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婧
【关键字】协同创新;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
学校不仅是各种人才和思想的汇集地,也是孕育各种科学技术的重要场所。在高职院校内,每年都会产生很多科研新思想以及思路等,但是成功转化为成熟的科研作品的并不多,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在科学研究中体现出来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不高。因此如何提升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转化率是高校发展的关键。
(一)协同创新以及科研成果转化概念。协同创新指的是通过科技、技能以及知识等方面的分享,将资源、信息等有效结合起来,突破技术之间的壁垒,实现科技的创新。总的来说,协同创新就是将社会、高职院校以及企业之间的创新资源进行有效结合,优化资源配置,达到技术创新的目的。协同创新被广泛应用到各个方面,尤其是在高职院校的科研创新以及一些科技项目中。科研成果指的是人们运用科学技术,凭借知识以及经验,取得的具有实用或者学术意义的结果以及认知。协同创新下,创新的主体较多,他们来自不同的社会组织,在科学研究中扮演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其其中常见的主体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以及中介服务机构等。
(二)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意义。科研成果的转化情况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研成果转化对于高校来说是一种检验,它能够检验一个高职院校科研的含金量。此外,高职院校的育人效果、学术研究、教学效果都能够从中体现出来。二是科研转化成果对于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中的教学、科研等都是相互关联和促进的,教育教学教给学生们基本的知识,而科研活动则是对于学生知识应用情况的考验,教育教学是开展科研的重要基础,而科研则是知识的延伸,科研成果转化情况直接关系着学校的教学质量与水平。三是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转化情况对于校内学生来说能够起到一定激励作用,提升学生和教师们参与科研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四是高职院校的科研与社会、企业等有着一定的联系,因为科研成果在进入到企业以及社会后能够带来一定的价值,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
(一)科研成果转化的功能定位。协同创新下,科研成果转化的功能定位可从高职院校、科研院所、政府以及企业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协同创新模式的根本是将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以及社会之间的联系,以达到共赢的目的。其中高职院校在其中主要发挥主体性的作用,引领着协同创新中企业与社会的前进方向。科研院所相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在科研中更具针对性,它是以科研为目的,将技术服务作为发展的目标,是一个有组织的科研基地。它在科研成果转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是科研技术实施的主要场所,因此企业在协同创新背景下与科研技术的联系是相当紧密的,企业的需求能够为高职院校的科研提供重要的思路,因此企业在科研成果转化中起主导的作用。而政府是国家机构的关键组成部分,它在社会中发挥着管理等作用,因此政府在社会中具有一定号召力以及影响力,能够吸引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创新主体。此外,在开展科研的过程中,政府还可以帮助调节其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科研成果的转化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因此政府在其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二)协同创新生态系统中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一是整体性。因为科研的成果转化情况关系的并不是单一的创新主体,而它还需要各个创新主体之间加强联系,高职院校在开展科研的过程中需要参照社会的发展情况,企业的需求,以及国家、政府的政策,因此这些创新主体之间是相互协调的,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二是开放性。开放性指的是科研成果转化需要参照时代的发展,要体现出先进性与开放性,紧跟社会发展,时刻关注社会的需求,这样才能够保证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使得科技成果能够更好的适应时代,获得更好的发展。三是动态非线性。这一特征指的是科研技术的不确定性,因为市场的不确定性,使得科研成果的转化可能面临一定的风险以及不确定。尤其是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下,科研技术的更新换代越来越频繁,科研技术一旦没有及时转化和优化,就存在被企业技术代替的可能,因此科研成果转化需要时刻关注外界环境,优化自身的资源配置,才能够达到提高转化率的目的。
(一)高职院校科研相关的政策以及制度有待完善。高职院校是先进思想的汇集地,也是科技成果诞生的核心主体,因此高职院校内科研相关的政策对于科研成果的转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在其政策以及体制上都不够完善,制约了科技成果的转换。在政策方面,高职院校针对科研的政策的覆盖面不够,没有针对科研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更多重视的是科研的数量,忽略了科研的质量,导致其成果转化率低下。在科研制度方面也不够完善,高职院校的科研与企业、社会之间的联系较小,尤其是针对市场方面的制度,导致科研成果难以进入到市场中发挥作用。
(二)与社会、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合作较少。协同创新模式下就需要各个创新主体之间通过合作、共享达到较好的科研效果。这一模式下不仅能够促进高职院校的转型与发展,还能够助力企业、政府的共同发展。但是,当前高职院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是不够的,学校的科研成果转化要与企业之间对接,需要政府的各项政策保驾护航,做好与市场的接轨,尤其是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更需要有合作意识。高职院校在竞争激烈的社会条件下,部分高职院校的科研和市场发展之间存在断层,在教育教学中没有针对性,这样高职院校就在科学研究中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不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也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三)中介机构的服务水平和专业程度有待提高。中介机构是协同创新模式中的桥梁与纽带,在科学研究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科研成果转化的目的是为社会和人们提供更加先进、便捷的技术,但是一些中介机构没有遵守这一本心,并且社会上中介机构以及技术市场的愈发强烈,缺少长远的考虑,这会给科研成果的转化带来很多大的影响。此外,在专业程度上,中介机构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快速的,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中介机构没有及时关注到这些需求,捕捉到这些需求,并且将其运用到科研中,这些对科技成果转化是不利的。尽管在我国科技氛围逐渐浓厚之际,科技中介机构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但是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还需要完善,中介中的各种资源配置都需要不断优化。
(一)完善法规制度,增强师生科研的动力。政府在科研方面发挥着监督、管理的作用。针对高职院校中法律制度覆盖面窄的问题,政府相关部门首先应当完善科研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且针对科研成果转化制定专门的法律制度。除此之外,还要在法律法规中保障科研相关人员的权益,为高职院校师生们构建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最后,资金也是开展科研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问题,政府可以采取建立基金会的做法,减轻科研成果转化中的难度和压力。
(二)重视科研成果转化,加强科研成果的推广。高职院校中的科研成果需要向社会和企业推广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构建一个完整的科研组织或者机构,并且设立专门管理科研成果转化的部门,提升科研成果的转化率。此外,相应的评估机制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学校内部建立一个科研成果转化考核指标,完善高职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加大科研成果的推广,投入到企业和社会中,进一步提高其转化效果。
(三)提升科研中介的服务水平和专业能力。科研中介在科研成果转化的过程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科研中介的服务水平和专业质量是其中最重要的两点。就目前科研中介盲目追逐利益的情况来看,科研中介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可以引入或者培养一些专业的人员,提高中介的专业能力,在服务水平方面,科研中介要重视企业和社会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全面化的服务。
(一)科研成果转化的主要模式。一是资源整合模式,这一模式关注的是企业的需求,科研成果转化要在企业的实际生产中才能凸显出其价值。主要的资源包括科研理念、信息、人员以及科研资金等,高校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并且构建一个资源共享平台,促进各项资源之间的交流互通,以此来达到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效果的目的。二是资源体系协同模式,这一模式下注重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的协调发展,加强政府、企业以及中介机构之间的联系,各个主体之间相互管理,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一个完整的协同体系,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二)促进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建议。一是创新和完善高职院校内部科研成果转化建设,包括基础设置建设以及管理制度以及体系方面的建设。高职院校应当在校内加强科研相关硬件设备的建设,并且及时优化升级,保证科研的效果。二是发挥政府及企业在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中的积极作用,政府能够对高职院校的科研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的一切科研成果转化都需要以政府的政策作为导向。三是培育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技术市场,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转化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因此高职院校在开展科研的同时也需要培育一个科研成果转化技术市场,为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技术支持。四是健全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中介服务组织,明确中介服务组织中各个部分的职能,优化中介组织中的人员,提升服务效果,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的质量。五是完善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法律体系等政策,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转化需要有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保证科研成果以及科研人员的各项权利,为科研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
协同创新为高职院校的科研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为了保障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高职院校就需要加强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系,完善学校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制度,通过为高职院校的科研提供法律法规保障等措施,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的转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