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品格

2022-02-07 11:24袁赛男
北京支部生活 2022年1期
关键词:斗争胜利中国共产党

袁赛男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历经磨难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为了人民、国家、民族,为了理想信念,无论敌人如何强大、道路如何艰险、挑战如何严峻,党总是绝不畏惧、绝不退缩,不怕牺牲、百折不挠。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认真总结中国共产党敢于斗争的经验,对于我们深入把握伟大斗争的基本规律,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勇于斗争  永葆顽强的斗争精神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因此,斗争是普遍存在的、永无止境的历史活动,回避斗争和放弃斗争就是放弃存在和发展的权利。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面对风险挑战,勇于斗争、敢于胜利,始终保持旺盛的斗争精神,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和成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斗争哲学”作为指导原则,始终持之以恒地全方位、多角度坚持和弘扬斗争精神,并将其融入整个革命斗争实践之中。1927年,在敌人镇压、屠殺的白色恐怖之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周恩来同志用“功在第一枪”高度概括了起义的历史地位和伟大意义,而“第一枪”之功正是源于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品格。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清醒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不会因为我们的忍让和退缩而停止侵略。因此,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形势多么险恶、战争多么残酷,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顽强的斗争精神,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树立了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的光辉典范。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面临的风险和考验一点也不会比过去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总想过太平日子、不想斗争是不切实际的。要丢掉幻想、勇于斗争,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寸土不让,以前所未有的意志品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我们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的。100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这是我们党最鲜明的特质和特点。我们要永葆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

坚持问题导向  确保斗争实效

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线,建立彪炳史册的伟大功勋?这里面有许多宝贵经验值得总结。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从来不回避问题,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作为提升斗争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原则和思想方法。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陷入低潮。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八七会议)。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八七会议在中国革命紧急关头及时地为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斗争方向,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使党在革命中前进了一大步。

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式讲话中指出:“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邓小平同志坚信,唯一出路就是通过改革加快经济发展。由此可见,体制改革从一开始就不仅是一个实践问题,而且是一个认识问题、思想问题,甚至是政治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奔着问题去”的原则在改革实践中得到了全面贯彻和充分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问题去,跟着问题走,哪里出现新问题,改革就跟进到哪里”,“改革是奔着问题去的,要解决问题就要针锋相对,提出的措施要有针对性”。这种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是斗争取得胜利的保障。

实践证明,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自觉找准矛盾问题和风险挑战的靶向,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时期夺取伟大斗争胜利的重要经验。

善于斗争  采取灵活的斗争策略

斗争是一门艺术,不是蛮干瞎干乱作为,也不是逞强好胜、争强斗狠,更不是盲目冲动、不讲变通。斗争有其内在规律,需要实事求是地根据矛盾的不同形式和特点,精准把握分寸,采取机动灵活的策略。在面对不同性质的矛盾风险及其不同的发展阶段时,我们党实事求是地选择恰当的斗争策略,勇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毛泽东同志非常讲究斗争艺术。抗日战争中,他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创造性地采取“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等多种斗争方式。对待国民党顽固派,毛泽东同志提出了灵活的斗争原则:一是自卫原则,二是胜利原则,三是休战原则,就是“有理、有利、有节”,这样“就能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就有争取时局走向好转的可能”。对待党内个别同志存在的问题,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同志将革命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高度结合起来,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采取“团结——批评——团结”等方式,正确、积极地开展党内斗争。延安整风运动开创了用整风方式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成功范例,全党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的认识达到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的一致。

实践证明,在伟大斗争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把握规律,强调斗争形式要因主要矛盾变化而变化,根据主要矛盾实际调整斗争方向,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斗争领域的具体运用,也是我们制定斗争方针、实施斗争策略、赢得斗争胜利的根本依据。我们要善斗争、会斗争,提升见微知著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洞察先机、趋利避害。要加强战略谋划,把握大势大局,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轻重缓急,科学排兵布阵,牢牢掌握斗争主动权。

在新的伟大征程上,只要我们把握新的伟大斗争的历史特点,抓住和用好历史机遇,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凝聚起全党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责任编辑:宋丽群)

猜你喜欢
斗争胜利中国共产党
坚持就是胜利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在斗争中走向胜利
领导干部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艾滋病之役
坚持
胜利的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