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雄胜(博士生导师)
公司治理本质上是要解决微观经济活动中履行公司使命方面的各种扭曲问题。这种扭曲往往使公司的经济活动和日常经营管理与社会期望之间产生越来越明显的冲突,社会公众因此对公司存在的实际价值产生了日趋严重的怀疑,最终动摇了社会公众对公司的信心。公司治理所面对并力图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目前公司大多只是单纯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了公司长期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为此,公司治理要首先建立观察、测量公司履行基本使命的框架结构与指标体系,用以对公司经济活动实际过程与结果在多大程度上以及在哪些方面背离了公司本质要求做出全面而有针对性的评价,从而为实现公司治理目标提供具体对象与功能作用方向指导。公司治理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公司实现自我约束、追求真实绩效、持续优化行为三个方面。
自我约束问题是公司治理的首要目标。所谓约束,从理论上来讲,是公司的一切行为得到有效控制。公司的每个行为都与生产与销售能够满足市场需要的产品有关,涉及整个公司从上到下的每一项业务、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管理职能。财务管理是从公司价值创造的综合角度,履行对经济活动的约束功能。公司自我约束具体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
企业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总期望得到更多的资金,这种强烈冲动集中表现在公司上市偏好上,以至于目前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介绍上市公司的理财业务。在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财务管理面临的各种挑战比一般企业涉及面广,问题更为集中、尖锐。按经典财务理论,公司上市是因经济增长而引起资本不足。但什么叫资本不足?这一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十分复杂。实际上,一个企业资本不足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永久性的资本不足。比如企业生产经营原需要100万元资本,现在因市场需要扩大生产经营资本增至300万元,如此产生了200万元现有资本缺口。这种意义上的资本是指企业每时每刻都需要占用的,财务上把此时的资本定义为股本。另一部分是临时性的资本不足,或者是未来某个时期的资本不足,财务管理也需要满足此类资本需求,否则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就无法进行了。如此,财务上对永久性与临时性资本不足分别形成了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两个范畴,相应地形成了以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为主要形式的资本市场。股权与债权对所有者而言,在企业所拥有的权益有很大不同。股本只能转让,不能收回,收益取决于企业实际经营结果。企业若股本不足,可以上市。企业负债则需要还本付息,还本有时间限制,付息有利率刚性要求。企业若临时性资本不足,则不能上市,只能申请银行借款或发行企业债券。
一个企业资本不足,首先,要区别是永久性还是临时性,不能不加甄别一有资本不足问题就笼统地一概上市。其次,对负债融资需求也要认真分析以确定合理的数额。在具体实务中,负债较为复杂,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事实上的负债,即企业欠所有债权人的债务;另一种叫“定额负债”(经济学上称为“沉淀资金”),即由于企业商业信誉与财务管理得当,企业“应付项目”经常性余额大于“应收项目”经常性余额的部分。只要公司生产经营的商业信誉良好,加上财务管理在还债现金支付时间上安排合理,“定额负债”的规模就会越来越大。
解决公司融资约束是现代财务管理的日常工作重点,可以说是现代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从历史上看,财务一开始就是企业融资,某种意义上财务就是针对无处无时不在的企业融资需要与管理而专门建立的理论范畴。即使在今天,财务管理内容已非常丰富,但融资管理还是其主要内容。财务融资管理,就是有效、充分地发挥并实现企业融资约束功能。融资约束功能体现在现代财务实践中,除了实现对股权与对外负债(商业银行贷款与企业债券)实施规模、结构与现金流量时间的匹配管理外,更为经常而重要的工作,是切实做好公司“定额负债”管理,主要包括应收应付项目规模与结构管理以及企业商业信用政策管理。公司销售与采购必然产生应收与应付账款,它们对公司资金或者现金流量的作用、影响方向是不一样的。
如果一个企业的应收账款过多,表明这个企业的资金在某种意义上被其他企业无偿占有了。企业占用的任何资金都会产生资金成本,企业资金为其他企业无偿占用就意味着企业承担了资金成本的损失。发生在采购或日常经营中的应付账款,表明企业欠债权人的资金,这在某种意义上是债权人的资金被企业占用了。任何公司都会经常面临应收应付账款问题,从而产生了商业信用管理,这是目前财务管理中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企业营运资金管得好,其应收应付账款就管得好,商业信誉也就好,但基本前提是公司有一个很好的产品技术、品牌和市场满意度。所以,财务不能离开企业生产、经营、市场开展工作。
财务所有工作的立足点,必须牢牢地建立在公司良好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口碑的基础上。如果一个企业商业信用好,那么它对外谈判的能力会大大提升。财务对商业信用管理主要把握两大问题:第一,对客户是否给予或给予多少商业信用。企业在市场上面对不同的客户,给各个客户核定了不同的信用待遇。财务因历史资料以及数据收集与分析方面,相比其他部门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决定了对新老客户给予什么样的信用,在把关方面可以发挥重要和关键的作用。第二,商业信用的内容。商业信用总体上包括三大方面:其一,价格优惠,即给予客户多少价格折扣。其二,商业信用的期限,即给予客户延期付款的时间。其三,提前或逾期付款的奖惩额度。这三个方面都离不开缜密的财务分析。
一个企业财务管理的能力与水平,从某种意义上可以通过分析该企业商业信用政策的严密性与有效性而了解。公司的销售情况以及商业信用政策直接决定了企业主要现金流入的质量,事关企业生死存亡,是财务管理应予倾注主要精力的重要领域。财务熟悉企业销售的整个过程,负有政策制定、切实执行、严格监控之责,销售部门的所有业务应该完全置于财务部门的全程监控之下。不难发现,企业商业折扣政策片面追求货款回收,结果提前付款折扣明显高于银行借款利率,还不如到银行借款。这都值得财务好好考量。在实际工作中,营运资金不只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对比关系,更是两者的配比或对称性关系;也不仅是量上的正负关系,更有质上的对本企业在产品与资本市场上的竞争力与影响力的反映。应收应付关系,是公司营运资金管理有关“债权债务结构优化管控”的核心内容,在企业财务实践中不仅产生传统理财意义上的风险管理,还会无处不有文化价值观以及风俗习惯方面的挑战。总体来说,一个企业的应收大于应付或者应付大于应收对整个企业资本成本的影响是不完全一样的。如果一个企业的商业信用好、竞争力强、财务管理得当,必然在应收应付管理领域给企业带来有助于降低资本成本的效果。
目前理论与实务界所说的财务创造价值,大都只是认为公司价值管理中财务居于管控核心地位,跟直接创造价值的概念并不完全一致。而应收应付财务管理会直接给企业带来资本成本降低的好处,从而表现为利润的增加。对“定额负债”或“沉淀资金”我们尚缺乏具有操作指引方面的研究。企业应付项目既包括采购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应付款,也包括各种银行短期借款,构成了财务管理意义上的流动负债。随着公司现金流量调控能力与商业信誉的提高,这种应付项目会导致公司应付账款的余额越来越大。只要公司财务管理得当,现金流正常,在应付账款领域就会形成一个永远不用企业还款同时不会产生利息的负债数额。这个数额的大小变化不仅能反映公司的市场竞争力,还能体现公司财务管理的能力与效果。当然,强调这样的一个余额是公司正常合规经营的结果,而不是采取赖账以及故意拖欠的手段追求企业应付账款余额的增加。到目前为止,我国财务专家对上市公司以及各类性质企业财务问题的研究已很广很深,但对公司“定额负债”及其管理的研究似乎关注不多。其实,一个公司的“定额负债”恰恰是体现其财务管理能力和质量的综合指标。如果一个公司的营运资金没有问题,就意味着企业生产经营不会产生很多问题。
总之,只要财务管理到位,实现营运资金管控精细化,公司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的余额相对固定,应付与应收账款账户余额之差,就形成了公司财务意义上的“定额负债”。第一,“定额负债”是公司所有负债当中唯一一种不发生任何资本成本的资金。股本是有资本成本的,而且理论上股权资本成本要比债权资本成本高,因为股东比债权人对公司承担了更大的风险。“定额负债”作为正常的、健康的、不要付利息的负债,这个意义上就公司而言比股本还经济合算。第二,公司永远不用还“定额负债”。因为它一直保持着固定数额。一个公司定额负债管得好,会直接降低整个企业的财务成本,对资金周转效率的提高也会产生明显作用。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加强定额负债的研究与管理,实属我国公司财务管理发展亟需的现实课题。由于营运资金循环与周转同步反映着生产经营活动,因此可以把营运资金(也可称为“流动资金”)视作公司的“血液”。那么,营运资金在具体组织管理中,需要对诸如“血压”(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血糖”(资产周转率、原材料利用率、劳动生产率、附加价值率、边际贡献率、综合能耗、期间费用占销售比率、收入费用比率、财务费用率等)、“血脂”(成本结构、收入毛利率、成本利润率、资产结构、收入结构、资产报酬率、股价、市盈率、市净率、资本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碳排放达标率等)进行精准控制;同时,在融资管理中协调内外关系上,要格外注意公司内部与供应商、客户以及银行乃至股东、员工包括高管等,做好在“血型”(文化价值观与行事风格等)方面的匹配管理。最终把公司治理的理念真正融合到财务管理实践中,使财务管理摆脱传统的最大化思维困境,从而提高财务管理的有效性。
从财务约束角度看,融资主要解决生产经营发展对资金占用与资本合理需要及其有效满足的问题。公司对融资功能的需求无处无时不在,但如何有效地控制企业各资金需求点的自然膨胀问题,财务管理可以发挥积极作用。目前简单地以上市融资作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显得过于单调,也无法满足财务治理的现实需要。对此,现有的财务管理针对融资和资本结构已有了十分丰富的内容,但这些内容显然缺乏对我国公司财务管理应有的解释力和指导作用。我国从1990年资本市场开始到现在,企业资本普遍性短缺,一直是困扰我国资本市场的难题。但是,这样的一种普遍的资本性短缺与经济增长造成的资本不足,并不完全是一个概念。
我国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开始改革开放的。由贫困向现代化发展,世界上所有国家都难以回避两大难题:一是资产价格会疯涨;二是普遍性的资本不足,即全社会范围企业资本不足,形成广泛的“资金的饥渴”。这样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许多公司的资金不足,并不一定是经济发展带来的,即使生产经营规模以及技术定位未发生变化,也会因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补偿不足,从而造成资本不足,最终难以实现简单再生产。因此在我国资本市场上,经济发展导致的资本不足问题,就显得特别具有挑战性。
首先,资产价格的上升在历史成本会计制度下必然会带来资本循环周转困难。单纯的资产价格上升也会导致公司资本不足。企业对资产一般采用历史成本会计计量,销售后实现补偿,集中表现在固定资产折旧方面,最终难以实现投资补偿即资本按原有规模顺利循环周转。因为,所有资产都是按照采购或建造时的资产价格或成本入账,但资产更新时的价格通常会高于历史成本,从而出现资本补偿不足。这种资本补偿不足与企业经济发展造成的资本不足即资本扩张不足有着本质差别。因为资本扩张能带来具有更高创造价值能力的工艺或技术,这是自然量的增加带来的资本不足。其次,在现实中,资本补偿不足与资本扩张不足往往交织在一起,很难分清楚资本不足的具体内涵,因为资本不足是企业经济发展与补偿不足共同作用的结果。应当指出,我国一些企业的资本不足既不是由于经济发展也不是由于资产价格上涨带来的,而是由于生产经营管理不善、成本很高、产品质量很差、盈利能力不足导致的。因此,我国企业极其复杂的资本不足背景,导致目前公司上市制度出现了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资本市场应有功能作用的正常发挥。我国公司上市制度实施至今,对资本不足性质问题明显缺乏应有的关注与重视,只是从形式上关注了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项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没有很好地区分招股说明书上的资本需求与公司现有资本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从而未能将资本补偿不足与经营管理不善导致的资本不足,从上市申请募集资本总额中剔除,造成了公司上市募资问题上的机制性扭曲,这也是一些上市公司挂牌后财务业绩迅速变脸的重要原因。最后,我国有一些企业根本不缺资金但仍热衷上市,其动机可能有两个:公司的面子与股东财富增长。这两个动机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可能都不是积极的因素。如果类似动机充斥资本市场,则整个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可能会受到较大影响。
不难发现,上述内容都是一些非常简单而通用的常识,但在现实当中未受到重视。这可能才是我国企业财务问题的关键,从而使得公司治理非常重要,成为目前财务管理摆脱困境的不二选择。只有实现了公司的有效治理,才可能让公司少犯错误,特别是不犯常识性错误。如此理解财务问题,无论是从微观的角度(企业上市以后,为什么出现很多问题),还是从整个资本市场的宏观角度(我国资本市场为什么大起大落)来讲,可能跟我国企业大多存在的不正确甚至病态的融资偏好有关。因此,必须在实务中能动地遏制这种融资偏好,彻底扭转不应该上市的要上市、不缺钱的公司也要上市的怪象。这可能是目前我国公司财务管理面临的最具挑战性问题,也是很多财务问题的源头问题。但仅满足于传统财务管理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根本不能解决我国企业上市的一些现实问题。目前的上市规则也不支持对传统的财务管理最基本原理(和)常识的坚守。这就导致了充斥公司领域的融资偏好并缺乏有效的管控。因此,把公司治理原则与理念引入财务理论与实践,在我国显得尤为必要而迫切。
财务管理意义上的预算,不仅仅是财务预算,还是全面预算概念。财务管理以财务预算为抓手,把整个企业的预算整合为一体。借助财务预算实现企业全面预算;通过预算执行以及归口分级考评,建立包括企业各个层次、职能、岗位、业务、流程环节在内的经营责任制度,实现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全面管控。预算从形式上看只是几张表,又是一大堆数字,但预算编制与分解、执行以及考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重重的利益矛盾困境当中。
预算的紧或松集中表现在一系列指标上,但事实上只有预算管控对象的最底层岗位的员工,才真正了解这些具有管控意义的预算指标,而作为预算管控主体的以财务部门为代表的企业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其实并不清楚。全面预算是全面、全员、全过程的,但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企业真正能做到,而一线的员工对公司层面的预算又几乎是不了解的。现实中的公司预算一般首先由全体股东提出明确的财务回报(ROE)要求,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由董事会牵头、经理层参与,最后形成整个公司层面的预算。
预算代表了企业对未来的预期,在某种意义上成了公司与公司高管的一份经营契约;全面预算中的责任预算则成为公司组织管控各业务条线的主要依据,上市公司的预算和预算执行结果也成了金融分析师(CFA)评估公司有没有投资价值的重要依据。所以,预算非常重要。现在,预算已经成为公司管理的一种基本制度,全面预算在我国实践中还形成了两个较为感性的特征:纵向到底,即企业每一个岗位上的人应该都有预算;横向到边,即企业所有的业务、所有的分支机构都要有明确预算。但到底怎么去做预算并让预算管理取得积极效果并未明确,结果造成了:上面需要预算追求紧一点,下面预算追求松一点。现实中的预算往往是上下进行反复谈判,整个过程几乎充满着利益博弈。因此,预算与其说是管理的过程,倒不如说是谈判的结果,而不是科学测算的产物。
由于预算指标真正的基础和水平事实上只有生产经营第一线的人员知道,而生产经营第一线恰恰又是预算管控的对象,于是他们的第一手经验和信息在制定预算和整个预算管理过程当中往往不被采纳或者没有应有的参与,从而造成了实际形成的预算必然失去了对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应该具有的约束和管控作用。到底存不存在一种合理的预算,谁也回答不了,预算松弛就成为一种必然现象。所以,怎样有效克服预算松弛问题是公司财务管理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立足公司治理拓展预算管理视野,使预算过程成为实现公司治理基本要求的主要途径,可为预算管理的完善提供有效而可行的思路。
公司财务赖以存在的实体,是一个两权分离的法人。企业所有权跟经营权分开以后,企业经济活动的实际控制权已完全掌握在公司管理层手里。尽管公司的所有者是股东,但事实上公司实际生产经营是由经营者说了算。这样,在股东与经营者之间就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在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委托代理关系往往会产生严重的代理行为。这种代理行为与后果反映在财务层面,主要表现为两大方面:一是高成本。成本费用很高,往往给管理层带来各种有形无形的个人利益,例如职务消费享受、高档商务待遇、旅行与宾馆个人积分以及积累个人人脉等。经营者在正常履职过程中,可能会以个人获取利益最大化去处理各种业务,从而利用公职合规合法谋取个人利益,形成了以个人利益最大化办理一切业务的标准,从而导致较为普遍的高成本现象。二是低效率。这是由于股东难以观察经理行为,经理们可能偷懒并在担责环节出现推诿扯皮现象。偷懒可以让经营者以最小的付出取得最大的报酬,提高了经营能力的性价比,但是对企业造成了无法估计的损失与浪费。推诿扯皮更是造成了企业无效率状态,而只管流程不问现实情况更使企业患上了人人负责又不愿负责的“人格分裂症”。由此,经营低效率成为企业难以摆脱的顽疾。在这样的背景下,严格的问责制不仅没有唤起员工的责任心,反而加剧了企业各个岗位履职过程中的不作为现象。高成本、低效率的直接后果,是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越来越低。
实施问责制的目的,就是让公司高管跟全体股东的利益能协调发展。在实践当中,由于根本不存在合格尽职的委托方,更多的是公司利害关系各方都是代理方,因此,问责制在大部分的情况下处于有名无实状态,效果不好。问责制体现在财务领域,主要是建立严格的考评制度。但这种考评制度无论是指标体系,还是水平确定,以及考评方式与方法,都滞留于形式层面。表面上看,指标众多,无所不包,但这些指标的科学合理以及实际业绩的真实可靠始终是问责制难以逾越的鸿沟,从而使问责制成为徒具形式的制度。更值得关注的是,考评问责到最后,很多企业并没有由于考评严格而变得充满活力,反而由于考评的细化与僵化最后导致企业活力尽失。在这方面责权利三结合原则并没有为问责制的有效实行提供理论指导,可行的出路是按照公司治理制度要求,实现对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的一体化协调与制衡。
按照传统财务学,公司对资金的需要有永久性与临时性区别,不能完全以股本方式解决,不管是短期(一年之内)还是长期(一年以上)临时性资本均应以负债方式解决。不过,经典财务理论中有一个“资本结构”理论即MM定理。即长期来看,从资本市场有效性出发,股权与债务的资本成本是相等的,不管采用哪种,对公司价值即股东价值的影响是没有区别的;若考虑税收与回报风险,不管是股本与负债,还是短期负债与长期负债,企业承担的资本成本是不一样的,如此不同的股权债权结构和负债结构会对公司价值产生重大影响。后一种说法更接近财务现实,因此财务管理特别强调必须重视并做好资本结构的优化管理。但是,公司财务管理理论至今尚未提供一个比较管用的资产负债率和短长期负债比率标准,我国只是依据国外研究的结论确定了资产负债率50%、流动比率200%、速动比率100%的判断标准,但这些标准只具有数学意义的科学性,根本不能发挥对实际理财工作的现实指导意义。即使同一个企业在不同时期财务流动性一直稳健,以上指标数值也会出现很明显的差异。这表明,在资本结构尤其是公司合理负债管理方面,现代财务管理尚无真正能满足我国实务工作需要的理论与方法。
负债对公司比股权要具有更强的约束力。因为,股权只能转让,不能退股,但债权对公司有还本付息的硬约束,公司若不能还本付息,则会面临被债权人申请破产清算以强制还本付息的风险。债权的利率报酬是固定的,通过固定的报酬要求明确的还本付息时间与金额,倒逼公司认真地进行生产经营以确保现金流畅通,从而提高偿债能力。如果一个企业在还本付息方面没有任何问题,那么对股东负责这一根本问题也就有了基本保障。当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一再产生危机的时候,很难说这个企业能为股东负多少责任了。由此看来,通过债权的有效管理,保证公司对债权人切实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可以带动整个公司价值创造过程的有效管控。这方面,商业银行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临时性资金需求,一般通过商业贷款解决。商业银行除了解决众多企业在商业经营当中的流动资金不足问题,更重要的一个功能是通过商业贷款对各个企业的在资金应用过程和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怎样真正地达到规范性的要求进行有效的监控,使企业在贷款资金使用的规范性与有效性方面遵循贷款协议的规定,从而确保企业具有还本付息的能力,有效提升公司的自我约束能力。而商业银行对各种贷款的审查与监控,客观上存在着程序与方法手段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局限,从而使公司滥用商业信贷手段取得商业贷款。如此,怎样使公司拥有遏制商业贷款冲动的能力,是财务管理践行公司治理理念的重要领域。公司如何才能拥有这方面的自我约束能力?怎样让公司自然而然地产生对商业贷款这个范畴的敬畏?需要应用公司治理的原理予以研究探索。
照章纳税,是每个公民和公司的义务。税收不仅是整个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资源的基础,还有宏观调控经济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功能。对于高消耗、高污染以及技术含量比较落后的企业,通过税收促使其转型;对于高新技术、科研开发、新兴产业等,通过税收给予优惠,以扶持促进其快速健康发展。对高收入与低收入人群,税收加以区别对待,从而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人类和谐发展,二次与三次分配均涉及税收杠杆的应用,就是税收维护实现社会正义公平原则的体现。税收的这些功能,充分体现了人类社会经济文明进步的要求,对企业的各项行为无疑是一种强制性约束,能确保公司在追求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中,在社会经济文明进步层面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但是,现在很多企业在理财实践中对税收的认识很不到位,纳税不积极,导致税收对公司的积极且直接的引导约束功能在目前财务管理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公司治理正是解决税收引导与约束成为公司自觉行动的制度,财务管理根据公司治理要求重塑自己的工作基础与制度框架,进而充实完善财务管控模式以及工具手段,把税收制度要求有机能动地嵌入公司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与组织管理的各方面,从而使公司自然拥有税收意义上的自我约束功能。
广义上的会计制度(本文所指)包括会计法、会计准则与狭义上的会计制度,是人类社会经济文明基本要求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实践框架,而会计信息是各单位经济活动体现社会经济文明状况的证明。这方面,我国有一个国家层面最权威的《会计法》。我国会计的这种崇高地位,值得我国会计界引以为傲。但是,会计实践效果是不是真正地体现出了这种制度的优越性?目前我国会计在这个方面的努力程度以及实践效果并不理想。
会计制度对于任何公司都具有两个功能:一是规范和导向功能;二是反映和控制功能。因为会计制度是全社会统一的,而其具体条文会直接影响对现实经济活动予以数据定量呈现的具体口径和办法,以及技术、工具、手段。会计制度向所有公司传递了一个强烈而明确的信号:每个企业都要明白其经济活动是如何遵循会计制度的,反映了什么概念的数据。因此,必须知道会计对经济活动反映的信息框架与功能定位,哪些会计信息结合起来能形成好的概念?若需要得到一个好的概念,需要了解这些会计信息形成的业务基础是什么?整个社会对某个公司经济活动最基本的评判框架与标准是什么?因此,会计制度在某种意义上解决了整个社会对某个公司经济活动的基本评判框架结构问题,观察一个企业经济活动做得怎样的社会标准信息框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具有约束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会计实际上为整个社会的所有经济活动在规范有效方面提供了一个基本指引,指导各个实体的会计编制各种满足社会需要的报表,从而为社会各方围绕公司资源配置做出决策提供基本的信息支持。
会计制度是反映经济活动的标准框架,会计信息反映公司经济活动做得怎么样。会计通过这两个层面的工作,对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活动发挥强有力的约束作用。这就是会计的意义所在。会计并不是简单地记账、算账、报告。传统会计是从管理的角度来看的,如果从治理的角度看,会计还具有一种更崇高和神圣的使命。但是,随着对盈余管理的热捧,会计对自身使命的放弃可能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盈余管理只是为了满足公司某些利益方的需要,而与会计制度内在要求南辕北辙。最后,表面上是盈余管理,实际上是财务舞弊或称会计做假。这一现象居然成为发达国家会计理论与实务界热烈讨论的一个话题。而学术界一再申明盈余管理与会计做假是两回事,倒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甚至有掩耳盗铃之嫌。虽说两者本质不同,但从实际结果看,都是对社会经济文明进步要求的一种“背叛”。
事实上,会计制度越来越严密以后,盈余管理本身生存的空间会越来越小。客观地说,会计准则对同一个事项,有不同的计量方式、计算模型以及不同的确认标准。目的是使会计信息更充分地反映经济活动的客观事实。在现阶段,经济活动在不同企业存在着各种差异,对我国而言这方面尤其突出,不同的地区、行业、传统企业与新兴企业等不同类型,都会在企业层面产生千差万别的不同。为此,如果会计制度规定得太死板,对业务处理只规定一个标准,最后企业加工出的会计信息就很难真实、准确地反映每个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并严重削弱会计在微观、宏观领域的功能作用。根据我国国情,会计准则在有关业务具体确认计量问题上,在不同的情况下规定了不同的方法、方式、原则,这样就导致了同一个业务在会计准则层面存在着多种处理方法。但对于特定企业业务而言,处理方法应该而且必须是唯一的。当前流行的盈余管理,无论是理论还是实务都曲解了会计准则的基本要求。所以,盈余管理大行其道必然会导致严重的操纵会计问题。如此背景下,会计对公司经济活动的约束功能彻底被架空,甚至走到了公司约束功能的对立面,成为少数人明目张胆地谋取自身利益以满足其欲望膨胀的帮凶。
通过以上背景分析发现,在财务与会计领域,面临着一个很严峻的挑战,即公司治理意义上的约束功能在很多场合被曲解、架空了。因此,公司需要解决的当务之急是真正赋予企业约束功能,克服约束软化问题,这是公司摆脱困境的治本之道。
公司在治理方面要真正实现其约束功能,必须要有实实在在的手段、方法给予保障,财务与会计恰恰是其实现约束功能不可缺少的主要手段和工具。那么,财务管理为公司的约束功能能够贡献什么?
财务管理通过上文的融资、预算、问责、负债、税收、会计制度方面可以发挥约束功能作用,大大地缓解公司约束软化问题,从而提高公司治理能力与水平。另外,财务管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工具,可以为实现公司自我约束功能做出更为基础性的贡献,这就是标准会计报表,成为财务服务于公司治理,强化、完善、提升、体现约束功能的主要手段。
标准会计报表就是一个企业在健康状态下的会计报表水平。会计报表由许多项目组成,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其并不是用金额来表示的,而是把金额转化为百分比指标。如: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资产是各个项目占总资产的百分比;损益表与现金流量表为多栏式或分段式报表,传统的损益表为线上和线下、基本业务和其他业务,现在的综合损益表做出了一些调整,但是本质并未变;现金流量表目前还没有完全改,基本上停留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段式现金流量表格式的基础上;股东权益变动表反映了股东权益构成方面的变动情况。难点在于会计报表的格式是全国统一的,并采用百分比来表示。但由于资产负债表上营运资金存在内在联系,应收应付之间也存在内在联系,因此各个企业可以在这些项目之间形成一个固定的数量关系,将公司处于健康状态下的水平作为确定标准的依据。
因此,会计报表的标准水平,是标准会计报表制度的核心内容。这个标准水平是基于公司的历史数据,并将该公司数据与竞争对手或者同行业的企业做广泛的对比研究。这个过程也是对会计财务人员能力的检验。企业的标准会计报表建立后,财务管理就会变得非常轻松。一个企业应该有十二张标准会计报表,即每个月月底的一套报表都应该有标准水平。具体而言,每一个月的报表都应该一样,格式是一样的。从企业健康发展来看,一月份的报表就是一月份的标准会计报表的水平,而二月份的会计报表包括两个:一个是二月份,一个是一、二月份合计。三月份的标准会计报表包括三月份的会计报表和一季度的会计报表,这两个数字都应有标准水平。依此类推,在报年报的时候,即有十二月份本身的月度报表,还有整个年度的财务会计报表,这两个数都要标准化。因此,应把这十二张会计报表的标准水平都建立起来。如果企业真的建立了这一套标准会计报表,那么每月的会计报表相当于企业一个月一次体检。就如同体检报告,结果一出来,和标准值一对照,就知道是否存在偏差。因此,实际出来的会计报表只要转化为百分比以后,很快就能发现和标准状态的差异在哪里。
实行严格有效的标准会计报表制度,可以对不同的部门、车间、业务分别建立相应的标准指标体系,而这个标准指标体系和公司整体标准会计报表完全匹配,整个企业就形成了上下联动的自我约束体系。标准会计报表,在某种意义上是长期以来我国会计应该做但目前还没有做起来、做好的一个很重要的空白点。当然,做好此项工作绝非易事。首先要确定指标水平基础,然后选择合适的时间窗口与标杆企业,再不断地改进和优化标准。标准不可能一步到位,在使用的过程中要不断优化,最后才能形成相对实用的标准会计报表体系。如果一个企业真的具有了有效的标准会计报表体系,公司自我约束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了。如此,在公司治理约束层面,财务管理赢得了前所未有发挥功能作用的空间,也为公司治理实现约束功能提供了一个基础性保障,贡献了简易而有效的手段以及方便实用的措施。
公司绩效在某种意义上是建立了一个对企业经济活动具有强烈导向功能的信号系统,不同的绩效要求,会直接影响企业行为。绩效的衡量、评价与管理,一直是传统管理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传统的绩效管理主要属于人力资源管理范畴。虽然绩效管理、关键绩效指标(KPI)的内容十分丰富,理论与方法相当成熟,但绩效管理的现实效果却始终不佳。这表明,当前的绩效管理在理论与实践中均存在实质性缺陷,即只突出了奖惩激励而没有体现更没有满足公司治理的基本要求。现行的绩效管理基本上都只是建立在委托代理理论以及管理资本主义基础之上,与全社会已处于根本不存在委托方的现实严重脱节,从而导致了较为普遍而日益严重的代理问题,使置身于绩效管理现实中的人们不由自主地陷于追求短期个体利益最大化陷阱,也使在公司绩效管理系统之外的任何人看到如此糟糕的绩效管理现状与效果而怒火万丈。绩效管理这种先天不足与机制性缺陷,已经到了必须改弦易辙的地步,而公司治理恰恰为绩效管理走出困境带来了希望。
当前公司绩效的概念,可能与我们概括的公司治理意义上的企业使命所包括的具体内容在口径与结构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现在绩效管理中的一些核心指标,显然和企业使命四大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既没有达到全覆盖,在已经覆盖的面上又存在着很大的片面性。这两个方面的不足,导致了当前绩效并没有把公司向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方向引导。因此,绩效问题就成了公司治理要解决的一大现实难题。这个难题解决了,企业的经济发展才具有一个精准的导航仪。而导航仪有效运行的一个前提是需要解决正确、完整、标准化的地图问题。如果地图本身就残缺不全,或不够精确,这样的导航是没有用的。从公司治理层面解决绩效问题,关键在于企业绩效的定义与衡量。这方面主要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单指标模式,另一种是指标体系模式。
单指标模式现在占据主导地位,传统的杜邦分析模式就是典型的单指标模式。杜邦财务分析最上层的是一个指标,即ROE。单指标的思维实际上是告诉我们,看一个企业主要看什么?对于这一问题,企业的ROE 与企业所在地区哪个更重要?按照常识,可能首先看是什么地方的企业。企业办在哪个地方,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哪里注册?经营哪些业务?决定招聘哪些员工,有哪些人成为股东?到哪些银行去贷款?生产过程当中采用什么样的控制措施?产品卖给哪些客户?这些都是企业自己可以选择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大家对一个企业办在什么地方予以首先关注,不但可以理解,而且是合理的。那么,除了看地段还能看什么?比如员工人数、资产规模、销售收入、利润等都可以,也都有各自的合理性。现有的衡量绩效即使是一个指标体系,也呈现出必定有一个最核心指标的特征。因此,单指标思维在目前的绩效管理中占主导地位。
绩效管理领域对单指标思维的质疑由来已久,于是产生了多指标思维。但多指标存在的问题是各个指标如何综合才能使公司绩效在社会范围内具有可比性。结果,企业把指标放在一起加以“排队”,排队过程中就自然碰到了有些指标之间既难以判断先后,又无法在创造价值总体层面区分出孰更重要。更令人难堪的是,有些指标在反映绩效问题上存在着内在冲突。比如,员工收入、股东回报、产品售价、社会捐赠等指标之间存在着彼此消长关系,因此这些指标之间内在不协调。加上传统会计制度提供的信息存在微观、短期、无视风险差异与货币计量四大不足,使目前绩效管理经常陷入难以发挥积极作用的困境。于是,立足于传统财务指标基础,国际上在技术层面增加了三大类指标即社会责任、环境责任、公司治理,形成了ESG 模式。但该模式无论是在概念定义,还是在确认、计量以及记录、报告方面均存在诸多分歧,在满足绩效管理现实需要方面,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每个公司都是适者生存的生命体。现实中公司非常务实,市场与社会需要什么,它就追求什么。如果整个市场与社会评价本身存在缺陷,则公司绩效管理就难免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从已有的实践看,绩效的多指标或指标体系衡量与管理,跟人类需要的那种本质意义上公司使命内涵与基本结构,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质与量上的差别。所以,多指标多目标去看一个公司的绩效,较单指标有其明显的合理之处,但在可行性方面,却存在着致命的、难以操作的弱点。实际上,形成一个反映绩效的综合指标体系很难,无论是用层次分析法还是用简单百分比或专家咨询法,都无法解决一个客观性和可检验问题。把多个指标综合成一个指标时,只能借助于人为因素解决问题,在社会的公信力和认同度上均存在难以克服的困难。最重要的是,在指标被综合的过程中是否真正地把企业使命所内含的基本面自然整合在一起了,这是无法得以证明的问题。所以,以多指标多目标来衡量企业绩效的思路,仅仅是一个理论成果较丰硕的领域,在绩效管理实践中尚无多少成功的案例。这是目前在绩效管理方面所面临的困境。总之,单因素单指标存在着片面性和碎片化的致命性缺陷,但多目标多因素却存在操作性方面的现实困难与公信力不足的困境。到底如何解决,现在能看到的解决方案,只有平衡计分卡了。
平衡计分卡是美国卡普兰教授与诺顿先生在20世纪末创造出来的,目前已经达到基本成型的状态,被公认是当代管理领域的一大创新。哈佛商学院曾经有一个很感性的说法,即平衡计分卡是70年以来整个世界管理创新过程当中,唯一一种真正能称得上具有革命意义的创新。
从国际层面上来看,平衡计分卡已经发展得相当丰富和成熟[1]。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将其作为把公司治理嵌入现代绩效管理的工具与手段,值得尝试。平衡计分卡发展至今,从战略落地到组织转型,再到战略地图,进而到企业协同与整合,最后到风险与战略能力、绩效管控,不同时期解决的问题主题不一样,后一个阶段解决的问题是对前一个阶段问题解决的拓展与延伸,如此滚雪球式地解决问题,为绩效管理彻底摆脱由来已久的困境提供了务实的工作途径。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框架很简单,即一个中心(战略)、四个基本点(客户、股东、员工、流程),体现在坐标上,即最上面的一个维度是股东,最下面的维度是员工,左边的维度是客户,右边的维度是流程,坐标中间一个圆心是战略。平衡计分卡对解决绩效问题而言,在三个方面提供了很有参考价值的思路。
1. 平衡计分卡一切以战略为核心。平衡计分卡需要做出动态计算,具有一个自我动态平衡功能的指标及相应行动体系,从而把战略自然切入员工行为、客户行为、股东行为、内部流程等层面,彻底扭转了员工、股东、客户行为短期化倾向,实现了公司短期与长期管理的有机统一。在这一方面,平衡计分卡贡献巨大,因为在一般公司的内部流程平台上,都以追求短期目标为主,这是利润最大化目标导向的必然结果。利润在会计上本身就是一个短期行为的产物,以利润为中心的传统绩效计量,无论做什么样的改革与完善,都无法摆脱短期化的性质。这种困境,也是目前企业组织制度发展的必然。当前的企业组织制度是科层制,其最大特点是定期考评,一年一考评。科层制的另外一个特点是任期制,不搞终身制。以三年、四年或五年为一个任期,这样就会直接导致一个问题:企业每年都要考核,三、四年是公司高管的一个任期,由此决定了每一个岗位上的企业员工,也必然要接受时间上更短的以利润为核心的考核制度。如此导致高管和员工考虑的所有问题只限定在任期内,对于超出任期的有关公司长远发展事务,他们无力也没有必要做任何考虑,从而使公司从上到下迈入了的行为短期化陷阱。现在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制度,完全受制于这样一种短期管理。
会计利润本身就散发着强烈的信号,它是短期的,所以建立在目前会计基础上的传统绩效管理深陷短期化困境而难以自拔。平衡计分卡为会计解决公司短期与长期利益有机融合难题,提供了具有直接参考价值的思路。平衡计分卡的中心是战略(长期)、四周是公司行为(短期),从而实现了短期与长期行为的自然连接,使短期行为一旦与长期要求发生冲突就会得到及时的抑制。这充分验证了个体主义以后个体观在短时间内激发人们积极性方面具有无可置疑的优势,但个体观以及短期激发的积极性到一定程度后个体利益最大化会对整体利益与长远利益产生危害性冲击,从而使公司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基础。公司治理,就是要把公司整体和长期利益带回到公司个体与短期利益中,平衡计分卡完全可以成为公司治理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工具。
2. 平衡计分卡解决了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的有机整合问题,为公司治理实现全面绩效管理奠定了基础。传统绩效管理一直以个体利益为基础。个体主义利益在当代就是金钱利益,就是货币计量的利益,个体利益在公司集中体现在其货币性利益上。会计最擅长货币计量,财务就是管资金的,因此财务会计与传统的财务管理在逻辑上具有口径与思维上的一致性。但是,货币计量的是整个经济活动,目的是要把经济活动价值创造如实、及时地呈现给社会,以便社会各利益相关方做出相关决策。财务管理对象是资金循环与周转,其与公司价值创造实体具有时间与数量上的不一致性。由此,把会计以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与财务对象资金循环周转混为一谈,本来就很不恰当。会计的货币计量限制了财务管理在绩效管理中作用的充分发挥,而平衡计分卡打开了财务在绩效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的空间,打通了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实现了非货币计量其下与经济活动行为主体自然成一体,其上与货币计量经济活动自然成一体。比如质量需求、客户满意度、市场占有率、社会的认同度和满意度与公司员工、客户的紧密联系等,这些都不是货币计量的,但是这些在公司的战略里都是很重要的内容。通过战略分解为以上非货币计量指标,又把非货币计量指标通过规划转化为相应员工、客户乃至股东的行为标准,从而使战略取得了经济活动行为主体各方的积极响应与支持,又在这些非货币计量指标与会计货币计量指标之间建立起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对应关系,从而在会计货币计量指标与经济活动各行为主体之间建立起良性互动,从而大大地提升了充分利用会计信息有效管控公司价值创造过程与结果的能力与效率。
3. 企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但是在个体主义主导的传统绩效管理中,企业内部各方利益事实上是相互冲突的关系。股东利益至上的公司理论,更是加剧了这种企业利益关系不协调的矛盾。传统的财务与会计,事实上成了公司利益矛盾的起源与催化剂。因为,企业的核心利益是资本,而资本是股东的。所以,股东利益是企业所有利益中的决定方,这种制度在两权分离条件下不仅造成普遍的企业经营低效率以及严重的管理腐败现象,而且在股权高度分散的现实背景下,又产生匪夷所思的大股东掏空以及比较严重的关联与内部交易问题。这些做法与问题,导致了企业成长发展缺失凝聚力与活力,公司成了唯利是图的场所,给社会和各方人士带来愈益严重的失望情绪。平衡计分卡恰恰把企业利益各方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实现了企业各方利益的协调发展。其把股东、客户、员工看作为企业最重要的三个利益方,这三个利益方在企业中同等重要,在实现公司战略中通过内部流程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利益休戚与共,真正体现了公司利益共同体概念。这一做法的结果是利益各方不再是对立关系,在企业整体与个体层面,自然养成了一种各自尽职、积极配合、能力互补、价值共享的工作理念。
平衡计分卡把所有的利益相关方融合在一起,彻底改变了企业利益的实现模式,也真正适应了时代发展大趋势。传统的以个人利益最大化思维,在信息化背景上不可能有任何的成长性。在这一背景下,所有权可能越来越淡化。与其强调自私自利的所有权,还不如去努力获得真正有实际意义的使用权。公司使用好资产了,才能让价值真正创造出来。用好资产不仅仅需要股东的积极性,更要创造一个的良好共享共赢制度,充分认同员工贡献的智慧价值,认同客户对产品的接纳与肯定,还应对供应商、社区和政府实现价值共享。由此可见,平衡计分卡虽然只考虑了股东、客户、员工三个利益方,但从历史使命出发,供应商、社区、政府等都应该是公司利益相关方,公司价值创造与实现离不开这些方面的共同努力及一致认同。如此,平衡计分卡的利益维度应该是开放的多维,从而为现代公司充分体现治理要求的绩效管理制度建设,提供了清晰而明确的发展思路。
所以,完整意义上的公司绩效应该是结合公司使命的四个基本维度,在每一个使命的方向上建立一些通用指标,然后这些指标在现实中应有现成的信息支撑,即资料是可以取得和量化的,最后形成对公司经济活动以及组织管理具有全面导向功能的作用,且在整个社会上可以看出某个具体公司使命履行程度和质量的指标体系。这样的指标体系,才是绩效管理需要追求的理想体系,如此,公司治理在解决绩效的问题上就有了非常有力而落地的抓手。
公司都是由各种交易行为合成的,有交易行为才有生产经营活动,交易行为就是各个岗位上的每一个人经办的各种业务,直接决定了企业价值创造的能力与质量。在公司行为管理领域,奖惩制度是前提,但是更重要的一个前提,是价值观与文化。
在公司行为导向问题上,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其自主权,在企业里应得到充分的尊重。但具体到各个企业:一是每个人都有积极性,每个人都要到尊重,但是最后效率很低。二是每个人都是从自身岗位角度发表看法,企业的整体利益被彻底撕裂为一块块碎片了。一个企业的价值,在统一的管理体制内,是全体员工在各自岗位上共同努力的结果。每位员工对企业整体价值的贡献以及重要性,在现有会计制度中是无法量化出来的,那么这种独立个体积极性发挥的实际效果就无法观察。传统管理面临这一困境:不仅要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激发每个员工的主动性,还要尊重每个员工的自主性,但从来没有很好地解决企业价值整体对各员工行为的有效导向问题。或者说没有很好地观察员工的行为效果,看其对整个公司价值倡导的有效性和贡献性。现实中,员工的行为事实上只是一种自决行为,所有员工各自努力的结果,会计无力计量,从而使得公司价值创造并未形成最大合力。到最后,如果企业绩效较好,必然是各部门与员工争相邀功;一旦公司整体绩效不佳,各个部门之间则互相指责。价值创造在各岗位员工的积极努力下,不仅没有产生推动作用,反而产生了互相抵消、对立和不利的作用,造成了恶性循环。
在这样的背景下,财务与公司治理应该如何应对?本文以美国通用电气(GE)为例进行说明。GE的经典做法大体上可以总结为四大绝招,每一种做法都在管理创新的同时更大程度地发挥了公司治理功能。
1. 数一数二。主要体现在GE 的领导学。依靠生产、技术与管理的全面开发,其在CEO、员工、管理、产品、技术、创新诸方面,都是在全球企业当中处于数一数二的地位。
2. 群策群力。GE 把员工凝结成一个紧密的利益共同体,然后和员工齐心协力地实现GE 的目标。GE 管理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其CEO 在整个公司范围内以寻找“文化异己分子”为首要任务[2]。文化异己分子是指很能干也很有才华但骨子里不赞成GE 核心价值观的员工。这部分员工的个人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严重对立,杰克·韦尔奇的任务就是在全体员工当中发现一个就驱逐出去。他认为,把文化异己分子清除出去,保证了GE 员工这支队伍在文化价值观上相对比较一致,确保了公司上下众志成城地去完成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3. 日新月异。GE 每时每刻都在鼓励创新,全体员工在实现公司创新方面都具有强烈的追求。GE 建立了高效的创新团队,对创新行为有一整套量化的评估机制,并建立了一个鼓励创新的企业员工激励与福利制度,为人类社会贡献了很多的工业技术和管理智慧。
4. 至善至美。至善至美的核心做法就是六个西格玛(6σ)。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到极致,做到无话可说。只有GE 这样的公司,才真正地实现了六个西格玛要求,即一百万单位出现瑕疵数不超过三点四。一百万个单位当中只有三点四个有问题,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这一目标是美国当时摩托罗拉公司提出的,但是真正做到六个西格玛的,在我们看到有文字记载的企业当中,只有GE。后来美国在认证最佳企业的时候,GE 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到现在,GE 还是全世界很多企业值得学习的样板。尽管GE 现在面临着很多难题,但并不能否认它的历史辉煌,特别是在公司治理方面的贡献。
财务上,可以为企业行为优化提供具有保障功能的手段,统称为风险管理,能有效解决公司治理的行为导向问题。公司治理意义上的风险管理,实际上解决了两个层次的问题:第一是公司的禁止事项,即明确公司不能做的所有事项。公司从上到下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业务、每一个部门,明文规定不能做的是什么,也可称之为企业“负面清单制度”。禁止事项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是一个体系,有了这一体系并真正执行到位,则公司所有行为不至于出现致命失误。第二是风险容忍度,明确企业能做的所有行为盈亏边界。这也是个体系,上至董事长下至一般员工,所有的岗位履职与业务经办流程,都需要有一个容忍度标准。禁止事项结合风险容忍度,构成了企业经济活动与组织管理的“刹车”系统。因此,从价值观形成到真正的行为过程中行为导向起到灵敏、有效的保驾护航作用,财务在其中是一个核心制度与部件,可以发挥综合功能,从而真正地体现和践行公司治理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