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丹
(贵州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农村留守老人是指那些具有农村户籍、年龄在60 岁以上、其全部子女离开农村户籍地外出务工长达6 个月以上或者从事其他职业而留守在农村独居、夫妻共住或与孙辈同住的老年人[1]。随着老龄化问题的加深、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再加上农村产业发展依旧较为落后的情况,许多青年劳动力纷纷进城务工,农村则出现了大量的留守老人。2021年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60 岁及以上人口为26 402 万人,占18.70%(其中,65 岁及以上人口为19 064 万人,占13.50%)。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60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5.44 个百分点[2]。贵州省作为西南地区的一个偏远省份,这里的产业、经济以及各方面的设施都相对逊色于中东部地区,因此,贵州一直以来都是劳务输出大省,每年外出务工的人员众多,导致留守在农村的老人数量也比较多。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国家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20 世纪80 年代改革开放的推行,鼓舞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同时也导致了大部分农村老人面临着留守的困境。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上不仅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且还对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以及生活富裕做出了明确的要求[3]。实现乡村振兴,产业的发展、乡村文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乡村问题的有效治理、人民生活水平的有效提高都是必不可少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养老状况和养老质量的高低一定程度上是由一个家庭的经济状况所影响的,而一个家庭的经济水平不仅受家庭自身的影响,还取决于当地的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状况。在贵州省L村,因受到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的限制,当地基本上没有高收入行业以及年增收可持续发展产业,导致很多青年劳动力不得不外出务工来获得经济收入,因此,这也就导致大量的老人留在家里生活,因长期缺乏子女的照料和陪伴,他们的生活质量较为低下。社会工作是一门助人自助的专业,它有利于从人这个视角出发,担任多种角色、发挥多项功能来为服务对象解决问题,本篇论文打算从社会工作视角出发从多方面推动留守老人与产业发展间的平衡发展,从而有效推动养老问题的解决。
留守老人的养老质量如何,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紧密相连。在新时代下,有效解决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对老人自己、家庭、对整个国家而言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农村养老问题的有效解决对于进一步巩固乡村振兴的发展成果也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分析农村养老质量与当地农村产业发展状况则可以进一步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了解当前农村产业发展不足给老人们的养老质量带来的影响,从而根据当地具体条件、针对产业发展不足的现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更好解决养老问题,而养老问题的解决能够有效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指数、提高他们的幸福追求,有利于家庭的和睦、团结,有利于维护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针对农村留守老人当前面临的普遍性的养老问题以及当前农村产业发展比较落后的状况,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观察法展开,调查收集了L 村留守老人存在的养老问题以及产业发展状况,通过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再结合有关学者的建议,提出了一些策略和意见希望能够缓解该问题。
1.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是指通过阅读材料、分析资料、整理有关的文献材料,从而全面、正确地研究某一问题的方法。在本次论文撰写过程中,我查阅了图书、期刊上刊载的“农村养老问题及对策”“农村产业发展状况及对策”文献并借鉴学者们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同时我还查阅了贵州省L 村的一些基本信息资料和产业发展资料,对当前L 村基础信息和产业发展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2.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鉴于一定的研究目的、通过使用研究提纲或观察表,并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为更好地了解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以及产业发展状况,我主要通过观察L 村留守老人个人的基本特征及其生活环境状况,了解到了这些老人当前的现状和问题以及当地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和特点。
在改革开放前,大多家庭都是自给自足,通过种地来满足家庭日常需求,家里的年轻劳动力几乎都被束缚在了土地上,因此这个时候“留守老人”这个群体基本上还没有出现,国内学者也很少对其关注和研究;但是随着80 年代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劳动力开始大量走出农村并走入广东、上海、浙江等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这个时候,留守人口开始出现并且逐渐进入学者们的视野。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学者们对留守老人这个群体进行了关注和开展了相关研究。
费映映(2011)[4]从社会变迁的角度对农村留守老人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留守老人的出现是由于社会结构的变化而引起的;陈浩(2007)[5]主要从政治体制等方面分析了老人养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徐春普(2010)[6]从社会保障的角度对老年人的养老保障不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认为老人的养老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是由于制度的缺失、政府责任的缺位、法律及保障制度的不完善而导致的;仝广顺等(2021)[7]从代际关系角度对老年人养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导致老人养老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代际关系重心下移、家庭养老责任的淡化以及城乡二元结构下医养资源分配不均;李沙(2021)[8]认为养老问题出现是由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政府政策实施不到位以及农村老人思想观念保守而引起的。
综上来看,已有的研究对老人养老出现的问题主要从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方面进行了分析,而对于农村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不足的探究相对较少并且对社会工作这个行业的提及也较少。鉴于此,本文以贵州省L 村留守老人为研究对象,通过走访和观察的方式以及结合一些文献资料了解到当地留守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一些困难和挑战以及造成这种现状的产业结构和发展,希望通过结合相关学者意见和文献资料,从社会工作视角出发,能够提出较为合理的策略去缓解该问题。
新州镇是正安县的其中一个下辖镇,坐标于正安县的西北方向,其区划总面积170.1 平方千米。至2018 年末,新州镇总的户籍人口共有33 698 人。截至2019 年末,新州镇含有1 个社区和8 个村。新州镇的地形主要以山地和丘陵为主,还包含有30 个坝子。新州镇最高点在顶箐山,海拔有1 778 米;最低点位于龙江村大滩口,海拔600 米,顶箐山和大滩口相对高差有1 178 米。L 村是新州镇的其中一个行政村,它位于新州镇东北方位,其村委会距离新洲镇人民政府3 公里,L 村面积共计18.8 平方公里,共有22 个村民组,815 户。
L 村耕地面积有3 034 亩,其中田有1 390 亩,森林面积3 705 亩,覆盖率达50 亩以上,海拔550~900 米,该地气候温和、雨量比较充沛,新州河贯穿老城村境内,这里的水资源丰富,天然林、退耕还林的水土保持工程效果很好。目前L 村的发展方向主要以白茶、小米辣椒等一些季节性产业为它的特色生态产业。
L 村目前拥有卫生所1 处,位于村委会旁;该村有不足10 家小商铺,每家店铺之间的距离较为分散;村内公共广场和公共健身娱乐器材稀缺;全镇仅有1 所养老院、规模较小,位于新州镇街上,养老院里面的老人主要是一些特困供养老人由政府统一安排在那里进行养老。目前,除了一些特困老人在养老院进行养老外,其余大多数老人基本上都是在家养老,而由于大部分年轻人不是外出上学便是在外打工,这导致大量老人不得不独自留守在家中进行养老,而这也就给这些老人的养老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1.老人生活质量不高,经济来源单一。虽然从整体上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国家对农村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近些年来,农村生活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家户户基本上告别了以往的土坯房,纷纷盖起了小洋房,水泥硬化路也修到了家门口,村民生活水平基本上都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从细节上来看,一些农村留守老人由于受到早期艰难生活环境的影响,他们非常节约,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老人为了节约时间和粮食,平时一个人的时候基本上吃得比较差。而且除去极少数老人可以领取退休金外,大多数老人每年只能领取国家给予的基本补助。
2.养老需求与养老供给之间存在矛盾。在许多农村地区,由于政府的投入相对城市比较少,导致养老基础设施比较缺乏,像一些基本的娱乐器材都是很稀少的。因此很多老年人的娱乐生活方式非常单一,平时就只是在家里看看电视,这导致他们精神生活极大匮乏、养老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同时因长期缺乏子女的陪伴和关怀,老人们对于亲情的渴望和需求也常常难以得到满足。老人的需求不光表现在精神层面,同时在吃穿住行方面也是无时无刻都需要有子女的帮助和陪伴,很多老人年老以后手脚变得不太灵活,如果没有子女的帮助,可能面临许多困难。
3.日常生活照料缺失。老人的健康安全缺乏保障,对老人的赡养存在不足。人老了以后,手脚和心理的反应力都会变得很迟缓,一些年纪较大的老人如果没有家人的日常陪伴和细心照料是很容易受伤的。在走访观察中了解到很多独自在家的老人常因为半夜起床上厕所没有站稳而发生跌倒的现象,这些看起来不是很起眼的小事情可能会给这些老人的身体和精神带来巨大的影响和伤害。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虽然大部分家庭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物质方面得到了保障,但是长期以来,大多数老人都是独自在家,他们的子女基本上都长期在外忙于工作,平时很少给予老人关怀、也很少回家看望老人。
老人是一个家庭的重要财富,然而现实生活中老人常面临着被嫌弃、被忽视的困境,以至于他们在身心健康方面遭受着极大的伤害,调查发现导致大部分老人晚年无人陪伴,孤独生活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年轻人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养老压力。大量的开销和小型化的家庭结构给年轻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养老压力。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各方面的开销与日俱增,比如日常生活方面、子女读书的开销、买房买车的开销以及维持社会关系的开销使得年轻人们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因此在平时,老年人们都会体谅子女的艰难,而年轻人们也会有意无意的忽视老人的需求;而且在当前社会,许多家庭为避免承受较大的养育后代的压力而选择只生一个孩子,当独生子女双方组成一个家庭时,他们则面临养育四个老人的压力,这不仅降低了年轻一代的生活质量,也大大降低了老年人的养老质量和水平。
2.农村低收入现状迫使年轻人不得不外出务工来获得较高收入。缓解家庭经济压力最可行的办法便是增加收入。当下,大部分农村依旧没有像城市一样能够获得较高收入的产业,人们在家里只能做一些较为小型的养殖业。而且农村以个体为单位在家里进行养殖的话还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费用。部分年轻人则可能会帮别人打零工,但他们在家辛苦干活一年的收入可能都还没有在城里干一个月的收入高,因此,农村与城市相比出现的较大的收入差距迫使大量的年轻人外出务工,而这也就导致了大量的老人面临着留守的困境。
3.当地无可持续发展产业为农户带来长效增收。L 村主要以茶叶、小米辣为主要的发展产业,可是这些产业都只是季节性的产业,它并不能让农户一整年都获得收入,除了在茶叶和小米辣椒丰收的季节农户可以获得一定的收入外,其余时间里,这些农户基本上是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的。因此,有大部分年轻人会选择在产业丰收的季节待在家里把这些农产品销售出去,而销售完之后他们又会选择外出务工,所以这也还是给老人的高质量养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如何有效解决老人养老问题是国家和社会应该主动承担起来的责任,因此,从社会工作视角出发,针对当前L 村留守老人面临的养老问题再结合当地的产业发展现状,我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虽然乡村振兴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多样,包含有产业、生态、文明和人才等方面的内容,但是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必然要求。要想实现产业的兴旺发展,必须要为产业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推动产业的蓬勃兴盛,而这必然少不了人才的支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再结合其他农村地区的先进经验,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政策倡导的方式,倡导当地政府吸纳和引进相关的人才资源,鼓励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同时在政府政策的牵头和社会资金的支持下,创建和开发一些新型产业从而为当地农户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和收入。
在信息化社会,大数据平台不仅能为我们提供更多的便利而且还提供了更多发展空间。当前有很多乡村地区都在利用互联网去销售和推广自己家乡的产品和产业,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农产品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农户的家庭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乡村的风貌得到了极大提高、风土人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宣传。因此在这种方式下,不仅可以给农户提供经济来源和工作岗位,同时也可以为家乡的产业打造品牌。为有效推动农户熟悉数字化设备和平台,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组建培训小组对农民进行培训,从而提高他们的使用能力和水平,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
从当地产业发展现状中可以看见,当前L 村并未有可持续发展产业,基本上都是一些季节性的产业,而这些产业只能带给农户短暂性的收入,过了产业丰收的季节,大部分年轻人又不得不面临外出务工。因此针对这一现状,社会工作可以配合当地政府去链接相关专家来综合考察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优势,发展出可为农户带来可持续增收的产业项目,从而保障农户的基本收入,让他们安心在家,也有利于老人养老问题的解决。
当前,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几乎都选择在城市工作,即使有一些创业意向的青年大学生也选择在城市去找寻自己的创业方向,而很少会有人选择回到家乡开展创业,首先影响因素是因为农村各方面条件不如城市条件好,难以去吸引到这些学生;其次还有一点比较重要的因素是农村产业发展方面的专业人才培育还不足,人们毕业后不知道在农村能够做些什么,所以在大学课程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中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在产业发展方面的知识培养,从而促使更多人才为乡村振兴和发展注入力量。
如何有效解决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让他们幸福快乐地度过晚年生活,这需要政府、社会以及每个家庭共同参与,为养老事业贡献力量。为了从根本上去解决留守老人在养老方面面临的问题,与养老相关的产业问题应该得到重视,在政府的带头及社会工作者的配合下,大力加强农村产业发展方面的人才培养、调整发展农村地区的产业状况、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吸引更多青年劳动力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