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7日,国家文物局在其官网发布《关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违规发掘阜阳古城遗址情况的通报》。2021年3月15日至17日,国家文物局组织工作组赴现场检查阜阳古城遗址考古发掘项目情况,发现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阜阳古城遗址考古发掘过程中,存在项目负责人长期不在考古工地、现场发掘人员擅自变更考古发掘计划、动用大型机械挖掘破坏文物等违规行为。国家文物局即时向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反馈了检查情况,责成加强考古管理、严肃追责问责、强化文物安全。
1.%不能把文物保护工作当成儿戏
文物古迹是历史的见证,是先民们文化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实物遗存,是科研工作的珍贵资料。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是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是对社会共同记忆的保护,也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挖掘机考古”将文物保护视为儿戏,是一种短视的行为,应当受到严厉的谴责和惩罚。
2.工作中不可越俎代庖
专业的事,要由专业的人员来做。项目负责人长期不在考古工地,现场发掘人员便擅自变更考古发掘计划,动用大型机械挖掘,破坏文物,任意妄为。这种做法极不严肃,是对科学研究工作的亵渎,更会对珍贵的文物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
3.工匠精神岂可缺失
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严谨认真、追求卓越的民族气质,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物古迹的发掘,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专业人士发挥专业技能并全心全意地投入,决不能鲁莽行动、任意胡来。
“用挖掘机考古”,说好的匠心呢?
罗筱晓
从几年前《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出圈”,到《如果国宝会说话》等文博类综艺节目、纪录片的走红,再到今年年初由河南卫视春晚节目《唐宫夜宴》和三星堆“上新”掀起的一轮轮博物馆打卡热潮,坐冷板凳多年的文博行业一时间成了“香饽饽”。而此番安徽阜阳古城遗址的遭遇就像一瓢冷水,提醒人们,文博行业仍有待规范的行为和待补齐的短板。
海昏侯墓发掘项目领队曾说,考古走出“象牙塔”迈向公共考古范畴,这是当代考古学的使命,“但考古不能因此娱乐化,它的本质仍是科学研究”。
既然是科学研究,必然需要严谨的态度。在阜阳古城遗址发掘现场,负责人长期缺席、工作人员擅自更改计划是文物受损的直接原因。这值得我们反思:面对重要的文化遗产,相关人员怎会如此缺少责任心和敬畏心?
同样应该注意的是,国家文物局在关于此事的通报中提到,要积极争取各地方政府落实文物保护主体责任,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扎实推进考古机构和队伍建设。考古工作能不能做好,从业环境是重要因素之一。这种环境既包括公众对文博行业的认同,也包括政府部门对考古发掘从政策到资金等方方面面的支持。只有如此,考古以及其他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的行业才能真正实现良性、健康的发展。
类似“用挖掘机考古”的事情,坚决不能再发生!
(选自《工人日报》,有删改)
挖掘机考古:无能、无知、无用!
姜伯静
挖掘机考古,向我们展示着两个字:“无能!”考古是一门科学,是一项技术,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如今,传统的考古技术早已加入了遥感、物探等现代技术,并且实现了多领域融合。挖掘机考古,除了急功近利,也是无能的表现。因为他们没有耐性也找不出其他技术手段打开墓门,只能采取蛮干的方式。
挖掘机考古,向我们展示着两个字:“无知!”地下的情况千差万别,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使文物遭受灭顶之灾。郑振铎先生说过:“对于那些地下博物馆处理的态度如何,决定着那些地下博物馆的陈列品,到底是否能重见天日,到底是能够丰富了我们的民族文化、艺术的遗产,还是再也不能被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见到。”鲁莽的挖掘机考古者知道这些吗?他们,只有无知!
挖掘机考古,向我们展示着两个字:“无用!”考古应该是对过去的保存,而不是挖掘和破坏。这个先例对考古事业造成的负面影响要远大于这次行为本身的损失。挖掘机考古绝不是一个有用的考古手段,是引以为戒,还是任其肆意发展呢?这是个重要问题。
(选自《大河报》,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记录了故宫文物的修复过程和修复者的生活故事。跨越明清两代的故宫,收藏着包括《五牛图》《清明上河图》在内的180多万件珍贵文物。历经百年沧桑,这些人类共同的瑰宝或多或少蒙上了尘埃。从故宫博物院建院那一天起,一代又一代文物修复师走入紫禁城,通过他们化腐朽为神奇的妙手,將生命的活力重新注入一件件文物之中。这些修复师甘于寂寞、甘于平淡,在与文物的对话中小心翼翼地感受着来自古代的微弱的脉搏。当尘封的文物重新焕发夺目光彩时,我们不应忘记那些平凡而伟大的匠人为之付出的努力!
对于工匠精神,你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请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