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征
(作者单位:眉山日报社)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短视频因其时长短、内容丰富、声画俱全更符合用户的浏览习惯,比传统报道方式更有吸引力。在短视频影响力日益增强的当下,地市级传统媒体也在积极布局短视频,力争以此为突破口,实现媒体融合的“弯道超车”。
短视频的突出特点就是播放时间短、轻量化,具体时长一般是按秒计算。将短视频与新闻资讯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满足移动时代用户的信息接收习惯。短视频新闻已成为媒体融合的一个风口,同时也为传统媒体在转型中寻求突破提供了有益的思路[1]。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很多传统媒体的短视频新闻逐渐从对图文新闻报道的“补充”变成“独立”形态的新闻报道。短视频新闻拓展了新闻传播链与产业链,并在全媒体生态圈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一条完整独立的短视频新闻,仍然要遵从新闻的五要素(5W),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何因(why)、何人(who)[2]。相较于传统媒体,短视频呈现新闻要素的方式有所不同:第一,文字说明;第二,智能语音播报;第三,使用背景模板。其中,使用背景模板的方式有其独特的优势。通常情况下,将横屏拍摄的短视频嵌入竖屏的背景模板中,更符合人们手机阅读的习惯,还能利用背景模板承载更多的信息,如新闻背景、拓展阅读及品牌展现等,一目了然。
Vlog即视频日志,内容通常以拍摄者的日常记录为主,其主题非常广泛。近年来,Vlog形式的短视频席卷了整个视频界[3]。
Vlog也在传统媒体圈中盛行。这类短视频不仅好操作,效果也很好。通常以拍摄者的第一视角进行拍摄与情节推进。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就可以完成拍摄、剪辑和传播等环节。在重大主题新闻现场,记者的Vlog常常能发挥较好的传播效果。比如,《川观新闻》推出的《首席观礼VLOG|在天安门广场见证党的盛典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就是以记者的第一视角带领受众走进天安门广场,共同见证一场伟大盛典。该作品荣获2021年度四川新闻奖(短视频现场类)一等奖。
新闻报道之余,传统媒体也积极推出创意短视频。这类短视频具有较强的观赏性与传播价值,无论是前期策划、中期拍摄,还是后期的剪辑、配乐、特效等环节,都可以别出心裁,依靠创意取胜。有了创意的加持,短视频更容易引起用户共鸣,从而成为“爆款”,提升媒体的传播力。短视频制作质量高、传播范围广,这也是传统媒体视频制作水准的体现。
围绕特定的主题将短视频系列化、栏目化,通过持续推出相关节目视频,打造品牌栏目形象,这也是传统媒体在短视频制作上的有益尝试。
眉山日报社在2022年推出了几个视频栏目:《主播说苏轼》是在四川省眉山市三苏祠“吾家东坡”文物特展期间推出的弘扬东坡文化的视频栏目,记者化身汉服“小姐姐”介绍书画文物展品,讲解趣味故事,连续推出了十期,受到各方好评;《小月月带你看闹热》是一档具有方言特色的生活类节目,节目语言诙谐活泼接地气;《守护成长,丫丫有话说》聚焦成长中的青少年及其家长,解答他们心理层面上的困惑;《记者一线行》栏目以记者出镜采访的形式,走基层、访企业、探民生,看一线百态。
适应“小屏时代”的专题报道也可以是长视频,长视频往往更能体现创作团队的水平。但目前,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行业在长视频的制作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如内容表述吸引力不够、视频叙事逻辑不清、表现形式不够新颖等。但无论是电视媒体还是纸媒,都有各自的优势,也都有各自的发挥空间。报社的优势就在于文案创作,能够讲出有深度的好故事。
陶瓷是火与泥相互成就的绝美艺术与智慧结晶。千年来,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工匠们在不断探索怎样的火才能成就最好的泥的形态,最终才能铸就令人惊艳的绝美瓷器。火与泥的最佳成果仰赖着人类的智慧,独具耀州窑特色的瓷器更是千年来人们不断改进,不断探索的成果。这些精美的耀瓷也在透露着所属年代的故事。
目前,传统媒体做得较多的长视频报道主要分为新闻专题报道和宣传片两大类。在地市级媒体中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作品。比如,荣获2020年度四川新闻奖(短视频专题报道)一等奖的《驻村摩托“自白”说》就是一部非常有吸引力的长视频作品,由四川省达州市广播电视台制作完成。这是一部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作品,但主角并不是脱贫攻坚的第一书记,而是他的摩托车。作品通过摩托车的自述,将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路上的执着与努力以非常诙谐的方式展示出来。尤其是视频中经典流行音乐的运用,非常巧妙地调整了视频的节奏,渲染了人物情绪,网感十足,令人印象深刻。传统媒体在制作长视频时,不必局限于以往常见的专题宣传片风格,应在创意与风格上发力,以更加独到的创意与风格,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在选题上,要通过小切口展现时代大背景。比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每个人内心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沉重。四川观察推出的长视频作品《“疫”容|骑手妈妈:我想改变生活!》,通过一个小人物展现了社会大背景。拍摄者在拍摄视频时尽量隐去自己,将主人公和孩子的故事更真实、更平实地记录下来。视频主人公“我要多赚钱让生活好起来”的话语令人感同身受,十分具有情绪感染力。该作品荣获2020年度四川新闻奖(短视频专题报道)一等奖。
在选材趋同的情况下,还要善于寻找别具一格的“小清新”。2020年还有一部获得四川新闻奖一等奖的作品——《一元钱的爱心餐》,由遂宁新闻网制作。该作品讲述了一个企业主自愿为清洁工、困难群众提供一元餐的故事,弘扬了互帮互助的价值观,这部作品在当年“抗疫”题材居多的专题报道中,让人耳目一新,也因此打动了评委,获得一等奖。
视频直播也是传统媒体积极尝试的融媒报道新形式。首先是城市慢直播。城市慢直播以其随时随地的陪伴感成为近年来非常流行的直播形式[4]。眉山日报社在2020年上线了城市慢直播,先后布局眉山远景楼、洪雅瓦屋山等城市慢直播点位,上线抖音直播间3个月累计浏览量超百万人次。
许多媒体还与单位、商家合作,推出了新闻直播或者商业直播。传统媒体也在积极尝试布局直播带货,利用本地媒体的资源优势,推广当地特色产品。但对于媒体而言,直播带货要兼顾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在直播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提升主播的临场应变能力。
除上述视频类型外,不少传统媒体也在商业短视频平台开通了账号,如抖音、快手等。这类平台的传播规则与客户端的规则有很大不同。要成就一条“爆款”短视频,需要注意以下五个要素:第一,完播率。完播率是完整播放次数/播放次数,也就是完整看完视频的次数和视频播放次数的比例。完播率越高,被后台算法推荐的机会就更大。第二,点赞率。点赞越多得到的推荐也就越多。第三,评论率。视频评论的人越多,就证明视频的内容更好,可在视频中着重吸引、刺激更多用户评论。第四,转发率。转发的人越多,传播的范围就越广,叠加推送的概率自然也会提升。第五,粉丝关注量。关注作品的人越多说明视频内容对用户的价值越大,视频被推送的概率也就更高。
同样一个视频,不同的人观看,得到的观感效果与评价也不尽相同。当前,新闻界将新闻的接近性定义为新闻价值的第二要素,新闻价值的大小取决于新闻报道与受众的接近程度[5]。当用户的身份不同、兴趣不同,对同样的短视频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与评价。
媒体在策划短视频时要有用户思维,懂得如何抓住用户的“痛点”。视频制作者要考虑短视频受众是谁,播放平台有怎样的规则,视频主要面向哪类群体。要事先预判短视频的主要传播对象,然后根据他们的需求和爱好等特征策划视频的拍摄与制作。另外,媒体可以选择的短视频播放平台有很多,不同平台的播放规则不同,受众对视频风格的接受度也不同,这将直接影响视频内容的创作方向。比如,抖音有自己的推荐与算法体系,其平台上大多数视频都很短,讲究的是黄金15秒,其实最吸引人的是视频开头的5秒。而传统媒体的视频号依托社群传播,以本地用户为主,本土化视频往往更容易获得关注与转发,如部分传统媒体推出的“家乡美”短视频,在视频号上就常常能获得较多关注。
2.2.1 抓住共同点
共同点是指能引起人们共鸣与共情的地方。具体来说,共情就是指能引发人类共有情感的同频共振。这里的情,可以是亲情、友情、爱情等,也可以是关爱之情、热爱之情、敬爱之情。共鸣,包括身份上的共鸣、经历的共鸣、审美的共鸣,也可以包括视频中与用户利益密切相关或者与用户的价值观高度相同形成的共鸣情愫。2020年5月,眉山暴雨,岷江河水位大涨,彭山区一只狗妈妈在洪流中勇救小狗崽的行为感动全网。视频中的狗妈妈不顾危险,几次奔到洪水中抢救被洪水冲走的狗宝宝。动物身上散发出来的母爱光辉在网络上引起人们强烈共鸣,成为当时网络上的热点新闻,当地传统媒体也因该视频在抖音上收获了超高流量。
虽然这样的题材可遇而不可求,但是媒体视频制作者在进行新闻策划时,可以有意识地运用共鸣的方法,在视频中加入能够引起用户共情的元素。比如,眉山日报社策划制作的快闪音乐短片(Music Video,MV)《万疆》就是一个引起用户强烈共鸣的典型案例。该MV的主角是一群身穿旗袍的阿姨,她们手拿小国旗高喊“祖国,我爱你”,倾诉着对祖国的热爱与感恩,大大激发了视频观看者的爱国热情。又如,短视频《什么是眉山》抓住了眉山人的故乡情结作为“痛点”来策划,将记者眼中的精彩眉山呈现出来,引发受众的共情共鸣。这条视频在视频号收获了4万多的浏览量,同时也达到了成功宣传媒体人的目的。
2.2.2 抓住差异面
找“痛点”的另外一个方向是找差异面。这里的差异面包括视觉反差、生活反差、信息反差。找出这些差异面,就能够赢得用户的关注,激发用户的互动行为。
视觉上的反差包括那些唯美的、奇观的或者是特效包装过的短视频,这类视频常常能给用户带来视觉盛宴,从而成为“爆款”。生活反差是指用户面对未曾有过的生活经历而产生的神往、期待等情感。比如,2015年流行的一句话“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李子柒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丁真自由纯粹的世界,都能让人产生一种憧憬、向往的情愫。这其实就是利用了人们可望而不可即的心理。
信息反差主要是传递一种知识、某个技能,打破用户的固有认知,拓展用户认知的边界,激发用户的兴趣与关注。例如,2021年四川新闻奖(融合创新类)获奖作品《如果在宋朝,眉山人怎么过中秋》就是这样一个案例,该作品的创作团队通过查资料、请教专家,梳理出宋朝人过中秋的仪式,通过主播的讲解与穿越式表演,向观众传播这一传统文化仪式。
剪辑节奏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内容的节奏,二是观众的心理节奏。内容的节奏主要由视频要表达的事件、情节和叙事技巧来实现。如果视频事件与主题引人注目,那么用户想要了解、观看的意愿会更加强烈;在用户观看过程中,如果视频情节跌宕起伏,语言丰富且具有感染力,那么用户完整观看视频并积极进行互动的概率会更高。观众的心理节奏指用户在观看视频时形成的心理节奏。恰当的视频节奏主要靠拍摄与剪辑来共同实现。拍摄的时候,运动镜头或者是固定镜头,单个镜头持续的时间长短、镜头运动的快和慢、画面的景别、色彩的选择、光线的明暗等,都会对短视频的节奏产生影响。在剪辑的过程中,不同画面之间的组接方式,每段画面的时长、配音、配乐、音效等,也会对节奏产生影响。
视频剪辑是创造性工作,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怎么剪,才能让用户看得舒服是有标准的。
在剪辑中,要特别注意动作的剪辑点、情绪的剪辑点、节奏的剪辑点。第一,动作的剪辑点,指前后两个镜头之间有动作承接关系的时候,动作的开始点和结束点,或者动作的出现点和消失点,都可以作为剪辑点。第二,情绪的剪辑点,指剪辑中的刻意留白。比如,人物该说的话已经说完了,或者动作已经结束了,但是仍然没有剪断这个镜头。第三,节奏的剪辑点,指按照节奏剪辑的视频,最常见的是卡点视频,一般有关键帧卡点、定格卡点、转场卡点、抽帧卡点、变速卡点等。这类卡点视频充分利用了短视频“短平快”的特点,剪辑上摆脱以往平缓且单一的起伏节奏,配合音乐、特效卡点去切换镜头,或者利用巧妙的转场推进节奏,更为引人注目。
在“小屏时代”,传统媒体纷纷布局短视频,并赋予了短视频推动媒体融合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传统地市级媒体在“短视频+”的赛道上积极探索与实践,形成了短视频新闻报道、创意短视频、Vlog、专题报道、视频栏目及直播等报道类别,拓展了全媒体报道的传播链与产业链。然而,传统媒体的短视频业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短视频制作者要善于抓住用户的“痛点”来进行策划,在重视拍摄的同时更要重视剪辑,尤其是剪辑节奏的把握,这是成就“爆款”短视频的关键环节,却也是传统媒体容易忽略的环节。
短视频的时代红利还在持续,相信通过更多的实践,地市级传统媒体将会推出更多优质的短视频作品,推动媒体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