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生命教育的现实意义及有效途径

2022-02-09 03:20:51王丽娜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44期
关键词:中职生命专业

王丽娜

(辽宁省沈阳市中医药学校 辽宁沈阳 110300)

在当前的中职教学中,必须重视的就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大众对于人才的要求更多侧重于核心素养方面的考核。尤其是在当前社会中,在疫情的影响之下,越来越多年轻学生心理容易出现问题,这都提示教育者必须重视好生命教育。同时,在中职护理专业的教学中,由护理专业的职业特性所决定,为了培养出更具活力、升级的人才,在教学中还要落实生命教育,并围绕教育理论知识,为学生带来更加科学的教学内容。由于中职学生年龄较小,通常学习积极性不足,对于生命还没有具体的概念。对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转变教学态度,以身作则探求生命的真谛,为学生带来健康的生命教育,让学生能够学会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做好中职护理专业的生命教育工作,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更加健康的身心人格,还有利于让学生在今后进入社会就业时,学会关爱、尊重他人生命,在面对患者时能够产生同理心,这一教育改动不仅缓和了医患关系,更能提升教育的整体效率。

一、中职护理专业重视学生生命教育的现实意义

生命具有无限性和唯一性,从哲学角度来说,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立且唯一的,这神圣不可侵犯。[1]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树立更加积极健康的生命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结合专业的特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与之相关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和亲身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对生命的理解深度,教会学生认知生命的意义,学会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从而为学生今后进入岗位就业做好铺垫。因此,在中职护理专业教学中,教师做好生命教育具有以下几个深远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中职学生的素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理念

开展生命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正确看待生命,学会善待生命。根据当前社会的现状来看,许多学生并没有救死扶伤的意识。为此,在教育中渗透生命观念,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提前认识到“生”与“死”的含义。同时,在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也可以让学生多方面能力逐步提升。生命教育也是护理专业教学中重要的部分之一,在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使得学生能够渐渐地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从而在今后就业时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职业当中去。为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还需要全面落实好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专业技能时渗透相关的生命教育。社会建设需要更多护理专业的人才,而生命教育的展开形式警示教师需要多多进行变革,运用好“实践+理论”的形式,通过教师和同学互动,减少生生之间的个体隔阂,减少师生之间的矛盾,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此同时,在教学变革的过程中,融合生命教育也能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创新性的发展,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健全心理素质。

(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为学生进入社会就业做好铺垫

护理人员有着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社会岗位中承担着重要的义务和责任。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还需要不断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自觉成为病患的守护者。根据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在通常情况下,中职学生由于入学成绩普遍较低、学习能力和积极性薄弱,再加上他们大多数还处于青春期和叛逆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更容易与人发生一些矛盾。为此,在此时期,还需要教师抓住生命教育,让学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在生命教育之下,学生在科学、充满人情味的教学活动中,能够加深对生命的感知[2]。融合生命教育需要教师不断加强教师模式创新,这也就意味着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可以与同学、老师、家长互动,在教师和家长的联合帮助下,学生所处的环境也能更加温暖。这些因素的变化,对于学生的影响都是不言而喻且潜移默化的。在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更加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同时,由于护理专业的特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职业素养也在不断进步。这为学生今后进入岗位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有利于丰富护理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实践积极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由于中职教育的时间有限,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教师更加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教学。这样的教学手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教育计划,但是却并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渗透生命教育,丰富教学内容,同时,在探究生命的过程中,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根据所教学的内容和知识点,结合现有的教学设备进行情境教学或者开展多种活动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从多样的教学活动中将抽象的生命具体为直观化的了解[3]。护理学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于一身,在教学中需要基础的临床护理技能培训,也需要加强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前,只有落实好生命教育,才能更好地弥补中职学生学历较低的不足,为学生进入社会就业打好基础。同时,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落实生命教育,也是体现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只有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引导,在更加平等和民主的教学中安排合理的生命教育渗透,才能够使得护理专业教学更加完整,进而有助于提升课堂的整体有效性。

二、现今中职护理专业展开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对于生命教育的认知不够透彻。教师是教育的引导者,可以说教师的能力直接决定了最终的教育质量。然而,在当前的护理专业教学中,教师还是将教育的重点转移在知识、技能的教育上。由于中职教育的时间比较紧张,学生没有高校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为了强化学生的职业竞争力,教师急于求成,在一节课中只讲授知识和技能。这样的教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总体素质的提高,而且也使得生命教育课程难以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其次,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当前的专业课程教学中,虽然已经开展了生命教育,但是却与正常的课程进度存在一定的冲突。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注重教学形式的创新,仍然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进行授课,这样的教学形式虽然在表面上完成了教学的进度,但是却并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开展生命教育,还需要突出职校教育的特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进行教育调整。

最后,生命教育的方式比较单一。在当前的护理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生命教育形式比较单一[4]。由于中职学生普遍还未成年,在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充足,在“填鸭式”教育的影响下,使得学生只能通过简单的视频介绍来学习有关生命教育的内涵。学生接受生命教育的途径单一化,所学习的内容也与当前的实际生活严重不符。这些因素都导致职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中职护理专业展开学生生命教育的含义分析

生命教育简言之就是有关于生命的教育。人的生命全过程就是由一次次的生命活动所构成,从生命伊始的第一声啼哭标志着人生命征程的开始,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神圣且不可亵渎的,就需要在教学中提醒每一位学生重视生命活动的开展意义。同时,教育是对学生的一次有关生命的关怀,在教学中,不能仅仅是局限于教材内部的理论知识教育,还要跳出课本,让学生接受来自社会的健康知识,在教育实践中,可以充分地体现出教师的价值以及生命的质量。开展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就是直面生命和生死问题的教育。一直以来,我国教育的“短板”就是生死教育的缺失,许多学生无法正视生离死别,为了更好地突出护理专业的特征,让学生可以直面生、直面死,在教学中就务必要做好生命教育与知识理论教育的融合,让学生即使要追寻物质,也不能被社会中不道德的事件所影响。作为护理人,还应该秉承着以人为本的职业道德情操,让学生在一次次的理论知识学习以及实践中总结生命教育的真谛、感受生而为人的幸福、救死扶伤的乐趣。

生命科学认为生物是有生命的物体,也就是说进行生命教育就是要让青少年正确地理解生命、学会尊重生命[5]。自1968 年美国学者所著《生命教育》一书中就能看出,探讨生命真谛具有无限大的教育意义。为此,作为一名职校教师,还应该抓住教育改革的契机,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和学生的学习特征正确地融入生命教育,进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中职护理专业展开学生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生命教育的工作机制,寻找生命教育新形式

在当前的教学中,中职专业学生开展的生命教育很多情况下都是做表面功夫,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此,在当前的教学中还需要顺应教育改革的趋势,建立科学的生命教育工作机制,比如说利用行政的手段,将生命教育纳入学生的日常教学中去,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也能深度理解有关生命教育的内涵。除此之外,学校可以开展相关的讲座和实践主题活动,设置对口的生命教育课程。由于护理专业的教育内容往往理论知识教育比较多,只有让专门的生命课程辅助教育,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理念。

(二)构建完善的课程教育体系,加深学生的生命感悟

在生命教育中,教师需要克服渗透的问题,虽然在当前教育变革中,生命教育的内涵对于我国大部分的职校教育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但是只要构建出科学、完整的教育体系,就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同时,完善的课程体系的建立,也能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数据支撑。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情,并结合国内外的一些有关生命教育的著作,譬如《生命教育》中对人成长发育和生命教育真谛的探究、《生命教育导师》中“爱即生命”理论的提出等,教师在教学之前提前调查好教材的内容,利用好现有的一些教育设备,为学生带来科学的教学内容,这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例如,在教学《护理学》时,教师可以首先通过剖析教材所学的内容和分析学生的学情来制定教学内容,还可以结合一些互联网教育资源来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在课堂开启之前,教师还可以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提前熟悉教师所整合的资料,做好课前预习工作。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形成。

(三)提高中职教师的教学能力,使生命教育获得良性发展

要想更好地开展生命教育,还需要做好对中职教师的培训。教师是教育的主要引导者,可以说教师的能力直接决定了教育的最终质量。为此,在教学之前,学校还应该加强教师对于生命的理论和培训,通过教研活动的组织,让教师的教育能力大大提升。同时,在教学中还需要教师自主结合一些护理专业的有关知识,在教学中强调生命安全的意识。俗话说,言传身教。在教学中,只有教师以身作则,在引导学生中为学生做好榜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生命教育的真谛。护理专业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不断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通过教学活动的创新,让中职专业学生可以真正地从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真正学习到如何敬畏生命和尊重生命。同时,教师还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以尊重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给学生正向的鼓励,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结语

综上所述,护理专业的学生在走入社会就业之后,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抓住生命教育的时机,为学生创造更多具有生命价值的课堂。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做好生命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小觑的价值。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还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班级中形成更加融洽的氛围。在生命观的塑造之下,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就业铺好基石。对此,教师应该不断创新课堂,结合生命教育的内涵以及教材内容,从而为学生带来更高效的护理学科教育。

猜你喜欢
中职生命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 03:00:55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42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珍爱自我,珍爱生命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