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冲
(作者单位:贵州广播电视台)
新媒体时代,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方式与渠道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阶段,只要拥有一部智能手机与4G、5G移动网络技术的支持,受众便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环境下接收到各类新闻信息与资讯报道,并且也能够发布和传播新闻,成为一名“自媒体人”。如何在新闻播报中充分展现出自身语言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准确、客观、细致、专业地传播各类信息,已经成为当前每一名播音主持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新媒体语境下,想要全面提升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与节目播出效果和质量,播音员主持人就必须注重增强自身语言的艺术性,全面创新播报方式与主持风格,让节目能够得到更多受众的支持与喜爱[1]。
近年来,我国各类新兴媒体发展迅猛。在新媒体语境下,各类新闻信息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元,传播渠道和路径也更为广阔、更具选择性。播音员主持人想要保持较佳的工作状态,就应当强调自身播音主持语言的艺术性,能够在节目播出各个环节中确保选用的语言客观化、亲民化、精准化,保证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并且能够在语言表述和语言运用过程中遵循新闻语言规律,进行规范化的语言表述[2]。同时,播音主持语言的艺术性也体现在广大受众自身的视觉与听觉的具体感受方面。想要充分满足广大受众的不同需求,播音主持人就要提前对节目内容与稿件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与认真的分析,选取受众所青睐、喜爱与认可的播音主持语言风格与方式展开相关工作,确保节目更加接地气,更具亲民性。
无论是传统媒体时代,还是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必须具备时效性、客观性与真实性等主体特征。任何新闻线索和消息并不是都能成为最终的正式新闻报道,失实的消息内容与夸大的语言表述势必会影响到新闻的传播质量与传播效果,而且会对受众产生误导。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在日常新闻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不能随意修改新闻内容,要将最真实的内容传递给广大受众,力争让自身语言艺术的真实性特征得以完美展示[3]。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虽然面临各种冲击和压力,但它们仍旧深受广大受众的信赖、认可与期待。受众经常会借助广播和电视获得一些最权威的新闻报道。倘若在各类新闻报道中,播音员主持人自身的发音不够标准,缺乏应有的音正性,那么新闻播报效果必将会对受众的视听体验产生负面影响。新媒体语境下,一名优秀的播音主持工作者应当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余不断提升自己的发音技巧,确保能够字正腔圆、铿锵有力、流畅顺利地播报新闻与消息、资讯。毫无疑问,语言艺术中的音正性特征是播音员主持人的从业基础条件。
新媒体语境下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从业人员必须要在语言艺术中展示出较强的创造力和创新力[4],确保自身具备优秀的播音主持功底,播报的新闻信息能够被广大受众迅速理解和接受,并且受众能够对新闻内容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就需要播音主持人能够在规范语言表达能力和发音标准的基础上,加深对各类新闻消息的理解,创作出更加生动化、丰富化、精妙化、亲民化的“新闻妙语”,进而有效拉近和受众之间的距离,让新闻报道更具影响力与传播力。
当前,很多网络用语逐渐被应用于大众的生活中,它们都具有比较强的时尚性特点。新媒体播音主持在这种环境背景的影响下,在语言艺术性中逐渐展露出一定的时尚性,这种现象充分说明大众对语言的时尚性是有一定接受能力的。基于此,要想有效增强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语言所具有的艺术性,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对语言的使用就应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恰当追求语言艺术的时尚性,从而令节目内容更具有亲和性、时尚性,以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
就传统意义上的播音主持人而言,其是经过一定的专业技能训练,具有相应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比如,针对市级广播电视台相关岗位工作人员的普通话需要达到一级乙等的标准,省级及以上的工作人员的普通话需达到一级甲等的标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从事播音主持工作人员的数量。然而,伴随新媒体的日渐进步,其对播音主持人的要求也不再是专业科班出身,他们可以是具有较为广博的知识面或是具有较强语言表达能力的非播音主持专业的人员。
在新媒体背景下,网络节目的主持人所具有的高活跃度和低门槛性,使得其播音主持工作不再有众多条条框框的限制。普通人也可以进入播音主持行业,并成为播音主持工作者
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内容的涉及面也逐渐变得更加宽广,这样能够让受众更多地从中感受到语言传播的趣味性特点。借助于新媒体,可以让受众从中体会到多样化的播音主持风格。就新媒体而言,其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作出了较大的创新,并不只是在演播室中进行播音主持,还会采用更贴近大众生活的形式和内容,让语言的传播更形象和生动,从而吸引更多受众。
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人的主持风格与播报特色已经呈现出诸多变化。比如,有一些播音主持人自身专业素养较低,并且功底较差,但他们却深谙炒作与包装,能够在各类网络直播和电视节目中“一夜爆红”,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受众会发现这类播音主持人的专业能力差强人意,并且在主持节目时不会秉承和遵守行业规定而剑走偏锋,甚至是哗众取宠。为了收视效果,甚至做出出格举动,导致播音主持的语言艺术性极度缺失,节目播出的效果较差,这是必须杜绝和改进的。
近年来,“港台腔”已经成为一些播音主持人模仿的语言表达形式。新媒体时代,一些播音员主持人为了提升自身节目的受关注度,突出个性化主持风格,会下意识地模仿各类“港台腔”的播音方式。这种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会不利于普通话的全面推广与普及。我国播音主持的行业规范中有明确规定:作为一名播音员主持人,必须要注重应用和全面推广标准的普通话。这一规范与要求就是为了确保播音主持人在播音主持过程中能够展现出语言的艺术性,能够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果播音主持人在日常新闻播报或者其他节目中一味模仿“港台腔”,必然会为广大受众带来诸多的错误引导,并且形成一种劣质化的语言传播风气[5]。
就影响力来看,新媒体节目的播音主持人所产生的影响力无法与传统广播电视节目的播音主持人相比较,缺乏一定的专业性。虽然新媒体主持人中也有很多优秀的人才,然而从整体情况来看,依然是比较混杂的,大多数的播音主持人未经过专业训练,因而普遍不具备专业性。
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人自身的语言艺术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节目的播出效果与播出质量。因此,想要全面增强播音主持的语言艺术性,广播电视媒体就要重视对播音主持从业者专业技能的各项考核工作,进而甄选出实力过硬的播音主持人才。同时,在日常播音主持工作中,也需要不断提高播音主持人的文化素养,进而让其播音主持技巧能够达到相应的标准。此外,播音主持人要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在节目直播与录播过程中不过度化追求时尚性与眼球效应,而是积极用艺术性的语言和独特的播音主持风格去传播正确的思想与舆论观点,弘扬社会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现阶段,一些播音主持人为了提升自身节目的收视率与受众的关注度,时常在播音主持过程中展现自身语言艺术性的与众不同,使用哗众取宠的播音主持风格,在一定程度误导了受众,造成一些不利影响。因此,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各类新媒体的播音主持人,在日常工作中必须要全面规范自身的播音主持风格与言行举止,进而增强自身语言艺术的规范性。
目前,各类新媒体节目的播音主持人凭借自身多元化、灵活化、独特化的播音主持风格与节目特色,获得了很多受众的喜爱,这无疑给传统广播电视节目的播音主持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很多口语化表达的电视访谈类节目颇受广大受众的关注与喜爱。比如,《天天向上》《鲁豫有约》《非常静距离》《杨澜访谈录》等,这类访谈节目的播音主持人的语言水平极高,并且语言艺术性极强。例如,汪涵、鲁豫、李静、杨澜等金牌播音主持人在节目播出过程中都能做到语句精辟、思路清晰、有条有理,并且所使用的语言风格较为口语化。同时,优秀的金牌主播还能够在节目制作播出过程中对语言进行有效调整,融入一定感情色彩,营造节目氛围,进而让节目取得更好的播出效果。因此,播音主持人应向优秀节目的金牌主播学习,重视口语化的亲民风格语言艺术的应用,提升节目的播出效果。
目前,各类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越来越多人开始进入播音主持这一行业之中。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他们虽然能为播音主持行业注入新鲜的血液,但也让该行业迎来很多挑战与压力。面对各类新兴媒介的强势冲击,播音主持人要创新思路,提升职业素养和综合水平,并且能够运用专业化的播音主持语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来满足受众需求,获得受众的好评与支持。这就需要播音主持人能够不断提高语言感染力、亲和力,能够在各类节目中迅速与嘉宾及现场观众拉近距离,以一种唠家常的轻松方式获得他们的认可,进而让自身语言艺术得到潜移默化的升华,增强节目的观赏性。
倘若一名播音主持人在节目播音主持过程中仅仅形式化地运用自己的声音、仪态与固有风格去完成报道,长此以往,其播音主持风格不仅无法让受众保持应有的热情和关注度,而且会让受众兴趣锐减,导致节目的受众数量日益减少。因此,一名优秀的、责任心强的播音主持人应当在日常工作中融入自身情感,进而提升语言的感染力,让受众能够充分体会到播音主持的诚意与热情,进而获取更多受众的认可与支持。
在当前媒体市场竞争压力日趋白热化的大环境下,一名播音主持人想要增强自身的语言艺术性并且提升个人的播音主持综合能力,还需要兼顾外在形象和内在修养。首先,播音主持人应当注重衣着得体、仪态端庄,保持一个良好的外在形象。其次,播音主持人要注重自身内在修养的全面养成,能够利用业余时间去学习播音主持的相关专业知识,开阔视野,丰富头脑,能够在播音主持节目中“妙语连珠”,充分彰显自身的专业文化素质和语言艺术。
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人想要充分展示自身的媒介素养和语言的艺术性,获取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除了必须做好日常各项播音主持的常规化工作,还需要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培训,进而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在优秀的专家、讲师、金牌主播的指导下,播音主持人可以积累更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进而增强自身主持语言的艺术性,展现出良好的媒体形象与艺术素养。同时,一名优秀的播音主持工作者还应当不耻下问、取长补短,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及时向经验丰富的同事请教,从容、冷静地面对各种节目和各种直播。
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工作者增强自身语言的艺术性实践之路任重而道远。因此,播音主持人要创新理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积极寻找增强语言艺术性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不同需求,为受众提供优质的播音主持服务,让新媒体语境下的播音主持工作质量和水平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