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要素融合的中职基础会计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研究

2022-02-06 19:45潘晓丽
经济师 2022年3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专业课程思政

●潘晓丽

引言

过去我国一直将德育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品德教育、思想政治课程始终独立于其他课程之外,并且存在课程知识简单重复、层次不清、与学生身心发展匹配度不够、价值引领缺失等问题,已不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发展的要求。很多学校陆续开展了课程思政的探索和实践,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且大多是在整个专业课程思政体系等方面研究,具体落实到某门课程的思政模式尚未形成。

一、当前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不足

(一)思政与专业课程两条线

中职学校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也认识到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逐步完善思政课程教育体系。但是思政要素与专业课程依然没有达到高度融合,专业课程中没有体现出对人才的道德情操要求和职业素养要求,这也是许多中职学校依然存在的问题。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中并不能自觉联系到思政要素,且学校也没有将思政纳入到教师考核体系和学生的综合测评中,学生没有从心底认可课程,思政教育自然无法得到应有的效果。

(二)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素养欠缺

中职学校教师毕业于不同层次的高校,还有很多来自于不同企业,自身思想政治素养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教师自身思政素养不足也是导致课程思政实施进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大多数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分属于不同的教研室,各司其职,没有衔接。思政课教师不了解专业课程,专业教师思政水平较低。思政课教师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照本宣科进行知识传授,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师不够重视思政教育,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无法适时引入思政教育内容,缺乏价值引领的专业课堂始终无法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主动性和职业归属感。

(三)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绝大部分中职学校对学生的考核依然是以学生的专业课程成绩为主,没有将课程思政教学结果作为评价因素融入到评价体系中。还有部分学校虽想将思政成绩作为考核因素,加入到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但由于思政素养成果无法以量化结果呈现,因此,许多学校依然采用应试方式考核,使得思政评价方式过于单一。

二、基础会计课程思政模式的构建

(一)背景研究

对新时期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变革趋势和会计专业学生、教师思政现状进行研究。新时代对会计专业人才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治强、本领精、纪律严、作风正。通过全面分析会计职业新特点,研究行业、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对应研究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变革趋势,对课程思政视域下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进行理论研究,从而克服原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育人导向、价值引领重视不够等问题,形成指导性建议。通过开展在校生思想政治状况、会计专业发展趋势和职业素养认知的调查研究,对毕业生进行的会计行业人才职业道德的研究调查和对目前中职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现状的调查,梳理出目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和学生思想政治现状和水平,为后续思政元素范围的界定提供依据。

(二)界定基础会计课程思政元素范围,梳理会计专业思政元素

根据基础会计课程的特点,梳理基础会计的知识点、技能点,发现与课程思政的“触点”,将基础会计的课程思政元素界定在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塑会计职业道德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三个方面,从而梳理挖掘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到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标准等环节中,以便更有针对性地与专业课程进行浸润。

(三)构建基础会计课程思政协同目标

结合新时代的特征,综合基础会计课程对会计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要求,通过挖掘基础会计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修订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新的课程三维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政目标,以期实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的有效结合。

(四)重构基础会计课程内容

实现课程思政目标,采取“育人三协同”措施:第一,做到党员教师与非党员教师协同,通过开展全员性的思政教育培训,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提高党性觉悟;第二,实现专业课程组与思政课程组协同,建立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制度,创建“课程思政工作坊”,通过集体讨论备课、专题研讨等方式,精准思政;第三,校企协同,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加强专业教师与合作企业深度交流,通过“校企双挂”,实现校企协同育人。通过“育人三协同”,分析研究、探索基础会计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挖掘思政元素,整合课程内容,做好课程教学规划,以讲故事、典型案例或者热点问题等形式在教学内容中融入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单元相融合,让专业知识和思政内容互为表里、相得益彰,形成一体化的课程模块。

(五)课堂实施设计研究

按照学生“课前思政主题活动”→“课堂内化学习”→“课后拓展提升”的实施路径开展课堂教学。按照“三教”改革中课程改革的要求,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知识点和技能模块,通过案例教学、活页教材、开发工作手册、实践活动等方式,组织开展各类课程思政活动,实现专业与思政双向融合。

(六)评价标准设计

对照教学目标,解构会计专业思政元素,制定评价考核指标,通过会计教学spoc平台,建立一套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学校评价、教师评价、生生互评、家长评价、企业评价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

三、基础会计课程思政实践中的重难点

(一)重点

首先是形成“坚守、融入、同行、创新”的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课程思政”具有理论层面上的理念和实践层面上的理念两种形式。在理论层面上如何讲清楚“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等问题;实践层面上重点关注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课程来展现思政的思想引领、价值引领等。其次是构建系统化的课程思政实施模式。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评价标准等各方面共同支撑、协同育人。再者是契合专业知识点的思政元素的挖掘。一是从知识点中挖掘思政元素,包括知识的来源和发展、技术应用、产业与市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知识内涵的价值观、哲学、思维、逻辑、情感等要素;二是可以对专业课程内容进行价值模块整合、广度延伸、深度解读、德育内涵挖掘等,将思政元素由点及线、由线及面。最后还有课程思政活动开展形式。课程思政元素通过课程思政活动与课程达到深度融合,学生参与其中,得到第一手的直观体验,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怎样开展课程思政活动能更好地吸引、调动学生,是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二)难点

首先是如何将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进行融合,让学生内化于心。当前学生缺乏思政理论基础,教师需要对思政元素进一步加工,形成课程思政活动,让学生融入其中。其次是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课程目标是否实现、实现效果都依赖于课程评价体系。怎样使评价体系既能为教师后续教学提供数据支持,也能为学生树立量化的学习目标,又能体现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是课程思政字实践上的难点。

四、理论与实践研究创新

(一)全新的思政教育理念

形成了“坚守、融入、同行、创新”的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在理论层面上如何讲清楚“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等问题;作为“实践的理念”重点关注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课程来展现思政的思想引领、价值引领等。

(二)指导性的教育观点

一是构建系统化的基础会计课程思政模式,为其他会计专业课程思政的开展,进而为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思政乃至其他同类学校专业课程思政的开展提供有益借鉴。二是将静态的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动态的课程思政活动,学生亲身参与活动,丰富了学生的价值观体验、职业素养体验和传统文化体验,有利于将思政元素内化于心。三是课程思政激活了传统教学的育人新路径,教师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引领,做到科学性与价值性、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三)可操作的研究方法

通过“育人三协同”,分析研究、探索基础会计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及其价值属性,挖掘思政元素,形成思政活动,实现精准思政。

五、结束语

课程思政并不是简单的一件事情,也并不仅仅只是在会计专业进行,学校和教师也要不断对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进行规范化设计,使其更加符合教学需求。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所有专业教育当中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和趋势,但是如今课程思政依然处于基础阶段,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学校和教师也要自上而下对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给予重视。只有使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高度融合,才可以培养出更加优质的人才,真正实现以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专业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中职会计专业优化调整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