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晖 于秀丽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获得感也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使用,基于当前的研究发现,针对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获得感研究相对较少。而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思想政治课教育者的获得感会影响教育对象的获得感以及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1]高中阶段是帮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培养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为了全面提升高中思政课教师的获得感,本文从社会、学校以及教师角度出发,分析影响高中思政课教师获得感的因素,为提升高中思政课教师获得感提供有利依据。
党和国家对思政课的关注度和社会对思政课教师的认可程度,影响着高中思政课教师的获得感。近些年,党和国家对思政课的重视,使社会对思政课的评价大幅度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社会地位不断上升。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来看,自新课改以来,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比重不断增加,家长开始重视思政课,由此高中思政课教师产生被需要、被重视的感觉,职业获得感得到大幅度提升。
然而,在党和国家积极推进思想政治课改革的同时,思政课教师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思政课改革工作的开展,需要高中思政课教师具备一定的素养并投入大量的精力。针对新手型教师来说,由于在专业知识以及经验等方面的欠缺,他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学习才能跟上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脚步,而对于年龄较大的教师来说,会因精力及体力上的不足而放缓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脚步。
学校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学校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提供给高中思政课教师的发展平台,制定的教师评价制度以及学生对思政课的认识都会影响到教师的获得感。
首先,虽然国家和教育部极力强调思政课的建设,但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部分学校仍然对思想政治学科有错误的认识,没有从行动上落实思政课的改革与建设工作。部分高中会减少思政课的课程安排,或者不聘请专职的思政课教师为学生授课。学校领导的不关注不重视从客观上影响了高中思政课教师的获得感。
其次,学校承担着保障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的责任,学校管理者需要为思政课教师提供发展的渠道,通过有效的教研活动、构建实践平台、开展互助交流活动等形式,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但由于部分学校不够重视思政课,无法提供足够的资源满足每位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导致思政课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水平的发展。
最后,现在的中学都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教师的评价制度受到应试教育以及旧的学校管理理念的影响,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仍停留在绩效与目标的层面。但思想政治学科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知识的学科,仅仅通过一张试卷很难将思政课的育人效果体现出来,这将会导致思政课教师产生心理落差,从而影响教师职业成就感。
个体自主性在思想政治课教师获得感的影响因素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思政课教师的素养对其自身获得感的影响最为直观。
一是高中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养。“政治要强”在“六要”中占据首位,充分体现了思政课的思想性这一首要属性。思政课教师想要将政治性传道于学生,自身就需要具备政治信念。使教师能够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中,看清事物的本质,做出正确的判断,以引领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是高中思政课教师的师德素养。思政课教师的师德素养直接影响到教师自身的发展,思想政治课教师肩负着铸魂育人和立德树人的使命,而要达成育人的目标,不能光靠言传,还要重在身教,言行相一致,学生才会信服。思政课教师的师德素养也会影响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认同度及工作态度,亦会影响思政课教师的获得感。
三是高中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专业素养主要强调思政课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一方面是思政课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思政课是一门具有严谨的理论内容的学科,如何将书中的理论生动地传授给学生,说服学生并促使学生内化,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呈现,拥有优秀教学能力的教师往往能得到学生积极的教学反馈,从而增强教师的获得感。
理清影响教师获得感的因素,调控好社会、学校以及教师之间的关系,发挥多方面的综合作用,为提升高中思政课教师获得感指明路径。
党和国家为促进思政课的发展,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一项政策措施,只有真正做到落实,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实为思想政治课教师获得感的提升提供了外在保障。那么如何跟进政策落实,其中,教育部门与学校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育部门要做好政策解读工作,实行有效的政策方案,加强对地方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监督,带领整个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氛围。
其次,学校应当贯彻教育部门的相关政策,认识到党和国家对思政课建设的重视,跟紧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脚步。学校应当组织会议对新政策进行学习和交流,并针对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政策实施方案。思政课地位的提高,促使家长认识到思政课的重要性,发生观念的转变,促成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形成教育合力,使学生认识到思政课的重要性。
学校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工作以及教学的场所,需要为思政课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渠道。学校应满足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构建高中思政课教师发展平台,并且相关教育部门也应助力平台的构建。
首先,针对每次培训名额有限导致无法惠及全体思政课教师的问题,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本校资源,开展校本培训。从学校自身的发展需要出发,针对本校教师的实际情况,明确校本培训的内容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目标和计划,激发教师自身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教师通过校本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其次,当地政府或者相关教育部门可以发挥他们的职能优势,开设思政课教师说课大赛,开展大讲堂,组织专题辅导课等活动。并且教育部门应发挥其协调和服务的作用,打破大学、中学、小学之间的阻隔,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为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助力与保障,推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当开阔视野,敢于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并根据实际情况付诸行动,为思政课教师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运用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可以提高思政课教师的工作热情,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获得感。针对思想政治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学校应建立和完善教师评价制度,充分发挥对教师发展的引导以及调控作用。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获得感的提高,不能将评价仅限于学生学业成绩以及教师工作情况,而是要树立发展性教师评价理念。
第一,应调整评价指标。在对评价指标做出调整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将学生学业成绩以及升学率当作主要指标;(2)评价内容应当综合化,尝试从多个维度进行;(3)将“六个要”作为参考,建立高中思政课教师评价标准。
第二,评价方式应当多样化。大多数学校以定量评价作为教师评价的主要方式,并且大多数为终结性评价。量化评价方式虽具独特优势,但思政课教师职业本身的特殊性导致量化评价不适合对一些较为抽象的方面做出精准的评价。因此,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导,关注教师教学技能的增长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三,评价主体应当多元化。学校应改变传统的教师评价机制,增加学生、家长、学校同事、校领导以及教师自身的评价,并且可以提升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这有助于教师主动接纳评价制度,提高工作热情,并自发地将评价制度对教师发展的期望转化为实践。
教师自身素养是影响教师获得感的内在因素,提升高中思政课教师的素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第一,注重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养的提高。首先高中思政课教师要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养成读书的习惯,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其次思政课教师应当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深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在行动上和党保持一致。最后思政课教师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并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和自信。
第二,注重思政课教师的师德素养的提高。首先思政课教师应当增强的自律意识,调节自身的负面情绪,增强自我约束,坚定理想信念,明确政治立场,懂得把控自身言行,不受外来不良言论的干扰。其次思政课教师应当发挥身正为范、以身作则的师表作用,身教重于言传,思政课教师应以自身的高尚品德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并帮助他们把握正确的方向,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以达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目标。最后,思政课教师必须认识到师德对自身职业的重要性,感受到自身职业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并迸发出强烈的职业使命感与认同感,做到将师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三,注重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提高。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专业知识是教师的立足之本,对教师素养的影响也最直接,高中思政课教师应当加强对思政学科理论知识、教育教学相关知识、以及其它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同时,思政课教师也应当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加教研工作,站在思想政治学科改革与创新的前沿,只有从认识上把握教学工作,才能从实践上做好教学工作。另一方面,高中思政课教师也应锻炼自己的教学能力。思政课教师在提升知识水平之余,也应锻炼将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反思小结,积极参加技能培训,使思政课教师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完善,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激发教师的求知欲与学习热情,以促进教师自身发展。
新时代思政课的改革与创新对高中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通过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获得感,助力思政课教师自身发展,推动思政课的改革建设,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升高中思政课教师的获得感,需要来自社会、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作为高中思政课教师,要坚持“六个要“标准,关注自身专业的发展,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做新时代学习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