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研究

2022-02-06 15:25朱晓坤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8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思政融合

□朱晓坤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相关概念解读

(一)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概念解读。心理健康教育,顾名思义,根据字面含义可以简单将其理解为对受教者心理进行积极引导与教育,增强心理素质,使其拥有一个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具体来说,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担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利用专业的心理学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在生理与心理上的不同心理规律与特点,对受教个体进行健康的心理教育,培养受教育者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受教育者身体与心灵上的全面发展。根据有关数据调查显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从学校关注的焦点,逐渐向社会关注的焦点过渡。而随着越来越多大学生因为心理健康问题所带来的恶性事件的发生,社会各界都认识到了做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其十分必要性。

(二)思政教育相关概念解读。思政教育,全称为思想政治教育。简而言之,就是对接受教育的个体或群体进行思想上的引导教育。具体来说,思政教育指的是担任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人员采取与国家发展时代背景下相契合的重要思想理论来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报效国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促使学生能够做出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正确行为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新形势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意义和作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的教育质量、教育水平明显提升。在高校扩招政策的影响下,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也逐渐上升。这一方面也给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也为建设世界“双一流”高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虽然我国高校正在积极开展新课改教育教学工作,但由于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在我国教育史上根深蒂固,所以短时间内很难彻底消除应试教育对我国高校教育的负面影响。可以说,即使是在新形势下我国很多高校依然存在非常明显的应试教育问题。这主要体现在很多高校都把人才培养的重点和核心放在了“智育”环节,却大大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德育”环节,造成部分大学生性格存在缺陷,严重影响到了这些学生的未来发展前景。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很多时候决定一个人未来发展前景的并不是他们的学历、能力或者家庭背景等,而是他们的性格、思想、观念、意识等。这就意味着这些难以量化的而且“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精神品质往往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当然,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国内各大高校都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但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是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当成是两个完全独立的个体,而没有想着将两者合二为一,考察是否能达到“双赢”的效果。众所周知,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还是思想政治教育,两者都是可以归纳为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塑造一个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让他们在思考问题时能够往好的方面想,不至于自暴自弃;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明白是非曲折,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让他们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坚守本心,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诱惑都能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因此,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殊途同归,都是为了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更为健全的人格,两者的区别仅是侧重点有所不同。所以,如果在新形势下高校能够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那么必然可以在保留各自优势和特点的同时,还可以弥补各自的不足,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这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价值所在和追求的目标。

三、新形势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面临的问题

在新形势下,如果高校能够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那么不仅有利于高校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也有利于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校未来发展竞争力。但是,虽然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殊同同归,两者有一定的相似性,但这并不意味着高校能够随意将两者合二为一。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在新形势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面临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综合教学能力有待提升。人们常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虽然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两者并不能同等对待。教师作为高校“软实力”的象征,要想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一是应该解决教师队伍问题。绝大多数高校已经形成了非常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路线,而且这条路线已经存在多年。但心理健康教育却并没有归为正式课程教育,所以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当然,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或多或少总会涉及到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内容,但是无论是这些知识内容的深度还是丰富度,都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因此,这就意味着当前很多高校所谓的心理健康教育其实都是如同虚设、名存实亡,根本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而很多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都是“混水摸鱼”,既没有高学历,也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软实力”根本得不到保证。由于很多思想政治教育授课教师也缺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工作经验,所以他们也很难胜任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这个工作岗位。因此,可以说教师综合教学能力不足的现状已经成为制约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二)教学理念不合理。与单一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不同,要想将两者有效融合,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授课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这是因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心理上的教育,是要帮助学生塑造更为健全的人格,而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属于思想上的教育,其目的除了要让学生对国内外实时动态有一定的了解以外,还要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让他们能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如果授课教师不能转变教学理念,那么就不能真正地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而是产生“分层”现状,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是要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殊状态,这样才能实现“双赢”“共赢”的目标,学生的心理状态与思想道德素养才能同步提升。但很明显,很多授课教师的教学理念都不合理,完全是将两者不假思索的“杂糅”到一起,根本没有找到使两者能够有效融合的媒介。

四、新形势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

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不仅是新形势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也是保障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高校而言,其必须要在做好“智育”工作的同时,加强“德育”工作,让学生的能力与个人素养同步发展,为社会各界输送德才兼备、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端人才,提高社会各界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想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目标,应该构建高质量的师资队伍,确保教育教学“软实力”。一是高校要认识到在新形势下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加大在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投资力度,促进两个教育活动健康发展,也让全校师生都能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二是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质量,高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培训,提高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当然,为了让教师能够重视培养培训工作,高校还可以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并且将考核成绩与绩效挂钩,确保每个教师都能从培养培训中有所收获;三是教师要认识到自身教学能力的不足,不仅要珍惜宝贵的培养培训机会,还要利用各种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为将两者有效融合做好准备。除此以外,学生也可以为教师出谋划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教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针对性。

(二)转变教学理念。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师而言,其必须要认识到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合二为一与单独开展某一个教育活动的差异性,既要学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还要完成课堂主体的转换,提高在课堂上随机应变而能力,并根据学生的表现转变教学思路,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都集中到自己身上,从而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可以说,只有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一种积极的学习体验,并且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过程的机会,他们才会感受到什么是学有所用。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更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因为这种教育与专业文化课程教育不同,并不需要学生有非常强的学习能力,只要学生能够用心听,而且能够用心去感悟,那么就可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作用,学生的心理状态与思想道德修养也会逐渐提升。

五、结语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在本质上具有一定的互通性,都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然而,从当前新形势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现状来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在实际融合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这些工作开展的实效性。为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两者的优势,促使其有效融合,就必须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思政融合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