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友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关于做事,也关乎做人。中国古老的训诫不仅仅流于文字,也蕴藏在种种古老技艺的传承中。桂林圆竹剖丝团扇技艺传承人黄硕夫在他的传统技艺中灌注了他为人处世的哲学,一把把扇子,是他秉持善念、与人为善的见证。
从编织品到团扇,是家人的传承
一进到黄硕夫办公室我就看见墙上挂满了团扇作品,各种材质的结合、形状不一的团扇刷新了我对团扇的认知,更是彰显了黄硕夫对于团扇工艺的不断创新和突破。
“先喝杯茶,辛苦你大老远地跑来看我这个老头。”黄硕夫笑着说道,“我看了你的字,像是老先生教的,不知道以前你是和谁学的呢?”我回答是和外公学的,外公以前是乡村老师。
黄硕夫眼里的光亮了起来,原来他少时也是外公教他毛笔字的。他说:“我四岁时外公就开始教我毛笔字,外公很严格,一写错,就用戒尺拍我手背。我母亲不忍心想制止时,我外公说这是为我好。”
黄硕夫从小就生活在外公身边。他的外公黄家骥在桂林是一个很有名的民间手工艺人、书画家。除了擅长文房用品的制作外,黄家骥还精于制扇和“打洋铁”等多种民间手工艺品,解放前在桂林开设了当时知名的“四宝轩”经营这些产品,其国学水平很高,写得一手好毛笔字。
在黄硕夫办公室的一个角落里,堆放着许多用芒、竹编织而成的小战车、小篮筐等小物件。“我还没从事团扇制作之前主要是做编织的。”黄硕夫说道。
黄硕夫父亲的籍贯是全国闻名的编织之乡广西博白,那里的人们多少都会一些编织手艺。“父亲在闲暇时也常用芒、竹等原料编织些篮、盘、盒、箱等日常用品,这样就进一步增强了我对手工艺品制作的喜爱,开始时我只是简单模仿,进而发展到为其他小朋友制作团扇、风车之类的小礼品。”
20世纪70年代,在机缘巧合之下,黄硕夫从电机厂调到桂林工艺美术公司工作,并得到进一步的学习。但在20世纪80年代时,由于一些客观原因黄硕夫不得不离开总公司来到基层企业,积极实施改组成立新的分公司,并靠着编织技艺将公司的产品推广到全国。
“那时除了台湾省、西藏自治区等两三个省、自治区之外,全国其他省份的百货大楼都有我们的产品在销售。”黄硕夫说道,“但是后面发现我没办法将编织品做出更多的文化内涵了,而我最擅长的还是团扇,所以就慢慢地转到团扇上来了。”
与扇结缘,一生为善
桂林圆竹剖丝团扇与其他扇子的本质区别在于“剖丝”这一步骤。“剖丝”也是制作桂林圆竹剖丝团扇过程中最难的,被戏称为“挨千刀的”。
首先,把合适的圆竹浸泡在水中增加其柔韧性,然后从一头开始剖,一分为二、二分为四……最终分出40股左右的丝,接着去掉竹心,留下竹青,最后经过搭弓、编串,将圆柱形分布的竹青变成平面分布。这每一步都不能使竹青断裂从而保证成品的审美效果。
当时能完全掌握桂林圆竹剖丝团扇制作流程只有黄硕夫一人。“我自己喜欢写毛笔字,在外公和父亲的影响下,又对扇子的编织情有独钟。我可以把书画放在扇子上面,增加扇子的文化内涵。”黄硕夫说道。
黄硕夫的外公黄家骥在解放前是桂林当地有名的书画家,外公曾给著名的戏剧家欧阳予倩制扇题字。这样的生活环境让黄硕夫心里有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强烈追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坚持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工艺结合起来,团扇就是我追求中国文化理想的载体。”黄硕夫说道。
在2013年前后,黄硕夫前往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區裕华商场展出团扇并现场演示书法,受到国内外许多人的喜爱。“那时有一对年老的外国夫妻,看见我写完一幅字画之后,那老妇人就上来抱着我亲了一口。那一刻我发现原来有许多外国人很是喜爱汉字、中国文化,这也更加坚定了我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信心。”
“裁作合欢扇,团团似明月。”“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许多诗人在诗歌中以团扇寄托团圆、思念等情感追求,而团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的尧舜时期,那时的团扇用来为皇帝遮挡风尘、阳光,而在今后的历史中,团扇的内涵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在我看来,团扇最重要的是‘善’的含义,这是符合我们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的。”黄硕夫说道。
摆放在工作室里的许多扇子的扇面上写有关于善的成语,而黄硕夫也秉持着这一理念。他的工厂里许多员工都是在本地招的,为当地妇女创造了就业机会。“去年,我们工厂有很多女工的丈夫因为疫情失业了,全家也就靠她们的收入来维持着。”在2020年,黄硕夫在疫情导致的市场萧条情况下,还坚持将工人的工资提高了许多,他说,“因为有了这些员工,我这一门技艺才能活下去。”
成立“集善斋”、不计成本的把团扇作为当地文化旅游宣传载体……这些看是“傻”“倔”的行为,在黄硕夫看来却是应该的。他说:“与人为善,广结善缘,何乐而不为呢?”
薪火相传,善意永存
在飞速发展的时代,许多非遗都面临着传承的问题,桂林圆竹剖丝团扇也不例外。但黄硕夫却保持着很乐观的心态,并坚持不懈地去传播发扬。
“我之前无法理解我父亲的行为,他的行为说不好听就是‘固执’。”黄硕夫的女儿黄可人说道,“我大学毕业后,作为子女,不想让他那么操劳,就回来帮他经营了。”
在与父亲的相处之中,黄可人渐渐地对团扇产生了兴趣。大学读中文系的她发现,文学的世界里有着许多团扇的影子。“我很喜欢的一个传奇剧本是孔尚任的《桃花扇》。扇子在剧里面承载着家国之情、男女之爱,而我发现我身边就有这样的‘扇子’。”黄可人说道。
父亲做扇,女儿经营,是桂林圆竹剖丝团扇家族的传承,也是善德的延续。
目前通过“非遗进校园”项目,黄可人到许多学校宣传桂林圆竹剖丝团扇,尤其是在小学,黄可人采用了不一样的教学方法。她说:“让小学生掌握团扇制作是很难的,但是通过一些简单的方式教他们,同时用一些关于‘善’‘美’的故事去引导他们,让他们对团扇感兴趣才是最重要。”坚持将手工课与美德教育结合是黄可人宣传非遗的追求。
“可人她慢慢地继承团扇事业,我很开心。”黄硕夫说,“这样我就可以用更多的精力放在团扇的创新之上。”
黄硕夫不仅仅将这门技艺命名为“桂林圆竹剖丝团扇”并申报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同时积极去探索新的团扇工艺,目前已经有了30多个专利。
“对我影响很大的一次创新是将团扇和苗绣结合起来。我取民族团结之意,将代表桂林文化的团扇和代表苗族文化的苗绣放在同一种东西上,象征着民族团结。”黄硕夫回忆道,“这不仅仅给我带了许多荣誉,更重要的是开拓了我的思维。”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出自《周易·坤卦·文言》,而坤卦则是“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之态。团扇能与许多材料相结合,又能承载着善、美、团结、思念等多种感情和追求,何尝不是厚德载物呢?
“我现在就是要抓紧做好桂林圆竹剖丝团扇综合展示馆,将团扇制作技艺、桂林的生活方式、墨香茶香等等,融入馆中,综合呈现。”黄硕夫眼里带着光芒指着工厂前面的那栋楼对我说道,“如果有一天桂林圆竹剖丝团扇技艺消失了,但那种与人为善的美德依旧得以传承,我也就心满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