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兰芳
(福建商学院 纪检监察室,福建 福州,350012)
在党的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整体态势依然严峻复杂,全党上下要齐心协力,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战略目标。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肩负立德树人和文化引领的重要使命,是深化标本兼治、实现“三不”一体推进战略目标的重要参与者。如何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刻内涵与建设要求,充分发挥高校管理的育人功效,构建风清气正的廉政生态显得尤为重要。
高校廉政生态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一直以来备受广大学者的关注。覃冯[1]等基于政治生态学视角,深入分析我国高校廉政生态的环境形态及其结构要素,探究高校廉政生态系统的优化路径;颜奇英[2]等结合新时代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现状,深入分析廉政建设的基本内涵与价值意蕴,并从教育、监督、制度、文化建设等四个方面探究廉政生态建设的实践路径;韩喜平[3]等认为廉政文化是廉政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优势,用廉政文化涵养、带动、构建廉政生态;魏新兴[4]等基于行政生态学基本理论,从生产、消费、分解三个方面分析高校廉政生态的系统风险及其优化路径。目前,国内对高校廉政生态的研究多从内涵探究、政治生态分析、文化建设等角度切入,较少从系统层面探究高校教育管理活动对廉政生态建设的影响。
“教化育人”是高校廉政生态建设的核心价值[5],高校廉政生态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教育生态的熏陶与浸润。本文结合教育生态学基本理论与方法,深入分析高校廉政生态的系统特性,剖析影响廉政生态建设目标得以实现的诸多因素,探究提升高校廉政生态系统性、科学性、长效性的有效路径,助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高校的廉政生态是党风廉政建设和校园软环境发展的集中体现,包括廉政文化、廉政监督、廉政制度等。从高校廉政生态系统的构成分析,该系统包括各级领导干部、教职工、学生群体、各种教育环节等系统要素,以及廉政文化、制度规范、行为作用等廉政因子[2]89。各要素与廉政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时刻进行着能量传递和物质交换,使得廉政生态保持有序的运动状态。当达到稳定状态时,系统能够时刻保持自我调节与适应,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外来不良影响,但当系统变动或外界干扰超过系统可调节的最大极限时,可能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滋生廉政风险,引发廉政危机。失去平衡的廉政生态在廉政因子和系统要素的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的调节与适应,将达到新的平衡,整个廉政生态系统的演变与发展始终处于“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 的动态发展中。
我国高校廉政生态系统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和时代性,其通过调整和修正来满足新时代我国政治生态建设以及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需求,具体表现为廉政文化本身及其传播形式的创新与实践。首先,高校的廉政文化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社会的廉政文化,它具有更加明确的教育对象和教育规律,以及更加迫切的创新需求。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既要满足当代社会政治生态建设的需要,又要遵循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既要保证文化内在的政治性、理论性、系统性,又要打破思维枷锁,促进文化再生产,提高文化自身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渗透力。其次,在廉政文化的传播形式上,高校具备前沿的传播知识与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兼具理论传播与实践传播双重优势,能够根据教师工作需要以及学生学习兴趣与方式的变化,及时调整传播内容、宣传媒介及传播方式,满足新时代师生多样化的个性需求,促进廉政文化内化吸收。
高校廉政生态系统是以各级领导干部、教职工、学生群体以及各种教育环节为要素,以各类廉政因子为驱动力的系统,系统内各要素间、要素与廉政因子间、廉政因子间都存在极为复杂的关系,无法用明确的方法或公式进行表达或预测,具有显著的非线性特征[6]。如教学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行为,不能简单地拆分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各廉政因子对师生群体的作用,不能等同于各类廉政因子功效的简单叠加。此外,廉政生态系统除存在一定的有序性和必然性外,还具有偶然性、随机性、不确定性等特征。廉政生态系统运行的质量受学校教育、管理及监督水平的影响,也受到受教育者个人的认知水平、人际交往能力等诸多因素影响,且廉政教育管理的成效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期间容易受多种因素干扰。因此,构建一个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到底有多少因素在起作用,各因素又占多大比重,其间的因果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高校廉政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在接收外界资源的同时,又不断地向社会传输品行高尚的人才和廉政文化研究成果,该过程使得廉政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外延性效益。高校是文化资源和高学历人才的聚集地,具备较强的廉政文化集聚、积蓄和再生产优势[3]22。碎片化的廉政文化资源经过高校理论研究者专业化、系统化地加工,与经济学、政治学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深度融合,增强了廉政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和穿透力,在提高自身系统生产力的同时,随着系统间的信息交换,也为社会廉政生态系统注入源源不断的生产动力。同时,随着学习周期的结束,大学生脱离校园体系进入社会生态,成为社会生产与廉政建设的中坚力量。因此,高校廉政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外延性效益,是社会生态系统的动力源泉。
随着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持续深化,各类教育要素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极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廉政生态系统的科学运行,给高校廉政生态建设带来较大的风险挑战。
根据教育生态学相关理论,在廉政生态系统中构成实现廉政教育功能的要素均可称为教育者,主要包括行政管理人员、教师群体等,具有显著的多元性和复杂性特征。其中,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根据职能划分,归属不同的职能部门,校纪委是廉政教育与监督的主导群体,起到领导、组织和协调的作用,其他行政管理人员则根据所管辖的具体事务,将廉政制度及文化内化吸收,并运用到日常工作和学生教育管理当中。教师是直接从事培养人和理论研究活动的群体,包括思政教师、辅导员及其他学科专任教师。教师群体将廉政文化内化吸收后,通过理论研究、课堂融入、面对面交流、学生活动等多种方式,开展大学生廉政教育。
高校廉政生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通过科层化管理,在各教育者间完成廉政要素的传输。然而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各教育者因为工作内容以及教育管理对象不同,难以通过简单的信息再传输达到系统的育人要求。必须有效发挥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工作实际采取针对性的教育引导。但各教育者的理论素养参差不齐,开展教育的时间、形式、载体等差异较大,且廉政教育具有明显的交叉性,教育成效也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难以在整个系统层面进行系统化、层次化的统筹协调。
开展深入细致的廉政教育有利于从根源上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是建设高校廉政生态的重要途径。高校廉政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较强的耦合性,都是从意识形态的认知入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自我教育,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导向性、实践性、长期性和反复性等特征[7]。但相比于思想政治教育,廉政教育的对象和目标更具广泛性和多元性。高校廉政教育对象包括党员干部、教职工及大学生,三类群体具有不同的教育标准和教育重点,需要逐级分层分类进行教育引导。
对于党员干部的教育,要着重提高政治站位,注重公权力行使的引导与约束,杜绝滥用公权力的陋习;对于教职工的教育,要明确贪污腐败的危害性及我国反腐态势的严峻性,激发崇廉尚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于大学生的教育,要牢牢把握思想逐渐成熟定型的关键时期,着重培养政治意识和廉洁信仰,提高廉洁认知水平[8]。三大群体的培养重点各异,且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及时间安排差异较大,统一的信息传输难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差异化需求,需要根据群体特性和目标需求,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与引导,这对整个廉政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的准确性和有序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育载体是高校建设廉政生态的重要因素,廉政教育必须通过特定的载体才能进行,是廉政教育主客体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桥梁。为适应时代发展,传统载体不断融入新理念、新技术、新内容,一批批新载体应运而生[4]26。在新旧载体并存的情况下,如何将二者有效融合,提高育人成效,在具体的运用和操作上都存在一定的难度。
首先,教育者的教育方式存在一定的惯性。高校教师特别是思政教师,对廉政教育的目标都有深入了解,但对于教育载体的认识,特别是其应用体系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在个体行为惯性的驱使下,教育者更多选择自己比较熟悉或成效比较明确的教育载体,在载体的选择与运用上存在较为明显的滞后性;其次,廉政教育的内容与载体间的匹配具有一定的难度。廉政教育的内容具有显著的规范性和严肃性特征,教育者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容易忽视教育对象的学习体验而过分注重理论表述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如何权衡二者之间的关系,提高教育成效,需要教育者突破自我,构建新时代载体运用体系。
廉政教育的考评机制是高校廉政生态的反馈控制系统,是实现系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系统而全面的考评机制能够通过比较产出与预期之间的偏差,对廉政教育的成效予以准确的评价,帮助系统及时调控以消除偏差。但目前我国高校廉政教育成效考评面临三大难题,制约着系统的整体反馈与升级。
一是由于廉政生态系统的非线性与模糊性特征,教育主体有组织有计划的要素投入并非必然产生相应的教育成效,且廉政教育的工作成效不易衡量。因此,廉政教育考评更多停留在要素投入阶段,较难开展系统而全面的综合性考评;二是较少涉及廉政教育评价指标相关的理论研究,高校廉政教育考核评价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尚未建立完善的考核指标体系;三是从系统能量流动层面来看,开放性是高校廉政生态的固有属性,也是新时代廉政建设的必然要求。但目前我国高校和社会圈处于相对隔离状态,未能实现有机融合,社会对高校廉政教育成效的意见与建议难以及时传递[1]55,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两者间的能量流动,不利于高校廉政生态系统的反馈升级。
高校廉政生态在长期的建设过程中存在协同难、传输难、管理难、监督难等系列问题,究其根源在于各类群体对廉政生态价值体系的“认同”基础薄弱,未能树立廉政建设主体意识。要提升高校廉政生态系统运行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凝聚廉政合力是关键。
1.明确战略规划,树立主体意识
高校作为中华民族的“造血库”和“养分输送中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构建廉政生态不仅关系到立德树人基本职能的履行,更是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圆满实现。高校要根据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具体要求,结合发展实际,厚植廉洁理念,夯实治本基础,将廉政生态建设作为高校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来抓。高校廉政生态的建设是将政治生态学、教育生态学、管理学等理论成果应用于校园反腐倡廉领域,具有较强的渐进性和实践性特征,需要经历强制性到主动性的规范过程。高校要根据自身发展实际,制定廉政生态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各阶段的建设目标、主要任务、实施主体及责任单元,并通过强有力的监督与执行,整合全校和社会各界资源,搭建廉政生态能量流动链。
2.坚持精准施教,提升认同水平
公众认同是高校廉政生态价值功能得以实现的基础,是以理论认同为基本前提,以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为主要转换,以行为认同为具体表现[9]。构建持久稳定的公众认同体系,要针对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做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廉政合力。其中,党员干部要注重理论认同到行为认同的循环巩固与监督,不应满足于不贪污腐败、公私分明等浅层教育,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着重提升政治站位,并通过廉政考核、警示教育等手段不断修正行为输出,提高整体认同水平;教职工侧重通过日常学习、教师培训等方式,开展理论思想、规章制度、廉政文化等内容的学习教育,重在完成理论认同到行为认同的心理过渡,培养崇廉尚德的使命感和捍卫校园公平正义的担当精神;大学生则通过主题班会、班级及社团活动等形式开展理论教育与实践引导,大力弘扬爱国守法、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念,并通过持续补充和完善,不断强化理论认同到价值认同之间的心理建设,让廉洁信仰在其心中生根发芽。
廉政文化渗透廉政生态建设的全方位、全过程,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和感染力,是廉政生态不可或缺的文化内核。高校要充分发挥其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先天优势,提高廉政文化的实践效能,让廉洁自律成为广大师生的行动自觉。
1.发挥高校人才优势,促进廉政文化再生产
高校具备专业的文化理论研究队伍,内含丰富的中国古代廉政文化、近现代廉政文化、马克思主义廉政文化等理论资源,是文化资源的天然聚集地。高校要充分发挥人才优势,通过课题研究、学科交流等多种方式,深入研究廉政制度、廉政监督等廉政因子与廉政文化之间的脉络体系,并结合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及高校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将廉政文化资源与法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哲学等知识体系深度融合,建设多样化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促进廉政文化再生产,为全校师生的法治教育、道德教育、思政教育等提供有益补充,提高廉政教育的覆盖面、渗透力和影响力。
2. 发挥高校文化激活优势,提高廉政文化传播效果
激活是廉政文化彰显价值的关键环节,高校在文化激活过程中具备高素质的教育对象、高水平的研究队伍以及丰富多样的教育场所,占有文化激活的先天优势。在理论维度上,组建廉政文化传播研究团队,充分发挥校纪委、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在廉政文化研究上的理论优势,以及传播、网络与媒体艺术等学院在文化传播上的技术优势。多方携手,共同挖掘符合时代特色和党风廉政建设要求的传播资源,打造集理论性、创新性、引导性、启发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廉政文化输出体系,提高廉政文化内化效能;在实践维度上,充分发挥廉政文化传播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在校内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专项培训,帮助党员干部及教职工准确掌握廉政文化知识要点及新时代文化载体运用体系,提升高校廉政文化整体输出水平。同时,结合团委、读书社、党支部等校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培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廉洁信仰。
高校廉政生态系统的非线性与模糊性特征给廉政生态建设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高校要充分借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果及党风廉政建设的时代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廉政教育考评体系。一是加强投入单元分析研究,确定相应输入权重。目前高校的廉政教育考评主要以开展学习教育的次数、举办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的数量为主要投入依据,缺乏对投入单元的质量及其成效的跟踪与评价。高校要合理利用调查问卷、线下访问、专家咨询等方式,丰富廉政教育要素投入类型,并跟踪各类型投入单元的教育成效,确定相应的输入权重;二是深入量化产出研究,明确阶段考核成果。高校要充分借鉴教育生态学、政治学、思想政治教育等研究成果,深入探究廉政教育中从理论认同到行为认同之间的内在关系,对照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要求及教师和大学生日常工作实际,确定廉政教育产出因子,并进行持续的跟踪与评价。同时,加强高校内部及高校和社会圈之间的信息流通,通过建立科学高效的内外回访体系,动态监督把握师生廉洁自律表现,不断调整廉政教育的投入产出因子及其相应权重,提高廉政教育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是维护高校廉政生态内生平衡的关键所在,高校在优化制度的过程中,要坚持目标引领,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运行体系。一是要注重顶层设计,根据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具体要求,将“廉洁从业”贯穿到制度设计全过程,建立健全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真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二是要注重细节设定,坚持清晰明了、务实具体的基本原则,在开展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更正制度规范中模糊不清、指代不明、流程复杂繁琐等问题,保证制度设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三是注重制度落实,通过学习教育提高教职工对制度内容的认识,并将制度执行情况作为各单位及个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提高制度运行效果,真正让各项制度走出文件、落到实处;四是注重风险防控,积极发挥校纪委的引领作用,定期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工作,有效查找各单位、各环节的廉政风险点,明确相应的整改方案和预防措施,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筑牢拒腐防变防线。
高校廉政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设定的理想状态,意味着廉政目标的实现和廉洁育人使命的达成。在新时代,高校要运用好教育生态学基本理论,立足协同共生、动态平衡、复杂多样等原则,全面分析影响高校廉政生态建设的各项因素并逐项击破,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努力构建风清气正的育人生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