推广,为现代农业发展以及国家乡村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农学人才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学学报》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人才云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蒲松龄《农桑经》的农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广西农学报》投稿指南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