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的理论方位与实践路径*

2022-02-06 10:19金正连
区域经济评论 2022年4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马克思主义理论

金正连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自《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已有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而一部马克思主义产生、传播和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者为人民求解放、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也是一部以追求人民富裕、幸福生活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奋斗史。与此同时,共同富裕凝聚起广大人民为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而不懈奋斗的磅礴力量。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步伐也逐渐加快,在实践中践诺共同富裕理论的现实需求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期盼,为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和发展思路,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在新时代共享改革开放的红利和经济发展的效益。因此,从理论上探寻共同富裕的理论渊源和深刻内涵,从实践中探索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共同富裕的理论方位

作为马克思主义擎旗手的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始终坚持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己任,慎终如始地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赓续着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践诺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理论是实践的向导,共同富裕之所以能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遵循,是由其自身的先进性使然,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否定和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前瞻性规划。恰基于此,马克思和恩格斯才开启了改变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的世界性巨变,人类社会迈入了由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和引领的历史时代。

1.马克思和恩格斯奠基了共同富裕的理论基石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共同富裕这一理论的奠基人。在《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坚信,在未来的理想社会,社会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恩格斯在谈到民主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利益关系时曾表示,民主主义者只要明确地坚持无产阶级的利益和愈加依靠无产阶级,这种共同的利益就愈大。在论及无产者和共产党人关系的时候,马克思十分坚定地指出,无产者与共产党人并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利益不同的利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着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很明显,这里的“整个运动”就是共产党人为无产者谋取利益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为全世界被压迫者谋幸福、求解放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马克思清楚、明白地阐释了人类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前提和条件,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财富分配仍然是有条件、有限制的分配方式,这是由于收入分配永远离不开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和限制。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生产力的巨大进步,而且唯有在“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由此可见,马克思早已将共同富裕作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科学社会主义革命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在谈到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使命的时候,恩格斯明确强调,无产阶级政党的最终目的是在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而且,这种为全世界所有被压迫者提供基础保障的制度将会给所有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很明显,恩格斯所要强调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实则是社会生产力及其成果不断提升和完善,并足以保证每个人的一切合理需求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满足的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而且,也只有通过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才能保证劳动者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发展和运用。综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确是对共同富裕理论提出清晰、明确认知的奠基人,是将共同富裕理论确定为无产阶级政党追求目标和理想的创始人,并将自由人联合体的最终实现确定为真正马克思主义者最高理想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开拓者。

2.新中国成立初期共同富裕是凝聚人心的重要法宝

作为真正的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自其建立之初就以建设共产主义社会为最高追逐目标,最终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和共同富裕。新中国成立之后,作为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拓者,毛泽东提出共同富裕的明确奋斗目标,目的就是要让百孔千疮的中国尽快通过走社会主义道路而摆脱贫困,逐步使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具体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在持续实行农业生产互助团体经验基础上,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并结合实际情况,现实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改造,在实践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升和国民经济的稳固发展。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既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真正确立,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如何快速实现共同富裕依然是当时的棘手难题。1955 年10 月,毛泽东根据对“一五”计划实施情况所作出的归纳和预判,对何时能够建成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强国作出了较为科学的判断,预测大约在50年到75年的时间内,就是10个五年计划到15个五年计划时间内,可能建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回顾六十多年前毛泽东作出的判断,可以看出其超前卓越的眼光、敏锐的洞察力和坚定的信念,在其看来,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在中国的大地上,未来一定会出现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毛泽东始终坚信,只有建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共同富裕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而实现途径将不得不通过引导广大农民走社会主义农业生产合作社道路,从而达到城市工人生活水平。这一时期的共同富裕体现了相对性、历史性特征,是共同富裕内涵的具体历史表征。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为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封锁、围堵和孤立,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明确提出实现共同富裕和实现社会主义都是为了同一个奋斗目标。在工业和农业相互关系方面,这一时期着重关注工业发展,提出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就必须倾全国之力优先发展重工业,将提高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此外,关注农村农民及共同富裕道路问题,是毛泽东关于共同富裕认识的一个亮点。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毛泽东多次强调,要实现农村地区广大农民的共同富裕,就必须在坚持自愿、互利原则的基础上走互助合作道路,即使合作社存在某些问题与不足,但必须看到其本质和主流。在毛泽东看来,最重要的是农村绝不能出现两极分化问题,如果出现这种现象,农村地区将出现富农更富、贫农更穷的异常现象,这将严重影响中国共产党的信誉和政权的巩固。毛泽东坚信,在中国只有让农民富裕起来,工农联盟才能得到巩固和加强;只有让农村的穷人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好处,他们才能一直跟着中国共产党走下去。

回顾过去,毛泽东当时之所以将互助合作看作是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一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迷惘困境的公开回应;二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实践探索。为此,毛泽东在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础上,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坚定地支持从正面引导农民走集体生产共同富裕的道路,实现了对共同富裕目标和道路方向的认知统一。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明了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

本文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开论述,是基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飞跃”等全新判断基础上所作出的理性分界。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初期,鉴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左倾”思潮的影响和一些人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认识上存在的不足,邓小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首位代表人物,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推动了共同富裕由理论走向实践,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贫穷走向富裕的伟大创举。

第一,实践上突破。从效果上看,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时期为探索共同富裕道路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即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第二,理论上澄明。邓小平从社会主义本质视角强调,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的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力,第二是共同富裕。而后,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科学界定,并坚定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三,江泽民和胡锦涛对共同富裕理论的探索。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和胡锦涛从理论上继承了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理论的思想实质,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决不能动摇,而引导和帮助农民走共同富裕道路才是真正的人间正道。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则是围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进行的不懈探索,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倾情追问,是中国共产党对全体人民的神圣承诺,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如何建设所给出的理论回应。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助推共同富裕不断跃上新台阶

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精华,将共同富裕理论铸造成新时代一个里程碑式的新标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逻辑特性和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

第一,新时代共同富裕理论的时代性。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在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理论和基本原则时,多次强调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习近平多次强调,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想不能丢,丢了就不称其为社会主义。在谈到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及其处理原则的时候,习近平提出,鉴于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就必须在现实中切实坚持并加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不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的决心和信心。第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践性。2021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向国内外庄严宣告,中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人民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核心议题。在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实质性地解决共同富裕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第三,新时代共同富裕理论的世界性。习近平在谈到共同富裕是中国现代化重要特征的时候,明确指出了共同富裕的世界性意义,即以共同富裕为重要特征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将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021 年7 月6 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在人类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共同富裕是全人类的美好前程。事实上,习近平共同富裕理论旨趣深远,因为其始终将共同富裕的实现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相互呼应,始终强调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世界经济秩序和发展理念,所有这一切阐释,都彰显了中国“为世界谋大同”的国际主义情怀和大国风范,极大地拓展了共同富裕的世界视野。

二、共同富裕的内涵解析

从以上关于共同富裕理论的论述可以看出,虽然共同富裕这一范畴自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至今已有一百七十余年,但对共同富裕的理解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故此,讨论、思考和解析共同富裕这一概念的本质、内涵,就成了学界求真、求实的应有之义。应该说,共同富裕这一饱含马克思主义理论情怀的基本构想一经提出,便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南,更是深深地融入到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理论的血液之中,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行动指南。此外,学术界对共同富裕问题也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有力地配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值得肯定。但是,在对共同富裕本质、内涵的解析方面尚存在不足与偏颇,应通过对共同富裕范畴本质的解析与内涵的确证,还原其本真涵义。

1.共同富裕的内容和范围

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本质要求。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终极价值追求学说,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关于人类共同富裕的理论,但鉴于共同富裕实现过程的复杂性,人们对这一范畴本质和内涵的理解颇有差异。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同富裕本质的认知程度来看,无论是马克思的“所有人的富裕”,恩格斯的“所有人共享福利”,列宁的“大家共享劳动成果”,还是毛泽东的“富裕和社会主义就是一个东西”,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是共同富裕”,习近平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等,所有这些经典阐释无不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的,体现的是全体人民的全结构福祉,是超越单纯的物质范畴,容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多方福利的综合性概念。因此,共同富裕是涵盖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方面的富裕,是人完善自身的目的和手段,不是以对财富的占有为目标,而是以推动并创造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目的,以创造“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人类共同价值为核心,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社会主义目的和价值的实践追求。

2.共同富裕的内涵辨析

承认差别是共同富裕蕴涵的一个特色和内容,具有“和而不同”的中国传统文化辩证法特质。共同富裕是历史和动态的概念,不是平均主义,也不是同等或同步富裕,更不是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是既讲效率优先,又兼顾公平;既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又坚持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共同富裕;是既坚持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帮助后富的共同富裕,也是鼓励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的共同富裕。概而言之,共同富裕是一个理想的,既包含多样性差别又充满创造活力的,涉及收入分配和共享劳动成果的社会状态,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追求。从对共同富裕理想的追求过程来看,必须建立在社会平等基础之上,建立在有条件的差别基础上,坚持公平正义,以尽量缩小共同富裕的可容忍性差别。所谓可容忍差别,源自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自由、绝对的权利和绝对的平等而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性自觉,是一种相对性的伦理认知,是人有善念的现实表达。

3.共同富裕的评价和设计

共同富裕作为一个生成中的概念,深具相对性、长期性特征,拥有比较客观的固定评价标准。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以家庭恩格尔系数和人均国民收入来衡量一个家庭的富裕程度和人均财富占有量,用收入基尼系数和财富基尼系数来考察富裕差距和平等水平。2019 年,我国的恩格尔系数为28.2%,达到联合国20%—30%的富裕标准;收入基尼系数为0.465,低于美国2018 年的数值。由此可以看出,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确有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且家庭财富相当可观。2021 年5 月14 日,习近平在南阳主持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擘画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的宏伟蓝图,明确指出,到“十四五”时期末,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2035 年,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到21世纪中叶,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收入和消费水平缩小到合理区间。由此可见,共同富裕的内涵、评价指标、实施规划等都已经被完整、详尽地勾勒出来。

4.共同富裕的思路和原则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的,如何科学、理性、扎实、辩证地做好这项富民福祉,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一百多年以来一以贯之的理想和追求。2021 年8 月17 日,习近平在主持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对如何走共同富裕道路给出了总体思路,这是指导我国实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遵循。会议上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扎实迈进。这次会议在辩证认识共同富裕及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的四项原则:第一,对个人来说,鼓励全体人民通过合法劳动、诚实经营、勤奋创新实现共同富裕;对国家来说,国家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普通人创造致富机会。第二,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前提下,鼓励创业致富,先富带后富。第三,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通过建立科学政策体系和分配格局,保障民生。第四,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原则,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地探索共同富裕之路,形成经验并推广。

三、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要着眼于全局和未来,以中央顶层设计为基准。习近平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一文中提出,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践是一个在动态中向前发展的过程,不是所有地区、所有人同时富裕,不同人群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时间上有先有后,因此,全体人民必须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以顺利实现2035年中期目标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鉴于此,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就必须脚踏实地,在实践中扎实做好各方面工作。

第一,指导思想层面。坚决贯彻并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将其作为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指导方针不动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典范,其作为引领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既是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动力,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实践可以证明,只有正确坚持并高举马克思主义这杆思想大旗,才能推进中国社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前进,指导思想和旗帜的问题就是方向和原则的问题,不能动摇。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时期,全体人民应在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不走或少走弯路,真正全力以赴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第二,福利保障层面。低收入群体是共同富裕道路上的重要群体,而这部分人群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国家的社会福利保障体制。2021年8月17日,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指出,在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制度设计,通过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手段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执行此项政策,其目的在于整体提升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准,缩小社会成员内部的收入差距,进而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具体到福利保障制度的设计上,一定要做到初次分配时加大力度提升劳动收入,再分配时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给低收入群体,三次分配时通过公益发展塑造捐赠激励政策,为低收入群体提供救助,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从事实上看,通过分配方式调整提升低收入群体收入,实现共同富裕既要政府积极作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慈善公益氛围,也要激发慈善家的为民情怀,为社会底层人民奉献至爱真善。

第三,实践手段层面。真抓实干、积极作为,是在现实中践诺共同富裕理想的实践手段;等、靠、要,不是推动共同富裕的方略。政府积极有为加上个体勤奋劳动,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正途。从政府视角看,一是坚持新发展理念,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才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经济效益,塑造产业优势,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二是创新社会治理手段,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扩大基层公共服务供给水准,逐渐消除制度性贫困。三是通过不同社会群体互相融合,引导整个社会公平共享公共服务,给老百姓创造更多参与公共生活的有效载体,推动老百姓在共识基础上形成社会治理共同体。四是拓展脱贫攻坚历史性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从个体视角看,个体必须自主提高自身的物质和精神素养,逐步实现个体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主动融入到共同富裕的发展实践之中,积极在国家的扶持和帮助下实现共同富裕。

综上所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共同富裕理论思维和认知智慧的坚实支撑下,在充分理解共同富裕本质和内涵的基础上,通过艰苦探索和不断实践,才能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马克思主义理论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神秘的混沌理论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