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瀑浪 熊文娟
(作者单位:咸宁广播电视台)
采写新闻报道既讲求事件真相,也要通过报道揭示事物的本质。这就要求记者在新闻采访实践中熟悉心理学特点,避免个人主观因素的干扰,通过与受访者的良性互动,提高采写质量。实际上,电视记者的新闻采访能否顺利开展,和受访者是否配合有很大的关系。因此,电视记者在新闻采访实践中不能总是被动寻找符合采访条件的采访对象,而是要化被动为主动,有效掌握采访双方的心理活动规律,并通过相关方法积极调节双方的心理状态,最终成功达到采访的目的。
由于记者经常需要外出采访,在面对一些突发事件、一些新鲜事物时,心理不可避免地出现波动,从而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不是每一位记者都能够较好地驾驭好自身的心理,特别是电视记者,因为长期在外采访,有时会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如灾难、暴力等,会让记者不由自主地裹挟其中。
比如,在一次雨后野外采访中,笔者无意中目睹了一次山体滑坡,看到不足百米远处的山体,在地动山摇中“哗哗”地倾倒下来,这导致笔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要在外出采访时看到山体就会产生莫名的紧张情绪。
再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笔者和许多记者一样,需要参与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特别是在封城隔离期间,在绝大多数人都居家隔离时,一线记者不仅要报道城市封控、物资保障等情况,更需要深入感染小区、定点救治医院等高危场所。毫无疑问,每一名记者都会经历内心的挣扎,然后勇敢地去面对,这实际也是一个想办法克服自身心理障碍的过程。
根据哥伦比亚大学达特新闻与创伤中心的研究,复原力是人类在逆境、创伤、悲剧和重大压力之下的应对、反弹和适应能力。新闻业的创伤暴露比一般行业高,尽管记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更高一些,但仍然无法避免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发生。心理创伤一旦产生,对记者来说会有很大的不利影响[1]。
记者的情绪对新闻采写能否顺利实现有很大影响。每一位记者的经验不同、认识不同、职业愿景不同,在面对不同的新闻事件时,就会有不同的反应。因此,在报道相同的新闻事件的过程中,这种不同的反应会表现为不同的情绪状态,而情绪状态的不同最终会导致新闻报道效果的不同。如果记者在此过程中不能有效地调节好情绪状态,就极有可能影响到新闻采写过程,甚至影响到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
由于自身经历限制,一些记者面对求助者的泪水和话语,极易产生怜悯之心。例如:在采访中有低保对象向记者求助,该记者觉得其故事非常具有励志意义,未经深入了解调查,就对外进行了报道。报道立即引起了当地相关部门注意,相关部门通过大数据调查发现其有一位子女在其他城市注册有个人公司,因此并不符合低保要求。最终,不仅报道的效果没有达到,而且其低保也面临着被取消。很显然,仅从新闻采写角度来看,这是一次失败的报道。
不同的情绪体验,也会带来不同的报道效果。例如:对于美食、旅游等电视节目,记者如果亲身参与,通过沉浸式、体验式方式,讲出其中好故事,就更能引发观众情感共鸣。
另外,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还有可能出现个人主观情感色彩的提问和讨论,这种不可能避免的主观价值判断也有可能影响到客观事实的表述。
记者自身的意志力也会影响新闻采写的效果。某些记者薄弱的意志力,渐渐成为新闻采写过程中的拦路虎。在当下的新闻采写工作中,由于采编与经营难分,导致一些记者无法坚持采访初心,有意或者无意地把手中的采访权变成特权,特别是一些进行舆论监督的记者,甚至有可能违反新闻行业法规和新闻职业道德。
从个人层面来说,也有个别记者有一些片面的认识,进而在思想上甚至道德上产生退化,不仅无法专注于自身业务,甚至还会利用舆论监督“剑走偏锋”。记者如果无法坚持采访初心,不仅会损害新闻媒体的公信力,还会影响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记者自身的性格也会影响新闻价值。因为在新闻采写中,记者自身的性格会影响新闻采写的角度、新闻采写的进程、新闻采写的结果。
一般来说,记者是一群渴望亲身体验每一件影响人们生活和事件的人。他们希望将自己发现的故事告诉大家,并希望能够从中揭示出一些关于“人和事”的真相,从而激励、引导大家采取一些行动。然而,人的气质又一般分为胆汁质(兴奋型)、多血质(活泼型)、黏液质(安静型)、抑郁质(抑制型),每一种气质造就的性格也不尽相同。虽然每一种气质并无好坏之分,但不同的性格类型往往对记者的工作风格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使记者形成了不同的工作风格。
在实际中,胆汁质、多血质类型的记者,擅长与各种人打交道,能在各种复杂的关系里应付自如,一些尴尬的场面也能巧妙化解,并能时不时拿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采访素材。但过于开放的思维能力,可能会使得他们在采访中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采访后无法拓展思维的深度。
而黏液质、抑郁质类型的记者沉着、冷静,能够严格遵守既定的生活工作秩序,不会轻易为一些外界的环境分心,遇到突发事件也不会轻易乱了手脚。同时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保持适度原则,情感能自制不轻易流露,能洞察到新闻背后的真相。但由于思维缜密,他们对突发新闻的响应不够迅速,而过于谨慎的性格,使其信息来源也较为单一。
虽然各种类型的性格在具体的新闻采访中各有优势,但需要注意的是,受到采访者自身成长环境因素的干扰,记者往往无法控制或完全磨灭掉自身性格对采访过程、撰写内容带来的影响。
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要善于对自身心理进行调整[3],要在采写中时刻关注采访对象的变化,进行有效把控,促进采写活动顺利进行。同时,记者还要关注受访者的心理变化,采用恰当的采访互动方式,减少与受访者之间的距离感、陌生感,让受访者在愉悦的心理状态下受访,从而获取到更精准、更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记者在采访时需要争取被采访对象的信任。在采访者与受访者关系中,第一印象十分重要,这也是新闻采访互动中讲究的首因效应。首因效应,又称为最初效应,指的是人们交往中的第一印象。一些采访对象特别重视对人的第一印象。记者如果不能给采访对象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就很难获得采访的机会,或者很难获得深层次交流的机会。因此记者要对“首因效应”足够重视,这样新闻信息的获取才能最大化,新闻采写活动才能深入进行[2]。
在与受访者的初次见面时,记者要根据对方的职业、服饰、言谈、表情等信息,有针对性地选择采访方式,以赢得受访者好感。同时,对于一些管理者、明星等,也要表现得不卑不亢,通过专业素养赢得尊重。
“近因效应”恰恰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交往中最后一次给人留下的印象。在采访实践活动中,记者与受访者不应只是“一次性”的交往,而是要通过初次见面建立起更加熟悉、更加信任的关系。实践证明,一些高质量的新闻素材往往来源于后续的深入采访。笔者曾经采访过一个专业领域的专家,因为是初涉该领域,笔者缺乏一些基本常识,导致专家面露不悦。感觉到异常后,笔者立即将采访话题转换,聊一些生活、学习话题,在取得了对方好感后,友好地结束了第一次采访。回去后,笔者立即对该专业领域进行学习,在认真准备后,与对方进行了第二次约访,最终顺利地拿到了新闻采访素材。
另外,在采访中,记者尽量要用求教或者商量的方式与采访对象沟通,满足对方的情绪需求,营造出良好的采访氛围,这样更有利于双方的深入交流。有效的沟通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采访的成功与否,一个善于沟通交流的记者,往往能够帮助采访对象打消顾虑,进而促进采访的深入。
记者自身的采访表情也会对采访对象产生影响。采访是一个双方深入沟通的过程,也是一个双方情绪共同体验的过程,如果记者能够管理好自身的表情,不仅可以适当地引导采访对象,也会促进采访过程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因此,在采访中,记者一定要管理好自身的情绪。面对正能量宣传时,一定要有积极饱满的精神面貌;面对自然灾害报道时,一定要严肃严谨,避免煽情式提问。在国内外有不少因为在灾难现场笑场而引发的舆情事件,值得每一位新闻人引以为戒。
同时,想方设法调动受访者的情绪,这点对于电视记者尤为重要,有时无论多么绘声绘色的配音旁白都比不上一个情绪恰当的同期声。在访谈中,记者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次点头,都有可能让受访者得到正面反馈,因此要善于捕捉受访者的兴奋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调动受访者谈话情绪,对待有心理创伤的受访者,要避免单刀直入,应该先交心后访谈。
在新闻采访实践中,记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避免采访活动陷入被动。
首先,要坚持主动出击。在电视同期声采访中,由于有上镜要求,所以心理素质好、表达意愿强的采访对象更能达到节目效果。记者要在不影响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主动筛选采访对象,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要学会收放自如。在采访中,要避免先入为主的思想灌输,应该先给受访者足够的发挥空间,让受访者在宽松的氛围中开启话题。但是,一定要避免受访者思维过于发散而偏离采访主题等问题,记者可以在采访过程中适当进行修正和引导,让受访者按照采访的大主题进行聚焦。笔者在电视采访中,总是从简单的问题开始,一般是先让采访对象进行自我介绍、背景介绍,然后根据其回答再有针对性地进行交谈,这样从采访对象熟悉的问题开始,往往可以减少采访对象面对镜头的紧张情绪。
再次,要懂得坚持不懈。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采集到独家新闻和深度报道比较有难度。在采访中,有吃“闭门羹”的可能,有陷入窘境的可能,还有进退两难的可能。因此,记者一定要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记者在采访实践中,要有较强的预测能力,这样才能让报道客观公正。
在对典型人物、先进经验等进行正面宣传时,记者要深入了解,既要生动形象地表现典型人物、先进经验,同时也要加强对典型人物、先进经验的预判。例如,对一些地方的先进经验要慎之又慎,记者要进行多方采访,不仅要了解先进经验的优越性,还要了解先进经验可能会带来的不良后果,在报道中要么尽量弱化或淡化,要么直接点明还有待改进,以便新闻报道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如果对现在开工的项目进行采访,记者一定要深入了解项目详情,不要项目还没真正落地见效,就把报道写得天花乱坠。
另外,采访活动的预见性不仅仅体现在对结果的预判上,还体现在对采访过程的预判上。例如,可以根据采访的主题来预设话题,增强采访的针对性和可视性,既避免采访内容千篇一律,还可以通过细节加深观众或读者的印象。
记者有着“社会活动家”之称,除了要有基本的政治理论、专业素养以外,最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新闻舆论工作影响较大,在日常采访工作中,记者要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时刻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在采访实践中,要深入“三教九流”但不“入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把报道健康内容作为自身的职业道德规范,坚持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
在新闻采访中,记者要坚持客观真实、平等公正原则,但这不代表记者在新闻采访中不能带入任何情感。恰恰相反,在一些报道中,记者适当加入自己的情感表达,不仅不会影响报道的客观,还有利于获得观众情感的共鸣。例如,2020年3月22日,咸宁人民送别为咸宁流过汗、拼过命的云南援咸医疗队时,咸宁广播电视台一名主持人在直播访谈中,不由自主地哽咽数秒,这个意外的情绪表达,虽然打断了直播的原有节奏,但让观众感同身受,引起了共鸣,达到了更好的传播效果。
因此,记者应该具备丰富的情感、高尚的品德,只有这样才能更有理性地进行采访,才能写出可以打动观众内心的电视新闻。
新闻采访过程是一个充满互动的过程,对于电视记者来说,因为更讲究报道的可视性,所以在正式采访前,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这样不仅有助于在采访过程中掌握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和活动方式,更有利于有效把控采访过程,提高采访效率。
当然,记者也要注意不能滥用心理学知识,否则有可能对采访对象造成不好的心理暗示,片面地顺应记者的思维来进行采访互动,反而会影响新闻的真实性,也有可能丢失一些更具新闻价值的内容。
总之,一个合格的电视新闻记者,要注意新闻采访实践中互动环节的心理学应用,应通过科学合理运用心理学知识,使电视采访变得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