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武学
(一)政策稳定性与持续性的必然要求。脱贫群众眼中的乡村振兴更加关注扶贫政策的长期性及脱贫成果的巩固延续。我国减贫成效取得巨大胜利,扶贫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脱贫群众担心如果没有巩固扶贫政策的长效机制,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大疾病等突发情况,由于自身抵御风险能力较弱而出现返贫情况;更加关注扶贫政策中涉农发展资金、农业项目、农业技术的可持续性发展,担心惠农增收的各项产业发展政策昙花一现;更加关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各种优惠政策与扶贫政策中的惠农政策是否保持一致,延续乡村公共服务的范围和内容,担心政策的变化扩大乡村贫富差距。因此,扶贫政策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乡村发展中政策稳定性与持续性的必然要求。
(二)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农村发展将全面启动进入乡村振兴阶段。脱贫后的农村生活“两不愁、三保障”已全面实现,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的人们将会更加关注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升,这时,乡村振兴将担负起不断提升农村生活水平的重任,真正让人民群众在农村生活中体验到幸福感、获得感。由脱贫攻坚的胜利而激发的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景也不断提升,乡村振兴将接替起这个重任,带领人民群众由吃得饱穿得暖有得住到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建设更加美好的农村生活环境,实现多种就业渠道,获得更高收益且长期稳定的就业,在扶贫政策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硬件、软件设施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为乡村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增强农村发展的信心。
(三)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新时代“三农”问题的解决,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历史发展时期。乡村振兴要全面的开好局起好步,必须统筹协调做好扶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战略衔接,为乡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乡村振兴不仅担负着巩固脱贫成果的重任,而且要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地推动乡村地区经济社会朝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缩小区域间贫富差距。准确找到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战略衔接点意义非凡,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四)脱贫攻坚的必然要求,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为有效解决贫困群体生活问题,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创造了人间奇迹。扶贫攻坚战胜利之后怎么干,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时代乡村发展要建立健全乡村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乡村振兴怎么做好,才能实现乡村发展政策不脱节,就是要把扶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来。这是已经脱贫的乡村地区必须抓紧研究解决好的基本问题,解决好了,脱贫攻坚成果就能得到巩固,在乡村振兴中就能争取主动;解决得不好,可能还会出现返贫的危险。
(一)政策互补性与目标统一性。扶贫政策的直接目的是解决贫困群体的基本生存问题,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战略目标。乡村振兴是乡村发展各方面的振兴,包括发展农村经济,全面提升农村发展生产和生活水平。两者具有共同的愿景目标,都是党中央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解决温饱问题的乡村持续发展需要激发内生动力,同时外部注入更多的活力与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这正是乡村振兴通过外部支持和激活内生动力的举措,因而实现了扶贫政策与乡村振兴的政策互补,能够为乡村发展注入更多活力,提供更稳定的基础,进一步有效巩固扶贫攻坚的政策性成果。
(二)政策上的持续性。高效且高强度的扶贫政策胜利实现了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完成脱贫,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然而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脱贫群众要实现这个转变需要真正的“富”起来,这是下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脱贫攻坚是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关键之举,乡村振兴是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的重大战略决策,由前者到后者是一个转换提升的过程,也是政策持续性的过程。乡村振兴要善于用好扶贫攻坚成功经验,实现政策上的持续性。
(三)现有条件为衔接提供有力支持。扶贫攻坚取得的重大历史性成就为乡村振兴创造了良好条件。一是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有了很大进展,贫困人口经济收入增加,为全面开展乡村振兴提供经济保障。二是贫困地区的硬件设施有了很大改善,尤其是在水、电、路、通讯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为乡村进一步发展提供坚实硬件基础。三是贫困地区的人才队伍状况有了很大改善。脱贫攻坚以来国家投入大量人才队伍,号召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对贫困地区实现脱贫起了决定性作用。乡村振兴同样离不开人力的支持、人才的支持、干部工作队伍的支持。四是在扶贫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乡村地区出现了一批率先“致富”的能人,为乡村发展提供内生动力支持。脱贫攻坚中总结出来的各种有效农村发展改革经验,培训和造就的农村发展能人以及热爱乡村发展的社会各方力量,所有这些都为做好扶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提供有力条件。
(一)如何保持扶贫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问题。为完成扶贫政策考核的政治任务,很多问题实现特殊对待,特殊处理,针对性很强,这些短期性的措施很难发挥起乡村振兴的长效作用。一些地方性很强的特殊扶贫政策要保持政策上的长期稳定性,需要转化为制度性的安排。乡村振兴的战略安排需要打一场“持久战”,很多扶贫领域中的特殊措施将会变成常规化的措施,这是一种思想和战略上的转化,要认识到扶贫领域中的办法不一定适合振兴中的持久战,既然是持久战,就要根据新的变化要求做出新的部署,全国上下共同努力,既要搞好顶层设计,更需要基层社会实践的探索。
(二)特殊性与整体性的矛盾导致乡村发展面临局部的合作困境。乡村振兴统筹乡村发展全局,强调整体性,实现整个乡村社会的发展,而扶贫政策针对具体的贫困户,具有较强的精准性,是为解决贫困户的温饱和增收问题。两者在各种不同领域具有不同的战略任务安排,针对性不同,存在个体性与整体性的矛盾。扶贫政策在解决个体农户发展能力总体较弱的措施是精准施策,精准投入,如针对不同的贫困户分别开展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易地搬迁、金融支持等,而乡村振兴是要解决整个乡村层面发展的长期性问题。扶贫政策在解决了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的同时,局部地区出现了因为利益而产生的贫困户与非贫困户隔阂问题,农村原有的社区内部利益平衡被打破,使得传统农村社区互助互济邻里关系受到破坏,乡村社会内部凝聚力和集体动员能力受到削弱。如何重构乡村社会紧密的组织关系,构建互助互济的乡风文明成为乡村振兴一大难题。
(三)特惠性与普惠性的矛盾导致乡村发展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扶贫政策具有特惠性特征,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实现贫困户的个人利益,而乡村振兴具有普惠性特征,是着眼于乡村社会整体的发展。在扶贫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局部地区引起部分非贫困户特别是临界贫困户的不满情绪,为稳定乡村发展局面,政府承诺将会在以后乡村发展中给与非贫困户的政策补偿。在当前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过程中,对非贫困户采取了许诺预期利益方式的农村地区,在国家政策的要求下,既要对贫困户的政策帮扶和物资投入持续进行,同时还要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兼顾各方利益需求,平衡不同群体利益。面对部分非贫困户可能出现的优惠政策补偿性心理,地方政府怎样做到既坚持原则又合理兼顾不同群体利益诉求,已经成为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四)福利性与效率性的矛盾引发部分贫困地区的“福利依赖”。扶贫政策的直接目标就是解决贫困群体的生活问题,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多发展机会,显然具有福利性政策特征,增加收入是一项重要的硬性扶贫考核项目,此外扶贫考核也更加关注贫困群体在子女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方面的社会生活福利性问题。某些地方为了应对上级考核及完成目标任务,直接进行物质帮扶是一种普遍做法,而对乡村进行长久效益的投入显然落到了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上。福利性质的扶贫政策自然效果显著,但是如何增强农村地区发展的“自我造血”功能问题,显然需要乡村振兴去实施。
(一)坚持政策衔接。贫困背后的深层次逻辑是个人社会资本及发展机会的缺失,包括社会生活经验、物质财富、人力资源等,导致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难以产生价值增值活动,以致造成个人生计可持续发展资本方面的欠缺和贫困问题。扶贫政策必须走可持续性发展之路,实现长期效益。乡村振兴的逻辑正是要激发乡村地区内生发展活力,通过相关政策解决“三农”面临的诸多问题,实现扶贫政策的长效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促进乡村社会发展。乡村振兴必须与扶贫攻坚实现政策上的衔接,通过调整乡村内部生产关系,紧紧围绕乡村产业发展、资金、技术、人才等紧缺资源做好政策上的对接,平稳有序实现政策上的过渡,全面促进乡村各领域振兴。乡村振兴范围广、要求高、难度大,在与扶贫政策进行衔接时,必须不断进行社会实践调研探索,以构建适合乡村振兴发展特色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路径。
(二)强化目标衔接。立足新时代乡村发展新格局,贯彻乡村发展新理念,必须强化扶贫政策与乡村振兴目标衔接,促进两者相互融合,共同为“十四五”规划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远景目标打下坚实基础。扶贫政策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的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乡村振兴工作难度更大,涉及乡风文明、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生态环境、生活条件等乡村社会发展诸多方面,以期实现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扶贫政策与乡村振兴具有战略上的递进关系,扶贫政策目标的胜利实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步,也为新时代的乡村发展,以及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扶贫政策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振兴则更为广泛和深远地推动乡村社会发展。实现两者战略政策衔接,有利于农村工作的有序推进。
(三)优化组织和人才衔接。为保质保量完成扶贫攻坚战略任务,我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形成全社会的大扶贫格局。构建从中央到地方紧密完整的组织体系以推动扶贫工作有效开展。乡村振兴如何构建这种严密高效运转的组织体系是处于起步阶段的关键所在。通过总结扶贫攻坚组织体系有效经验,对其进行优化调整、合理转化,实现与乡村振兴战略组织体系融合衔接。同时继续发挥在扶贫攻坚中培养出来的知农村、懂农业、爱农民的人才队伍积极作用,鼓励更多农业领域专家学者、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通过下乡调研农村发展、投资兴办农业企业等方式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来,引导激励社会各界关注乡村发展、参与乡村建设,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乡村建设新发展模式。积极引进农业人才,鼓励乡村精英返乡创业,形成“本乡、返乡和下乡”人才体系共同支撑乡村发展新格局,及时为乡村发展建设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不断注入新的发展活力与动力。
(四)完善考核衔接。扶贫攻坚的胜利除了有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人才队伍支撑、科学精准施策、严密高效组织体系,更需要建立起严格的考核机制。扶贫任务目标层层分解,更是层层进行考核与问责。通过科学的考核机制,及时发现问题以便进行动态调整,给予自动纠错机会、有效地保障扶贫政策落地见效。在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过程中,同样需要建立起一套严格的考核督导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考核机制的监督作用,使之成为乡村振兴工作的有力抓手。在考核机制的约束下及时纠正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偏离问题,杜绝各地盲目施策、执行偏差以及各种形式主义。因此,在建立乡村振兴考核机制方面,及时消化利用扶贫考核的有效成果,有利于实现从扶贫考核到乡村振兴考核机制体系的转化衔接。
总之,做好扶贫政策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需要把握两者之间的战略衔接点,适时实现政策、目标、组织人才、考核机制的及时转换衔接,逐步由扶贫到振兴的优化升级、由攻坚短期战到振兴持久战的转变,在乡村振兴中充分吸收借鉴扶贫攻坚有效经验,使得扶贫攻坚的智慧和成功经验成为乡村振兴的驱动器,使之在乡村振兴中开花结果。真正做到“过了一山再登一峰”的责任担当,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共同描绘壮美的乡村振兴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