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爹,姆妈,我是中国历史上有记录以来,第一个女性踏上撒哈拉沙漠的土地,很有意思。”
“这才是人生,如果说来世界上走一遭,只这几个月的生活,已值回票价。”
1974年4月18日,三毛在家书中讲述初到撒哈拉的心情。
这是一段佳话的序章,也是她的文字风靡华语世界的开始。
这段文字,收录在三毛的新书《我的灵魂骑在纸背上》里。书中跨越4大洲23年光阴,收录了三毛83封私人书信(含首度出版的48封),包含23张珍贵照片、手迹。
它们是三毛写给家人的最真实的生活与情感记录;是三毛写给友人的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与共鸣;它们也是三毛留给我们最温暖的陪伴。
俗话说“见字如面”,在《我的灵魂骑在纸背上》中,三毛仿佛破空而来,又从空中落到地上,向我们呈现出一个更真实、更鲜活可爱的“小姐姐”。
吃苦,其实都是很好玩的
在撒哈拉沙漠,三毛面临的是物质、精神上的双重困境:结婚一年,连一把椅子都没有;洗衣、洗澡全是臭水,吃睡都在地上;孤独,时常一天没人说一句话;病痛,吃药全吐,要喝一点儿热水都没有人煮。
面对现实的粗粝,三毛没有故作坚强,但叫苦与吐槽中,都透出健康的底色。
她笔下有冲劲儿和活泼泼的生命力:“怎么有女人不会吃苦,其实都是很好玩的。”
有脚踏实地的生活:细致计算家用,让姐姐“替我祷告给我中奖券”;
有幽默感:“屋顶又飞走了”“我那么丑,却无往不利”;
有面对恶意的坦然:因为与荷西在一起,船员骂她婊子,她不以为意。
她的一生,远不只是“文艺浪漫”所能概括。相反,她活得真实、坦荡——她自己做决定,并能承担其中的重量;她有追求,即使要为此付上代价也不退缩。
有荷西,我可以撑下来
在歌曲《今生》中,三毛有一段深情的告白:“为什么看到沙漠里有这么多蔚蓝的海水,有这样的花,因为就是有他在我身边。”
“他”,就是大胡子荷西。
小时候读《撒哈拉的故事》,印象深的是深夜在沙海驾车找化石、婚礼上在帽子上别一把香菜的浪漫。在《我的灵魂骑在纸背上》里,这段已成传奇的爱情,更多却是每对平凡夫妻的模样——为琐事吵架,怕见婆婆,拼命省钱攒钱,上班累到回家倒头就睡……
而荷西,也不是所谓的“完美丈夫”。他不懂文学,不喜欢女人哭,是三毛“男朋友中唯一没车的一个”。然而,从三毛平实亲切的碎碎念中,仍可以切实感受到他的诚恳与担当。
他遇事不含糊,苦活儿、脏活儿、累活儿,一力承担;性格阔朗不自苦,两人的感情“是荷西在努力增加”。
荷西的性格里有孩子般的纯真。他把三毛父母寄来的猪肉干抢去给同事吃,三毛“真气他”,直叹荷西“被姆妈宠坏了”;他叫三毛的外甥和外甥女“亲爱的小蚱蜢”,写道“当你们收到这个小纸包裹时,赶快给纸上的鱼吃点东西,它们一路由非洲到台湾都没有东西吃”。
相濡以沫、点点滴滴的日常,渐渐汇成一片深情。
三毛说:“我一生在物质上没有如此苦过,但是有荷西,我可以撑下来。有时我会抱怨,但那是假的,心里没有太多的苦,我仍是很幸福的女人。”
他们也是患难之交、生死之交。三毛与荷西居住的沙漠小城阿雍局势动荡,一片“人挤人,人吃人”的地狱景象。三毛急得十天无食无睡,荷西在海边露宿两天,有船卡住,荷西用潜水帮忙换来上船的机会。他奇迹般地出现在三毛面前,两人相抱痛哭。
三毛写给父母的信中,自豪之情跃然纸上:“爹爹,姆妈,你们的女婿是世界上最最了不起的青年。他不但人来了,车来了,连我的鸟、花、筷子、书、你们的信……连骆驼头骨、肉松、冬菇……全部运出来,我连一条床单都没有损失。”
这一生有太多爱,太多活着的方式
爱情,只是三毛生命的一部分;而爱,则是贯穿三毛一生的主题。
在父母面前,三毛毫无保留,“我跟爹爹姆妈无所不谈”;她对父母,不仅有依恋,更有由衷的敬爱,盛赞“爹爹样样都行”“我的父母这世上找不出另外一对”;收到家里寄来的包裹,她兴奋不已,直呼“我领的最大”。
如三毛自己所说,她对父母,更多不是“孝”,而是“亲”。
回到台湾后,三毛的文字中最多的是“忙”和“累”,贫病交加,母亲癌症,每天需要应对无数伸来的手、要担的责。
然而,在收到患有脆骨症的少年郭星宏的信时,三毛仍毫不犹豫地认下了这个弟弟。通信经年,她殚精竭虑,事事为星宏想得极细极深。
信中字里行间满是疼爱:“如果有人敢歧視你,姐姐先把那个人打死”“姐只要活一天,就顾你一天”;她鼓励星宏写作、自立,说“你要有用,不可自暴自弃”;她极尽坦诚,甚至将心中伤痛剖出来,只为将心比心;她寄钱寄物,每笔钱如何花、如何存,都替弟弟打算得细致周全。
三毛怀念荷西时写道:“荷西的迷人,在于他实在是个爱生命、爱人类、爱家庭又极慷慨的人。”
三毛何尝不是如此?她清醒,最明白“大都好物不坚牢”,但每次仍全情投入、倾尽所有——
“爱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什么那么辛酸那么苦痛,但只要还能握住它,到死还是不肯放弃,到死也是甘心。”
这世上有两种永恒的距离,一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意味着孤独;一是现实与理想间的距离,这意味着苦痛。然而,总有人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要摘星。
(摘自微信公众号“1天1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