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校校园危机事件法治化管理研究

2022-02-08 07:08李青青
经济师 2022年6期
关键词:法治化危机校园

●李青青

一、引言

当前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高校的校园危机事件不断升级,对广大高校师生的人身安全存在潜在威胁,严重扰乱了高校的校园秩序,具有恶劣的社会负面影响。尤其是随着互联网媒介的不断发展,部分不良思潮对于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校园危机事件的传播性和破坏性增加。在这一背景下,高校方面必须充分认识到校园危机事件法治化管理的重要性,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校园危机事件法治化管理的指导作用,从而达到有效防范校园危机事件的目标。

二、高校校园危机事件的基本特征

(一)突发性

一般情况下,高校校园危机的发生在具体时间、实际规模、影响程度以及走向态势方面具有不确定性,难以对其进行事前预测。

(二)强破坏性

高校校园危机事件一旦发生,将会造成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威胁到社会安全问题。事实上,无论危机事件是什么性质,什么规模,其都极有可能会破坏社会和组织的财产与声誉,带来政治和经济等层面的负面影响。

(三)扩散性

一直以来,校园危机事件备受社会关注,尤其在传媒行业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背景下,危机事件的影响及处置结果蔓延速度将会更快,影响会更加广泛且持续。

(四)自身特性

就高校校园危机事件的自身特性来说,其主要包括社会敏感性、主体活跃性、潜在性等特征。具体来说,社会敏感性体现在高校的职能定位方面,作为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的基地,公共性的高校危机可能会因辐射效应和放大效应,引发更加剧烈的社会反响。主体活跃性体现在高校的人员构成方面,在高校就读的大多是有知识、有热情的青年学生,他们的价值观念尚未成熟,对非常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容易受到网络舆论的引导,导致事态失控。潜在性则主要表现为高校人员分布广,管理难度系数较高,学校很难在第一时间对突发事件展开防控工作,稍有疏忽就可能会引发危机。

三、诱发高校校园危机的因素

(一)社会焦点和热点问题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社会基本矛盾逐渐发生转变。在这一特殊背景下,任何的特殊情况和历史遗留问题都有可能被有心人士利用,孕育成热点问题,如国家主权、民族纠纷、收入分配、物价上涨、关于腐败问题等,部分易冲动的青年学生可能会在诱导下爆发群体性事件,最终形成校园危机。

(二)敌对势力的渗透与破坏

虽然我国现阶段整体处于和平状态,其他国家不敢公然对我国挑起热战。但是,不排除有部分西方反华势力寄希望于“和平演变”战略,企图分化我国,挑起民族矛盾。而由于青年大学生缺乏精准的判别能力,部分反华势力会选择大学生作为“和平演变”战略实施的中介力量,不惜一切地蛊惑、引诱大学生充当他们的内应。所以,“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将在高校校园中长期存在。

(三)大学生群体存在弱点

大学生经过数年的寒窗苦读,已经具备了较高的政治和文化素养,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嫉恶如仇的正义感。但总体来说,学生群体涉世未深,观点容易片面,做事容易偏激,且不考虑后果。而且,由于思想政治学习浮于表面,大学生对我国国情、社情的了解缺乏客观性,可能会导致学生卷入事端。

四、校园危机事件法治化管理的重要性

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和世界观逐渐成熟的关键时期,该阶段不良思潮的冲击会导致其心理或思想发生较大变动,诱发校园危机事件。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责任主体,其必须对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降低校园危机事件对于学生思想的侵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因此,高校方面必须将校园危机事件的法治化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一方面实现对校园危机事件的根源防治;另一方面则是控制校园危机事件后果的进一步恶化和蔓延,尽可能控制事态、稳定大局,从而构建和谐校园,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五、现阶段校园危机事件法治化管理短板问题

(一)危机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

针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全国大多数学校出台了《学生违纪处分规定》和《申诉管理办法》,对校规校纪作出了明确规定。但是,结合现阶段高校办学情况来看,很少有高校专门针对校园危机事件的管理制定制度规范。在校园危机事件发生之后,相应的管理部门会制定临时的规章制度进行应急处理,缺乏系统性和严谨性,导致校园危机事件处理可能会爆发新的矛盾。与此同时,现阶段的校园危机管理规章制度难以体现民主性,其主要由学校的高层领导参与制定,忽视了广大师生的民主意愿,参与者的积极性大打折扣。最后,在环境形势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新的危机和挑战正在不断袭来,而高校方面往往难以及时对管理规章制度进行优化和完善,针对具体的危机事件缺乏变通,其带来的负面效应将会长期存在的。

(二)缺乏配套法律法规

我国并没有针对如何处理高校校园危机事件进行立法,导致高校的不稳定因素持续存在,并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发展态势。近几年来,高校的校园危机事件频率逐渐上升,扰乱了教学秩序,为学生的安全埋下了不安定因素,使得学生缺乏人身安全保障。尽管目前我国《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高等教育法》等重要法律条文已交规定了校园人身安全保障的系列内容,但整体而言,校园安全管理内容却寥寥无几。一旦校园危机事件真正发生,各方主体责任很难合理追究。

(三)联动救助机制尚未建立

在真正发生校园危机事件之际,高校方面依靠一己之力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此时,政府部门以及社会上相关机构会介入到事件管理中。但整体而言,由于缺乏完整的联动救助机制,高校方面很难和相关部门针对校园危机事件打通救助通道。当院校方面针对学生的违纪行为给予处罚时,按正常流程应进行听证,但在校园事务实际处理中,高校方面往往会剥夺学生的申诉和申辩权利,这会导致后期学生与院校方面关于管理程序的诉讼逐渐增加,校园秩序的稳定性再次受到严重威胁。

(四)互联网信息鱼龙混杂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以及社交平台的发展普及,网络上用混杂的信息也为校园危机事件法治化管理带来了阻碍。首先,网络的隐蔽性为不良思潮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在无形之中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造成冲击。因此,对于院校方面来说,必须引导学生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辩证的态度,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其次,在校园危机事件发生之后,院校方面必须在短时间内在海量的信息中抽丝剥茧,确保分析的客观性和精准性,找准解除危机的关键点,难度系数相对较高。

六、思政教育视域下高校校园危机法制化管理的策略

(一)健全危机管理规章制度

高校在制定危机管理规章制度方面具有自治权。作为管理校园危机事件的责任主体,高校方面首先要明确校园危机事件中各责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确定追责方式以及救助途径,制定全面的校园危机事件防控预案。因此,高校在制定危机管理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必须实现对管理职能、管理责任的细化分工,如此即便危机事件发生之后,能在第一时间及时通报,并展开应急处理。其次,高校应鼓励学生以及教师积极参与校园制度的制定,听取广大师生群体对于校园制度的建议,提倡广大学生群体在遇到校园危机事件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不要意气用事,做出违法乱纪行为。最后,高校在制定规章制度的过程中需要听取法律专家的意见,确保危机管理规章制度的民主性和专业性,在协调多方面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有效调整。

(二)加速校园危机事件立法

在2018 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1 次会议上,人大代表对校园安全问题提出议案,《校园安全法》的立法势在必行。客观来说,高校方面的校园危机事件法治化管理只有具备统一的法律依据,真正实现有法可依,其公信力才会有所保障。在校园危机事件的立法进程中,不仅要对威胁到广大师生生命安全的事件进行处理,同时也要设置学术腐败、管教冲突的专项管理预案,从而确保校园危机事件的责任追究有章可循,充分发挥法律的警示作用,从根源上消除校园危机事件的发生可能。

(三)建立联动救助机制

针对现阶段高校与社会机构在校园危机事件应急处理领域存在的真空地带,政府部门需要明确各管理主体的责任,避免在校园危机事件发生之后出现重复履行权利或者不履行权利的极端状况。首先,高校方面的主体责任是毋庸置疑的,其必须在危机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采取应急处理措施。而一旦校园危机事件超出高校的危机管理能力,行政部门理应介入。依据校园危机事件的性质,高校方面应由校长联合会议讨论后向行政部门发出介入申请,由行政部门视实际情况判定是否进行审查,如此既可以避免行政部门对高校自治权过度干涉,同时也可以杜绝行政部门过重的负担。而一旦高校的校园危机事件成为社会焦点,事件特别重大、影响特别恶劣,行政部门在此时应主动介入调查,而高校在这一过程中应积极主动的发挥协调作用,共同处理恶劣的校园危机事件,形成高校力量和社会力量的联动救助,尽可能将校园危机事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低水平,最大限度保障广大校园师生的生命安全。

(四)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校园危机事件法治化管理中防患于未然的有效策略。与其在校园危机事件发生之后对各方责任主体进行追责,不如在根源上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情绪状态进行正确引导,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提升其面对不良思潮以及危机事件的应对能力,避免其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的侵蚀,不充当校园危机事件的制造者。甚至,在日常思政教育课程体系中,广大高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确保学生具备化解校园危机的意识和能力。值得注意的是,高校方面应充分发挥学生会以及学生社团组织在校园危机事件中的治理作用,锻炼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学生自立自强,从而让学生群体由校园危机事件的受害者转化为校园危机法治化治理的主要参与者。

七、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的校园危机事件法治化管理是高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防线,同时对于高校的声誉具有直接影响。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快对于高校校园危机事件的立法,为其法治化管理提供法律依据。与此同时,高校方面也应该建立校园危机事件处理的长效机制,实现对各相关部门的责任分配,形成以预防为主的校园危机管理制度体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升学生的法治素养,防患于未然。

猜你喜欢
法治化危机校园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家庭教育法治化的几点思考
信访法治化中的权利义务配置
国企改革法治化的“知”与“行”
“危机”中的自信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