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嘉欢
202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会首次提出了“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作为现代社会经济产业发展重要一环的银行业应该加快创新转型,抓住其中蕴含的机遇,迎接可能的挑战。本文在分析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研究了全球和中国银行业发展现状。比如,中国银行研究院全球银行业研究课题组(2021)最近通过研究全球银行业以及中国银行业发展情况,分析了目前全球银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论述了在双循环背景下银行业的发展格局。刘尔卓,李佩珈(2020)在《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银行业国际化》中分析了中资银行当前国际化发展的特点,分析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银行业国际化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了金融支持“双循环”建设的思路与策略。宗良,张健华(2020)在《“双循环”格局下商业银行贸易金融发展策略》一文中提出我国应引导商业银行进行金融供给侧改革,加快实施贸易金融转型发展,从原来主要服务国际贸易的外向型贸易金融,转为同步服务国内国际贸易的双循环贸易金融。
在后疫情时代,金融监管趋于常态化,国际化竞争格局日益复杂,绿色产业、新兴产业成为发展重点。本文在充分研究我国银行业在“双循环”新格局中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后,对银行业面临的风险和机遇进行了分析,并对银行业如何创新商业路径以适应新发展格局提出了见解。本文的独到之处在于从银行业创新这个角度来对“双循环”下金融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经历了2020年全球疫情的冲击后,各经济体银行都经历了营收大幅下降、资产质量深度恶化、各国央行过度放水导致资金过剩以及利率下降等生存问题。中国银行业同样面临如上挑战,在客观现状下,如何迎接挑战把握机遇,让“双循环”成为我国银行业更加明确金融业定位,践行银行业职责的转型契机。
(1)逆周期监管常态化
随着全球疫情防控的常态化,以及经济的逐渐复苏,各国都在推进金融逆周期监管和调节的常态化进程。在疫情初期,各国经济产业都面临了疫情下停工停产的冲击。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防控可能引发的经济金融危机,各国先后出台了量化宽松政策大量放水以刺激经济,同步放松了监管力度。
比如在2020年3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达到考核标准的银行定向降准0.5到1个百分点。此外,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支持发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
而随着全球对疫情防控的态度逐渐常态化,各国开始缩紧银根,并回归疫情前逆周期金融业监管的力度。2021年,我国仍然继续完善及内容监管政策。所以在新格局下,银行业还要做好面对监管力度变大的挑战。
(2)银行业资产增速放缓
各国疫情防控常态化叠加疫苗接种的推进,让经济复苏步入拐点,也为全球金融业提高经营业绩和资产质量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是,由于各国央行宽松货币政策短期难以退出,全球低利率环境仍将持续一段时间。低利率和降低周期会挤压银行业盈利空间,抑制银行业资产规模的扩张。另一方面,虽然货币政策仍然保持宽松的主基调,但是已经趋于收紧状态,主要经济体不再像疫情期间一样延续逆势扩张的态势。种种原因导致银行业资产规模增速放缓。
根据学者预测,2021年,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规模增速在10%~11%,较2020年同比放缓。
(3)国际业务增长后劲不足,金融服务能力较弱
全球经济和政治形势近几年的巨大变化对我国银行业的国际业务造成了很大的挑战。国际贸易和业务量减少、国际间安全审查力度加大以及国际政治愈发复杂等;而与国外银行业相比,我国银行业经营与风险管理能力较弱,提供的业务也相对单一。
受限于我国银行业经营逻辑和商业习惯,对成本的控制、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使用难以满足国内外客户商业需求,导致其服务对象和服务手段十分有限,所以往往面临跨境业务增长缓慢、跨境业务成本较大的难题。
(4)金融风险监管防控压力增大
随着全球疫情回归常态,以往积累和被疫情突然爆发加重,但滞后的金融风险被释放。从全球来看,主要经济体的不良贷款率在2021年同比都不同程度上升。2021年初,美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0%,不良贷款率为1.18%,同比上升0.24%。另外三个发达经济体日本、英国和澳大利亚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了17%、17%和11%,不良贷款率分别上升了0.1%、0.24%和0.04%。相比较而言,新兴经济体不良贷款率上升更快,比如俄罗斯、泰国、印尼、南非等国不良贷款率分别增加了0.7、0.57、0.67、1.29个百分点。
预计2021年上半年,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仍将小幅上升,在房地产融资、产能过剩行业、部分中小企业、外贸行业、个人消费金融等业务领域风险压力犹存。
(1)有助于银行业更加深入参与全球化金融链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繁荣的国内市场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有助于我国银行业深耕跨境金融服务,更加积极参与到全球化金融业分工中去。比如,我国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使得我国银行业可以借助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的红利,参与到服务国外跨国龙头企业区域产业链、供应链整合中去。东盟的产业园和经济园为我国银行业机构在国外布局提供了平台,使得切实实施多层次合作成为现实。另外,近些年,中欧之间贸易额每年稳定在6000亿美元左右,投资规模仅保持在千亿美元左右,中欧之间有着巨大的双边投资需求。近期刚达成的中欧贸易协定由于政治因素虽然不确定性变大,但在美国孤立主义愈发盛行的今天,欧盟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只会越来越紧密。更大更开放的双边市场符合中欧双方利益,电信、云计算领域、新能源设备、医疗卫生以及金融、计算机服务都会成为双方合作受益的领域。
在新格局下,我国银行业可以积极探索在服务“外循环”的同时,拓展“外循环”的路径。
(2)有助于推动银行业进行数字化转型
在“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下,无论是跨境服务国际客户,还是深耕国内新兴行业,数字化改革已经是箭在弦上。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更是加速了这一进程。一方面,数字化网点符合国内普惠金融推进需要。手机银行、智能身份验证等技术的使用使得银行业金融业务服务范围更广、受益群体更大。普惠金融利用数字化技术形成了很好的地理渗透。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在提高服务效率的同时,提高了风险识别精度,降低了管理和运行成本。另一方面,国际竞争格局需要银行业尽快提升数字化水平。目前,各国都在争夺数字化话语权,未来,银行业也必须直面数字化竞争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因此国内银行业应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化和金融产业深度融合。在提高服务效率、增强金融科技应用能力的同时,提升数据保护能力。
(3)为银行业切实扶持实体经济提供了战略定位
“双循环”战略中,国内循环为主,国际循环为辅的论调奠定了未来几十年国家产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在该基调下,我国银行业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服务国内实体产业发展上。
一方面,银行业可以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在绿色信贷标准、激励机制以及相关产品创新等方面有所作为。比如,银行业可以利用国家激励措施政策引导资金向绿色产业转移。另外,在减少经济发展外部性方面,也可开展绿色金融工具的普及和使用。
另一方面,银行业可以探索战略新兴产业的扶持模式。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对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性愈发凸显。银行业可以把创新信贷产品工具、健全人才体系以及完善治理架构和风险管理手段等方面作为工作重点,进行未来产业布局。
在新发展格局下,银行业必须加快行业技术、产品的创新,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竞争中生存下来。银行业创新必须紧紧贴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市场供给需求规律,其实现路径必须能够满足未来发展需要,才能够真正解决银行业面临的发展难题。
在“双循环”格局下,跨地区、跨行业、跨市场的金融风险传播成为可能。另外,我国经济正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期,国内供需和国际国内市场面临很大的压力,金融危机发生的潜在风险变大。
所以,加强风险监管变得尤为重要。而金融风险管理产品和工具的创新是风险监管的重要途径。比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1997年便要上市公司在财报中披露金融资产的量化风险,VAR作为一个重要的风险测度被列入其中。巴塞尔协议Ⅱ、Ⅲ中都建议把VAR作为市场风险的度量指标。中国于2012年在韩国举行的G20首脑峰会上正式签署巴Ⅲ。为配合协议的实施,中国银监会在同年颁布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其中,第九十二条具体建议商业银行使用内部模型法,一般市场风险资本要求取值为一般风险价值(VaR)与压力风险价值(SVaR)之和。该模型的优势在于该指标可以根据风险管理者的风险敏感度来设置不同的置信区间。不同的置信区间也可以反映不同时期的风险规划。
我国银行业可以积极引入本土化VAR指标测度,运用该指标识别和度量风险,监控把握风险动态。
银行业可以通过优化信贷结构、创新信贷产品,来实行差异化信贷政策。由于新兴产业资产有以专利为主、抵押资产不足的特点。银行业可以通过信贷倾斜、科技赋能等方式,为该产业提供个性化创新型信贷产品。另外,完善贷款审批流程,银行业可以使用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对贷款前后进行审核跟踪调查,降低贷款成本和违约风险,提高运行效率。
银行业还可以探索定制产业全周期金融服务模式,与战略型新兴产业保持紧密联动。在企业种子期时,可以为企业提供融资、咨询等服务,并可以协助企业进行上市规划。在成长期,为企业提供优先合理的资金,牵头组织银团扶持该产业的发展。在成熟期,借助其丰富资源,银行业可以帮助企业借助金融工具构建稳定的资金链。
在世界新发展格局中,环境治理越来越受到重视。绿色金融的发展不仅符合行业发展趋势,也顺应了时代发展主题。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安排碳中和计划。2020年9月,中国也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生态环境部等部门配合该目标发布了《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指导意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以在“十四五”期间深度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有报告指出,“十四五”期间,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将达到新的阶段,逐渐变为银行业的主流经营模式。
绿色产业的发展亟须相关科技创新来带动,企业的绿色转型也需要相关科技产品研发或是采购来使用。银行业可以通过知识产权、股权质押等方式对绿色产业开展绿色信贷业务。另外,生产活动的外部性带来的额外社会成本也需要市场化的方法来解决,比如排污权的交易等。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截至2020年底,中国信贷余额为11.9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了20.3%,存量位居世界第一。中国试点的碳市场配额成交量已经成长为全球规模第二大的碳市场。绿色业务规模也不断上升,有望在2021年达到16万亿元左右。
绿色产业对于银行业来说将会成为一个发展的重要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