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专题采访技巧探究

2022-02-08 07:57:04曾智丽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14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受访者人员

曾智丽

(作者单位:清远广播电视台)

新媒体的发展对电视新闻媒体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尤其是随着人们获取信息形式的变化,专题新闻报道的竞争力有所减小,但其所表现出来的真实性和深入性优势仍旧非常显著,因此仍有忠实的受众群体。在电视新闻专题制作中,采访工作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记者通过采访新闻事件的当事人能够获取更加真实的新闻素材,从而提高专题新闻报道的质量,为人们真实还原新闻事件,发挥专题新闻的社会教育价值。而要想改善新闻专题采访工作,记者就必须掌握采访的技巧,通过深度挖掘采访内容充实新闻专题内容,更好地满足受众对于新闻的阅读需求。

1 电视新闻专题概述

电视新闻专题主要是指通过运用多种电视表现手法,对某一个重大新闻题材进行深入报道,从而给观众带来更全面且深入的报道内容,促使观众对新闻事件有更加深入的认识。新闻专题通常会表现出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具有较强的新闻性。在制作新闻专题片时,制作人员需要充分应用新闻表现手法,真实、完整地呈现新闻事件,对新闻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并真实报道,如此才能够保障新闻专题的制作质量,所以其具有一定的新闻性[1]。二是具有较强的纪实性。对于新闻专题的制作,无论是对新闻当事人的采访还是视频内容的制作,都体现出较为浓郁的写实风格,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新闻专题的真实性与客观性,也能体现出新闻报道的艺术性。制作人员通过运用旁白或者画面切入等方式对新闻专题进行制作,能够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新闻内容,并且营造出与真实新闻事件相近的氛围,这样能够更好地引导观众进入新闻事件的真实情境,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新闻真相。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新闻的渠道和方式越来越多样,导致电视新闻专题编辑面临着一定压力。电视新闻专题编辑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立足之地,就必须想方设法地提升电视新闻专题制作质量,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便在于掌握新闻专题的采访技巧。记者通过掌握采访技巧,能够更好地开展采访工作,获取与新闻事件相关的线索,并且对这些内容进行加工制作形成专题报道,从而为大众提供更有价值且更有深度的新闻内容。由此可见,电视新闻专题能够更深入地剖析新闻事件,并基于事件本身向大众报道事实,同时在新闻报道中传播主流价值观,正确引导舆论,这对电视媒体的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2 电视新闻专题采访存在的不足

在新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专题报道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导致专题记者在采访工作中的不足日益显现,这对新闻专题制作质量产生了较大影响。记者要想掌握新闻专题采访的技巧,满足新闻专题制作要求,就必须明确当前采访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2.1 采访准备不够充分

与普通的新闻报道相比,电视新闻专题报道有着非常明确的主题,整个节目的制作和新闻观点输出都需要紧紧围绕主题展开。但就目前来看,很多新闻专题记者对采访阶段的准备不够充分,没有明确报道的主题,缺乏完善的采访计划,而且在采访过程中难以给予受访者有效引导,采访的主题观点也不够准确[2]。尤其是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很多新媒体对于新闻事件具有较强的敏感性,所以一旦出现热点新闻,电视新闻记者就需要与新媒体争抢优先发布新闻的时机,由此导致其在获取新闻线索后出现准备不足的情况,这样所开展的采访工作也会影响到采访效果,最终导致专题采访的质量难以满足要求。

2.2 缺乏个性化采访形式

在进行新闻专题采访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受访人员较多,这就对采访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不同的受访人员,采访人员如果仍旧采用统一的采访形式,势必难以激发受访者的回答兴趣,最终影响到采访效果。不同的受访者,其文化程度有所不同,对于提问的答复能力也有所不同,有些受访者能够对提问正确理解并且言简意赅地回答问题,但有些受访者则难以达到这一要求。采访人员如果不能针对不同的受访者采用个性化的采访形式,势必难以对受访者起到引导作用,由此也就会影响到后续的采访效果。如果采访质量较差,采访人员就无法获取真实的新闻线索,难以对新闻事件进行专题报道,也就更无法提升专题新闻传播的效能。

2.3 对于提问时机把握不到位

由于采访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因此采访人员需要事先了解受访者的背景资料,这样有助于促进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在具体采访中,采访人员还需要把握好提问时机,在受访者回答问题的间隙适当插入问题,帮助受访者捋清回答思路,进而继续回答问题,采访者也能够从中获取有价值的新闻素材。但是,一些采访人员的经验不够丰富,在采访时不能够把握正确的提问时机,会出现受访者正回答问题时采访人员又提问或者是为了将受访者拉回主题而强行打断其回答的情况,这样就会影响到受访者的情绪,导致其无法继续回答问题,甚至与记者发生纠纷,这样就会影响采访的质量和效率,不利于后期新闻专题制作与报道。

2.4 采访过程缺乏随机应变

采访是电视新闻专题制作的关键环节,在采访过程中,采访人员需要通过制定采访提纲,并向受访者进行提问,从受访者的言谈中获取新闻的关键信息点,从而为新闻专题制作提供基础信息支持。但是,采访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采访时很容易出现突发状况,尤其是受访者不配合时,采访人员就需要随机应变进行提问,引导受访者继续回答问题,以满足采访要求[3]。但如果采访人员对受访者了解不足,而且不够关注受访者的状态变化,就会导致其遭受较大的心理压力,甚至由于不配合而出现回答错误的情况,这样就会影响到采访内容的真实性,最终导致采访工作难以顺利完成,无法保障后续的新闻专题制作质量。

3 电视新闻专题采访技巧

掌握新闻专题采访技巧是保障采访过程顺利进行并提升采访质量的关键,因此加强对电视新闻专题采访技巧的分析具有重要作用。

3.1 收集采访资料,制定采访提纲

在当前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电视新闻虽然是传统的新闻媒介,但仍旧占据着重要地位,而相关人员要想更好地开展新闻专题报道工作,就必须要重视与新媒体的融合,基于新媒体来开展电视新闻专题采访工作,以确保能够收集到更加全面的采访资料,为后续的采访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对此,采访人员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收集资料,在采访工作开始前,要对新闻专题的背景资料进行了解与掌握,并且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严格筛选,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例如,央视在策划3·15晚会新闻报道时,针对关于儿童玩具有害物超标的情况,记者选择实地采访、深度调查的方式来获取新闻内容,保障了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4]。在掌握新闻专题的相关内容后,记者需要根据专题制作要求制定采访提纲,应当确保提纲内容完善,并对每个采访环节的时间、地点进行合理规划,以确保采访工作逐步深入开展。另外,采访人员还应当对新闻事件的社会影响进行评估,拟定采访提纲时应尽量避免出现对社会有不良影响的内容。采访人员收集采访资料,并且制定详细的采访提纲,能够为采访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和指导,从而促进采访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注意的是,在采访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意外事件,采访人员应当将这些情况考虑在采访工作内,实现对采访时间和内容的合理划分,将意外事件对采访过程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3.2 了解采访对象,优化采访方法

在制作电视新闻专题报道的过程中,记者需要采访较多的对象来充实专题内容,从而提升专题制作的质量。但是,每个采访对象的文化素养、性格特点都有较大差异,一些人可以很好地了解采访问题,并给出明确回答,但一些人不能很好地理解采访人员的意思,导致采访无法顺利进行[5]。对此,记者应当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优化采访方法,选择更具针对性的采访模式,力求最大限度地挖掘采访素材。例如,在开展民生类专题新闻制作的过程中,采访人员通常需要与老百姓打交道,有些群众在接受采访时能够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面对这类群众,采访人员可以抓住要点及时提问,并且尽量开门见山,避免拐弯抹角,引导采访对象积极说出自己对于新闻事件的真实看法。而对于表达能力一般的群众,采访人员可以逐层进行引导,从简单问题入手,给予采访对象更多的思考时间,同时要把控好采访节奏,这样既能够获取真实有效的采访内容,又能够控制好采访时间[6]。而对于受访时较为急躁的群众,采访人员则应当给予其适当引导,力求使其言简意赅地说出对新闻事件的看法,从而达到理想的采访效果。总的来说,在对采访对象进行提问时,由于不同采访对象的文化素养和性格特点都有差异,因此很容易出现突发情况,这就要求采访人员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能够对采访对象进行合理划分,面对不同类型的采访对象可以采取不同的采访方法,从而强化采访效果,增强采访工作的有效性。

3.3 充分把握提问时机

在采访过程中,采访人员通常处于主导地位,需要给予采访对象有效引导,使其说出新闻事件的真实情况和自己的感受。要想达到理想的采访效果,采访人员还要设计好问题,并且在采访过程中寻找适当的时机进行提问,以得出答案,最后将这些答案串联起来,从而形成完整的专题报道[7]。例如,在关于电动车佩戴头盔新闻专题的采访过程中,采访人员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并且深入街头随机采访骑电动车通行的群众,对于愿意停下并接受采访的受访人员,采访人员便要把握好提问时机,并及时提出问题,了解其真实想法。采访人员通过提问可以掌握要点信息,而且较为详细的提问内容可以让受访者更有针对性地回答,从而快速完成采访过程。在采访中,采访人员需要注意提出的问题不能过长,这样会导致采访者无法完整地记住问题,而且需要更长的时间回答问题,这会对采访进度产生较大影响。与此同时,采访人员应当注重观察受访者的神态变化,了解哪些问题是不该问的,并且要做到心中有数,避免追问受访者不想回答的问题,因为这样会影响到采访气氛,也无法引导受访者说出真实感受。另外,采访人员还应当给予受访者一定的思考空间,保证其回答具有逻辑性,以从中得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通过把握提问时机,采访人员能够更好地把握整体的采访流程,快速且高效地完成采访工作。

3.4 学会随机应变

在进行电视新闻专题采访的过程中,采访对象的回答具有随机性,不一定会按照采访人员的计划回答问题,甚至会出现回答与问题无关的情况,这样就会影响采访效果[8]。而且,如果采访人员贸然打断受访者的思路,就会导致其回答更加缺乏思考,甚至会对后续的采访工作开展产生影响。因此,采访人员必须要学会随机应变,对于回答问题时偏离主题的受访者,采访人员应当逐步地引导其回到采访正轨中,可以通过增加提问内容、转变提问方式等方法使受访者关注本次采访的主要内容,以促使受访者顺着自己的思路逐步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完成采访[9]。在具体采访中,采访人员要注意肯定受访者给予的回答,以增强其表达信心,从而逐步打开思路,更好地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提升新闻真实度,还能保障新闻专题采访的价值。例如,在制作与传销相关的新闻专题片时,一些记者为了更好地掌握相关的新闻资料,甚至亲身进入传销窝点,以此增强专题新闻的真实性,获取更多与受害者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在潜入传销窝点采访的过程中,记者没有采访提纲,但通过亲身参与,能够了解受害者的真实感受,最大限度地还原新闻事件。由此获取的新闻内容不仅真实,而且充分体现出了记者的随机应变能力,这是获取高质量新闻的有效途径。

4 结语

电视新闻是传统的新闻媒介,虽然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中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但其所具备的主流性和权威性优势仍旧不可忽视,这也是电视新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立足之地的关键。对于电视新闻专题的采访工作,采访人员只有掌握有效的采访技巧,才能够更好地开展采访工作,促进采访过程的顺利进行,并且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丰富且真实的新闻素材,为新闻专题制作提供基础信息支持。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记者也应当重点加强对专题采访技巧的掌握,从而保障电视新闻专题制作质量,推动电视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受访者人员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如何缴费
工会博览(2024年8期)2024-03-31 03:53:14
今天,你休闲了吗?
小康(2022年28期)2022-10-21 02:35:38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小康(2022年19期)2022-07-09 10:41:00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小康(2022年16期)2022-06-13 05:05:44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时代邮刊(2021年8期)2021-07-21 07:52:36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人民调解(2019年2期)2019-03-15 09:30:54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新闻传播(2018年2期)2018-12-07 00:56:26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新闻传播(2018年5期)2018-05-30 07:02:58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技术初探
新闻传播(2015年3期)2015-07-12 12: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