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军
(一)物理环境。物理环境主要是指真实存在的事物,比如,黑板、教室、桌椅、教师摆放的教学工具、教室卫生、墙上的挂饰,以及其他基础设施等,只要在教室看得到的事物,都可纳入课堂物理环境范畴。
1.座位安排。学生所坐的位置,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形成了一定的规律,那就是前排和中间位置,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较多,而坐在两侧和后排的学生,学习成绩要相对差一些,如果是自由选择位置,那么学习积极性好的学生,会坐在中间或者是前排,而学习兴趣较差的学生会选择后排位置,或者是两侧,距离教师相对较远的位置,教室座位还存在着主要活动区,教师在讲台授课时,一般会在教室正中线附近来回走动,并且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也相对的集中在正中线位置的学生,而此位置也是学习态度较好学生的集中区。
2.其他物理环境。座位安排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有一定的影响,其他物理环境,比如,教室的大小、空气、温度、阳光条件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比如,教室空间有限,而学生人数众多,课堂会有压抑之感;如果教室空间较为空旷,学生会过于放松,整个课堂会有散漫之感;如果教室温度过高,则会引起学生身体上的不适,注意力很难集中;噪音过大,则直接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削弱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二)心理环境。课堂心理环境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影响力,要远高于物理环境,课堂气氛在教学效果提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课堂氛围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性都会有所不同。如果课堂氛围轻松愉悦,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直接提升学习效果;如果课堂氛围压抑紧张,学生受到气氛的影响,不能集中注意力,甚至会出现一些不良的课堂行为,从而影响教学效果的提升。影响课堂氛围的主要因素是教师和学生,每位教师的个性特征都不相同,并会有各自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式,导致同一个班级有着不同的课堂氛围,由于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固定,所以课堂氛围具有很好的持续性,并且还具有感染性,在其他教学活动中,也会有所体现。
(一)物理环境。
1.优化的原则。一是以教育为原则,在布置课堂时,应挑选具有教育意义的装饰元素,比如,名家名言、名人画像、经典的古文诗句等;二是以安全为原则,教室是教师和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不可使用危害身体健康的物品和涂料,以及保证悬挂装饰品的安全性;三是经济原则,在布置教室时,教师要考虑到装饰的成本,要以经济实用为原则,不可过度浪费;四是美观性,教室物理环境要体现学习的氛围,不可过于夸张,以协调美观为主。
2.从留学生角度设计汉语课堂环境。在进行课堂物理环境设计时,要从留学生个性和年龄入手,一般高校汉语课堂环境设计都是参照小学生的课堂环境进行设计的,比较常见的方式是黑板报、宣传栏、横幅、名人画像等,由于留学生年龄、知识层次、文化素养与小学生有很大的不同,留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已经发育成熟,具备较好的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所以在课堂环境设计时,要体现出我国大学校园文化的特征,集美观性和实用性为一体,不必使用过多的颜色和装饰品,也不必过于追求个性化的特征,整体要体现出安静、和谐、舒适的课堂环境。
(二)教室布置。
1.墙面布置。教室墙面布置是课堂环境设计的重要内容,要充分利用教室有限的空间,发挥出环境教育的作用。根据留学生汉语教学的特点,在墙面上恰当地布置一些具有中国元素的装饰品,比如,代表中国古典文化的水墨画、书法卷轴等,或者是一些古建筑图片、民风民俗等,让留学生每天都可接触和感受到中国文化;在墙面悬挂汉语学习工具,例如,汉语拼音表、汉字笔顺表、生字生词表等;设置学习专栏,可以张贴有关中国文化的小知识,并定期更换专栏中的内容;在中国传统节日时,为了让留学生了解和学习更多的中国文化,可以根据节日进行相应的布置,在教室的墙面上张贴有关节日的简介,介绍节日的起源、节日的习俗、节日的活动等,以及悬挂节日的装饰物,比如,春节,需要挂灯笼、贴对联,通过墙面的装饰,使留学生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的熏陶下,帮助留学生更好地学习汉语知识。
2.角落布置。以教室空间利用最大化为原则,将教室角落充分地利用起来,使角落也发挥出教学上的作用,可以在教室后排的角落放置书架,摆放汉语学习有关的书籍、绘本等,要在留学生汉语知识的范围内放置书籍;教室如果有窗台,可以布置一些盆栽植物,在美化教室的同时,可以净化室内空气,使教室焕发生机,缓解学生的学习疲劳。
(一)教师应建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在课堂中具有组织和引导的责任,汉语课堂教学的优劣与教师有着最直接的关系,所以教师良好的思想意识非常重要。留学生汉语教学,需要教师面对多个国家、不同地域文化的学生,每个学生文化素养都有很大的不同,个性特征、兴趣爱好、思维方式都带有各自国家的文化特征,增加了汉语教师的教学难度,所以汉语教师要建立终身学习的意识,采取多种思维,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一是汉语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比如,对外交流会、旁听课、教师培训、专家讲座等,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维,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实时更新教育观念;二是教师与教师间的互助学习,同事之间可以互相探讨汉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交流工作经验,沟通汉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实现共同的进步;三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助学习,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与教师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教师可以通过留学生了解其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拓宽教师的眼界和知识储备,教师在课堂中传授汉语知识,两者都以学习者的姿态,学习对方的国家文化,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和交流,实现共同的学习和进步。
(二)创设汉语教学多元化的课堂环境。
1.多元化课堂环境的特征。将情趣作为创设课堂环境的切入点,以汉语教材为依据,建立符合留学生学习需求的汉语教学课堂环境,所以多元化的课堂环境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情感性,学生和教师在教学中情感上的共鸣,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要素之一,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将教师传授的知识,通过自身的理解和信息加工,转化为自身的知识,同时也是学生情感变化的一个过程,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学习情感的变化,发挥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带有情感地进行教学活动,以自身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教书育人的热情,从而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二是情境性,情境教学是当下语言教学中应用比较多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中创设语言情境,指导学生模拟情境中的角色,进行汉语知识的实践应用,是展示和还原教学内容的一种方式,通过学生切身的体会,完成汉语知识的教学;三是趣味性,趣味性是活跃课堂氛围的关键要素,教师在课堂中挖掘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元素,设计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在良好气氛的活动中,掌握本节课程的汉语知识,并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知;四是活动性,趣味性和活动性属于一个教学范畴,教师开展的活动除了趣味性,还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可以根据汉语教学内容,设计汉语知识比赛、汉语问答、汉语节目表演、歌唱比赛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完成汉语知识的理解和学习。
2.具体实施方法。一是课程导入,可以使用歌曲、游戏、讲故事等多种方式,创设学习情境,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具有多变性,教师根据活动的进展和学生的表现,鼓励、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三是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对教学活动进行延伸,建立教学的第二课堂,提升学生参与的意愿,锻炼学生汉语口语的应用能力,并且通过教学的延伸,使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国,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化。在汉语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开展的教学活动有很多,根据留学生的汉语水平,结合教学内容,在汉语课堂中可以开展赏析阅读古诗、练习毛笔字、品尝中国美食、举办节日主题活动等。
(三)采取分层次的汉语课堂教学。留学生本身汉语知识水平和汉语学习能力有所不同,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根据留学生的各自特点,开展分层教学,以提升全体留学生的汉语知识水平。一是目标分层,参考教学大纲,按照“最近发展区”的原则,制定各个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师需明确教材内容,对知识点进行分层,确定全体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以及后进生和优等生各自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等;二是作业分层,按照留学生之间的差异,将作业分成三个层次,首先,基础作业,需全体留学生完成;其次,扩展作业,由留学生自主选择,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三是提高作业,主要针对的是优等生,其他层次的学生也可进行练习。作业练习题要进行一定的延伸,不能局限于教材,需要教师设计新的练习题目,利用网络资源和其他书籍,对教材知识进行扩充,设计出综合性的练习题目,以满足留学生汉语知识学习的需求。
课堂环境与教师和学生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开展,所以设计布置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完善、舒适的活动空间,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在针对留学生汉语课堂环境设计时,要从汉语学习的实际出发,结合留学生的各项特征,构建符合留学生审美需求的课堂环境,充分体现出环境育人的教育理念,在汉语课堂环境中,融入中国元素、中国文化、中国风俗等。构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课堂环境和氛围,在环境的熏陶下,帮助留学生融入中国文化,强化其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为汉语学习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从而提升汉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