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途径分析

2022-02-08 10:30吴志霞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3期
关键词:新闻媒体广播电视受众

吴志霞

(作者单位:长治广播电视台)

新闻采编是媒体在新闻发布前的重要工作环节。该环节主要是对新闻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同时实现新闻素材的编辑和处理。现阶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移动智能终端在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逐渐普及,极大地促进了新媒体的发展。人们更多借助新媒体平台获取新闻,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广播、电视和报刊等传统媒体,同时能够实现获取新闻不受时间和空间环境的约束。受众在自由、灵活获取新闻信息的同时能够参与讨论,在线发表自身观点,实现实时互动交流。可见,新媒体能够满足受众获取新闻的多样化需求,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更具有竞争优势。

因此,在媒体融合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媒体需顺应时代发展浪潮,积极推陈出新,在保留传统媒体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吸收整合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的优势特点,形成媒体交叉融合和资源共享的格局。媒体融合为新时期的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带来了挑战和发展机遇,需要广播电视新闻媒体更加客观地看待和把握。

1 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的环境特点

广播电视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其权威性相对较强。相较于新媒体中充斥大量质量参差不齐的新闻,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可以保障发布的新闻的权威性和真实性,能够有效避免新闻的庸俗性和片面性,所以受众更加倾向于通过广播电视媒体来获取高质量、真实、完整的新闻[1]。因此,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在受到冲击和影响时,要与时俱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助力广播电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1.1 信息传播渠道逐渐多样化

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信息资源逐步融合,信息资源的传播渠道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态势。现阶段,传统广播电视新闻媒体不再具备“高门槛”的权威发布特征,逐渐转为大众均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参与,随时随地获取和评论新闻。但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特征,通过网络等多样化信息渠道传播的新闻质量难以得到全方位保障,部分新闻不能真实、完整地还原事件真相。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因其具有权威性,在受众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能够保证新闻采编工作渠道合理、合法化,同时向受众传播真实的新闻。

1.2 新闻载体多样化

目前,新闻的采编载体逐渐多样化,不再局限于以往的影像和声音。随着智能手机、录音笔、平板电脑和数码相机等设备得到广泛应用,新闻可以通过移动硬盘或是云盘存储,新闻采编工作突破了时间和距离限制,能够为受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新闻服务,对于新时期推动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创新具有积极意义[2]。

2 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创新的重要性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尽管新媒体的崛起给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发展带来了一定冲击,但广播电视媒体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传统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应把握潮流动向,与时俱进,整合优质资源,实现改革创新,有效提升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新闻采编工作是新闻媒体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深化新闻采编工作改革,有助于深入挖掘新闻素材的潜在价值,有效提升新闻质量,为新闻注入更多生机与活力[3],为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推动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的创新,有助于引领行业走向。媒体融合时代,传媒人员应积极调整工作思维模式,优化工作方式,勇于接受创新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在实践中创新优化,为媒体行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4]。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在新时期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结合时代发展趋势,承担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走向的重要职责,保障新闻信息的权威性和真实性,同时带给受众更优质的服务体验。

3 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现状

传统新闻媒体信息的采编流程具有一定的不足,受到传统广播电视新闻工作体系的影响,无法实现信息快速采编和播报[5]。现阶段,新媒体逐渐受到了社会大众的支持和认可,信息实时播报是新媒体的优势所在,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为新媒体快速发展提供了媒介支持。

传统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时效性不强。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新媒体凭借其快速传播信息的优势,对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冲击。相比较而言,新媒体的新闻采编时效性更强,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新闻采编环节在时效性方面处于劣势,要想在激烈竞争中占据更大优势,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则需要积极借助新媒体的技术优势,进一步增强新闻采编时效性。第二,新闻采编内容不够新颖。相对于新媒体来说,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形式过于单一、滞后,在内容方面相对空洞、乏味,因此难以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长此以往,不可避免地会降低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核心竞争力。第三,新闻内容挖掘深度不够。此类问题在传统新闻媒体中较为普遍,主要是由于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工作体系的限制,未能实现对新闻内容的深层次挖掘,难以播报更有吸引力的新闻,一定程度上导致受众产生审美疲劳。第四,新闻采编策划工作的创意不足。在开展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过程中,采编人员需要做好前期策划设计、后期加工编辑等环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受众的多样化需求。

4 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途径

4.1 转变新闻采编理念,增强采编人员的创新意识

新闻媒体行业具有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职能,增强采编人员的创新意识,对提升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具有积极作用。面对新时期的发展要求,采编人员应积极转变新闻采编理念,推动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创新,同时整合优势资源,创设有利于新闻传播的环境,以此来提高自身的创新水平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满足受众多元化的新闻信息需求。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应积极将创新精神渗透到工作实处,依据采编工作要求灵活选择新闻内容,切实提升采编工作质量。

以往,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空间相对狭窄,可选择采编的信息相对较少,虽然通过新媒体,人们可以更加快速、便捷地获取新闻,扩大新闻获取范围,但由于新闻采编工作方式滞后,不同程度上弱化了新闻节目的吸引力。现阶段,新闻采编人员需要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并进行深入挖掘,通过编辑后实现高质量的新闻播报。基于此,相关部门要与时俱进,共同推动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模式的优化进程,转变工作观念,增强采编人员的创新意识,在保障新闻信息权威性的同时,提升新闻信息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新闻需求。

面对社会新闻逐渐趋于娱乐化、趣味化的现状,新闻采编人员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注重新闻真实性的同时,更多地增强新闻趣味性,吸引更多受众关注和支持。新闻采编工作应贴近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结合客观需求挖掘和播报新闻,更加客观全面地反映民生。例如,中央电视台的节目《改革在哪里》,定位于基层群众的日常生活,通过挖掘草根新闻的方式,使新闻中的生活化气息更为浓厚,通过选择更加简单的方式帮助观众了解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极大地增强了新闻信息的人文气息。在节目的第二期中,通过反映普通焊接工人的日常工作情况,逐渐延伸到先进焊接设备的发展状况,通过平凡生活来彰显出社会进步,在潜移默化中引发受众产生情感共鸣。

4.2 积极优化新闻采编内容,增强新闻的新鲜感和趣味性

新媒体虽然是受众接受度较高的信息传播媒介,但由于审核力度不够,导致新闻发布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可能存在信息失真的情况。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应该抓住这一点来强化自身的优势,积极推动采编内容优化创新,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增强新闻的新鲜感和趣味性,为原本枯燥的新闻节目注入新的活力。

对于民生类新闻节目,首先,在新闻采编中要注重挖掘现实生活中的趣味内容,摒弃以往严肃、枯燥的新闻播报方式,保持新闻的新鲜感。其次,精简新闻采编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工作。消除受众对新闻节目的厌倦和抵触情绪,通过增强新闻信息的趣味性,获取受众的关注和支持。例如,央视的“段子手”朱广权,在播报较为严肃的新闻时,选择受众更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新闻播报,在加深受众对新闻的认知和了解的同时,提升受众的接受度。

4.3 优化新闻采编形式,加强新闻采编创新

媒体融合时代,将新媒体技术融入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中,同时完善相关配套的软硬件设施,能够有效促进媒体行业更高层次的发展[6]。升级软硬件可以优化新闻采编工作流程,增强广播电视新闻的采编效果,实现新闻采编工作方式的创新。通过总结广播电视采编工作经验,积极渗透新理念和新技术,可以提升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新闻采编人员要明确自身的职能,在新时期努力调整好心态,全身心投入到新闻事业发展中,主动迎接挑,在把握机遇进行自我完善的同时,持续创新工作方式,有效加强对新闻采编模式的创新,进一步稳固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权威性。

4.4 积极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丰富采编资源

融媒体时代,传媒行业有了较大的变化,正如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讯息”一样,媒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是核心。伴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同样也要搭上媒介技术发展的“顺风车”,尤其是当下社交媒体、自媒体发展得如火如荼,这对于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开展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机遇。

积极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意义,首先来说当下新媒体在时效性方面得到了增强,能够做到全天候、全方位地对新闻事件进行采集、传播,同时能给受众搭建一个能够自由表达、传递声音的场域平台。另外,直播技术的进步也为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直播技术凭借着自身临场性、接近性等特征让当下的大众趋之若骛,已成为传播媒介中的佼佼者,人们使用直播去浏览新闻内容也是司空见惯。因此,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者可以借助前沿技术手段采集和传输信息,并发挥专业能力对热点内容进行判断,对新闻进行二次加工和报道,以此来提高新闻的曝光率。同时,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来实现资源整合与配置,高效完成新闻播报任务,提升新闻采编技术水平,推动新闻采编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反观以往的新闻采编模式,其虽然也有自身优点,但有很多要素已与当下融媒体时代的发展脱节,新闻采编人员如果不秉持一颗进取的心,将会离受众越来越远。

4.5 贴近群众生活,拉进与受众的距离

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广播电视新闻媒体要时刻以服务人民群众为己任,多报道一些正能量、有温度、有深度的新闻作品,多观察人民群众当下所关注的热点,并且用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方式去表达,借助微信、微博和抖音等平台同受众互动交流,掌握受众的心理变化,以此来高质量完成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同时,积极拓宽新的工作途径,优化采编方式,挖掘更符合受众需求的新闻,这对推动我国广播电视新闻媒体事业高层次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5 结语

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媒体面临着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为了提升竞争力,新闻采编人员应积极推动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改进,注重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增强新闻时效性、权威性和趣味性,吸引更多受众关注,为广播电视新闻媒体长远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与活力。

猜你喜欢
新闻媒体广播电视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浅谈提高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感的对策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2014美国新闻媒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