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视角下视障大学生思想教育实践探究

2022-02-07 04:53□张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期
关键词:新生群体融合

□张 帅

一、融合教育的特征

(一)关注平等与差异。融合教育的平等观不仅指教育机会的均等,更是在教育过程中满足每一类人群不同的学习需求。针对特殊群体应是一种适应性教育,适应其自身身体状况及未来职业发展。在融合教育理论提出后,相继有学者论证了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相分离的教育形式是有悖于公平与正义的,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分离的背后隐藏着权力与社会不公平的再生产机制。视障学生由于学习工具特殊性,视力限制长期在特殊教育学校内学习,与正常学生分离,学习机会不均等,交友圈狭小等不公平现象都融合的视角下进行了关注,这就赋予了融合教育平等的特征。

(二)关注合作与包容。融合教育呼吁打破教育二元体系,倡导关注特殊群体与普通学生的合作,但隔离体系仍然有较大的生存空间,隔离体系创造了视障学生与其他人界限分明的群体,视障学生在特殊学校里形成群体关系网,在相对封闭化的环境中进行社会交往,从而创造出封闭,残缺,狭隘的特殊文化。特殊群体在这种特殊文化中寻找到安全感,归属感。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确定出对社会的基础判断是不正确的,一旦走向社会,不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怎样的后果,以及用惯有思维为自己行为辩驳。最明显体现为缺乏合作意识与包容意识。

二、视障大学生教育管理的现状

(一)视障学生的专业选择方向少。高等教育院校关注到视障学生的自身特征与优势,较多地将专业设置为针灸推拿,康复治疗与音乐表演相关专业,很多高等院校专业设置雷同,甚至照搬国内现有的专业设置,教学模式较为狭窄固化,视障学生的确缺少多样专化业选择性。迫于生计选择针灸推拿,然而国内各院校培养的视障学生多数从事此类工作,造成了专业人才饱和的困境。

(二)视障大学生存在的社交困难。

1.朋友圈狭窄固化。与刚步入大学的普通大学生不同,视障大学生高中时期的校友、同伴紧密迅速形成关系网,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结成同伴关系,缺乏结交新朋友的强烈愿望。

在基础教育时期,普通学生成长过程中通过升学分班的途径接触新的朋友,进入新的交友圈,然而视障基础教育普遍采用的是封闭式教育管理模式,减少了视障学生与外界的接触,加之盲人学校普遍规模较小,基础教育阶段大规模的盲人学校也不过两三百人,少的仅有几十人,久而久之,朋友圈固化,交友范围狭窄,与社会产生脱节是可想而知的。对于未知的群体有恐惧心理,关心的内容和接触的东西不同,比如盲生的游戏和低视力的游戏不一样,爱运动的盲生不多,盲人门球,足球,练习的内容与正常足球运动不同。

2.表达方式单一。交流语言运用不同;对事物描述的不一样;例如:人们日常提问中“看电视剧西游记,哪个画质更好一点”盲生会回答“旧版的音质差一点”。视障学生重视的是描述听。此外,虚拟世界里的聊天中的表情符号,正常群体几乎每日都使用,但是视障学生不能读取表情符号的情感色彩。

3.年龄差距大。视障大学生由于身体原因在治疗中消耗的时间不同,求学过程中有过休学或辍学经历。还有特殊教育学院针对特殊学生采取单考单招的方式,部分学生专科毕业后参加高考成为一名视障系新生,另一部分高中应届毕业参加高考的学生。生源不同,导致了新生入学后,同年级同学年龄差距1~10岁不等,不同年龄阶段价值观存在差异,也阻隔了同学间的正常交往。

(三)视障学生存在的心理困境。

1.心理落差大。视障大学生能够考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在高中都曾获得优异的学习成绩,步入大学后,身边有更多成绩优异的同学,更加刻苦的学习环境,会使其心中出现落差,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2.缺乏自我反思能力。视障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家庭与社会给予的很大关注,长此以往思考角度往往以自我为本位;突出表现为与同学发生摩擦时,不能集中注意力倾听;固执己见,反复诉说着自己观点。常常将自己视为受害者,视为受到不公平对待,这样的思考方式是错误的,需要从思想工作着手教育引导。

3.自卑心理。家长对于视障学生在步入大学前照顾的十分细致,夹菜、叠被、购买生活用品等在步入大学前并不需要独立完成,来到大学后,产生对比,感觉到自己很多地方不如别人,最终将不会的东西都归结为看不见,从而不会的越来越多,产生自卑心理。

4.敏感心理。视障群体主要分为全盲和低视力两种类型,部分盲人有一些视力和光感,他们往往在心中认为自己与常人无异,只是眼睛看不到,但是在公众场合人们看到视力障碍人群,会给予照顾,例如公交车司机让乘客帮助“搀扶”一下,“搀扶”一词就会使视障人群感到不适,认为只有病人需要搀扶。他们更愿意给别人帮助,但是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善意。

三、视障大学生开展融合教育教学管理方式

(一)开展“随专业就读”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提出,使随班就读成为特殊教育普及化、高质化的重要实践路径。高等教育学校具有丰富多彩的专业设置,由于视障群体自身的生理限制,在就业和专业选择上大多数局限于选择针灸推拿专业,缺少更多的选择性,也给就业市场造成压力,出现人才饱和,综合类大学应发挥其专业设置多样的优势,开展随专业就读的方式,允许学生在完成本专业的学分学时外,应用课余时间自由选择其感兴趣的专业,获得双学位,为走向社会做更充分的准备。例如;文学、历史、同声传译等专业学校应给予政策支持,为从事针灸推拿以外的专业开拓可能性。视障学生将发挥朋辈效应,为更多视障学生建立信心,丰富专业选择性。

(二)增强社交沟通能力培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开发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导向的教育模式。

1.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新生入学后进行新生入学教育,开展军训、新生素质拓展训练等活动,鼓励每一名学生通过组建小组形式参与其中,按照不同年龄、不同地区、不同专业划分小组,在活动中扩宽交友的范围,结交新朋友。对于视障新生来说,大学是一个新的环境,容易出现各类不适应状况,根据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答疑解惑,带新生熟悉校内环境和周边环境,开展新生见面会、家长会和寝室走访等适应教育,暖心教育,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要求和生活节奏,正确面对困难与不适,提升社交能力。同时,尽可能多地创造同学之间的自我介绍机会,使同学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2.跨专业、学院开展融合。积极开展适合残疾学生和健全学生融合参与的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结合国际助残日、国际盲人日等特殊纪念日,组织开展视障学生与其他学院学生的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发动视障学生作为志愿者为他人服务;鼓励视障学生与正常学生组成志愿者协会,分别根据其专业特征,共同完成志愿者活动,例如走出校园,走向社区针灸推拿专业进行推拿按摩,团队的正常学生负责联络往返交通乘车。可以通过增加视障学生与正常学生的交流机会来培养其社交能力。此外培养了视障学生换位思考能力,使其拥有感恩之心,使视障学生体验到被他人需要,为他人奉献的喜悦。

3.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成立推拿养生协会,盲文翻译团队等志愿服务团队,积极开展志愿服务,通过义务推拿、养生讲座、义诊、募捐、慰问送温暖等特色志愿服务方式服务于社会,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视障群体可以把中医专业知识在实践中运用,为工作人员进行推拿按摩,为公交车司机、火车站工作人员缓解身体疲劳并详细讲解常见疾病预防方式及病理特征,用行动感恩回馈社会的关心和帮助。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对视障学生进行了切身的感恩教育,为他人带去帮助,为社会无私奉献,彰显出残疾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采。

(三)加强心理疏导。融合教育鼓励差异性教育,差异化管理。“一视同仁”听起来似乎颇为公平、公正,实际上这句话根本就既不公平,亦不公正。视障学生相较于普通学生更加重视公平性,教育主体对普通学生和残障学生采取“差异化”的教育培养模式,让视障学生都能在“差异化”中体会到外界给予的尊重。

1.鼓励学生正视自我价值提升。阿德勒认为人格的健康发展应多依赖于自我追求优越的努力,这种克服自卑的后天补偿力量强调了个体的自主性。那些低自我价值感的人常将别人的评价和态度来进行自我评价及调节自己的行为,而不是依靠増强自身的价值。对于视障学生由于好胜心强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应从思想深处予以开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比较观,正视自身的缺陷,发掘自身优势,不在学习成绩上进行单项比较,将提升自身作为终极目标。

2.培养社会本位意识。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即劳动既是人类的本质,又是人的个体本质。由此而认识到个人和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个人离不开社会,人的本质首先是类的本质,没有人“类”,个体将无所依附。同时,社会也离不开个人,人作为“类”是由一个个现实的个体组成,每个现实的个体都具有类本质的规定性,个体是类本质的载体,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最终统一到社会性。[2]因此,应该教育视障学生树立社会为本位的价值观,在服务社会与为他人付出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进而不断提升换位思考的能力。

猜你喜欢
新生群体融合
重获新生 庇佑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融合》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新生娃萌萌哒
新生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