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年,丹麦创编了21世纪的“能源童话”,即经济总量增长了78%,而能源耗损增长量几乎为零。这让众多还在环境、发展与能源取舍泥沼中挣扎的国家疑惑,丹麦到底是如何做到了三者的平衡?
事实上,丹麦的绿色转型能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是一个“穷则思变”的过程。
1973年10月,世界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由于丹麦约90%的能源需求都依靠石油进口,因此整个国家都陷入了凛冬般的危机之中。可以说,“难忘的寒冬”是那一代丹麦人最深刻的集体记忆。
也正是从那时开始,丹麦人意识到,节约能源是减少对进口燃料的依赖、降低消费成本的关键。对此,丹麦于1976年实施首个国家能源行动,以求能够实现能源独立。通过探索开发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丹麦对进口能源的依赖度开始逐年降低。期间,丹麦政府还给企业制定了严格的节能标准,为企业运营、研发和持续创新确定了合理的可持续目标。
1979年,为了进一步节约能源,丹麦出台了第一部《供热法案》,开始实施集中供热。各地政府都编制了市政区域的供暖规划,大力推广热电联产,不断优化区域供热体系。同时,在燃料的选择上选择污染物排放更少、更清洁的天然气。
一系列措施落地后,效果逐步显现。截至1980年,丹麦经济总量增长了70%,能源消耗总量却常年基本保持不变。
丹麦的绿色转型是一个政治倡议驱动的转型。
作为欧盟成员国之一,丹麦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方面始终扮演着积极的角色。
2011年2月,丹麦政府明确提出,到2050年完全摆脱对化石能源依赖的宏伟战略。
在2019年气候变化大会举行期间,丹麦议会通过了首部《气候法案》,制定了2030年实现在1990年基础上温室气体减排70%的目标,并重申了最迟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
为达到这一目标,丹麦成立了绿色转型委员会,以确保每个重大政治决策都将气候因素纳入考虑范围之内。政府还与工商界建立了14个气候伙伴关系,为不同领域的减排制订了清晰的计划。
在全力推行低碳发展战略的同时,丹麦制定和实施了各种极为严格的环境法规和政策。对于废水排放、空气污染物排放和废弃物管理,丹麦有着非常详尽的规定,并采取各种传统管理措施和经济处罚手段来推动企业、社会和民众各负其责一同做好环保。如今,丹麦可再生能源占比达到40%,化石燃料在电力系统中的比重降至20%以下。
据丹麦工业联合会能源分会主任Troels Ranis介绍,到2050年,丹麦将彻底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忙碌的农夫
有一个农夫一早起来,告诉妻子要去耕田。当他走到40 号田地时,却发现耕地的机械没有油了。本打算去加油的农夫,突然想到家里的三四只猪还没有喂,便向家返去喂猪。当经过仓库时,他看见旁边有一些马铃薯,便觉得种的马铃薯可能正在发芽,就来到马铃薯田里查看情况。途中又经过木材堆,他又想起家中没有柴火了,需要去捡一些……就这样来来回回折腾,农夫一直从早上忙到晚上,油也没加,猪也没喂,田也没耕,柴也没添,什么事也没有做好。
管理心得:忙忙碌碌一天,农夫什么也没做好。很显然,他对工作的统筹、时间的管理不够科学、清晰。对于企业而言,既定的战略只是基础,拥有清晰的目标、制定出可行性的计划和有效的执行措施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而做好时间管理是提升执行效率的保障。
不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是管理者最大的疏忽。
——玛丽·凯
可持续竞争的惟一优势来自于超过竞争对手的创新能力。
——詹姆斯·莫尔斯
能用他人智慧完成自己工作的人是伟大的。
——旦恩·皮阿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