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雨蝶
(作者单位:河北传媒学院)
河南地处中原,交通便利,商业繁荣,历史文化丰富,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2021年,河南卫视打造的一系列传统文化节目《唐宫夜宴》《洛神水赋》《龙门金刚》等,使河南文化在互联网上迅速“出圈”,让全国观众通过节目重新认识河南,领略河南的文化魅力。与此同时,河南文化在互联网流行文化中重新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重回大众视野。
国内上星卫视传统节日晚会的收视率大多与“明星效应”挂钩,湖南卫视、浙江卫视等头部卫视凭借知名度、资金等优势重金签约大咖明星,在众多晚会节目中夺得一席之地。每年跨年演唱会,这些头部卫视总会提前预告明星阵容,炒起关注度和话题度,吸引观众关注。相较于湖南卫视、浙江卫视等资金实力雄厚的头部卫视,河南卫视在品牌影响力、节目收视率、主持团队等众多方面处于劣势,无法通过“明星流量效应”获得较高收视率。但在2021年初,河南卫视凭借其春晚节目《唐宫夜宴》强势“破圈”。河南卫视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其出品的奇妙游系列节目结合地方文化与新技术进行了创新性融合,并在内容和形式方面进行了创新改造,打造了一条适合自己的新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的场合就国家文化软实力阐发了一系列重要论述。2020年,四川卫视以本土文化为主题举办“花开天下”新年演唱晚会,该晚会以“国韵”为内核,打造极具东方韵味的跨年盛典,将电子、摇滚、戏腔等元素碰撞交织,打破音乐风格边界,为观众带来独特的视听体验。节目播出后,这种“中国范”风格的晚会在当时成功赢得观众关注,受到无数观众的夸赞与支持,后来也在北京卫视重播。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四川卫视打造的“花开天下”系列跨年晚会也制作成了品牌节目,但出圈后的“花开天下”晚会就如昙花一现,慢慢消失在大众视野。
河南卫视在《唐宫夜宴》“出圈”后,并没有一次性消费自己打造的精品,而是从长远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地方文化优势,参照中国传统节日打造了“奇妙游”系列晚会节目。该系列总共7期,分别是春节晚会、元宵奇妙夜、清明奇妙游、端午奇妙游、七夕奇妙游、中秋奇妙游、重阳奇妙游[1]。这些节目内容新颖、形式创新到位,节目自身传递的精神内涵也牢牢抓住观众内心,于是节目迅速“出圈”,河南省也在互联网上获得了“宝藏网红省”的称号。
河南卫视打造的一系列传统文化节目都是源自当地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对古代历史与神话故事进行的二次创作。在河南卫视制作的这些晚会中,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表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 视角新颖,小人物讲述传统文化故事
《唐宫夜宴》这一故事的创作灵感来自河南安阳张盛墓出土的隋代乐舞俑,故事背景聚焦于1300多年前,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在洛阳上阳宫设宴的某个夜晚。导演并没有直接呈现这场盛宴,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将目光锁定在赴宴表演途中的舞女身上,以小人物视角讲述一群体态丰腴的“唐小妹”赴宴表演途中发生的趣味故事。
2.1.2 新旧交融,辉煌传奇与浩瀚宇宙相逢
七夕奇妙游里的节目《龙门金刚》以河南地标之一的龙门石窟为背景进行创作,将宇航员与龙门石窟壁画中的飞仙这两个毫不相关的人物串联在一起,引领观众邂逅一场“金刚”与“羽人”的刚柔相济,体验中国式浪漫。13个飞天舞者暗指神州十三号,紧贴当下社会热点话题。该节目不仅让中华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弘扬,也让世界认识了龙门石窟、爱上了龙门石窟,更爱上了中国文化。
2.1.3 打破束缚,脱离传统晚会程式化表演
传统晚会舞台的表现形式一般有小品、歌舞、魔术等,大多数晚会节目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化模式。河南卫视另辟蹊径,打破常规,拒绝传统晚会的程式化套路,在两个方面进行创新:第一,水下拍摄。2021年,河南广播电视台创作的端午奇妙游节目打破了传统舞台的框架,将传统的演播厅替换成大众喜爱的网红打卡地和文化旅游地,晚会节目《洛神水赋》甚至在水中构造了一个舞台。第二,与杂技结合。端午系列游中的《龙舟祭》节目,再现端午前夕祭祀盛景。该节目除了歌舞元素,还增添了一个特色表演——杂技,描绘了端午前夕祭祀祈福强烈的仪式感与百姓共同参与的热闹氛围,展现了祭祀、舞蹈、击鼓、祝金榜题名等恢宏场面。
2.1.4 多重建构,赋予历史故事深层内涵
从本质上说,电视艺术主要是一种叙事艺术[2]。河南卫视奇妙游晚会在叙事过程中,注重舞台空间的立体感与延伸感,融入多种视听元素,对传统文化进行多重建构,起到了提升节目文化内涵、深化节目主题的作用。比如,《唐宫夜宴》不仅添加了舞蹈表演形式,节目还以千里江山图、唐三彩等国宝级珍品的图像为背景;诗剑舞《逍遥》提取重阳节登高野游、饮酒等元素,将诗酒流韵与剑侠潇洒相结合。
原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指出,要融合好传统和现代,结合好科技和创意,统筹好内容与形式,创新表达方式,用新技术、新理念让历史走进现实,让传统文化“活起来”[3]。河南卫视对优秀文化的内容创新离不开技术的支持,作为腰部卫视的河南卫视充分借鉴当下好评度高和关注度高的一些晚会节目,将“内容+科技”这个大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模板融入自身的舞台,再进行改编与创作,为观众提供了多场变化无穷的惊喜节目。
在河南卫视制作的奇妙游系列节目中,主要运用到的技术如下:第一,全息技术。“出圈”节目《唐宫夜宴》里有个细节,一群人围在一起看向湖边,而舞台特效把湖边宫女的倒影都呈现出来,不禁让人感叹“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第二,“5G+AR+三维建模+染色等数字化技术” 。河南卫视奇妙游系列节目中有许多画面都是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的结合,其中《龙门金刚》是七夕奇妙游晚会中有技术含量、在视效上具有代表性的节目。导演先实景拍摄龙门石窟,再利用数字化技术对画面进行着色复原和科技感包装,一方面最大限度还原了真实颜色,让观众看到了彩色状态下的石窟造像;另一方面节目也传递出了深刻的文化内涵。节目《唐宫夜宴》直接将河南博物馆的陶器、瓷器、国画等文物搬到舞台上,不仅为晚会的视听效果锦上添花,还成功将大唐盛世的传统文化形象完美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河南卫视打造的中国传统节日“奇妙游”系列以“游”为关键字,每一期的主题除了与中国传统节日挂钩,还能够让观众沉浸式体验“线上旅游”,欣赏河南地方美景和美食。这显然是其他卫视所不具备的,也是河南所特有的。
在元宵奇妙夜中,整个晚会没有主持人,观众跟随唐宫小姐姐的步伐,以河南博物院为舞台,游历十三朝古都洛阳、清明上河园、观星台等地。在端午奇妙游中,晚会不仅出现了开封清明上河园、洛阳白云山、洛阳应天门等旅游场景,节目《粽横一面》还把河南美食放到舞台上来,杏仁茶、灌汤包、麻辣羊蹄、花生糕等,直接让观众线上“吃”遍河南美食。在七夕奇妙游中,创作团队选择将洛阳作为节目的主要场景地进行拍摄,洛邑古城、明堂、九洲池、龙门石窟,充分展现了古都的厚重历史文化。2021年的清明奇妙游主要在河南的郑州、开封、洛阳、登封、安阳等地取景,而2022年清明奇妙游晚会的拍摄范围直接从本土扩大到全国,取景地主要有北京、云南、四川、浙江、广西等省市,这体现了创作团队更加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创作心态与文化自信。
在河南卫视2021年的春节晚会上,节目《唐宫夜宴》成功“出圈”后,河南广播电视台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紧跟热潮打造奇妙游系列节目。元宵奇妙游借鉴河南春晚成功经验,采用“传统文化+现代科技”的手法,将厚重历史与综艺节目结合起来。端午奇妙游创新采用“网剧+网综”的形式,以4位“唐小妹”的视角,拉出4条平行且交错的故事线来讲述《唐宫夜宴》前传故事。清明奇妙游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切入点,以全新的艺术形式、全媒体传播方式为观众展现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七夕奇妙游在延续七夕爱情话题的基础上,将整体节目的内容定位为对传统七夕节日民俗的展现,积极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纵观2021年“奇妙游”系列晚会节目,河南卫视都是在借鉴前者成功之处的基础上加入当下热门因素,并在内容形式上进行创新性融合,持续性传播优秀传统文化。2022年,河南卫视仍在继续出品“奇妙游”系列传统节日晚会,一如既往地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优秀文化。
一直以来,由品牌衍生出的内容都自带文化属性和社交属性,主要分为自制内容和经典品牌两种类型,其对年轻人有着天然的吸引力。河南卫视主要以自制内容为基石举办晚会,不仅唤醒了观众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在无形中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提升了观众的好感度和黏性。
3.2.1 《唐宫夜宴》
2021年春节晚会上《唐宫夜宴》火爆全网后,河南卫视便利用“唐宫小姐姐”“唐小妹”等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符号,全网征集制作出“唐小竹”“唐小彩”“唐小玉”和“唐小可”4个个性鲜明、传统文化与现代世俗结合的人物符号,并将这些人物符号作为文化品牌以构建立体化文化产品矩阵[4]。第一,将“唐小妹”元素融入相关文创产品中,有手办、口罩、汉服、玩具等,并和各大品牌进行联名,推出延伸产品。比如,与沃尔玛联名推出的《月圆奇妙夜》广告片;与雀巢联名打造中秋限定款雀巢怡养奶粉礼盒。第二,把“唐宫夜宴”融入游戏、综艺、动漫等数字化产业群中。《剑网3》在12周年时联合《唐宫夜宴》策划了主题为“献礼中华盛世”的游戏大事件;《上下舞千年》则是哔哩哔哩平台与河南卫视联合出品打造的首档聚焦中国题材的舞蹈竞演综艺。第三,利用“唐小妹”进行旅游文化宣传,带动河南本地的旅游经济发展。河南卫视利用《唐宫夜宴》进行一系列商业化推广,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原创文综项目集群和文化产业项目集群,助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2.2 “××奇妙游”
节目《唐宫夜宴》火速“出圈”后,河南卫视便以中国传统节日命名晚会前缀,自制了一个具有持续性特征的原创品牌——“××奇妙游”,与观众分享中国传统节日的背景故事,举办了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系列经典晚会,使得以往存在感不强的河南卫视摇身一变,成为中国文化的创新代表。每一场“奇妙游”都会出现一个“出圈”又霸屏的节目,《芙蓉池》《纸扇书生》《龙门金刚》《逍遥》及《祈》(后改名为《洛神水赋》)等,一个个生动的节目引领观众进入神奇又美妙的世界,使得观众主动分享与转发,促使河南卫视的晚会节目影响迅速、范围广泛,“奇妙游”系列也迅速成为河南卫视品牌。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必须靠新一代人去传承与发展,地方文化类晚会节目想要提高收视率,一定要聚焦于青年观众。受“数字鸿沟”和“知沟理论”影响,河南卫视制作团队重点聚焦于青年观众,该群体的理解能力、传播能力和知识存储较强,是传递中国文化的主力军。所以,河南卫视打造的传统节日系列节目,满足了青年群体的观赏习惯与心理需求,巧妙处理好内容与观众的关系,为晚会找寻到一条光明大道。
3.3.1 内容叙事
河南电视台赋予“奇妙游”系列晚会双重使命,既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吸引青年观众主动欣赏晚会节目;既要连接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又要适度满足青年观众需求。相较于传统中国节日晚会平淡沉闷的框架式表演,河南卫视的创新性内容叙事更贴近年轻人的表达方式。比如,重阳奇妙游不仅延续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一贯风格,还采用“网剧+网综”的形式将节目与故事情节相结合;《七夕奇妙游》减少营造以往晚会“你侬我侬”的老套氛围,拓宽视角、放大格局;戏曲节目《爱》利用中国艺术形式演绎经典爱情故事,不仅将“爱”字贯穿始终,还让巾帼英雄花木兰登上舞台,既传递了自立、自信、自强的新时代价值观,也让观众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3.3.2 传播策略
首先,河南卫视顺应时代潮流,采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视听习惯和传播方式,特别注重网络平台的传播。河南卫视联合主流视频网站、微博、微信、抖音等网络社交媒体平台,形成了强大的多层次传播矩阵,优化了传播效果[5]。其次,在短视频流行的新兴传播语境之下,河南卫视的每个节目时长为3~5分钟,每一个被河南卫视的节目所打动的观众,都能直接将剪辑节目片段放在媒体平台进行二次宣传。这种短小精悍、制作精良、视觉感强的节目,不仅迎合了现代青年碎片化接收信息的习惯,也将多样传播平台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在未来,这种类型的节目可能会成为电视晚会节目的发展趋势。再次,河南卫视跟随年轻人的步伐,将科技与内容创新融合,采用中国人独创的实景演出形式,将“线上沉浸式体验”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提升观众参与感的同时也引发其产生共鸣。
在流行文化主导的当下,河南卫视独辟蹊径,从中国传统节日入手,将现代技术和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创意十足的国风奇妙游形式,将每个节日都“玩”出新花样。在导演的奇思妙想下,晚会节目从刻板印象里的“华而不实”变为“华而有实”,河南卫视呈现出了一台台高水准的晚会,不仅让观众看到了河南卫视的独具匠心,也让观众沉浸在河南省厚重的文化历史底蕴中,享受着这一省份带来的浪漫与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