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彪,李赞,贾思振,颜志明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镇江 212400)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长期以来,乡村优质人才持续外流,农科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素质偏低、老龄化严重等问题较为突出,乡村人才总体数量与发展水平同乡村振兴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旨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这与乡村振兴需要的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有素质的实干型人才存在高度契合。因此,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必然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2]。
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涉农高职重任在肩。目前,涉农高职院校存在人才培养定位模糊、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培养主体松散、培养的人销不对路等问题[3],无法适应乡村振兴对农科人才的迫切需求。本文从乡村农科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出发,论述农科人才定制培养的时代价值,致力于探索出适合当地的农科人才定制培养模式,助力涉农高职在人才培养上取得新突破。
人才培养目标应是涉农高职院校依据实然需求而制定。理顺农科人才培养目标与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之间的关系,首先要明确乡村人才振兴需求是什么。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五大类人才[4]。其中,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培育家庭农场经营者和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培育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育计划等任务与涉农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密切相关。
然而,现行条件下涉农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并没有适应数字化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存在内涵不清、分类不明、更新不快等问题。首先,涉农高职是为乡村人才振兴服务,理应反映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人才发展需求,包括人才培养类型、培养规格和培养层次。遗憾的是,现在通用的人才培养目标概念模糊,没有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具体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其次,现行人才培养方案中并没有对培养规格进行类型调整。一方面,从“入口”看,涉农高职生源呈现多样化,由传统高中毕业学生及同等学力人员扩展为农民子弟、农村剩余劳动力、涉农企业的员工以及有志于服务“三农”建设的青年[3];另一方面,从“出口”看,乡村人才振兴对涉农高职提出了培养村务管理、生产经营、创新创业、推广服务等类型人才的迫切要求;最后,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需要大批掌握农业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从事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一线人才,直接服务农业、农村经济建设。但大部分涉农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更新较慢,没有体现人才培养时效性和时代性。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5]。这表明,乡村振兴战略时间跨度大、辐射范围广,需要大批扎根基层、掌握技术、胜任管理、开拓创新的“新农人”。如果仅仅依靠学校这一育人主体,毫无悬念无法完成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而单纯依靠政府或科研院所,也无法培养出满足乡村振兴需求的人才。单一育人主体由于无法实现资源整合和高效利用,对培养人才的高质量输出有些力不从心,容易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
关于多主体协同育人,“校企”双主体、“政校企”“校企研”三主体以及“政校行企”“政校研企”四主体等说法屡见不鲜。无论哪种育人主体组成,大家一致认为多主体协同育人才是涉农高职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必由之路。但现实却是,由于育人主体对培养目标理解的不同、培养过程投入的精力不同、培养结果评判的标准不同,各主体之间很难形成育人合力。更有甚者,主体之间出现利益纷争,育人效果大打折扣,甚至陷入“九龙治水”的尴尬境地。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三农”领域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任务,需要充足的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予以支撑。目前来看,培养符合乡村振兴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仅靠在校阶段的学习无法满足基层岗位对人才知识广泛性、技能熟练性以及视野开阔性的需求。因此,建立一整套完备的职后接续育人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但实际是,涉农高职现有的继续教育体系培训目标人群是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民,无法满足已接受三年系统教育的高职毕业生提升能力的需求。一方面,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未能对生源广泛性和培养需求差异性做出适应性调整。随着高职的持续扩招,生源结构、生源层级、生源需求已发生明显变化,这就要求涉农高职要适应数字化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并做出适当调整,紧扣时代脉搏。另一方面,培养内容与农村实际相去甚远。目前,涉农高职课程内容仍然是基于知识体系分类的专业化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依然盛行。同时,涉农高职新进教师多以缺少实践经验的博士毕业生为主,无法满足学生对产业导师、管理大师和技术能手等“土专家”的需求。
农科人才定制培养模式是根据新时代村干部岗位人才差异化需求,以“学校主导、基层定制、政府委托”的形式开展农科人才培养选聘的一种新模式。这种模式培养目标更具精确性、培养内容更具针对性、培养成效更具实用性,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科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振兴需求不匹配、育人主体作用式微弱化、培养过程与农业农村联系不紧密等问题。同时,农科人才定制培养模式在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种、凸显职业教育本质属性、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均有较好支撑作用。
2019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6],这是党和国家把握教育发展规律、职业教育办学规律、人的全面发展规律做出的重大判断,揭示了职业教育的独特作用和本质属性[7],将职业教育发展推向新的历史高度。但目前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并不高,仍将职业教育作为普通教育淘汰者“再就业”的技能教育,很难同普通教育平起平坐。职业教育毕业生也会被另眼相待,很难与普通教育学生同等对待。
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很难被认可原因,一方面,职业教育产生于特定经济技术环境。职业教育产生之初,通过聘请各个行业中的著名工匠为教师,培养掌握高超技艺的劳动者,是面向普通市民进行职业教育的“实科学校”[8],这时的职业教育主要以工会学徒制形式存在,而学校则是实施普通教育的机构。这给人们留下了职业教育就是提升劳动者谋生技能教育的刻板印象。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发展掺杂降低失业率期望。正是这种期望让国家在某一阶段重视职业教育,也正是这种期望让职业教育贴上了“低等教育”的标签。在这种认知框架中,人们不可能真正重视职业教育[8]。
农科高职定制培养人才因其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职业教育类型特征,扭转了民众看不起职业教育的被动局面。一方面,定制培养能够稳定村干部队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定制培养以来,累计培养各类定制人才8000余人,分布在江苏省近90%的县(市、区),毕业生留职率达97.2%,有效支撑了江苏农业农村现代化。另一方面,定制培养获社会广泛认可。定制培养招生人数已由最初的50余人增长至300余人,且仍有继续上涨趋势。同时,2017年江苏省委组织部指定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为唯一定制村干培养单位,2021年“定制村干”培育工程写进江苏省委一号文件,定制人才培养工作在全省持续推进。
把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同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类型提出,其深层含义是建立一整套独立于普通教育的教育体系,这也体现了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指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人民群众接受更好职业教育的选择,服务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与综合素质的,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教育体系[9]。这其中,服务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显著特征,也体现了职业教育面向社会、面向人人的本质属性。
职业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途径,要给每一个想出彩的人都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在高职持续扩招的背景下,农民工、高素质农民和退役军人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生源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社会生源数量122.6万,占比达到23.38%,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特点[7]。
如何满足数量持续增长社会生源的终身学习需求?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定制培养已在接续育人方面做出有益探索。学校与基层单位双元合力,制定师资团队组建、项目运行管理等办法,打造由“产业专家+乡土人才+管理大师”组成的育人服务团队,与学生职业发展需求精准对接,从价值引领、技艺传承、能力提升等方面为学生开展个性化跟踪培养服务,提升毕业生执行力、协作力、创新力、发展力。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信息化、城镇化以及工业化进程加速,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生源组成多样化、教育信息多元化、办学类型多重化挑战,尤其是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如何为不同类型、不同需求、不同层级的高职学生提供差异化、定制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成为现阶段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首要难题。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按照农业农村人才需求,以课程重构、内容定标为统领,联合农业行业主管部门、镇(村)调研全省农业农村产业及人才现状,创新性设定“一专五能”农科人才培养目标,精准对接“村务管理、生产经营、创新创业、推广服务”四类农科人才岗位要求,打破传统农科专业单一岗位课程体系,重构以“公共基础、职业素养、生产技能、经营管理”为重点的复合型岗位模块化课程体系(见图1)。每个模块根据不同岗位要求量身设置个性化课程,由学校主导,联合行业主管部门、镇(村)等共同开发个性化课程标准,编制特色教学内容,破解教学内容和岗位标准契合度不高等问题,实现传统农科专业课程内容由共性向个性转变。
图1 农科人才定制培养“四模块”课程体系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提出,要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江苏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重点在农村,关键在人才。为了扭转传统普适性农业职业教育培养人才与乡村振兴背景下多样化人才需求不匹配问题,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先后与太仓市、扬州市、盐城市等地开展定制人才培养,经过几年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政校村联通、农科教融通、职前后贯通”的乡村农科人才定制培养江苏模式(见图2),实现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推动农业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双赢。
图2 农科人才定制培养模式运行图
涉农高职旨在服务乡村振兴。这就要求涉农高职培养的人才能够扎根农村一线,迅速适应岗位要求,开展涉农技术服务或者推广工作,成为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乡村振兴主力军。这意味着,新时代涉农高职培养“新农人”必须依据广大农村用人实际。村镇为中国基层群众性自治单位,具有高度自觉性和积极主动性,参与人才培养能够避免企业单独参与的消极、被动局面。
一是学校、政府、村镇三方共同制定人才定向招生政策。学校主导,政村协力,率先在全省实施“定制村干”人才培养,由政校村共同确定招生计划,定县定额,在高考时选拔大学生村干,毕业后回原籍工作,实现大学生村干招录关口前移。报名高中生需要参加高考,志愿填报应为江苏省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学生成绩达到录取分数线后,学校择优录取,并与市级组织、农业等部门签订协议书。定制班级学生入校后单独编制班级,接受为期三年的全日制学习,成绩合格后方可取得相应学历。
二是学校、政府、村镇三方共同制定人才经费支持政策。政府通过财政补贴方式对录取学生的学费进行全额资助,在校期间资助学费总额的60%,取得毕业证书后一次性补助余下的40%。在学校期间,定制班级学生与其他在校生同等享受国家奖、助、贷相关政策,表现优异学生可以申请去农业发达国家或地区进行交流,费用由财政负担。
三是学校、政府、村镇三方共同制定人才定向就业政策。学生毕业后由市级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领导小组统一调配至各镇(区)所辖村、合作农场和农业园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技术服务、销售、管理等工作。管理上实行人事代理,工资待遇参照所在村(社区)干部副职,最低服务年限不少于5年(含见习期)。定制班级学生与村或合作农场等用人单位签订聘用合同,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涉农高职是为基层农村输送人才的。这就要求涉农高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紧扣基层个性需求,做“供给源”;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三农”情怀,引导学生做乡村振兴参与者、实践者和贡献者。基于此,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创立了“业岗融合、课岗适配、农学结合、分类施策”的人才定制培养实施路径。
一方面,基于农科人才需求导向,因业分类、因类定岗、因岗定标,确立村务管理、生产经营、创新创业、推广服务四类人才培养方向,政校村“目标共定、方案共制、教学共担”协同育人,实现人才培养由传统校企双元订单培养转向政校村多元定制培养;创建三主体四阶段“定制村干”人才培养模式,政校村三方设计公共基础、职业素养、生产技能、经营管理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展“职业融入、岗位认知、农学交替、顶岗实习”四个阶段教学,聘请农业专家、农机专家、村级负责人等共同承担农业生产实训、农业装备应用和村务管理等教学,实现教学与生产过程结合,改变当前村干培养以短期培训为主现状,实现村干培养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同时,依托国家级农林虚拟仿真中心开发虚拟农场等仿真实训软件,结合VR、AI等技术,虚实结合开展实践教学。
另一方面,开展“一轴两维三版块四结合”耕学一体劳动教育,增强学生“三农”情怀。围绕“知农、爱农、学农、兴农、做农”一条教育主线、构建横向时间发展和纵向学生成长两个维度、开展三个版块专题教育。同时,将劳动教育同第二课堂结合,创办劳动教育纸质化育人平台“耕读苑”,开展“村官论道”“大国三农”等主题活动;将劳动教育同校园文化相结合,开展劳动模范进校园、“后稷文化周”等农耕文化熏陶、劳动价值引领活动,努力实现以文育劳;将劳动教育同专业课程相结合,开设大国三农类通识课程,推进“工匠精神”“劳模精神”有机融入专业课程;将劳动教育同科研实践相结合,以赛促劳、以研促劳,提升学生专业认同度。
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时间长、辐射范围广,紧密联系一、二、三产业。这就要求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要具备持续性、针对性和广泛性特点。学校阶段的定制培养仅能满足当下阶段的人才需要,应对数字化、智能化对农业产业带来的深远影响,涉农高职必须畅通职前职后培养路径,充分满足基层人员职后能力提升需求。
针对农科学生职后接续育人举措不健全,职前后培养衔接不紧密等现象,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秉承“职前教育以专业技能培养为核心、职后以个性化职业发展为重点”理念,设计职前职后贯通一体化培养路径,形成了“前后贯通、立足岗位、精准对接、终身培养”的定制人才接续育人举措。学校与用人村镇双元合力,以服务农科毕业生为主,兼顾职业农民、返乡创业人员,开发基于需求导向的个性化技能包、模块化课程库和菜单式项目群,制定《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定制培养职后师资管理办法》等,打造由“产业专家、乡土人才、管理大师”组成的接续育人服务团队,与学生职业发展需求精准对接,从价值引领、技艺传承、能力提升等方面为毕业生开展跟踪培养服务,实现毕业生执行力、协作力、创新力、发展力四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