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琳琳
时代的发展,创造了更加平等、民主的人类社会,使人们的幸福感不断提升,使世界共同追求的价值不断彰显。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我国的发展引起了世界瞩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被倡导,经济、政治、文化、民生、生态等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都不容忽视。其中高校非编制青年女教师群体关注度较少,应被社会大力重视。
平等社会是人类社会一直追求的理想状态,人类发展至今进行过无数次的探索,虽有一些成效,但依然面临着严峻现状。对于“平权运动”的称谓,中文翻译并没有给出一个统一的规定。平权运动源于1965 年美国约翰逊总统颁布的第11246号行政命令,要求所有接受联邦政府商业合同的公司或机构必须“采取肯定性的行动来保证所有的申请人以及就职者在应聘期间不因他们的种族、宗教信仰、肤色或民族血统而受到歧视。”因此,“平权运动”(Affirmative Action)一词第一次正式出现。女权主义也属于平权运动的表现形式,“大规模的女权主义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都出现在19 世纪中叶。从那时以来,他们都经历了高潮与低潮的交替,而且在许多时期有着相近或相同的遭遇。”[1]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和社会主义女权主义两个流派。其产生有深刻的社会根源、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包括广大妇女在内的被压迫者在阶级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所受的压迫和剥削,是女权主义思潮兴起的主要社会根源。女权社会主义思潮是一种以女性为主体的思潮,具有明显的性别倾向性,是一种现实的妇女运动。妇女解放是以经济解放为主的整体性解放。当今时代,妇女仍然没有摆脱受压迫的状况,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与父权制的结合,女性的事实非平权现象仍然凸显。“如在当代消费文化的引导下,减肥、整容、美容及化妆品市场的极度繁荣,实际成为父权制及其文化控制女性的新形式。这种情况说明,女性所受的实际是一种“连锁压迫”(interlocking oppressions),即有多种社会因素结合参与其间。”[2]法国现代著名女性主义者波伏娃具有非常鲜明的观点和深度认识,她认为“女性是自然生成的,同时也是非自然生成的:就是说,她是自然的化身,也是社会的化身。”[3]社会的各种力量使得女性遭遇非平权的问题依然难以解决,如果认为女性的命运必然取决于生理、心理和经济力量,这个问题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国家的发展、社会的文明进步须不断实现女性的实施平权而非口号,依然是任重而道远、需不断解决的社会发展问题。
目前我国已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国家整体文明程度不断向前发展,人人平等理念进一步变为现实,在教育、就业、体育、政治参与等领域,男女共同享受合法权利,履行法定义务,使得女性能够接受平等教育,平等参与国家政治,就业不被歧视,在家庭中地位平等,体育事业中再创佳绩等,真正发挥“半边天”的作用,创建良好社会风尚。在后平权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得以逐渐变为现实,促进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推进我国国际地位和话语权的提高,进一步与世界各国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妇女完全解放,男女完全平等是我们文明发展的目的之一,地球上没有任何势力能够阻止这一目的的实践。”[4]社会的文明发展须有女性与男性的共建才能得以实现,女性的“人学空场”现象如继续扩大,一切的进步都沦为空谈。
1.待遇较低,工作不稳定,发展严重受限。提起大学教师这个职业,不少人的第一反应是“光鲜体面”“人生赢家”“时代骄子”等,如果是大学青年女教师,或许一切美好的词语都可以用到。但真实的大学女教师并非如此,尤其是高校非编制青年女教师。“社会进入到21 世纪,尽管在科学技术以及社会文化的许多方面,人类已经获得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无法否认,男女不平等仍全是全球化的社会问题。女性的‘处境不利群体’之身份以及‘边缘化’乃是客观存在的事实。”[5]这并非个别现象,在当今形势下,公办与民办差异巨大,特别是待遇方面有着不可跨越的鸿沟,新形势下进入高校就业的青年,其学历基本为硕士研究生毕业及以上,属于绝对的高学历群体,对于发展抱有美好的憧憬和愿望,抱着满腔热情与无限荣光投入工作。但就业后的现实收入使得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对自己的身份产生很强烈的怀疑,甚至自卑,很多高校青年教师因无法立足,纷纷转向其他行业或中小学任教。在现行体制下,民办学校教师缺少保障,待遇与公立高校编制内教师无法相比,因此想方设法进入编制是当今非编制青年教师的大趋势。工作的不稳定,现实待遇与自己的预期相差较大,对自己职业的自豪和骄傲感几乎不存在,缺少安全感与归属感,隐性性别歧视无处不在,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方面面临“天花板效应”等因素,都使得青年女教师的积极性被加大打压,职场的内卷使得无数人躺平,只求维持最低状态,对待工作敷衍了事,不热心任何活动和工作。不甘心一直呆在体制外的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特别是女教师,由于在实际非平权时代,成为高校教师的青年,大多出身于农村或寒门,求学路上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艰辛努力,具有坚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踏实精神,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更具拼尽全力的勇气和决心。为了考取体制内高校的工作,谋求好的发展前景,她们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备考,甚至工作时间也在进行准备,对自己在民办高校的本职工作随意应付,种种现象都极大影响了教育水平,降低了民办高校的水平和质量,招生量减少,进而影响教师的工资待遇,形成封闭的恶性循环。
2.婚姻家庭压力。民办高校女青年教师基本都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的文化层次,作为知识青年,有着内在的清高和骄傲,对于生活充满了美好希冀和愿景,也充满信心去经营好自己的婚姻。但在劳动力市场中,男人的支配地位得到性别分工的维护。妇女的劳动被认为缺少技术,报酬很低,所行使的权力和监督也少,女性在劳动力市场的从属地位加剧了他们在家庭内的从属性,在家庭中的从属性反过来又加剧了她们在劳动力市场的从属地位。由于社会对高学历女青年的固有刻板评价,认为此群体条件较高,很难门当户对,加之女教师本身对家庭和婚姻设置的内心条件等因素,最终往往成为大龄单身,这些现象屡见不鲜,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家庭和自身的焦虑。许多高校创造机会和条件,联合其他单位组织联谊会,增加青年的认识和交流机会,欲借此缓解严重的大龄单身问题,但收效甚微,很难改变现实。已经组建了家庭的高校非编制青年女教师,由于许多因素,特别是经济与时间问题,爆发了很多家庭矛盾,女方往往成为维持家庭和养育孩子的主力,也形成了当代的新名词,“丧偶式家庭”“伪育儿爸爸”等。“现代的个体家庭建立在公开的或隐蔽的妇女的家务奴隶制之上,而现代社会则是纯粹以个体家庭为分子而构成的一个总体。”[6]作为高知群体的青年,思想先进,易于接受新事物,为了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坚持不婚、丁克或者少生育理念的青年教师不在少数。“引发性别问题的,当然是劳动力拥有者代际更替的现象,也就是说,现存工人被下一代工人代替。如果要进行代际更替,生物意义上的再生产就必须介入。”[7]人类因此分成两种在生物上有区别的群体:女性和男性,在采用代际更替方式补充劳动力时,妇女具有特殊的作用,但这种在劳动力在生产中的独特作用,正是他们在阶级社会中受压迫的基础。我国在20 世纪80~90 年代由于现实原因实行独生子女的计划生育政策,但进入新时代以来,“只生一个好”的政策,带来新生人口过少等许多问题,为此国家调整政策,由双独二孩到单独二孩到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到现在已实行可生育三孩的人口政策,但响应者寥寥,加剧了新生人口比例持续降低的问题,也使得社会怪象不断增加。生育多孩的往往是知识层次相对较低的群体,拥有优良基因的高知群体反而成为生育较少的群体,这也并非是国家所期待的现象。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也反映出当前的现实情况,我国的人口红利尚存但正在逐渐失去优势,人口出生率降低,性别比例较为失衡,老龄化较为严重等。它对于国家未来的发展,如国家后续劳动力、征兵、教育等方面带来严峻挑战,需大力重视并探寻发展直到,并非单纯制定政策。
3.再深造压力大。“在当代社会中,妇女在其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被异化了。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异化还包含了特殊的、独特的性别形式。”[8]高校非编制青年女教师属于高知群体,拥有强烈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对自身要较高的要求和期待,选择继续深造、攻读更高学历的不在少数。随着国家各个教育层次逐渐扩招的政策推行,加之要获得进入高校体制内的工作,再深造获取博士学位是较好的途径。很多青年教师为此不惜放弃多年的工作,离开相对舒适的职场环境,承受巨大压力,投入再次求学的漫漫征程,甚至不得不转移家庭和育儿的责任给其他家人,或者同时承担家庭和继续深造等多重压力,辞职攻读全日制博士学位,没有经济来源,缺乏社会保障,有很多处于主要经济支柱地位等,以寻求将来的更好发展,过程异常艰辛。很多高校对于大龄女考生存在偏见,认为此群体不能把时间和精力放于学习上,学习领域能力不如男性等,故不能与其他特别是男性考生一视同仁对待,使得高校非编制青年女教师再深造阻力加大,另外,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导师的区别对待,也使得她们毕业难度加大,因此,读博期间压力大而患精神疾病等现象也常见诸报端,在后平权时代为继续深造而辞职的民办女青年教师这一特殊群体很难享受平等对待。当代我国博士生尤其是文科博士生毕业困难,按时毕业比例较低,其重要原因在于发表核心论文的难度越来越高,许多核心期刊对博士生存在事实歧视,而且大量就业者因晋升职称也必须发核心期刊论文,都使发表论文成为很大一部分群体的刚需,但相反的是自从20 世纪末以来,核心期刊的出刊数量及发表文章数量持续减少,造成了当今严重的“僧多粥少”现实,迫使博士生毕业不断延期,对因全日制攻读博士的辞职高校非编制青年女教师带来更大的压力。部分群体为获取高学历学位,在国内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转向国外高校进行继续深造,虽然考取难度有所降低,但各种费用昂贵,远高于国内高校,一般家庭难以承受,也阻碍了寻求进步的社会青年前进脚步,对国内教育发展也带来一定冲击。种种现实因素都是民办高校女教师面临的严峻现实,也是国家教育等制度需不断改进的领域。
1.宏观层面。因男女固有的生理差异及几千年来社会男尊女卑思想的根深蒂固,女性依然处于天平的轻方,当今社会的高校非编制女青年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存状态应被进一步关注。国家要进一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据变化的现实情况,制定、完善更为切实有效的法律法规;坚持严格执法,治理非法行为,建设法治政府,“家庭暴力是一般公众和学者近年来最为关注的问题。甚至有人认为,由于家庭暴力过于普遍,它已经成为常态而非例外反常现象了。尽管有法律保护妇女不受虐待,但是家庭暴力案件很少能得到起诉,除非打成重伤或出现致死人命的情况。许多受虐妇女因此丧失了起诉的勇气,不得不继续维持暴力的婚姻关系,有些人甚至去走极端,主张只有暴力和谋杀的手段才能结束这种关系。”[9]这些也对法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正司法,营造更为公平合理的法制环境,保护高校非编制青年女教师的合法权利。社会的包容度应不断扩大,进一步倡导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环境,去掉有色眼镜去对待和评判青年女教师,创造更良好的社会风尚。
2.中观层面。学校政策制度的平等性不断提升,学校应积极响应号召,在招聘、评优等方面给予女教师以平等对待,减少同等条件下对男性的倾斜。不因女性本身面临的生育等问题歧视青年女教师。评优评先晋升方面实行男女平等,减少出现闭循环模式。当今国家出现高校职称改革“破五唯”,即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帽子”、唯论文、唯项目的倾向,但依然还在探索更为公正合理的评价机制,多方面去评价教师而非仅仅凭论文等科研成果来定优劣,需要较长的发展阶段。家庭的宽容度应不断增强,受传统观念和现实的影响,高校青年女教师的家长亲戚对于孩子的焦虑也不应忽视,很多家庭认为子女适龄未婚是难以接受的有损颜面行为,导致了不少未婚大龄青年有家不敢回的现状,尤其以女青年为主。家长应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转变观念意识,认识到时代的不断变化,宽容理解未婚青年女教师,僵局或可尽早破解。
3.微观层面。高校非编制青年女教师自身的突破。要应对严峻的现实问题,主要的解决和发展的途径在于自身的努力。虽然平等是人类社会一直的追求,但无论社会发展到何种程度,其标准很难界定,也无法实现绝对平等。高校非编制青年女教师本身发展固然面临不可解决的外力因素,但自身的改变发挥着重大作用。需要摆正心态,正视问题,坦然面对现实存在的不平等现状。尽一切努力提升自身,不断学习教育理论和专业内容,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参加学习交流活动,提升教学和科研能力,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不断奋进,化被动为主动。坚持“德育为先”与“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尽最大努力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注重自身健康发展,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注重锻炼,多参加体育运动和活动,强健自身体魄。保持良好心态,以乐观的态度看待事物及其发展,用辩证的角度看待得失,不因一时的挫折而消极对待各项事情。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说明世界不存在绝对的关系和事物,后平权时代也达不到绝对的权利平等,但通过不同角度、各个方面的共同应对,高校非编制青年女教师将会迎来更为平等的待遇、就业环境、社会地位等,促进幸福感的不断提升,进一步激发积极工作的热情和育人情怀,不断提升自身,奉献社会,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无愧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与全社会共建美好家园,共同创造辉煌灿烂的明天,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