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 唐 戌
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相较于企业的所有者,企业管理者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企业的信息优势者。企业管理者为达到业绩条件、取得高额收入和奖金等目的,会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来粉饰企业的财务信息,产生盈余管理行为。过度的盈余管理不仅会损害投资者利益,降低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还会给资本市场的发展带来更多不稳定因素。因此,盈余管理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滥用盈余管理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而外部制度建设和约束能够有效抑制企业盈余管理行为[1]。沈烈和张西萍[2]认为,会计准则直接影响企业的盈余管理手段和方式。因此,出台有效且完善的会计准则对抑制不良盈余管理行为至关重要。为适应经济业务日益复杂的趋势、缩小企业盈余管理空间,我国财政部在2017年9月发布了新的收入准则,简称为CAS14(2017),于2021年年初在我国全面实施。CAS14(2017)的执行给各个行业的收入确认、计量和记录都带来了不同程度变化。在新准则下,企业常用的盈余管理手段和方法会有所改变,部分会得到抑制,但也会出现一些新的方式和手段。
本文聚焦于2017年新收入准则的变化内容,从理论上分析变更项目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
在旧收入准则CAS14(2006)执行过程中,我国上市公司存在以下几种常见的盈余管理方式。
1.应计项目的盈余管理
一是利用会计变更管理盈余。采用这种方式管理盈余的行为在上市公司中较为普遍。由于新兴企业模式异军突起、交易复杂程度越来越高,旧准则对某些业务的界定不够明确,给与了会计人员根据不同环境做出不同选择的变通机会。童大龙和陈继云[3]认为企业会计变更行为的目的倾向于调节利润,当公司在减值前处于亏损状态,其会通过转回或少计提减值损失以提高利润,从而进行盈余管理[4]。二是通过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和成本费用管理盈余。魏明海[5]认为时间特别是时点的选择也是盈余管理的对象之一。在旧准则下,对于不同类型的收入,判断其收入确认时点的方式不同,加上现代交易趋于复杂,旧准则又没有对复杂混合交易做出明确规定,因此上市公司对收入确认时点的选择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产生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
2. 真实盈余管理
一是通过研发费用管理盈余。准则中未对企业研发费用的资本化区间和费用化区间进行明确划分,因此也成为了调整企业费用从而操控企业利润的方式。李华[6]认为易受系统性风险影响的企业通常会降低其资本化程度,但在管理薪酬契约和监管契约影响下企业又会加大其资本化程度,从而达到业绩条件。二是通过资产重组管理盈余。证券法规定,连续亏损的上市公司可能会受到暂停上市或退市的处罚。因此,被ST的上市公司倾向于在进行资产重组时控制盈余,粉饰报表信息,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具体方式包括:兼并收购;资产租赁、置换或转让;股权转让等。三是利用销售政策管理盈余。企业通过放宽信贷条件、提前确认收入,在本年获得暂时性的利润增加,或者向客户提供较高的商业折扣,获得短期的收入绩效。四是利用关联方交易管理盈余。这是企业最便利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盈余管理方式,企业通过制定不公允的交易价格,经过流转,操控利润,从而达到调节盈余的目的。
3. 分类转移盈余管理
企业进行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主要方式是在经常性损益与非经常性损益之间进行有目的的选择,以干扰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判断。在实务中,经常性损益与非经常性损益由多个会计科目在报表中列示,上市公司通常需要结合自身业务情况进行分类,这就存在一定的主观选择性。通过将非经常性收入分类为企业核心业务收入,或是将经常性费用分类为非经常性损失,都会导致企业的营业利润偏高,达到盈余管理的目标。
为使会计准则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内在变革和外在趋同的要求,我国财政部对旧收入准则CAS14(2006)进行了修订,2017年正式发布了新的收入准则CAS14(2017),并于2021年年初全面执行。新收入准则更加规范且有据可循,具体表现包括:对收入确认的核心原则和计量基础做了进一步规范,对合同成本的处理做了进一步明确,此外还对收入的披露内容做了更多细化的规定。收入准则的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1.收入确认模型与理念
CAS14(2017)对收入确认和计量的模型做了变更,不再并行多种收入确认模型,而是采用统一的“五步法”模型,其前两步为收入的确认,即识别合同以及合同中约定的各单项履约义务。此外,CAS14(2017)对收入的确认是基于“合同”进行的,它强调“控制权”是否发生转移。
2.收入的计量
新收入准则中“五步法”的后三步为收入的计量,首先需要确定交易价格,再将交易价格分摊至已识别出的各单项履约义务,最后在各单项履约义务满足条件时确认收入。其中,交易价格按照企业预期可收回的对价金额确定,而不再采用旧准则中的公允价值计量。
3.合同成本的处理
旧建造合同准则要求合同成本的确认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而不符合条件的经济业务处理规则在原准则中没有做出规定。新收入准则包括了建造合同,并对建造合同成本的计量进行了更加细化的规定。
4.收入的列报与披露
CAS14(2017)中的披露和列报要求上市公司增加合同资产与合同负债项目,调整了利润表的部分经济活动,并且要求附注应当从更多方面对收入进行披露。所以,企业可能需要改变其原本的数据收集流程以及信息系统。而旧的收入准则在记录和报告方面的规定只限于会计政策方面。
基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新收入准则完善了旧准则中关于收入确认、计量和列报的规定,因此新收入准则下的盈余管理方式也存在一些变化。
1.新收入准则遏制了企业盈余管理行为
在新收入准则下,收入的确认以合同为基础,企业进行收入确认与计量的步骤更加客观,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有所提高[4],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企业盈余管理行为。
新收入准则将收入准则与建造合同准则进行了合并,统一了收入确认模型,规避了特殊交易无法分类按照相应模型确认收入的情形,弥补了旧准则中未明确规范的交易情形。一般收入和基于合同所产生的收入都以控制权是否转移为基础进行确认,这对一些复杂、混合交易同样具有适用性,缩小了管理层自主选择会计政策的空间。
收入的计量基础发生了改变,由旧准则中的公允价值变为了交易价格。交易价格是企业预期有权收取的对价金额,并且需要依据业务特点考虑多种因素。收入的计量更加客观、有据可循,因此能够有效抑制企业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
新收入准则要求企业在财务报表中披露的信息更加详实。企业信息披露程度越高,其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就越小[7]。因此,详细规范的信息披露要求进一步缩小了企业的盈余管理空间。
2.新收入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约束存在的局限性
新收入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有一定的约束,但同时也存在其局限性。
新收入准则从开始实施到全面实施有一个时间差,其允许部分公司先适应新准则,这就为企业进行会计政策变更提供了合理理由。企业可能会提前实施新准则操控应计项目的盈余管理。例如,碧桂园在2017年未按规定提前实施了新收入准则,将原本的“按交房时点一次性确认收入”改为“按照合同履行约定的进度分次确认收入”,其结果导致碧桂园当年有147亿元收入被提前确认[8-9]。
新收入准则在收入确认中增加了“商业实质”这一术语,但就该术语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中的作用来看,其并没有产生应有的效果[10]。对商业实质的判断仍然没有明确的界定标准,即对“显著的”,“重大的”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仍然存在。
1.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新收入准则对收入的确认时点、计量基础以及列报都有了更加明确、细化的规定,产生了较大变动。在会计准则发生重大变化的过渡时期,上市公司和相关会计协会应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以确保财务人员对CAS14(2017)的解读准确,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
2.促进社会监管机构的监督
促进社会监管机构的监督,主要是要提高社会审计机构的监督质量,高质量的审计能够有效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11]。提高社会审计机构的监督质量,首先,需要加强审计从业人员对新收入准则的理解,特别是关于收入确认与计量以及列报的变动及其应用;其次,重视社会审计机构审计责任的管理和监督;最后,建议可由社会审计机构来提供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评估报告,由外部监督压力来预防企业的盈余管理。
3.加强上市公司管控
企业管理层应当对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负责。但是,有时管理层为追求利益会忽略财务信息的质量要求[12]。如我国连续亏损的上市公司为了“保壳”,往往会在亏损的前后年份调节企业利润[13]。因此,在新收入准则下,证券监管部门应做出相应调整以配合新收入准则对企业进行管控,完善资本市场监督和退市制度。
4.深化收入准则制订与完善工作
在制订和完善收入准则的过程中,应明确多种会计处理和估计方法的应用条件,从而缩小企业自主选择的空间。此外,准则应在考虑成本效益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提高企业信息披露程度,以约束企业盈余管理行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虽然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是在相关准则和法律规范的范围内进行的,但终其本质仍为一种财务舞弊行为,违背了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并且,滥用盈余管理会阻碍企业甚至是资本市场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这些行为可能产生的严重危害,关注新收入准则下产生的盈余管理空间。会计准则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时俱进,一方面,要持续完善当前的准则;另一方面,对于新兴的经济活动领域要及时研究分析其对财务信息的影响,及时制定准则加以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