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鑫
(国家管网集团闽投(福建)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福建 漳州 363122)
EPC模式常常采用总价合同,合同总价通常不做调整,合同约定可以调整的部分经商定后作出整改。基于总价合同的EPC项目,企业必须在招标阶段对影响项目成本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合理界定,以确保工程在实施阶段不出现差错。与传统的工程建设相比,以EPC合同为基础的工程建设具有明显的优势,更有利于项目设计方案、预算方案、施工方案、技术和管理的高效实施,方便承包商充分利用其优势对项目的各方面进行合理把控。在EPC模式下,项目有关的经济是固定的,这使得建设单位对项目实施过程的控制较少,总承包商在签订合同时会承担重大的经济和技术风险。因此,项目造价管控的风险应对尤为重要,企业应更加重视工程造价管理,寻找经济管理风险点,有效识别造价风险,并制定适当的方案,促进工程项目建设的长期稳定发展。
EPC模式是指承包商按照工程设计、采购、施工等内容对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和价格全权负责。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新型的EPC模式逐步占领项目建设市场,采用固定总价合同的方式对工程施工进行合理规划。
然而,EPC模式在工程成本控制方面各有利弊,一方面,建设单位可以在施工期间从细节工作中转移义务和风险,利用EPC总承包商的优势,弥补管理人员数量和专业技能的不足,减少过程招标采办环节,将工作中心投入到工程造价管控方面;同时有利于项目进度,做到边设计边施工。承包商根据经济分配更好地对工程造价进行均衡规划,有效连接设计和施工两个重要阶段,减少设计与施工的中间环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建设单位将工程项目承包出去,自身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参与受到限制,一旦合同中的内容出现问题或者承包商的管理出现漏洞,会导致项目出现实际造价突破目标造价控制额的风险。
EPC项目通常采用固定价格合同,整个项目建设从设计到竣工过程的总价格控制存在一定的风险。在传统施工管理模式的影响下,总承包商仍处于经济与技术、设计与施工的分离状态,建设单位需要承担从施工到验收的全过程的经济费用,这时总承包商承担的风险是比较低的。然而,EPC模式下对企业项目过程中的成本控制管理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要求企业在项目建设初期就要重视预算控制,注重工程造价控制,避免出现资金控制和风险管理混乱的局面。另外,施工人员在工程现场工作时,往往只关注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变化,缺乏对工程造价管理,忽视工程的造价风险,为工程后期的建设留下安全隐患。
EPC模式有诸多特点,一是以合法、公平、诚信为原则,对工程造价风险进行合理的管控,避免资源的浪费,进而保持人们和大自然的和谐发展。二是EPC单位建立与其相适应的组织机构来承包管理职能,包括项目的试运行管理、质量、安全、工期、造价、节能、生态维护等多个方面,总承包商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负责,明确其承包的所有项目的目标质量义务。三是EPC模式下的企业投资项目经批准或备案后授予,对于EPC形式的政府投资项目,尚需在设计预审后完成对未开发项目的承包。其中,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文件和审批程序是国家制定的,相应的投资决策计划完成后,必须通过规章制度方可执行。
EPC模式相比于传统的建设项目形式存在一定的优势,在这种模式下,建设单位只需按照合同约定向总承包商支付固定金额的款项,之后,总承包商从项目的设计中管理并分配合适的成本资金投入到建设的各个阶段,针对工程质量和安全、工期和一系列相关问题签订责任协议。在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和冲突,EPC模式可以更好地对这些冲突进行适当的调整,并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进一步平衡项目设计和施工,了解利益相关方责任,最大限度地利用施工资源,提高项目工作效率。此外,EPC模式为全承包的形式,不同于传统的建设工程承包方式,EPC模式下的项目可以了解相关债务人,职责分工更加清晰,更好地建立基于各种职责的问责机制,并有效地将详细项目落实到既定单位。
首先是项目决策阶段的问题和风险。承包商在签订合同时,负责项目设计、材料设备采购、工程立项、项目调试立项等各个环节,这种类型的协议机制虽然给承包商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也使得承包者面临着巨大的风险。目前,EPC招标业务主要是基础设施和公共建设项目相关的业务,建设单位大多是行政事业单位,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提交第三方咨询机构审批,可能会使得项目成本实施预算出现问题。由于总承包商在对建设单位进行招标前不干预项目本身,因此建设单位的投资预算可能会与实际情况有所偏差,会给总承包商的前期成本控制带来巨大压力。例如,在平潭海洋国际会展中心项目中,拟定项目投标文件总成本暂定为7亿元,但项目的整体总投资18.75亿元,增长2.7倍。
其次是工程设计阶段的风险。在承包商中标后,大部分设计师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激进设计,与许多项目进行经济比较,设置了更高的保险系数,导致成本超出限制。目前,由于EPC方式在中国建筑市场实施周期短,很多总承包商缺乏经验,部分设计人员缺乏全过程造价管理知识,在方案设计的过程中,更多地考虑了建筑的新颖性、结构的安全性、功能的完善性、外观的美感等,但忽视了工程造价的问题,迎合合作商的意见,增加了工程造价超标风险。此外,EPC项目的目标设定周期非常紧迫,总承包商通常会因为在设计阶段花费太多时间或没有与建设单位达成有效协议而最终进入工程图纸的设计阶段。不科学严谨的决策将不利于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项目的建设工作无法按约定工期完成,工程造价增加。
最后是工程施工验收过程中的风险。施工过程也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在EPC形式中,总承包商负责从设计、采购、施工到交付的全过程,但项目的施工经理仍停留在传统的施工管理模式,很少与设计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建设项目管理部经理认为,项目的建设是以图纸为基础的,注重项目的进度、安全和质量控制,可能会导致项目成本的变更,并体现在工程建设后期,还存在部分承包商以EPC形式同时进行设计和施工,因工程进度压力大,拖慢了工程进度。目前,施工设计图的深度往往不足,施工经理对图纸的理解往往存在偏差,导致现场重复施工,人工成本、材料成本、机器成本、工期增加。此外,EPC承包商需要在竣工验收后,第一时间收集完成结算的相关数据,并实时提供给建设单位,以方便建设单位的结算审核工作顺利进行。然而,施工管理人员往往未能妥善保存变更签证,或保留分包单位的小部分资料,分包商不主动提供相关数据,进而增加了分包结算成本。
综上,对于采用EPC模式的项目,最好是有相应建成项目的经验参考下做出决策,重视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内容,避免投资建设突破估概算,LNG接收站及储罐项目建设在这方面就有充足的经验,选择合适的EPC模式。例如,漳州LNG项目包括接收站、码头两个部分,概算投资约62亿元,其中接收站厂区及储罐采用EPC模式约17.8亿元合同价,预计总投资可节余10%以上。
为有效管理工程造价风险,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相应的防范机制,必要时还需要设立专门的监控管理部门,加强风险防控。一是不断提高相关建设单位的风险防范意识,制定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内部风险管理制度,按照制度执行各项成本管理任务,确保所有员工可以有准确的工作参考。此外,工作人员需要密切记录项目的招标过程,包括如何评估和记录投标条件,以提供项目决策规划所需的基础信息。二是密切跟踪资金风险防范机制的内容,强化相应的监控管理机制,加强对项目资金管理者项目资金管理工作的监控,帮助工作人员切实找到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问题,合理规避风险,防止资源和成本的浪费。最后,企业应该根据详细的风险报告创建出大纲,以便工作人员能够有效地控制设计、采购和施工等经济风险。
加强施工期的造价防控是降低工程项目风险的主要方法之一,对于EPC模式下工程的施工内容复杂多样,这一阶段的资金管理工作是重中之重。在工程的施工阶段,资金管理者不严格控制施工阶段产生的成本,实际造价必然会超出预算,后期出现不可控的资源浪费现象,进一步增加工程造价风险。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在施工前、中、后三个阶段落实管控任务,充分利用EPC模式下的造价防控优势,恰当地落实施工管理任务。同时,建设单位和承包单位都需要加强对成本控制薄弱环节的预防,制定合理有效的预防方案,降低项目在施工中的成本风险。另外,相关单位和企业加强与具有专业技能和市场信誉的金融机构合作,为项目购买设计责任险、建筑和安装险,备一份保障,并提高工程建设质量,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工程的综合效益。
工程设计师在设计方案时,需要仔细研究与设计任务相关的内容,在设计阶段优化项目计划,可以直接降低项目成本。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关工程师需要加强与各部门的认同,完成工程方案和施工阶段的有效融合,确保每个建设环节的有效性和经济性。此外,设计方案应注重一次性制定,尽可能减少因设计原因导致的施工场地和设备变更,避免工程造价风险的增加。设计师在设计方案完成初期,也要注重对工程建设实际成本的跟踪,以便于及时发现偏差并找出原因,进而调整修复方案。同时,相关单位部门应引入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不时优化调整现有的成本管理内容,突出EPC应用的好处,减少返工、设计变更等问题的发生,规避资金风险。作为有经验的EPC总承包商应以设计作为造价控制的重点,与传统施工承包模式对比,建设单位已经将设计风险转移到EPC总承包商身上了。
在EPC模式下,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目标的一个条件是不断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造价防控能力,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工程成本控制对所有发展目标的重要性和实用性。首先,工作人员应明确在市场中生存的条件,需要严控资金,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同时,相关单位应该充分展示管理者的职能,将职责划分到个人,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工程管理人员的专长和职责。其次,单位需要落实好各工作人员在建设项目和任务中的责任,对各项资本支出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确保造价成本在规范控制范围内。在增加管理层对资本管理知识的基础上,发挥管理层的主导作用,使公司全体员工意识到资本管理的重要性,确保每个施工环节的科学性。在此期间可以合理管理工程造价,为企业全面有效地实施工程造价管理创造有利条件,树立准确的资本管理知识,加大资本管理的资金投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组织专项培训活动,以实现资本管理的基本目标。
EPC模式下更应该综合考虑构成所有工程的各个条约项目的风险,平衡建设单位和承包商之间的风险分配,合理化单边收益的风险,进一步对工程造价进行管控。在条约的实施过程中,防止或减少单边纠纷的最好方法是了解招标文件的要求,了解条约风险管理义务的范围,并就可能发生的纠纷达成详细的协议。被承包方和承包方要明确招标文件和合同的真正含义,有利于承包单位给出一个合理的报价,减少实施过程中的单方面的纠纷,有利于建设单位对工程建设后期更好地管理,顺利实现工程造价目标。例如建设单位有义务进行初勘,收集基础资料,提供较为完善的初设文件和详细工作内容,避免EPC总承包商承担巨大风险或工作内容及界面矛盾,这对双方是共赢的。此外,对于EPC模式下中经常使用的总价协议,在定价、结算和审核过程中,对变更的约定和临时报价进行审核,承包商应根据合同设计、执行等内容完成施工作业,并解决造价中存在的问题。承包商工作将包括规则或合同中描述的所有任务,以满足企业所提出的要求、承包商建议书和数据表中的相关内容,确保各项工作的稳定完成和安全高效运行。
EPC招标模式与更复杂、更有回报的建筑图纸招标模式有很大不同,其造价很容易失控,引发争议。依托对EPC模式有相应的招标和造价咨询实践经验积累和研究的全过程咨询单位或专业造价人员,更能做好EPC模式招标工作。基于工程造价风险防范和造价管理对工程建设的重大影响,从造价管理的角度出发,需要完善各种机制,有效管理工程造价,确保工程施工安全,为建筑企业的切身利益发挥保障作用,进一步推进建筑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