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慧敏 赵书彬
在1992年美国举行的第1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景观遗产”定义为:与人类杰出创造或与人类文化深刻联系而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遗迹或景观[1]。在文化景观遗产这一领域,中国有着特有的哲学视角与表现形式,而文化景观作为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也可以理解为人与自然在哲学层面和精神层面产生的共鸣。独特的“水文化遗产”景观是近30年来该领域的研究热潮之一,其所包含的思想、相关技术、使用价值等都值得探索,研究内容包括古水利系统发展历程、演化成因与人类关系、现代价值与保护修复策略等[2]。
海口新旧沟区域的居民自唐代起,便与居住环境紧密互动,使当地成为极具地方特色的宜居地域。人类文化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实现了社会功用,同时孕育了具有独一无二热带滨海火山熔岩特色的文化景观遗产。其中的古水利工程设施沿用至今仍福泽当地人民,是文化景观实体与时代发展相并存的“活态”载体,充分地展示了自然山水特色与社会文化内涵。新旧沟资源多姿多样,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其进行系统的探究不仅可以塑造海南特色文化名片,而且利于促进文化景观遗产保护,进一步实现地域文化复兴。
新旧沟地处海口市中部,范围涉及龙华区龙泉镇和琼山区龙塘镇2个乡镇,包括龙泉镇的新联村、富伟村,以及龙塘镇的三桥村、仁庄村、三联村5个行政村。
新旧沟水流由龙泉镇的“旧沟泉”的众多泉眼奔涌汇集而成,自西南方位流向东北方位,汇入南渡江,属南渡江流域左岸一级支流三桥沟水系。“相被原隰,发育满畴如敷锦;睹斯陂岸,水泉灌流如长虹[3]。”新旧沟位于热带海洋气候区,有明显的多雨季和少雨季,便孕育了“水盈为洋,水退为田”的独特田洋景观。泉眼在旱季的流量可达482 L/s[4],可见待到雨季水流量数值更为可观。
“架潭成桥,砌陂岸如长虹;引水长流,濯万顷而渺然[5]。”新旧沟的水利系统于唐代元和元年(806 年)始建,沿用至今,浇灌着羊山万顷良田,养育了百代人民,给人民带来福祉,被誉为海南“都江堰”。2019年10 月7 日,新旧沟区域内最具历史文化价值的岩塘陂(bei)、亭塘陂水利工程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古代被贬至海南的官员将自身良好的文化涵养和未实现的一腔抱负贡献于此,以星火燎原之势点燃当地文明的火种,经传承发展,重新塑造当地人的文化性格。新旧沟孕育于大片旷野与终年不竭的泉水中,其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环境背景的不断变迁和人为的环境改造活动,在此之间形成的文化景观构成要素均与其密切相关,包括韦氏家族与古水利工程,丘濬与蛇桥、祭抱元境神碑,古村落建筑群(图1),以及在农耕劳作和生活中形成的民间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1 新旧沟总平面图
韦执谊(764—812年),字宗仁,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人,唐朝时期宰相,二王八司马之一。其曾在陕西和四川生活过,对开垦荒地及修建都江堰的技术有所知晓。永贞元年(805年),其因永贞革命失败,被贬为崖州司马[6]。
古有水塘,名为“岩塘”,有若干泉眼,位于今新联村。泉水顺延山间的岩石绵绵而下,渐行渐宽、终汇聚成渊。岩塘周边青山俊美、视野辽阔,在其中一侧有大片广阔平整的旱地,地跨龙塘、十字坡以及美人坡。韦执谊看到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便规划改造岩塘,发动当地众人开凿火山岩建造沟渠,从旱地中直行穿过,挖出的岩石堆砌在两边形成陂岸(图2)。就地取材的火山岩性能优越,不仅抗风化、耐腐蚀,还具有自身独特的风格。科学合理地建造沟渠,利用奔涌不断的泉水来灌溉最大面积的旱地,对当地人乃至后辈创造宜居的生活环境起到了重要的塑造作用。后因政事动荡,直至宋代(1234—1236年),韦执谊的第十八世孙韦魁才将该水利工程修建完工。沟渠长两百余丈,岩塘陂也被称为火山湿地水利工程的典范(图3)。
图2 岩塘陂剖面图示意图
图3 岩塘陂航拍图
明代,韦执谊第二十五世孙秉承祖训,筹资在岩塘约500 m外建“亭塘”新陂,“(亭塘)陂高一丈五尺,长三百余丈,开沟引水皆以岩塘规制灌田”[3],其建成使得又有百余亩农田受到滋润(图4)。
图4 亭塘陂航拍图
千百年来,当地居民正是依靠这两条源源不断的水陂来灌溉周边良田。清代海南探花张岳崧曾撰写“祖德树宏谟,训至一经,三相高明昭北阙;宗功垂大业,田开万顷,两陂利泽遍南溟”来赞颂这两陂塘[7]。
丘濬(1421—1495年),字仲深,海南琼山人,是明代成化、弘治年间的中央重臣,曾担任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其被明孝宗御赐为“理学名臣”,被史学界誉为“有明一代文臣之宗”,有著作《大学衍义补》[8]。成化七年(1471年),丘濬丧母,回海口琼山守孝。
南渡江支流美味河下游常有水患,民不聊生。丘濬见此景深感同情,带领当地居民用火山石修砌汀步形式的蛇桥,一是为连接村庄和农田,便于农户行走,二是基底的间隙较大,可以保证水的流通,使得下游的农民不再受洪涝灾害[9]。但因美味河水流量大,频发大水,蛇桥曾被冲毁。后人受水波形状启发,将其桥身改成弯曲的形状,这样不仅使得蛇桥更加稳固,提高了抗洪性,同时也大大提升了蛇桥的观赏性(图5)。
图5 古蛇桥现状
在蛇桥初完工时,村民为赞颂丘濬治理水患的丰功伟绩,于蛇桥西边的美味山半山腰处立碑。丘濬也为防止今后有人恶意破坏蛇桥,亲自撰写碑文,并命名为“祭抱元境神碑”。碑坐北朝南,背靠高坡,面朝田洋,高约2.1 m,宽1 m,厚0.28 m,碑上记载着修桥的缘由以及经过,起着记录和警示的作用[9]。修缮蛇桥治理水患的事迹,正体现了丘濬《大学衍义补》中“立政以养民”的治国理念。祭抱元境神碑具有很高的人文历史价值,是海南地区重要的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物,蕴含着海南古代劳动人民的思维方式和想象力,于2015年入选海南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海南的传统村落不仅讲究伦理本位,重视人情关系,同时注重农本主义,依水而居[10]。新旧沟的乡村遵照“枕山、环水、面屏”的理念建设村庄,房屋选择在地势较高且临近农田和水系的地方建造,即山环水抱,与自然融为一体。以山脉、河流、田地等自然要素的延伸交错作为村落形态的核心要素,随时光变迁,逐渐形成“背靠风水林—村落聚集—水网环绕—农耕地—海河”的具有自然山水的村庄空间格局。
新旧沟每一个村落都有祠堂或是村庙,其风格独特各不相同,承载着宗族的优秀历史文化。村庄内郁郁葱葱的古树、古香古色的水井,被村民们赋予神圣的色彩。这些要素结合,呈现出一个主要的具有标示性的村落广场空间。
村庄内部格局大都为点状式布局,以此来区分氏族。自明清时代起,村民就地取材建造火山石传统民居,各村之间房屋形状大同小异。村内房屋整体上呈现灰白色,院落沿用旧式竹筒屋布局特点,进深长,短面宽,房屋间形成长巷。此外,以火山石打造的石缸等生活用品,受居民生活习惯影响种植于院落的热带果树如杧果Mangifera indica,和以棕榈科为主的观赏植物等,形成极具琼北特色的热带风情建筑景观。
海口羊山地区的民间谚语“一种姜,二饲羊”源于韦执谊,他在兴修水利时发现这里山岗绵亘,灌木丛生,青草密布,是饲养羊的好地带,便以身作则教当地农民牧羊。这一产业很快发展成为成熟的畜牧业,能在青绿的山坡上看到羊群,便是“羊山”之名的由来,“风吹草低见牛羊”也为新旧沟的特色景象。韦执谊也将其他适合在海南农业耕作中运用的知识传授给农民,比如一些作物适宜的生长时节和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5]。
此外,“田洋”是琼北地区特有的名词,指的是大片状态有变化的水田,特征是随着旱雨季的变化而变化,即“水盈为洋,水退为田”[11]。受海南夏秋时长且多雨,冬春时短且干旱的气候影响,田洋有近大半年时间浸泡在水中,期间村民在其中养鱼。春节后雨季未到,田中积水退去,留下大量的淤泥,地力肥沃,村民播种的水稻得以高产。这样动态变化的季节性田洋生产景观,既神奇,又具有丰富的观赏与美学价值。因地势高差,新旧沟内居民逐步改造坡地成为火山岩梯田,其同样是新旧沟独特的景观。
为适应自然环境变化而形成具有动态性的水盈养鱼、水退种稻、高处养羊的时节农业文化,体现了人与自然资源之间的互动、双向影响,新旧沟也因此成为海南岛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杰出典范。
新旧沟是自然环境在长时间文化影响下进行改造的地域,其中的物质空间特征及非物质文化内涵不可分割,共时持续演进,即从空间、时间、文化3个维度传承了文化景观的价值,体现出新旧沟文化景观的完整性与活态性特征,使新旧沟成为羊山地区发展的重要见证。
一万三千年前羊山地区火山爆发,熔岩喷发流溢后形成高低起伏的火山熔岩地貌,丰富地下水成就的天然涌泉、开阔的旱地、遍布的火山石,在人类农耕智慧的干预下变成适合农业生产的田地。随着岩塘陂、亭塘陂以及古蛇桥3条线性古水利工程的规划构造,受到灌溉可耕作的田地主要以条状分布在两侧,这不仅在原有地貌特征上改变了积水成渊的旷野景观风貌,还经过人与自然的互动,使水由无序变有序,并将田洋与河湖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此中自然孕育的林泽湿地又让其更为稳定。人类自古以来临水而居的本性,使得自然带状水网格局成就新旧沟村落的形态,且房屋建设位于高地,可不受水患影响。临水保证了生活空间与生产空间的紧密联系,创造了便于农耕生产与生活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条件。典型的地势低洼的琼北火山地貌同时限制了村落的无序蔓延,保证和谐友好相处的人地关系得以延续[12]。在整个新旧沟发展的过程中,线性古水利系统不仅促成空间格局形成,并且是整个空间不可或缺的纽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以“山—村—林—河—田—江”多层次的景观呈现(图6),体现了中国传统价值观中“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以上“点、线、面”要素构成了完整的空间结构,无论是格局形态或是功能作用都浑然一体[13]。
图6 新旧沟空间结构剖面示意图
唐代韦执谊建造了岩塘陂,促进了生产的空间形成,同时带来了内陆先进的耕作技术,丰富了农耕文化,促进了农业发展,标志着新旧沟自此进入人文和自然互相调和的新阶段。明代丘濬修砌蛇桥,治理水患,韦氏后人修建亭塘陂,扩大耕种面积,村民建造火山石民居、祠堂、水井等,多处历史遗迹见证了新旧沟的发展历史。在这1 200年里,居民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等在环境、社会、经济的作用下不断完善趋于稳定。2015年11 月,南渡江引水工程开工,重点解决羊山片区农业灌区缺水问题。2019 年相关部门对新旧沟内被破坏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进行合理生态修复,规划开展建设护坡护岸、清淤疏浚等工程。2022年4月13日,南渡江引水工程通过竣工验收。随着生活的继续,人们将持续改造新旧沟文化景观,其演进必将持续下去。不论是永续更新的时间跨度还是历史意义,都给这活态的文化景观赋予了极高的价值。
海南自重臣名士遭贬谪流放至此,便有了贬官文化,还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文化,古水利系统正是贬官文化中积极影响的代表,现在的羊山也代表着农耕文化的传承。海南岛自宋代开始有较多从湖南、福建、广西、广东等地迁入的移民,海南本土文化更深层次地融入岭南文化及移民文化。其中移民文化有平原追宗溯本的传承性,这也是各移民村落中建设祠堂缅怀祖辈的缘由。海南人民在长久生活中孕育出具有创新性的海洋文化[14],火山岩建造的文化景观便是例证,且岛民接洽容纳优秀外来文化也证实了海洋文化的开放进取。长此以往各类文化相互渗透影响,呈现出具有包容多种文化成分的多元特征。外来文化的输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海南当地的好学之风,自宋代以后,海南人民在历史上崭露头角,其中就包括丘濬、海瑞。无论是宗教信仰、民族精神或其他的文化,均是人们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新旧沟文化景观的核心层面。
海口新旧沟的古水利工程、蛇桥、古村落等物质空间环境,与农耕技巧、宗教信仰等非物质文化要素,共同构成了新旧沟文化景观,其显现的是长久以来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生存与精神之间难以割舍的联系。基于新旧沟文化景观的重要性,如何加强新旧沟文化景观与自然生态环境联系,对其进行整体性保护,如何因地制宜地促进文化景观与特色村寨景观共生,促进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研究。
注:图片均为作者自绘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