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园园
新时代我国国有企业退休职工的管理,不单单是国企内部的一个重要事项,更是一项重要的社会问题,需要方方面面的关注,各司其责、形成管理合力,让每一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一定贡献的退休职工能安度晚年。为了实现国有企业退休职工跟社会管理的有效对接,顺利做好社会化移交管理工作,我国从2003 年开始就制定了相关指导意见,一些城市陆续展开试点工作。2019 年,为了有效推广部分城市形成的成熟的管理经验,实现国有企业退休职工彻底实现社会化移交管理,国务院办公厅再次下发了指导意见,要求各社区、街道办事处克服种种困难,切实履行国企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工作,当前,这项工作尽管存在一定的现实困难,但是已陆续进入了实质性移交阶段,其中有些经验就可以进行总结,为后续移交管理提供借鉴。
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是指国有企业职工办理退休手续后,退休人员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与原企业分离,个人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人员移交所在地的区县、城镇街道或社区实行属地化管理,由社区服务组织提供相应的管理服务。
我国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实现社会化移交管理是深入开展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是有效落实国有企业削减半社会职责的重大举措,更是为每一位退休人员提供人性化养老服务、推进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现退休人员享受更为全面、完善、系统的社会化服务,方便为退休人员开展就医、购物、参加文娱活动等社会服务,享受到多样化的社会养老服务。随着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国有企业都构建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现代企业制度,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已经成为一项发展准则,尤其是深入参与国际竞争、有效开展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过程中,我国国有企业就得面临来自国际、国内的双重竞争,为了轻装上阵、降低不必要的资金支出,我国国有企业就可以在承担一定的社会统筹管理费用的前提下,做好与社会机构的有效衔接,在不影响退休人员养老待遇的前提下,把社会性服务工作完全让渡给社会、街道办等社会服务机构。
虽然我国国有企业都为退休人员准备了文娱活动场合,也准备了一些活动来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但是,同社会机构相关,由于企业规模的限制,不可能像社会机构那样提供形式多样的养老服务。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实现社会化移交管理后,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社会保障中心按月足额发放养老金,丝毫不影响退休待遇,还可以享受到社会服务机构提供的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工作,尤其是凭借统一的医保卡可以选择到综合性医院享受到就医、保健、体检服务,有效提升晚年生活质量,真正享受到便捷购物、便捷就医、便捷娱乐的社区、社会化养老服务,真正告别了工作多年、相对单调的场合,与社区、社会环境实现融合。
新时代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移交管理工作的开展,不仅仅是企业内部行为,更为重要的是一项社会行为,给高质量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化移交管理不能依靠传统的指令性方式来完成,而是应积极转变工作观念,按照市场化、公益化的服务理念来做好这项工作,为每一位国企退休人员都提供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愉快养老服务环境,这就需要社会机构、街道办有效开拓工作思路,加大与社会机构合作力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提升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国有企业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主体与支柱力量,发挥出不可替代的多重社会职能,国有企业的工人阶级是最优宝贵的社会资源,他们奉献出青春和汗水后,每一位退休人员都拥有要求享受高质量养老服务的权利,故此,社会化移交管理就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打消国企退休人员的思想疑虑。同时,高质量完成社会化移交管理工作、做好国有企业与社会机构的有效对接,对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来说,都是一种双赢选择,退休人员回到社区后,就可以享受到高质量的社会化服务;社会机构与社区、街道办有效合作,为国企退休人员提供多样化养老服务,就有助于提升现代治理能力、提升社区公共服务职能,攻克民生短板难关,打通影响社会化管理的最后一项障碍,切实增强国企退休人员的幸福感与满足感。例如,前期已经顺利开展这项服务工作的北京、上海与深证市等,社区已经全面覆盖了国企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发放、医疗保健、日常生活服务、文娱活动安排、突发情况救助与党组织建设等工作,充分保障了这类退休人员的各类合法权益,还为他们准备了多样化的文娱活动,如歌唱、书法、绘画、散步、棋牌游戏等,让他们每一天都能享受到不同的业余生活安排,愉快度过退休后的每一天。
对于这些在单位里度过了几十年工作生涯的退休人员来说,尽管从工作岗位中退休了下来,但是他们在内心深处,依然把国企当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还坚持认为自己是单位的一员,希望自己退休后人事组织关系依然保留在单位里,通过这种管理方式实现个人与单位的联系,但是在面对社会化移交管理之时,内心深处就产生抵触情绪,一方面担心单位以后不会再管自己,另一方面也担心退休待遇到了社区后会降低,毕竟单位里都是自己曾经的同事、熟人,到了社区后,都是谋生的面孔,担心得不到及时、周到的养老服务。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并不是所有的社区都兴建了跟国企一样的娱乐场合,退休人员也是喜欢在单位的棋牌室、乒乓球台、与阅览室等,回到陌生的社区环境后,几乎没有曾经熟悉的同事,很难对社区产生认同感与归属感,故此,部分退休人员对社会化移交管理并不热心,甚至持反感态度,影响了这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一些退休人员存在对移交管理的顾虑,还在于对社区、街道办养老服务能力现状的担忧。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社区、街道办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明显存在差异,相对而言,经济发达地区的社会、街道办社会养老服务建设体系较为完备,具备较高的社会服务能力,构建了便捷的退休人员服务中心、文娱中心、养老保健服务站等一体化服务场合,除了工作人员之外,还登记了大量的志愿者,利用空余时间来为行动不便的居家老年人员服务;而经济落后的地区,社区、街道办嘚瑟会服务能力相对较弱,出于财政资金的压力,很难建设出完善的养老服务场合,工作人员平时就存在一定的工作压力,一旦接受到大量的国企退休人员,社区服务能力肯定会出现超负荷现象,这也影响了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国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移交管理原则上遵循属地化管理政策,但是由于各个地区管理政策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形成了一些客观障碍。属地化包括退休人员现居住地、原户籍所在地、社保关系所在地、原单位所在地等,加上国有企业职工来自五湖四海,他们退休后属地选择也不尽相同,工作人员要对接多个地区的养老服务中心,还得考虑到不同地区的不同接收政策,这也增加了这项工作的移交管理难度。每种属地化管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不同的移交方案,以选择户籍所在地为例,由于各地经济发展存在差异,加之户籍变动也较为明显,一些退休人员可以选择回到家乡、选择投奔子女、或者是到新的城市购房落户等,这就增加了移交难度,工作人员只能按照“一人一策”的原则来制定出个性化移交实施细则,满足每位退休人员的个性化需求,保障他们的退休待遇回到属地后不会降低,从而安度晚年,显然,这就会无形中加大了工作难度,影响了移交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见证国企退休人员的工作经历、确定养老待遇标准的唯一依据就是每位职工的档案材料,除了人事材料外,还有党群关系等,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对接多个服务窗口。各个地区档案接收标准也存在差异,或者是一地多策,工作人员就得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具体实施要求,根据不同的标准来整理每一位退休人员的档案材料,这也加大了工作难度。除了纸质档案材料外,部分地区社会服务机构还要求国有企业提供数字化档案材料,故此,工作人员还得进行第二次数字化处理。同时,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的管理也存在独特性,一些大型企业如央企、其退休待遇相对较高,在开展社会移交管理时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对接工作,还要为这些人员提供一定的退休补贴、医疗、养老服务补贴等,确保退休待遇不会降低;对于一些存在遗留问题的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移交管理难度更大,工作人员提供了档案材料后,移交给社区、街道办后,还应定期、不定期做好回访工作,了解退休人员的实际生活状况,倾听他们真实呼声,千万不能出现中断联系的行为,不能让为单位奉献了青春的退休人员感觉到寒心、灰心,采取种种措施提升他们的幸福感。
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移交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国企加大同社区的沟通力度,作为移交主体的国有企业工作人员,一定要认真学习各项方针、政策、文件,吃透政策的相关条款,合规、依法、有序推动退休人员社会化移交管理工作;工作中还应加大对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座谈会、电话、上门访谈的工作途径,做好宣传回访工作,引导退休人员积极转变思想观念,积极配合这项工作,打消他们的思想疑虑,力争人人理解、人人配合、人人支持,同时做好同社区的有效对接工作,解除退休人员的后顾之忧。工作人员还应积极学习社区养老服务的具体规定,科学制定多样化移交方案,及时做好沟通、联络、访谈与回馈工作,实现稳定过渡、无缝对接,确保他们的养老待遇不会降低,安度晚年。在移交管理之前,工作人员还应把个别退休人员跟单位遗留的历史问题解决完毕,然后再进行移交管理,避免给社区增加不必要负担,力争实现完美移交。
作为国企退休人员具体接待方,各个社区、街道办也应在政府机构的指导下,积极创新、开拓思路,本着高度责任感,做好每一位退休人员的移交接收管理工作,确保能够接收、稳定接收与高质量接收,除了做好跟社会保障中心的接洽、确保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发放外,还应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加强社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为退休人员提供高质量的社区养老服务,关心爱护每一位退休人员,让他们增强对社区、街道办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在政府机构的组织下,社区、街道办应加大专业化养老服务人员的招聘力度,为社会服务中心、医疗保健中心、文娱中心招聘到专业化服务人员,提升社区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社区、街道办还应重视国企退休人员党群组织建设,充分发挥退休党支部、各种团体、协会等群众组织的凝聚功能,把每一位退休人员都凝结到组织中来,通过组织的力量来发挥出有效的沟通联络功能。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党群组织,与国企退休人员开展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工作,了解退休人员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积极给予帮助解决。开展一系列的文化活动,满足退休人员的文化生活需求,发挥社区管理结构的作用,丰富退休人员的文化生活。倡导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的服务精神,可以邀请退休人员参与社区管理工作,也可以参照部分地市“低龄助高龄”的社区服务互助模式,全面提升社区管理工作的认可度,促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水平的提高,确保街道和社区管理及服务工作“接得住、接得稳、接得好”。
尽量统一各地移交政策和档案接收标准,减少企业对接各地的工作量本着为企业减轻负担的原则,作为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接收方的地方政府应结合实际情况,尽量统一各地移交政策和档案接收标准,逐渐合理简化流程,规范化、常态化接收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减少企业因为接收标准不同而增加的人力和财力方面的消耗,真正让国有企业实现减负上阵、加速发展。
社区工作人员以实现属地化管理的有效衔接为基础,加强群组织建设。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涉及面比较广,落地有效衔接还涉及街道社区和国有企业等不同主体,国企工作人员与社区服务人员加强沟通联络,注重长期规划,深入调查研究,确保工作的整体性、协同性和可持续性;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的作用,确保退休职工能够享受到社区的关心和关爱。
在短时间内解决退休人员社会化工作,要让政策宣传走到前列,通过宣传取得退休人员的理解和支持,要通过各种渠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工会、老年协会等组织作用,加强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切实维护合法权益,营造良好工作氛围,确保有序移交、平稳过渡。
新时代我国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移交管理,不单单是国企内部的一个重要事项,更是一项重要的社会问题,需要方方面面的关注。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移交管理工作,是推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更是让退休人员享受到高质量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保证,国企工作人员就应加大同社区服务人员的沟通力度,吃准、吃透地方移交管理政策,制定出系统、完善的移交方案,确保养老待遇不会降低,让每一位退休人员都能在社区、街道办中安度晚年,提升退休后的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