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其改革策略

2022-02-06 14:49樊雅歌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5期
关键词:免疫学导图应用型

□张 荣 樊雅歌

近年来,“一带一路”在我国不断深入,各领域都需要非常多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需求[1]。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2],其中在“新医科”部分就提出面对新的要求,高等医学院校要主动去适应,从增加教师培训,到改变教学方式方法,达到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的目的[3]。医学免疫学是很重要的一门医学基础课,是架起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4],因为实践性很强这个特点,使免疫学知识在现代医学的很多的领域都有涉及。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其在传染病防治、生命科学研究及临床疾病诊疗等方面日益彰显出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门对于培养医学应用型人才非常重要的课程。但由于该课程基本原理相对抽象、难懂,课程课时又少,没有足够时间对相关知识在课上讲解和复习,不免就会影响学习和教学效果[5]。随着慕课(MOOC)、雨课堂及翻转课堂等混合式教学理念的出现,很多教学工作的开展就不再局限于课堂[6]。为提高医学免疫学教学质量,构建教学新模式,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尝试开展改革,是一个必然趋势。

一、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的现状

目前医学院校医学免疫学授课虽然尝试采用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形成性评价为考核评价方式。但是教学过程教学的主体还主要是老师,采用传统的在教室讲授占主要方面,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侧重通过期末试卷考试评定学生的总成绩。而医学免疫学概念多、免疫分子符号多,内容还比较抽象、系统性很强,这样的免疫学教学模式很容易使学生困惑而失去兴趣,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这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明显投入的时间和重视不足。在教学理念、内容选取、教学手段和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要想达到应用型医学人才的能力目标还是有困难的。因此,将先进的、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于免疫学教学中,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符合应用型人才要求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二、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综合能力有待提高。目前医学免疫学教师以青年教师居多,而且与授课学生人数相比,教师数量明显不足,导致教师工作量大、进修机会少,缺少交流和学习,教师讲授多局限于教材,授课时与临床联系不紧密,重视理论课,轻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且教师虽然能跟上时代步伐,更新教学方式方法,但是迫于人手不够、工作任务重等等因素,经常是无法在所有班级中开展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对于考核模式的改革也是难以深入的开展。

(二)学生水平不一、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免疫学可以说是目前医学基础课程中知识更新最快、发展最迅速的课程之一[7],而免疫学课程本身就是内容抽象、名词符号多,经常让教师觉得难教,学生觉得难学。而有些学校会因为招生和地理位置等各种原因导致学生水平参差不齐,那么对于这门抽象难懂的课程就使很多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再加上授课方式的改革很难实现,继续以“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和落后的考核评价体系进行教学,往往会让很多学生对这门课产生放弃的念头,学生主动学习和对课程的重视明显不如其他课程。

三、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医学应用型人才不仅理论基础要扎实,还要充满创新意识和很强的实践能力[8]。培养医学类应用型人才,教师就要在教学中,想办法激发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利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患者问题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7]。为此在医学免疫学教学实践中,可尝试通过教学手段、方法和评价进行改革,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丰富理论教学形式。培养应用型高素质医学人才,并取得很好的教学质量和效果,采用好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是很重要的。那么采用互动多媒体教学、MOOC、雨课堂、比喻教学、PBL、CBL、思维导图、小组讨论等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通过这样的教学改革,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引导、促进学生自觉将理论知识用于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坚持并实行一段时间,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而且对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医学人才都是非常重要的。

1.互动多媒体教学法。随着科技进步,智慧教室的普及,互动多媒体教学逐渐成为高校教学采用的一种方法,使用这种方法,教师可以和学生更好的沟通,使得课堂教学效果能够更优化,采用这种方法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因而多媒体互动教学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形式[9]。免疫学有一个公认的特点就是内容很抽象、不易理解,学生在学习时经常提不起兴趣,采取互动多媒体教学,通过丰富的动画、图像和视频,能够增加免疫学学习的趣味性,使免疫学内容变得形象、生动。讲到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过程时,由于过程复杂、抽象,如果单独靠教师讲解,学生通过看书上的图片和想象,对免疫应答机制就会理解很困难,并且达不到学习效果。那么在讲到这部分内容时候,教师就可以应用播放动画的形式来教学,把免疫应答从识别、活化到发生效应的阶段用生动的视频动画的形式播放,此时再加上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互动,对于学生理解免疫应答的抽象过程将会有非常好的效果[9]。

2.比喻教学法。比喻教学法是把生活中人们非常熟悉的一些现象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通过用比喻来说明的一种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9]。免疫学教师可利用这种方法讲解抽象的知识和内容。比如在讲到免疫应答机制这部分内容时,把人体比喻成国家,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是侵略者,那么在应对入侵者时,固有免疫就是机体的防御部队,特异性免疫就是“特种部队”等等。像这样比较生动形象的比喻例子在免疫学内容中有很多体现,在教学中,把这些比喻引用进来,学生学习起来不仅感觉有趣,也把抽象的免疫学知识理解了,并且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

3.PBL和CBL教学法。PBL和CBL教学法,是以问题和病例为基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小组讨论对典型案列进行分析,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10],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更加深刻的理解知识。比如在学习超敏反应这一章时,把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如过敏性鼻炎、花粉症、青霉素过敏、输血反应等一些疾病作为病例,在课前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成立小组,在拿到任务后组员分工去自主分析病例,查找它们的发生机制、产生特点、参与组分、预防及治疗的原则等内容,最后学生在课堂上以小组进行讨论[9]。通过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以解决临床上的实际问题为目标,这样不但注重系统性学习免疫学理论,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学习能力,这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

4.以思维导图进行的翻转课堂。思维导图是先确定某个主题为中心,用线条把相关的内容导出,通过结构图把学习、记忆、思考等思维进行展开的一种方法[11],对于提高学习效能、培养创新思维效果非常好。免疫学内容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每一章内容之间联系密切,给人的感觉是环环相扣,体现非常强的逻辑性。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就可尝试整体观的思维导图教学法,提升教学效果。在开学讲免疫学概述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了解这门课要学习什么,首先概括的讲固有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应答,教师在黑板上用思维导图把T、B细胞识别抗原、活化、增殖分化和效应阶段这个简单的过程表示出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从第二次课开始,因为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为了让学生把各章节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老师就会在免疫应答框架的基础上,把新学习的内容在思维导图上面进行扩展补充,这样章节之间的内容就会通过箭头和文字连接起来[11]。还可开展“课前10分钟”活动,让学生通过“课前小讲课”把上节课教师讲的内容,以及学生课前学习的本节课的内容在黑板上画出思维导图,并讲给全班学生,从而让更多学生参与,提高对这门课的兴趣。这样随着各章节陆续学习,免疫学的整体思维导图就一点一点的完善了。在免疫应答和超敏反应学习结束后,要求每位学生,以讲故事的方式将免疫学课程所有章节的知识点用一张思维导图串联起来,使免疫学独立的各章节形成一个整体[12],并上交作业,而且每个学期开展思维导图创新大赛,以奖促学,以此来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11]。

(二)健全考核模式,构建形成性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是为正确引导教学开展和完善过程,而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的评价方式[14]。形成性评价不再仅仅注重结果,而是对于学习过程更加侧重关注,以及在每个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目标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探求适合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完善教学体系,以此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保证实现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

为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确立一套完备的免疫学课程考核标准,将课程考核评价分两部分,一是终结性评价,二是过程性评价。免疫学课程总成绩是100分,包括期末成绩(终结性评价)和平时成绩(过程性评价)两部分,其中期末成绩占比不低于60%,平时成绩(包括考勤、实验教学、作业、小组讨论、阶段性测验、思维导图等内容)不高于40%。过程性评价中重视实验教学,增加实验技能考试,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提升学生的临床技能水平,实践考核与理论测试相辅相成,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13]。

实施形成性评价,还会根据学生的考核结果以及调查交流,分析教学后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所突出的问题,而且会针对相关问题,开展集体备课讨论,从而适当调整教学方式与内容、调整考核比例。改变了过去的以一次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决定学生成绩的简单的评价方法,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不断调整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为以后学生走上临床及医学相关工作岗位顺利开展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13]。

四、结语

基础医学教育是医学人才培养的根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医学课程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条件[14]。医学免疫学作为医学专业基础主干课,围绕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围绕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从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转变为注重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利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患者问题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教学方式。为医学院校设计出全新的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一定的探索和实践,建立适应医学院校现状和社会需求的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从而为社会和边疆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医学人才[14]。

猜你喜欢
免疫学导图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猪流行性腹泻的免疫学机理与临床应用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中国免疫学杂志》第八届编委会名单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