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单
黎涌明,2007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院,2010年获清华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2015年获德国莱比锡大学运动训练与运动生理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体育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赛艇协会秘书长。入选2017年度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开发计划名单。
体育运动可以给予孩子健康的体魄,培养奋勇拼搏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加深孩子对生命的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
笔者:2021年7月18日,国务院印发了《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大力倡导体育健身运动。有专家分析,这是配合“双减”政策和网络游戏防沉迷政策的重要举措,中小学生多出来的大量空闲时间,将被引导到体育运动上来。您同意这样的看法吗?
黎涌明:《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是面向全社会的,“双减”政策和网络游戏防沉迷政策是面向校外培训市场和网络游戏市场的,目标群体不同,未必是配套政策,但其精神实质一脉相承,都是改变中小学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体育教育的价值。
笔者:近年来,许多省市纷纷提高体育在中考中的分值。对此,有些家长有疑惑,体育有那么重要吗?
黎涌明:如果说,最好的教育就是让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但是心灵却实实在在地受到了影响,潜能得到了发挥,那么体育称得上是最好的教育。
笔者:为什么这样说?请详细谈谈。
黎涌明:体育可以给予孩子健康的体魄、强壮的体格,既培养孩子奋勇拼搏的精神,也教导孩子公平竞争理念;既激励孩子敢于争先,也鼓励孩子团结协作;既让孩子有机会享受胜利,也有机会让孩子学会接受挫折。更重要的是,体育可以加深孩子对生命的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帮助他们形成完整的人格。总之,培养孩子的体育精神,是给他们最好的生命教育。
笔者: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应该怎样让孩子爱上体育运动呢?
黎涌明:想让孩子,尤其是低龄孩子爱上运动,首先需要让他们“站起来”和“动起来”,摆脱电子设备的控制,走向户外和操场,这样,孩子能变得更阳光。培养孩子的体育素质,需要家长、学校、社会携起手来,相互配合,在正确育儿理念的指导下,传授体育运动的技能,培养他们的运动习惯,而不是让越来越繁重的文化学习挤占孩子的体育运动时间。
笔者:文化课挤占体育课的现象在许多学校是司空见惯的事。其实家长也有严重的重视智育、轻视体育的观念。
黎涌明:没错,很多家长为孩子的学习成绩焦虑,认为智育和体育是相互排斥的两件事,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每天有规律地体育运动才是孩子的“聪明药”,可以潜移默化地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提升学习成绩。
笔者: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黎涌明:研究发现,孩子在运动时所激活的脑区与进行认知活动时的活跃脑区是重合的。换句话说,爱运动的孩子往往大脑更活跃,也更聪明,学习能力更强。体育运动可以大幅度增强孩子的记忆力、专注力、思考认知能力。更重要的是,运动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吃得更多、睡得更好、长得更高、抵抗力更强,还能让孩子更聪明,帮助孩子塑造健全的人格。
持续而有规律的运动习惯对孩子来说能“苦其心志”,运动过程中的重复训练是一种磨炼——为了把一个动作做好,他们需要一遍遍地重复枯燥的训练,比如起跑的瞬间发力、篮球运动中的三步上篮等,经受过这种枯燥训练的孩子,面对文化课的枯燥就会淡定许多,能够沉下心来用功,将来进入职场也不会那么浮躁,工作会更踏实,自然也更容易取得好成绩。
小小的运动场,对孩子来说其实就是一个微观的人生。如何面对困难?如何面对不公平?如何给自己树立目标并意志坚定地去实现它?体育运动,培养的是坚持不懈、灵活学习、团队合作、崇尚荣誉和遵守规则等让他们受益一生的素质。
笔者:某种程度上说,体育运动也是在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
黎涌明:确切地说,体育是包括心理素质培养在内的综合教育。体育比赛让孩子们明白,并不是努力就能获得好成绩,也不是每一场比赛都会绝对的公平。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在世界顶尖名校录取的新生中,近80%的学生都有着丰富的体育运动训练经验。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关法律和教育政策,以保证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为每个学生都提供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
让孩子热爱体育运动,并持之以恒,比选择什么运动项目更重要
笔者:中小学生中,“小胖墩”“近视眼”越来越多,这应该是缺少体育运动造成的吧?
黎涌明:是的。科技的發展使人们身体活动的机会变少,人的运动基因被日趋静态的生活方式所抑制,肥胖和慢性疾病就会增多。不夸张地说,人类的雄性特征正面临消退,以往成年人中多发的健康问题如今在青少年群体中越来越普遍——肥胖、肌肉无力、近视、体态不良和心理问题,成为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五大威胁。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参加体育运动。增加身体活动和减少久坐行为也是当今众多国际和国家级健康指南中的主要建议。
笔者:许多家长支持孩子参加体育运动,但不知道孩子适合哪一种运动。乒乓球、羽毛球、足球、游泳、篮球、滑板……似乎哪一种都有各自的优势,颇难取舍。您是体育教育专家,对此有什么建议?
黎涌明:我也经常被焦虑的家长问同样的问题,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微信公众号热衷于向不同年龄段的中小学生推荐适合的运动项目。但是我想说,只要让孩子动起来就好,至于选择哪种运动项目,并没有那么重要。
中小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很大程度上出于家长的动机。有的家长希望通过运动让孩子好好吃饭;有的家长希望运动可以消耗掉孩子的精力,晚上早点睡;有的家长希望通过运动增强孩子的免疫力,少生病;有的父母希望通过运动改善孩子不善交际、内向的性格;当然也有的家长希望孩子能成为运动健将。但是,比选择什么运动项目更为重要的是,让孩子热爱体育运动,并持之以恒。
体育运动可以根据活动方式、活动目的、活动强度、活动地点等分为不同类型,既包括有目的的体育锻炼,也包括无明确目的的个人玩耍;既包括室内体育活动,也包括户外体育活动;既包括学校体育课内组织的体育活动,也包括社会俱乐部组织的体育活动。家长可根据周边体育设施和服务,以及孩子的兴趣爱好,引导孩子在早期进行多个运动项目的尝试,旨在以运动项目为载体让孩子能够有规律地动起来,达到有益身心健康的身体活动量。伴随年龄的增长,孩子需要掌握一门或多门体育运动的技能,内化参与体育运动的行为,养成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
当然,家长需要避免体育运动可能带来的损伤风险,例如肥胖或超重的青少年儿童需要减少或避免跑步类的运动项目。
笔者:孩子每天的运动量多大为宜?
黎涌明: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发布的身体活动和减少久坐行为指南建议,青少年每周至少需要保持平均60分钟的中到高强度的身体活动,而且每周至少需要有3次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更长时间的身体活动将带来额外的健康益处。
家长过于重视比赛成绩,体育运动就不再是运动,而变成了另一种考试,迟早会遭到孩子们的抵制
笔者:孩子是否热爱体育运动,一般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黎涌明:引导中小学生参加体育运动,需要关注家庭、学校、同伴、社区等相关影响因素。其中,家庭是影响中小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最重要的因素。众所周知,生活中,孩子是以模仿成年人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其行为习惯的养成受家长的影响很大。
家长对体育运动的态度和参加体育运动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尤其是低龄儿童。即便父母只有一方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也比父母双方都不参加体育运动要好。因此,家长自己必须要有健康第一的育儿理念,并且掌握基本的健康和运动知识,挤出时间来陪伴孩子运动,并注重陪伴孩子运动的质量,同时还要引导孩子参加不同类型的体育运动,监督孩子日常的身体姿态和饮食行为。
笔者:学校的影响也很重要,毕竟学校有体育课、体育老师、运动场地和运动伙伴。
黎涌明:学校是中小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重要场所。自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开始,上海中小学校严格落实国家和本市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小学阶段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并鼓励初中、高中逐步增加课时,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课内体育锻炼时间。此外,也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課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进行适量活动和放松。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保障每天校内、校外各运动1小时。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校会尽可能挖掘和拓展体育场地设施,有需要时可与体育专业组织和俱乐部合作积极开展校园体育社团、体育竞赛和体育晚托,用各种方法让更多青少年儿童参加体育运动和体育竞赛。
笔者:伙伴影响和体育明星的号召力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黎涌明:某种程度上说,体育就是社交,孩子们不仅可以因体育而结缘,也可以在运动中加深感情,成为同甘共苦的朋友。明星的影响自然不能小觑。去年暑假的东京奥运会上,中国健儿展现的拼搏、自信、阳光让电视机前的观众热血沸腾,也让孩子们激动不已,参加体育运动的热情空前高涨。
笔者:既然有体育竞赛,就一定会分出输赢。有些家长十分在意孩子的运动成绩,即使运动成绩不能在升学中获得加分,至少也是在人前炫耀的资本。您认为这种想法是否有害?
黎涌明:如果家长以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作为孩子参加体育运动的目标,那么体育运动就不再是运动,而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考试,培养出的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考试机器”。
笔者:如果把体育运动变成了另一种考试,一定会成为孩子的负担,他们迟早会像厌学一样讨厌体育运动。
黎涌明:没错!所以,引导孩子参加体育运动,家长不可有过强的功利心。家长应该以孩子的兴趣为首要目标,而不是为了满足家长自己对某些运动的向往,或者纯粹为了应付体育考试而让孩子加入其中。
【编辑: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