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套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基础研究,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在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组织机构而言,高质量的党建目标就是:保证中央决策部署得到坚决贯彻落实,并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实现关键技术突破,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自主可控,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代表着国家科技创新的最高水平,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中坚力量。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组织机构要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组织机构而言,党建是科技创新的保障,党组织是科技创新的坚强堡垒。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党建引领作用,赓续红色血脉,推动党建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要大力弘扬包括科学家精神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确保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要求得以贯彻、发展的目标得以实现、动能和质量得以提升。
抓基层党的建设,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应把讲政治的要求贯穿推动科技创新全过程。基层党组织要坚持对标对表,围绕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发展要求,加强政治引领,将党的政治要求落实到集体决策、规划制定、计划实施中,体现在履职尽责、日常言行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连本职工作都没做好,不担当不作为,把党组织交给的“责任田”撂荒了甚至弄丢了,那就根本谈不上“两个维护”!只有坚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才算做到了“两个维护”;只有坚持基层党建与科技创新共生共长,才能推动科技创新事业蓬勃发展。要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战略需求导向,以政治方向为指引,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标为牵引,运用系统思维,增强推动发展的实力,勇于担责、积极履责、全力尽责。要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围绕优先发展领域,努力在基础研究领域形成基础性、引领性创新成果,在技术创新方面实现战略性、颠覆性突破,在产业创新方面提升自主性、系统性创新能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的领先是真正的领先,思维方式的落后是致命的落后。解决了思想和认识上的问题,事业发展就成功了一半。党的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方法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组织机构的党组织应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其成为改造主观世界、提高认识水平的强大理论武器。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进一步增强学习贯彻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使之成为指导发展的行动指南和凝聚共识的思想源泉。坚持党的理论方略与科技创新发展实践相结合,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用发展的思维解决问题,推动科技创新的系统谋划、前瞻预见和优先领域选择。强化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对群众的组织、宣传、服务,为科技事业发展筑牢人才基础。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党员的历史担当和时代担当,让人才勇于在创新无人区破冰前行,勇于在基础研究方面把冷板凳坐热。在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和重大科技平台建设的实践中成就人才价值追求,在砥砺奋斗中夯实科技创新事业的根基,让每一位人才都立志成为科技创新的“国之大者”。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形成人才资源竞争优势,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组织与个体最大的差异在于,组织力量既来自于个体的发挥,又大于个体力量的简单叠加之和,组织依靠分工、竞争、合作,形成个人不能比拟的集体优势和力量。党的组织具有科学严密的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拥有强大的群众基础和组织动员力。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既要注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也要注重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的发挥。要民主决策、合理分工,协同调配资源要素,使党组织成为在急难险重、危机应对和攻坚克难中的战斗堡垒。要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理应推动党的组织设置与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相结合,与科研组织模式相协调,用资源引导、条件保障、制度约束激发组织体系蕴藏的强大动能。同时要发挥战略科学家在技术路线、人才资源配置方面的自主权和决定权,建设一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程师队伍,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基层党组织的支撑和保障,把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号召力、动员力和战斗力叠加到科技创新的目标、要求、标准、路径全过程,实现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科学家精神是第一批入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主体,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阶段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初心使命中,表现出的革命的能动的精神状态及精神境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价值的总称,具有主体多样性、形式多元性、内容时代性和发展开放性等特征。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为核心和精神之源。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就应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精神之源,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源于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定信仰,始终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革命者李大钊说,“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人生最高之理想,在于达于真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要始终坚持创新科技、报国为民的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长期奋斗的事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共产党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的目标。人民至上始终是党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体现了坚持党的政治优势与科技创新相统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组织机构的党组织要强化使命担当,科学研判发展环境,立足当下,在国内国际中找准发展坐标定位,在重大科技创新攻关实践中抓住主要矛盾和外部条件,推动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真正把党的强大优势贯穿到科技攻关全过程,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引导、支撑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