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洋
内容提要:产业学院由行业产业与地方高校共建共享,在培养急需的应用型产业人才、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行业产业与地方高校均已认识到建设产业学院的重要性,但建设中地方高校普遍存在人才培养定位不准、工学交替不易和师资队伍缺乏等困境。共享经济理念与产业学院建设有着天然契合,推动校企优质闲置资源共享,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并实现产业学院资源最佳、成本最低、运行最优。建设共享经济产业学院关键是要充分调动多元主体的积极性,政府要注重协调引导作用,高校要突出主动建设,企业要实现深度参与,这样产业学院才能充分发挥协同育人和科技服务作用。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大量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朱丽献和尹德树(2021)指出,地区人才供给主要依靠政府投入下高校的人才输出。所以,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的结构与地方教育发展密切相关。地方高校(本文特指地方本科院校)扎根地方发展,是为区域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体,也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在地方高校发展初期,大多都是沿袭老牌高校的发展路径,按照综合性大学的办学模式进行建设。特别是在经历了本世纪初教育部组织开展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后,地方高校都比较注重学科专业引领,强调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综合素质,比较少的对接行业企业发展,较少关注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但随着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不断出现,区域经济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呈现出差异化特点,“千校一面”的培养模式已越来越不能满足行业企业的需要。地方高校要发展,必须要转型,必须紧密对接区域和产业行业的发展需求。
2015年,教育部等多部委联合出台的文件《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转型高校可以与行业、企业实行共同组建教育集团,也可以与行业企业、产业集聚区共建共管二级学院,并积极争取地方、行业、企业的经费、项目和资源在学校集聚,合作推动学校转型发展。”转型发展应用型高校已成为地方高校的基本定位。同样,为破解这一困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实行“引企入校”改革。推进高校转型,落实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建设产业学院是最重要的载体。
最近几年,在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经济发达省份都相继开展了地方高校产业学院建设的探索。随着产业学院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界对其建设的相关研究也逐渐增多。通过“中国知网”检索,截至2022年1月,以“产业学院”为主题的相关研究论文共有1138篇,直接以“产业学院”为关键词共455篇。以“地方高校、产业学院”为主题进行检索,论文仅有40篇,基本都发表在2016年以后。这个时间也和国家出台政策引导高校转型发展的时间节点吻合。可知,从2016年产业学院建设步入了新阶段,关于产业学院研究也逐渐成为了新热点,研究成果增多,但关于地方本科高校产业学院的研究仍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研究较多的仍是关于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发展,这与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定位有着极大的关系。而随着事业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地方本科院校提出了推进产业学院建设的工作目标;国家和省级教育主管部门也从2021年开始在本科高校中开展产业学院的申报遴选工作。如常熟理工学院自2009年创建第一个光伏科技学院以来,现在,产业学院已成为常熟理工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张特色“名片”。因此,对地方高校进行产业学院建设情况展开相关研究,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都很有意义。
“产业学院”概念提出,最早可追溯到英国的“产业大学”,但英国的产业大学只是一个提供终身学习的网络平台,与中国目前高校所设立的产业学院在内涵和组织形态上都有本质的区别。在国内相关研究成果中,“产业学院”提法最早出现在1988年,在覃晓航(1988)的《广西民族高等教育发展试探》文章中,建议“结合广西的特色资源建立一所民族‘产业技术学院’”。此后,产业学院的概念只是偶尔在学术研究中被提及。1994年,成都大学创建了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这是可以查到的在大学设立产业学院的较早案例。但这里的产业学院与传统的学术型二级学院基本没区别,并没有引入行业产业资源参与共同办学。2006年以后,产业学院的内涵和形式有了改变,开始有行业企业作为主体参与办学,有了现代意义上的产业学院。周红利和陈华政(2020)认为,2006年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与浙江物产集团共同创建了物流产业学院和汽车后服务连锁产业学院,这是中国大陆最早的产业学院。产业学院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从初步探索阶段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专家学者在产业学院的基本概念方面也已形成共识,普遍认为,产业学院是指高校与行业产业紧密融合,充分利用和挖掘高校、行业企业和政府资源,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的校企深度融合的办学模式。宣葵葵和王洪才(2018)还认为,产业学院建设的最大价值就在于促进高校特色建设和转型发展。这也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特色发展的办学思路不谋而合。
目前很多高校都启动了产业学院的建设,从发展现状来看,高校产业学院建设存在着以下几个特征:一是组织形式虚实结合。一些高校创办的产业学院是实体化形式,产业学院的地址在校内或者产业集聚区,如宿迁学院与京东集团共建实体的宿迁学院京东商学院,为京东等企业培养急需的商务管理人才;也有的是虚拟形式,是以教育合作项目为牵引,如常熟理工学院创办的全国第一家电梯工程学院以及光伏科技产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纺织服装学院等。二是产业学院参与主体出现多元化。既有校地合作、校行合作还有校企合作、校地企合作等,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既有一对一的合作,也有一对多的合作。如江夏学院根据该省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对装配式建筑人才产生的需求,与省住建厅以及福建建工集团等10余家建筑企业共建装配式建筑产业学院。三是在学习形式上呈现多样性。既有工学交替模式,即学生根据教学安排,整个学期或分时间段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通过“干中学”来提高实践能力;也有企业的技术骨干直接到学校,参与日常的教学工作。鉴于产业学院建设呈现出多种办学形式,而对其办学定位,目前学界有卢建坤等(2017)的“教育平台说”,有朱为鸿和彭云飞(2018)、蔡瑞林和徐伟(2018)的“办学机构说”,还有徐秋儿(2007)的“教学基地说”等多种观点。多种观点的百花齐放,也和当前地方高校产业学院建设还处于探索实践阶段有关。
2020年8月出台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指出,“以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面向行业特色鲜明、与产业联系紧密的高校,重点是应用型高校,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从目前发展来看,参与产业学院建设的高校类型较多。双一流高校、地方高校、高职院校等类型高校都根据自身不同的建设需求和高校与行业企业的关系,选择了产业学院。从目前产业学院的类型看,主要分为资源共享型、共同发展型和产业引领型三种模式。产业引领型产业学院是最高层次,对产业行业的发展起着引领带动作用。双一流高校因为学科专业实力较强,处在科技创新的最顶端,比较受到产业龙头企业的青睐,所建立的一般都是属于产业引领型。但是,如果高校的科研实力不强或者区域内缺少所属行业大型企业,则很难建立起产业引领型产业学院。
地方高校一般都设置在地级市,区域的企业发展水平较少能够达到产业领先水平,而且地方高校的定位一般都是应用型高校,本身的学科专业水平、科技创新能力与传统老牌高校、双一流高校相比有着比较大的差距,所以地方高校设立产业引领型产业学院不太现实,设立的一般都是资源共享型或者共同发展型产业学院。而这两类的产业学院建设的共同点就是资源共建共享,行业产业在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中参与度更高。目前,地方高校产业学院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困境。
(1) 人才培养需求定位的困境。地方产业学院的定位是为区域内的行业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但在实际运作中却存在着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不精准等问题。第一,地方高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相对优势的学科专业,这些优势主要基于原有的办学传统和现有的师资状况、现有的教学科研平台获取的,但这些优势学科专业和区域重点发展的产业有时并不完全契合。特别是在当前全国各地的招商引资大背景下,地方引进的一个大型企业很有可能之前在该地区就是产业空白,后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变成了当地的支柱产业。此时,地方高校为了兴办产业学院,赢得合作方的青睐,就在功能定位中包含服务区域经济、培养产业需要人才等功能,这时地方高校存在着相关学科专业实力不强、师资队伍水平欠缺、产教融合度不够等先天不足,这样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不能给人才培养确定清晰的定位,也不一定符合企业的要求。第二,地方高校产业学院的定位是为本区域的行业产业服务,但地方高校的招生都是面向全国招生,学生毕业后往往都是前往发达地区或回家乡就业,所以毕业生就业的假区域性也让为区域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定位流于形式。第三,合作的区域行业企业对某一类型的专业人才的需求可能并不具有常态化。企业会根据行业产业的发展需要和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变化,调整经营方向,特别是随着市场风险的增加,很多企业都会启动多元化发展战略,不同的战略时期就会对企业所需人才的结构进行适当调整。而多数产业学院的功能定位都是立足于前期的企业需求,缺少立足长远的战略性定位,且人才的培养具有周期性,对满足企业的人才培养需求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培养的毕业生与区域内产业用工需求不匹配,就会出现产业学院学生就业难现象。
(2) 工学交替培养的困境。地方高校现在还都是沿袭传统的学术型本科高校的办学模式,在学制和学分设计上较为严格,人才培养方案上有明确的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学分和课时数,弹性空间很小。如果为了增加学生在行业企业的实践时间而延长学生的学制,易造成学生毕业延期,既增加了学习费用,也不利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后续学历晋升,肯定得不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同样,如果是在规定的本科四年学习中拿出相对完整的一个学期或一年的时间去生产或研发一线进行实习实训,一方面就要挤压专业理论课的时间,另一方面还会带来工学交替学习场所变化以及工学时间衔接等一系列操作问题,甚至还有企业导师工作量评定和报酬商定等;另外,企业经营是有着自身规律的,会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与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规律并不完全一致。如一段时期,行业企业订单量变多,那么为了提高效率赶工期,就会大量使用熟练工,使用企业原有员工,学生的实习实训的机会就会变少。如果只是拿出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实习实训,那么实践意义就非常有限,和原先的人才培养方式毫无差别,体现不出产业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
(3) 师资队伍方面的困境。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科技服务,师资队伍都是关键因素。现在,地方高校师资引进方面,基本都是博士起步,所以师资队伍学历较高,但这些教师基本都是从家门进校门,又从上学的校门进入工作的校门,大多数都是属于本硕博连读,在硕博学习期间接受的都是学术型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缺少产业工作的实践经历,他们解决具体实践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弱,所以也大多不具备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教学实践能力。而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人才,因为学历因素被挡在了高校门槛之外。导致地方高校的学术型教师占比较高,“双师双能型”教师数量不足。另外,受到大学排名等影响,地方高校的评奖评优、职称晋升等教师发展“指挥棒”也都和研究型大学类似,侧重考核高级别论文发表和高层次课题获取,对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所培养学生的双创能力并无硬性规定,使得相当一部分高校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践实训时投入精力不够、研究不深。而产业学院中的企业导师,虽然也参与学生的实践指导,但他们毕竟是属于企业人,一切的工作都以服务于企业的生产需要为中心,当指导学生实践实训与企业的生产出现矛盾时,首先是满足服务企业生产。所以,双方师资共同育人有时流于形式,效果不佳。
综上,地方高校产业学院建设中存在以上困境,必须建立通畅的信息沟通机制、有效的资源整合机制以及多赢的利益共享机制,方能有效解决。这正与共享经济的“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共享海量的分散化闲置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经济活动总和”的理念存在着天然的逻辑契合。
郑联胜(2017)认为,共享经济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而产生的新思维方式和资源配置模式。郑洋(2021)认为,共享经济作为新的经济模式,其核心在于通过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提升闲置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供需矛盾。共享经济的显著特点就是盘活闲置资源,实现多个主体对资源的共享。共享经济的实现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可以共享的物品或服务,即暂时闲置或者利用度中度;二是物品或服务的所有者有共享的意愿;三是具有连接使用者和需求者的机制或平台。
地方高校产业学院通常是由地方高校和区域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等多元主体共建。但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地球已经变成了地球村。所以,地方高校产业学院的定位不能仅仅只为某些少数的企业服务,特别是为了有效破解人才定位不准这个困境,产业学院的服务产业应该是为区域产业服务,甚至如果能力允许,可以为国内外整个产业进行服务。地方高校可以依托本地的优势产业共建产业学院,但建成后不能局限于只为本地的产业服务,同样,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也应是以本地产业资源为主,但不必局限于本地资源。只要有益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所有与产业相关的教育教学资源都可以加以整合利用,开展共建共享。运用共享经济理念建设共享经济产业学院有助于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共享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资源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实现了多个主体对资源的共同使用,强调闲置资源合理使用,注重物尽其用。比如大家熟知的共享单车、共享民宿等形式,单车、民宿的使用者并不就是该物件的所有者。使用者只是通过共享平台,用比较少的成本代价暂时取得了使用权,使用结束后仍然要将物件归还给所有者,即在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转移使用权。地方高校建设产业学院目的是为了服务区域产业发展,为产业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提供技术服务。培养高素质人才离不开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作为地方高校,其主办单位是省市级地方政府,但地方政府对高校的经费支持往往有限,所以地方高校的收入主要依靠生均经费,这些经费维持正常的开门办学可以,但如果想购进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常捉襟见肘,而且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实验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加快,地方高校要想提高育人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必须引进校外优质教育资源。地方高校进行产业学院建设,引企入校目的也是为了引进优质办学资源,鼓励行业产业作为主体共同参与办学,弥补高校在实践实训和师资资源上的短板,实现行业企业的资源与学校共享。共享经济中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特征,使行业企业可以通过暂时出让资源的使用权获取收益,使暂时闲置或使用度中度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企业的资源共享成为了可能,便于地方高校产业学院汇聚优质资源,有助于地方高校产业学院顺畅运行。
地方高校兴建的产业学院,既有一对一的合作,也有一对多的合作。一对多的合作就必然面临着如何选择最优资源的问题。如江夏学院就是与福建省内十多家建筑类企业共建了装配式建筑产业学院。如何实现信息对称,从合作企业中选取最优质的实践教学资源和企业导师开展人才培养,是产业学院最关心的问题。共享经济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建有大数据共享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及大数据支持,形成强大的网络交易平台。平台将系统内分散的需求信息和分散的供给信息集中并且有效连接起来,实现了信息的有效对称。另外,在这个平台上,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供需信息进行分析,能够提炼出便捷、精准的匹配信息。地方高校产业学院可以利用共享经济提供的大数据平台发布需求信息,再通过网络共享平台实现在众多的合作企业中,快速匹配到符合高校需求的最佳资源信息,并为我所用,达到最优的育人效果。如中西部的地方高校产业学院可以通过共享平台,经过大数据匹配,选择东部沿海地区的相同领域企业进行合作,引入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实现共享的同时,地方高校产业学院的毕业生,可以通过共享平台发布相关求职信息,整个行业内企业都可以根据毕业生信息进行双选,既满足了专业对口就业,还能够实现高质量的就业。毕业生的就业面向整个行业,也有效解决了区域内产业人才需求饱和或培养人才类型暂时不需要的困境。
人人参与是共享经济运行的保障,指人人都是供给者和参与者。在威廉姆森等(2008)看来,资产专有性越强,合作双方的交易成本相对越大,投入资源被套牢的可能性越大。在地方高校产业学院建设过程中,必然要产生成本。一是信息收集成本,地方高校和企业在开展前都必然会对对方的信誉度、办学资源质量等要素进行收集和甄别,而收集的过程必然要产生信息费用;二是监督和争议解决成本,校企双方合作必然会产生分歧,这些争议和分歧要依赖协商仲裁机构,也会产生相应的成本;三是沉淀成本,校企双方进行合作,必然要投入人力成本、设备资源,一旦双方退出合作,这些成本无法收回。而共享经济的出现,可以降低这些成本。在共享经济运行中,因为人人都可以是参与者,导致供给量和需求量大量富集。大量的供给方信息形成了资源的供给池,同样需求方信息形成了需求的供给池。在地方高校产业学院运行中,因为共享平台具有的大数据精准匹配减少了信息收集环节,降低了信息收集成本。共享经济的信用约束机制,可以通过有效约束双方的行为,减少不诚信事件的发生。因为,一旦上了诚信“黑名单”,将对今后的共享行为乃至企业的经营行为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同样,因为供需池的扩大,即使校企某一方退出合作,依然存在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依然因为巨大的供需池存在,可通过人人同享,实现新的匹配,进行新的合作。资源数量的增多,还产生了规模效应,成本的边际效应也得到了体现。也正因为如此,共享经济相比购买和普通租赁更优越,成本更低。资源的占有一方暂时放弃某个时段使用权会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而租赁方以远低于购买价格的成本获取了资源的使用,多方实现共赢。
共享经济地方高校产业学院是一种新的运行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方面,需考虑各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必须统筹考虑、精心设计、多方发力,才能真正实现产业学院设立本意。在共享经济产业学院建设过程中,政府、学校和企业是核心的三个主体。在共享经济产业学院建设过程中,政府要体现调控引导作用,学校要发挥主动建设作用,企业要实现深度参与作用,才能构建一个资源共建共享、满足多方利益诉求的命运共同体,实现共享经济产业学院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围绕加强产业学院建设,政府已经有了明确的态度。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中明确指出,“鼓励企业依托和联合职业学院和高等学校设立产业学院。”2020年,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又联合印发《关于印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鼓励地方高校和产业共同建设产业学院。设立产业学院是时代趋势和现实选择。高校的首要功能是人才培养,产业的终极目的是追求利益。要想建设好产业学院,必须首先解决好高校与产业之间的育人与盈利矛盾。目前国家层面虽已有专门的文件支持产业学院建设,但各个地方仍还未出台更具体的相关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如产业学院的各方主体的职能界定、利益分配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产业学院建设的实质性突破。这些,都还亟待政府进一步发挥作用,出台相关的指导性文件。另外,共享经济产业学院建设过程中,能够实现各类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共享经济语境中大数据共享平台和诚信约束体系的建立。而这两者的建立,也都离不开政府的牵头协调。大数据共享平台的建立,需要政府引导社会资金或政府前期投入资金构建平台,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校企双方将相关闲置资源暂时出让使用权进行共享。诚信约束体系的建立,一方面需要地方政府出面沟通,与银行系统协商,实现银行系统的企业征信信息与共享平台有效对接,便于实时掌握各参与主体的信用情况;另一方面,还需建立起共享交易平台上各共享主体的诚信保证准入机制,详细记录每次共享行为完成情况,并对出现的违约行为进行惩戒,以保证交易安全,减少共享风险。而这些体制机制的建立,靠地方高校和企业都无法完成,必须依靠政府。
共享经济产业学院设立的价值所在就是利用共享经济理念,为区域产业行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推进共享经济产业学院建设,虽然不是地方高校一方的事情,需要政府、企业多方参与, 共同发力,但其中地方高校要起牵头主导作用,主动建设产业学院。共享经济产业学院不能还沿袭现有传统的学院办学之路,既不能贪大求全,也不能以某一单一学科作为支撑,而要找准办学的最佳切入点,整合学校的学科专业优势,构建学科专业集群,对接产业链、创新链,并通过有特色的产业学院建设,以点带面,实现地方高校特色化发展之路。
一是要灵活体制机制。要进一步强化在组织架构、资源选配、利益保障等方面的顶层设计,给予共享经济产业学院在专业培养模式、实习实训模式、课程专业选择、校内师资调配等方面更多的自主权;可通过“项目制”“股份制”等灵活形式,广泛吸纳校内外优质资源开展合作,实现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工作。二是组建学科专业集群。围绕国家需要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构建学科专业集群,破解“优势不显”“特色不彰”“结构不优”“发展粗放”等突出问题。还要积极对接产教融合、新工科建设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趋势,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体系,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才能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符合需求的高素质优秀人才。三是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与区域产业的深度合作。要扩大科技服务覆盖面,通过促进创新平台、创新团队、创新人才与区域及相关产业的科技创新体系深度融合,努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学校在服务区域产业中的影响力,帮助产业解决实际困难,吸引更多的行业企业拿出更多的优质资源到共享平台参与产业学院建设,并投身到学校发展中来。
产业学院与传统的二级学院最重要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属于多元主体共建,实行的是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企业深度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共享经济产业学院建设的出发点是满足产业需求,所以作为需求方的企业要主动深度参与产业学院建设。企业要破除与己无关的狭隘思想,主动将自身的人才、技术需求与高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和科技研发力量对接起来,与地方高校协同,有针对性地破解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人才和技术难题;同时,企业要树立起资源共享理念,主动将自己的优质实验实训资源、企业师资与高校进行共享,全程参与人才培养,为地方高校提供人才培养便利,力争实现“人才培养方案共定、专业课程教材共编、实验实训设备共建、优质师资队伍共育、优良校企文化共融”,通过共建共享经济产业学院,达到教育与产业、人才与市场、学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地方高校共享经济产业学院是基于共享经济理念,以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为支撑,通过构建起海量的共享的供需池平台,完成资源集聚并实现精准匹配,进而提升地方高校服务产业能力,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共享经济产业学院作为新生事物,适应了后疫情时代的教育教学要求,不仅可以完成线下的资源共享,还能够实现线上的资源集聚和精准匹配,符合未来的教学发展趋势。但共享经济产业学院作为一个教育教学共同体,在其建设过程中,必须有效调动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的共同积极性,各司其职形成发展的合力,并通过有效手段和激励措施吸引尽可能多的企业主动将资源在共享平台上进行共享。在吸引企业共建过程中,企业数量少,不容易吸纳到优质的产业资源,不利于为产业培养人才;企业数量多,无疑又会增加内外部的管理运行成本。因此,在今后推进地方高校共享经济产业学院建设的研究和实践中,还要通过协同理论、三螺旋理论等对共享经济产业学院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并通过构建起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制度,实现学院建设过程中的“帕累托最优”,只有这样地方高校共享经济学院建设方能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