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贽玮
要确保建设项目顺利推进,规避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确保建设项目能够保质保量、按时按期的完成,需要借助审计工作来进行保障。通过对多个建设项目进行跟踪审计,笔者发现项目不同却往往有着相似的管理内容,项目推进过程中容易出现风险和危机的环节也是高度相似的——通过对其进行归纳总结,笔者认为跟踪审计对于提高内部经济管理服务水平、优化管理职能,拓展审计人员的视野都具有显而易见的作用和价值。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主要包括对建设项目进行立项决策、招投标管理、投资决策、合同管理、规划验收、建设施工等相关证件的办理、内部管控、财务管理等内容,除此之外还包括预算执行与法律法规、政策要求、企业标准之间的差异,并就具体的管理手段和执行方式提出一定的建议。较之传统的项目审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强调将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前审计,要求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就能及时发现建设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强调边审计、边规范地实现,让建设项目在完全符合相关要求和规范的情况下顺利完工。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时存在的审计风险,主要是指实际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并没有及时发现建设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无法及时予以针对性的建议,亦或者本身并没有发现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隐患,导致项目执行反而出现不良后果,造成严重损失。[1]
就范围而言,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设计建设项目的立项、原料的采购、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等多个环节,审计人员在实际执行跟踪审计时,如果发现这些环节的任何异常情况,都应该及时提出,否则就会出现风险和隐患。
在以往的审计业务当中,审计工作更多的是强调事后监督,主要围绕项目收支、责任等开启审计,全过程参与的概率并不高。而从跟踪审计的角度来剖析,尽管其对传统的审计业务进行了流程方面的调整,某种意义上促进了跟踪审计的发展,但在制度、思维方式、专业性方面的缺点和不足,也导致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执行其实也不够乐观,监督审计力度不足的问题明显存在,具体表现在这样几个细节之处。
首先,因为企业本身的管理制度就不够完善,项目建设审计制度的界定自然也不够清晰,跟踪审计的实现可谓困难重重。
其次,审计人员对建设项目的立项、决策等工作内容、环节不够了解,也无法主导产生更为契合的审计模式,久而久之导致项目进度缺乏管控,制度流于形式。
再次,项目管理人员对项目审计工作没有予以足够的支持,间接促使审计人员所开启的审计工作同时缺乏权威性以及独立性,久而久之促使审计人员在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跟踪审计时,为多方面因素所约束、限制。
最后,跟踪审计过程中,作为审计人员并没有明确审计的目标、方向,尤其对项目主体、施工监理单位等专业信息缺乏准确的认知,细节划分也不够清晰,最终导致其对审计职能的理解也不够到位。[2]
通过调查研究以及亲历建设现场发现,建设项目审计除了严格按照规范和要求所展开的常规性内容外,审计人员针对建设工程的专业知识理解不到位时,很容易错失审计的重要线索,导致出现风险隐患疏漏,最终审计工作反而变得事与愿违。[3]执行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审计流程的专业性、规范性,审计人员必须从专业性的角度出发,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和扶持,甚至项目部可以考虑在项目执行的周期内,在建设现场增设一定比例的专业人员辅助审计。就目前审计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在程序设计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1.参与审计的工作人员其各自分工,难以实现统筹和协调。因为建设项目涉及造价咨询、专业涵盖融资、建设施工、财务管理以及风险管理多个方面,不同人员对信息掌握和理解的能力必然会有所差异。
2.审计工作在实际开启之前并没有对相关项目展开调研。因为对建设项目的系统性缺乏了解,促使跟踪审计的范围、人员配置等缺少合理性,在实际执行跟踪审计的过程中因为缺乏全局观、最终影响到审计结果的准确性。
3.审计工作脱离建设项目实际情况。审计人员在进行跟踪审计时,无法充分借助绘图、造价工具等辅助审计,也因为其本身对建设项目的了解程度不足,习惯于仅仅通过数据开启职业判断,低估了建设项目实际情况的复杂程度。
一些建设项目在进行跟踪审计的过程中,因为缺少相应的制度体系,导致审计机制缺少有效性和针对性,无法真正意义上起到加强管理和约束的作用。
首先,作为审计人员并不晓得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定位、价值以及岗责,对其本身所具备的价值、影响力明显缺乏认知。
其次,一些审计人员所采用的传统审计方法、工具以及模式,其实很难做到全过程监督、全过程审计、全方位评价,如此就导致所谓跟踪审计其实不足以揭示和感知项目的全貌,本身的职能和价值被大幅度削弱。
最后,虽然一些审计制度针对审计业务以及审计内容表现出完整性和全面性的要求,但是因为审计重点不突出、不明确,也促使跟踪审计过程中所面临的关键风险点缺少关注,也缺少风险控制投入。
内部审计工作本身有着较高的专业性要求,但是在当下,实际负责建设工程项目审计的工作人员,其综合素质很难达到跟踪审计的需求,这种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这样两个方面。
一是审计人员缺少建设工程方面的知识储备,对项目建设的流程缺乏了解。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过程中,一些审计人员本身所储备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对于建设项目流程也不够清晰,习惯于主观判断和情感思考,如此自然无法保证工作结果的科学性、正确性。
二是缺乏对建设项目的实际调研过程,也无法站在项目推进和实际执行的角度去思考。审计人员本身也是项目的管理人员,其大多借助已有的专业知识、基于已有的各类资料、数据开展审计工作。在建设项目实际推进的过程中,很少有审计人员深入现场,深入体会项目执行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风险隐患,最终导致审计工作的开展,充斥着盲目性。[4]
涉及建设项目的企业有必要紧跟时事,紧随行业发展趋势,建立并且不断完善企业在项目立项决策以及施工阶段的审计规章和制度要求,确保项目跟踪审计工作能够顺利推进、有序进行,进而充分发挥其在建设项目推进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
首先,作为审计人员其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精神,要能够及时摒弃复杂的审计流程,结合监督审计工作的实际需要,建立健全跟踪审计制度体系,并且保障其合法性、全面性。
其次,了解全方位的特征,审计人员还必须明确跟踪审计的具体内容,并将关键控制点融入到审计工作推进的各个细节当中。
因为建设工程在具体施工阶段的跟踪审计工作会直接影响到施工决策和执行效果,所以在前期进行审计制度完善的过程中,有必要明确各方面具体所应承载的责任和要求,保证审计人员可以在各自的岗位上切实发挥自身的职能与价值。而在具体进行跟踪审计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审计纪律和要求,树立良好的审计形象。[5]尤其对于那些社会关注度高、投入成本高的建设项目,审计人员更需要具备极高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意识,秉承严谨的作风,及时发表审计意见,严格履行跟踪审计的职责。
审计人员在实际开启跟踪审计,尤其是工程造价进行审计时,必须严格按照既定的标准和规范,执行各个阶段的审计工作,以免出现因为审计随意性过强,最终影响审计质量的情况。要想让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流程标准化、规范化,离不开这样三个方面的细节。
首先,作为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足够的信息系统应用能力,如此才能确保自身和其他端口的数据进行高度衔接,为跟踪审计提供帮助和支持。
其次,审计监督工作有必要让审计人员前期进行审计编制,具体的编制内容和规则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保障合理性。
最后,伴随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审计工作将逐渐和信息系统实现充分融合,这也是审计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审计人员完全可以借助信息系统实现对数据的汇总、分析,进而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精确度以及效率。
针对审计力量不足、专业知识匮乏的实际情况,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小组必须及时反映问题、反馈情况,确保能够获得管理层的高度理解和支持,及时向外部机构寻求支援,进而达到全方位服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目的,确保跟踪审计的专业性和及时性。
与此同时,伴随建设项目所面临的内部环境以及外部形势的变化,审计人员必须提高敏感度、增加对这项工作的实际认知,要加强对最新政策、法律以及规范的要求,确保从方方面面维护项目关联方的权益。而且企业必须严格掌握相应的审计标准和流程,减少个人主观造成审计的错误。
首先,加强现场审计管理,确保每周、每月、每季度都有严格的汇报和总结。
其次,坚持以审计流程为主,对审计实施方案进行严格的把握和控制,确保审计调查方案具体、针对性强。
再次,对阶段性复核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加强跟踪审计的质量控制,规避风险的发生。
第四,必须落实有关审计工作的相关责任,并且以责任为导向要求审计人员严格按照相应的制度、规范行事。作为审计人员可以借助内部管理和控制手段,对建设项目各个部门的权责进行科学的划分,确保其各自的责任都能履行到位。
最后,鉴于审计工作的也属性,建设项目的管理团队有必要赋予审计人员一定的权威性,促使其可以正常履行监督使命和权责,并且不会为任何第三方因素所干扰,确保审计结果的客观性。
总而言之,建设项目通过跟踪审计能够及时规避和控制风险,发现安全隐患,这对于切实提高项目建设质量、保障施工周期、降低运营管理成本具有显而易见的作用。鉴于项目跟踪审计具有全过程性、动态性以及灵活性的特征,其能够伴随项目同步推进,故其优势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