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性差异视角下的水彩画形式语言比较研究

2022-02-05 00:21:00殷圣尧
美术界 2022年1期
关键词:水彩画水彩黑龙江

殷圣尧

【摘要】我国地大物博,丰富的地域风貌催生出了各式各样的绘画风格,同时也丰富了国内水彩画内涵。水彩画在表现题材和形式语言上,与地域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地域特征一方面在水彩画面貌中得以体现,另一方面也是画家们在创作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本文基于地域差别以近年来水彩艺术生态较为活跃的广西和黑龙江两地的水彩艺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期刊文献查阅和代表性画作分析的方式,从地理因素和人文因素两个方面分析出两地水彩绘画的色彩、用水、用笔和表现形式的形成逻辑,并阐明它们之间的差别和特点,从中得出地域因素下水彩画的多样性,强调地域性特征在艺术创作与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广西;黑龙江;地域性;水彩画

中国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和积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水彩艺术发展的基础与依托,广西与黑龙江两地的地域特征、美术发展氛围和多民族文化背景为本土水彩画家群体的发展提供了绝对优势。近年来广西与黑龙江两地水彩艺术氛围浓厚,活跃度高,成绩斐然,成为国内水彩画的代表,两地在艺术风貌和地域特征上巨大的差异,是笔者之所以将两者作为比较对象的原因所在。

地域环境不同,使得画家对周围事物的感知不同,进而产生审美与思维上的差异,由此所形成的绘画风格也反映着当地的人文情怀、思想哲学、物质文化等。广西与黑龙江两地的水彩画之所以能够在面貌特征上形成差异,与其当地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是分不开的。没有地域环境的滋养,也就没有艺术形态的表现,更没有艺术的成长发展。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决定人的生活条件与方式,同一地区的人形成趋同的生活习惯,画家也会自然形成一些共同的表现技法、创作理念、审美特征等,经过长时间创作磨炼,艺术作品便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区域的整体性独特风格。

(一)地理环境因素

我国地域辽阔,是国内水彩画多元风格的形成基础。在地理环境方面,广西与黑龙江两地存在着巨大差异,因而对水彩绘画的影响也各不相同,由此诞生表现特征不同的水彩画风貌。

广西地处亚热带,地域广阔,拥有1595km海岸线,生态资源丰富,雨水富足,四季如春。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多民族聚居的山寨村落和淳朴的风土人情使得本土艺术面貌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为水彩绘画的创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广西水彩画的创作题材多以少数民族聚居下的人文景象和地域特征下的自然风景为主。在本土水彩作品中我们不乏可以看到蜿蜒不断的山川河流和宁静惬意的木桥流水人家。同时,降水量大的气候特点使得广西水彩画面貌上多了一份水的潤泽与温婉。数百处胜景中最盛名的是桂林阳朔的百里漓江风景区。画家们多采用水色淋漓的手法来表现其特点,平阔的江面和密耸的群峰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出虚与实、疏与密、繁与简的节奏感,使画面富有变化而不失和谐统一。

黑龙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和寒温带气候,四季分明,有冬寒漫长、夏温短暂的特点。温度和日照都不够充足,地广人稀。本土画家对乡土民俗题材的表现情有独钟,农民辛勤劳作的身影、垛满粮食的乡村小院和冬日里稀薄的阳光等经常出现在画面中。对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相较于自然风景画更具亲和力,由此展现出黑龙江地域文化的魅力和画家对家乡的理解与热爱。自然和民俗题材无疑是黑龙江水彩画画家表现本土地域题材的首选,画家们在艺术创作中将个人的感悟与水彩画语言相互交融,形成了在题材选择方面的区域性特征。冬季气候寒冷干燥、降雪量大,皑皑白雪、干枯挺拔的树枝、茂密的丛林、辽阔的黑土地是画家们最为熟悉,理解最为透彻的自然环境,更是他们笔下颇具特色的常客,由此便形成了有别于广西地区在绘画题材上的地域性特征。

(二)人文环境因素

地理环境的不同导致人文景象存在差异,绘画创作也与人文环境紧密相关。人的思想观念、心理成长受其所在社会环境的民族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影响,而绘画作品是画家所有外在经历和内在修为的综合体现,故在一个区域内会出现一种较为整体和统一的绘画风格和观念潮流,画家之间的共性来源于当地的地域性文化特点,其个性则来源于内在修为。

广西因多民族的文化交流形成了多元的地域文化特征。当地画家们喜欢深入到大自然和民俗中写生采风,其绘画创作较为尊重原生态风光,对于展现极富多民族文化的风土人情乐此不疲,由此自然形成了广西水彩画的多元化风格。广西聚居着壮、瑶、苗、侗、仫佬族等少数民族,在服饰方面可谓是种类繁多异彩纷呈。当地民俗活动丰富多彩,诸如百家宴、闹花灯、舞春牛、庙会、舞狮、抛绣球、敬酒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传统的壮族的三月三歌墟节、苗族的踩花山和芦笙节、瑶族的达努节、侗族的花炮节、仫佬族的走坡节以及别具风韵的打油茶等。

数千年文明下,文物古迹遍及广西,古建筑尤具特色。如造型优美的古运河灵渠、粗犷古朴的花山崖画、图案精致的古代铜鼓、雄伟壮观奇巧无比的真武阁、木建珍宝程阳风雨桥、古色古香秦家大院、商贸之城梧州骑楼城、技艺高超的马胖鼓楼等,以及众多拥有千年历史的名人故居、明城墙、碑刻、古寺等。大圩古镇、黄姚古镇、扬美古镇、芦圩古镇等更是水彩画家们写生采风之常地。

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传统的干栏式建筑、多样且原生态的民族风情和当地百姓的“能歌善舞”为画家们提供了极佳的创作素材和源源不断的灵感,使其艺术创作能够紧密地贴合本土文化。所以说,广西是画家们进行水彩画创作和采风的绝佳境地。

广西水彩画的开山鼻祖阳太阳早年留学日本学习西方绘画,毕业后回到家乡广西发展。他将水彩画与中国画文化相融合,开创了广西水彩教育和水彩画本土化的先河,为广西水彩画的壮大贡献了伟大的力量,培养了大批水彩艺术人才,他们如今已成为当代广西水彩画坛的领军人物,在水彩艺术创作中立足于广西地域特征为主的共性之上发展自己的个性,共同引领着广西地区水彩画的发展,为促进地域性水彩的发展而不懈奋斗。

古老的东胡族、肃慎族、濊貊族极大地丰富了黑龙江的文学体裁,推动各民族精神文化之间的碰撞、互补和升华,经过时间的洗礼与中原文化的冲击磨合,黑土文化得以沉淀,形成了豁达、粗犷以及勇于开拓的黑土精神。民族文化好比血液一般流淌在黑龙江人民的精神当中,性情豪迈、热情好客、朴实智慧成为了当今黑龙江人普遍的性格特征。

20世纪初期,随着中东铁路的建设与通车,众多工业制造业兴起,哈尔滨就已形成近代城市的雏形,成为国际性商埠,先后有33个国家16万余侨民聚集这里,19个国家在此设领事馆。本地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相互融合与吸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与文化繁荣。黑龙江见证了新中国工业的发展,当地老一辈艺术家见证了这一地区的辉煌,工业发展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更是让画家们对工业题材的描绘情有独钟。对工业题材的表现是生活在那些社会时代背景下画家对老工业基地过往辉煌的怀旧,更是对时代飞速发展下机器旧时繁忙运转与如今斑驳且安详形成的巨大反差的惋惜之情。老工业题材的艺术创作是群众认同感与时代共情的展现,画家们以此来实现对过往历史的追溯。时代引领着地域的发展,创作者对地域文化的每一次述说,都是一次时代的再现。老工业题材的艺术创作具有独特的时代性与地域性,是历史的情愫,更是黑龙江独特的精神内涵,它影响着每一个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水彩画家。

风土民情贴近生活,乡村包含着黑龙江人民浓厚的黑土情怀,是画家们钟爱的题材之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筑题材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绘画当中,地域独特的城市历史背景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水彩画家,作品就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和历史背景的特殊交流形式影响着绘画创作教学,至今在水彩画中依稀可见前苏联美术体系的印记。20世纪30年代初期黑龙江现代美术教学开始萌芽,水彩画作为基础课程开始普遍推广。韩乐然从海外学成归来,先后到黑龙江从事美术教学,对黑龙江水彩画发展起到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一)用“色”

色彩是画家抒发个人情感的视觉象征符号,也是最能引起人的情感共鸣的艺术语言。在创作绘画过程中要保证色彩规律的前提下强调色彩视觉感受。

广西气候潮湿多雨,空气新鲜光照充足能见度高,植被茂盛四季如春且种类繁多。相较于黑龙江,广西植被的色彩种类极为丰富。因此不论是当地民众还是画家,都喜欢丰富明快的颜色。同时画家在进行本土题材绘画创作时也常常学習和借鉴民族特色服饰中的色彩搭配。所以一般情况下,结合民族群体性的色彩审美,自然风景题材的水彩画作品大多以黄绿色为主调。部分画家受后印象派和野兽派风格影响,对大自然光与色有极致的追求。人文题材的水彩画整体用色的明度和纯度也较高,这需要依赖创作者对于色彩具有极强的掌控能力,达到画面的和谐统一,整体呈现出灵动活泼的视觉氛围。广西水彩画在绘画形式上多选用明确色块,强调绘画中的韵律变化和节奏美感,形式感和现代感比较强,在作品表现上富有张力。可以说,广西水彩画作品总体呈现出一种“重色”的风格样貌(图1)。

相对于广西水彩画,黑龙江的水彩画则受西方绘画观念的影响较大,在色彩的使用上极具不同。黑龙江的画家们在绘画作品的画面效果上追求整体的还原性,所以在色彩的运用上尽量选用那些能够还原事物本身的客观颜色进行表现。在自然风貌、乡村生活、工业文明和城市风貌为主的创作题材中,画家们善用灰色调,在保证基本色彩倾向的基础上降低纯度调整明度,大面积灰色调形成的高明度色调轻松明快给人以清雅、缓动、忧郁等心理暗示,低明度的暗灰色调使整个画面情绪沉稳、大气浑厚。整体画面看上去,在用色上没有广西画家那么热衷于色彩鲜明对比,画面色彩相对单纯却又丰富,色调单一却又变化微妙。纵观国内各大展览,黑龙江水彩画总体呈现浑厚苍茫、朴实厚重的审美特性(图2)。这就使广西与黑龙江两地的水彩画在色彩方面形成了鲜明对比。

(二)用“水”

水的清丽透明、变化无常、流畅活跃的特点,造就了水彩画一贯独有的水韵味十足的韵律之美,这是其他画种难以企及的。传统的水彩画技法主要可分为干画法和湿画法两大方向。干画法就是在干的画纸或者底色上进行着色或衔接,并不是所谓的不用水。湿画法则是在画纸浸湿的状态下进行绘制,相对来说更加强调的是水分和时间的控制。在不同季节、不同地域、不同天气以及不同温度的环境里,水的表现也不尽相同。所以说,对于水彩画技法来讲关键就是对水与色之间关系的把控,这也是决定一幅水彩画最终面貌的重中之重。对水分的控制既是水彩画的难点所在,也是其魅力所在。

广西的水彩画比较擅长湿画法,黑龙江的水彩画则多运用干画法。这是由于水性材料对环境敏感度不同。黑龙江降水少,气候干燥,致使在“水”的使用上增添了一定的难度,但也为水彩画家采用干画法提供了条件。广西空气湿度大,在此环境中作画水分不易挥发,对发挥水彩“水色交融”的特点提供了先天条件,所以广西的水彩画家在作画时更加倾向于运用湿画法(图3)。以上是物理条件的影响,同时从人的生理感受、审美倾向和性格特点出发,干画法是钟爱塑造的黑龙江画家在创作中使颜色之间层层覆盖而形成细腻真实且厚重的画面形象的最佳选择(图4)。广西的自然风貌则总是给人一种水雾朦胧的视觉感受,久而久之,画家们形成了多用湿画法来进行水彩创作的习惯。

广西的水彩画大多给人以温文尔雅而又不失大气的空灵感,黑龙江的水彩画虽少了些许韵味和灵动之意,却增添了水彩的浑厚肯定的特征,这也是水彩技法区别下的显著特征。所以说,异域的地理特征不仅丰富了水彩创作题材,也影响了技法风格的形成。

(三)用“笔”

广西的水彩画的领军人阳太阳将中国画的用笔运用到了水彩创作中,增添了阳刚大度的气象,笔法简练,皴擦点染,气韵生动,将中国画的传统笔墨章法与西方水彩画有机结合,通过笔墨语言达到意境美,创作出带有水墨韵律的水彩画风格(图5)。他的学生们将此理念传承了下来,在保留水彩画纯真、透润、柔美的特点和传统水彩画技法的基础上,通过综合材料技法与染皴擦点画相结合,以写意、抽象的表现手法体现水彩画的材料、形式和肌理之美,既形成了笔墨语言的丰富性,也发展了水彩画艺术语言的多样性。

黑龙江的水彩画受前苏联美术教育的影响,对造型准确和素描关系的基础训练特别重视,用笔以客观再现写实为主,一直以来形成了一种厚重、细腻、丰富、朴实的创作风格(图6)。与油画颜料层层堆叠的厚重感不同,水彩的厚重感是在视觉层面一种冲击力、画面质感和分量感。在用笔方面则需运用凝重干笔准确贴合被描绘对象的结构,注重造型的准确性和空间的透视表达,干湿技法结合,运用洗涤、擦拭、渲染、叠加、覆盖等技巧,力求达到坚实厚重的感受。所以,黑龙江水彩画面常常营造出一种干湿丰富的层次感和写意枯笔的萧索感,展现的是画家对壮美黑土的深思与真情抒发。

同时由于空气湿度的影响,广西的水彩画比较善于运用大笔触,其水彩画作品中常见大色塊为主,以偶然性和随意性,以及自然肌理为主要表现手法。而黑龙江的水彩画则更加适合小笔触的表现技法,一来是干燥的空气对大笔触的运用具有局限性,二来是源于水彩画家对于细节和逼真的追求。

(四)写意与写实

广西的水彩画在阳太阳等人的带领下,较多地受中国画的影响。阳太阳的水彩画注重画面的写意形式,将传统中国画中的意境营造融入水彩画的创作当中,以求一种带有写意韵味的水彩画风格。写意是相对于写实而言的,它是一种忽略被表达对象的外在逼真性,而强调其内在精神实质的意象表现手法,这便是我国传统中国画有别于西方绘画的关键点。写意不求形似,但求画面形象之中有所蕴涵和寄寓,画面形象是表意的手段,承担表意的作用,它注重画家吸取生活中的美融入自己的情绪之中,形成个人情感后在绘画创作中得以抒发,从而创造出作品的意境美。写意的作品题材大多为广西的自然风景,广西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本身便颇具诗意。广西水彩画家们充满对家乡山水的热爱,借助客观景物在纸面上表达内心的思绪和情感,体现生命的活力,画面中颇有一种文人画般的空灵感(图7)。

黑龙江画家因具有苏派美术教学体系的训练经历和绘画理念,大多都具备扎实的基础造型能力,他们遵循写实的传统风格,对形体的塑造相对重视,并具有现实主义艺术观,无论在其水彩画写生中还是参展创作中,作品的整体特征明显。写实主义的方法,增强了客观事物的再现性,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但此方法也十分考验画家对客观形态的把握与丰富细节的描绘等方面的能力。黑龙江的水彩画中常见一望无际的“北大荒”、广袤苍茫的白山黑水、沟堑峁梁的独特风貌、篱笆院落、粮谷满仓的乡土风情以及城市工业建筑等,这与当地人豪爽憨厚、雄壮刚健的人格气度彼此交融,形成了以写实手法再现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呈现凝重、朴实、厚实、细腻、丰富的水彩画特点,是一种深刻反映个人现实观念、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的现实主义风格,是极具地域特色的黑龙江水彩画面貌(图8)。

(五)广西与黑龙江两地水彩画形式语言特征综述

广西与黑龙江两地风格特征极为明显,对于地域性艺术的分析极具代表性。广西水彩画家们的整体风格呈现出清晰透彻的水韵意境感,作品秀丽、流畅而富有诗意与装饰意味,以水乡田园青山碧水为主要题材。黑龙江的水彩画则呈现出油画般的厚重、斑驳与朴实感,表现风格以写实为主要,注重真实性表达,钟爱描写淳朴的风土人情。广西与黑龙江水彩风格一简一繁,一空灵一厚重的特点在水彩画作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是广西与黑龙江两地地域性艺术审美影响下的基本差异,从中可识别出两地的地域性特征。

“地域性”是自然环境与风土人文的综合体,不同的地域必定有着不同的特点。古罗马著名学者塔西陀说:“要想认识自己,就要把自己同别人进行比较。”比较可以在认识、区别和确定事物异同的过程中知己知彼取长补短促进发展。本文立足于地域性差异展开研究,以广西与黑龙江两地的地理、人文环境特征为基础做对比,全面剖析两地水彩形式语言方面的差异,进而揭示地域特点与艺术发展之间普遍存在的规律和逻辑,强调地域性对水彩艺术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从不同地域下水彩画形式语言之间的差异性肯定了地域性的无限魅力。

注释:

*本文为2019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桂黑地区当代水彩画形式语言比较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KY1247。

猜你喜欢
水彩画水彩黑龙江
《霜晨》水彩
艺术大观(2023年26期)2023-09-30 15:17:15
《暖阳》水彩
艺术大观(2023年23期)2023-09-08 01:32:24
《泊》水彩
艺术大观(2023年23期)2023-09-08 01:32:24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我的水彩画
童话世界(2019年35期)2020-01-04 03:01:38
水彩的“干”与“湿”
童话世界(2019年17期)2019-07-04 15:15:36
说说我的水彩画
Write a caption
说说我的水彩画
漂亮的水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