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党员下沉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之策

2022-02-05 23:32:44○周
党政干部论坛 2022年8期
关键词:党员单位社区

○周 晶

基层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石,也是社会治理的主战场。充分发挥下沉党员作用,是推动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当前,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仍然存在较多亟待优化之处,其目标设定与基层实践存在一定的偏差,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一、党员下沉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一)下沉工作覆盖“疏密不均”

一方面,过密化现象表现为:抢不到任务。单位社区、新型商品房小区下沉党员数量多,下沉活动一经发布旋即秒光,部分党员想积极参与,却没有活动任务,完成不了任务。下沉任务时间大部分安排在工作日,部分党员干部由于岗位工作差异,工作时间冲突无法参与活动。双重叠加任务。下沉党员个人社区报到,同时参与单位联系社区报到,战时状态能够有效参与,常态化防控中下沉工作与单位业务工作经常存在时间冲突。另一方面,过疏化现象表现为:有形覆盖难。在老旧院落、三无小区、社会组织、新兴组织、城乡结合部等党员力量薄弱的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和下沉服务覆盖推进难、有效覆盖难。战时状态工作目标明确,疫情防控拧成一股绳;常态化时,单位联系社区的下沉活动易悬浮于表面,外部下沉力量无法深度融合和服务于社区。

(二)下沉党员管理“松散无序”

一是松散化现象。双报到的下沉党员到达社区后有三种管理模式:第一种以单位下沉工作组的安排为主;第二种以社区整合为主;第三种是下沉到网格支部之中。三种下沉模式都高度依赖于社区自上而下的组织安排,而下沉党员的活动大多在8小时之外,由于时间和能力等原因,社区无法有效统筹整合党员力量。二是无序化现象。下沉党员来源复杂,可提供的服务和可参与服务的时间均存在差异,绝大多数社区缺乏牵头部门和强有力的组织者,缺乏下沉党员服务或者活动规划,面临来了“不敢用、不会用、用不好”的难题。有些社区书记无法放开手脚对上一级单位或上级主管单位的党员干部进行大胆的管理和工作安排;有些社区书记又存在乱指挥或者一推了之的现象,将本该社区管理的份内事情全部推给了下沉党员。

(三)下沉党员服务“供需错位”

服务“供需错位”主要体现在回应社区痛点不足、主动作为与长效意识不强等方面。一是贴近群众需求不够。聚焦在一般性公益服务事项上,停留在一把扫帚扫马路、一把铲子做卫生,当“门卫”、保洁员上,下沉工作缺乏针对性。在小区停车、交通设置、公共设施改造维修、弱势群体服务等方面回应居民核心需求不够、回应社区治理痛点不足,并没有人尽其才发挥党员作用。二是主动作为不足。存在人到心不到的“隐身式”报到问题、得过且过不主动作为的问题。三是品牌效应发挥不明显。一些下沉服务较好的社区总结出来的优秀经验与做法,其他社区学习借鉴不足,未能发挥“一花引得百花开”的示范效应。四是常态长效意识不强。抗疫抗洪等战时状态,短时间内大部分下沉党员干部都能以大局为重,尽心尽力地完成任务。常态化下,部分党员对常态化下沉的认识不足,存在形式主义倾向。

(四)社区多元力量“撬动不足”

社区党建引领、党员下沉工作的社区协同程度、居民参与程度不高。一是共建机制不强。社区“大党委”管理、共建机制还不够完善,辖区单位参与共建积极性还不高,部分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把区域内的各类资源有效集合起来。二是共治合力不强。社区干部和下沉党员对社区治理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不足。社会组织培育和引导有待加强,门类还不齐全,专业社区社会组织较少,物业行业和物业企业的管理有待加强,红色物业建设难度大。三是居民参与不足。当前社区下沉服务活动如文明创建、人口普查、反电诈宣传、门岗值守、核酸检测秩序维护、小区安全巡查、环境保护等,都是自上而下推动的活动,而对接群众需求清单的精准服务较少,缺乏激发群众自治活力。

二、加强党员下沉工作的对策

(一)“党建+”社区治理,破解下沉党员松散无序问题

一是加强社区综合党委的统筹责任。以社区综合党委(大党委)将社区—共建单位—下沉党员三者紧密联合起来,积极推动社区下沉党员成立下沉功能性党组织、社区社会组织或功能性下沉党员志愿服务队,强化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推行组织共建、资源共享、要事共商、问题共治的运行机制。大党委组织集中讨论年度下沉服务计划方案,制定细化的下沉服务项目清单、下沉时长认定标准和下沉党员管理办法等。二是深入巩固常态化下沉机制。着眼于推进下沉社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利用新媒体、社区“光荣榜”等广泛宣传机关党员开展志愿服务的优秀事迹、先进典型,加强社区与下沉党员所在单位之间的联动,定期向党员所在单位反馈志愿服务情况,对表现优秀、贡献较大的党员予以奖励,在年终考核及选拔任用中予以体现。同时,纠正下沉服务中的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对下沉报到不积极、履职不到位的党员干部及时批评教育,对问题严重的党员进行追责问责。

(二)“智慧+”社区治理,以大数据方式解决疏密不均与撬动不足问题

优化当前如“武汉微邻里”、荆州市“三单一平台”等大数据平台的功能。一是省级/市级平台的统筹调度。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以大数据方式由点到面,从社区到街道再到市区甚至省域,探索研发“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管理服务系统”,实现资源统一调度、信息汇总联通,最终实现全面覆盖基层各社区。二是区级/街道平台下沉社区的精准匹配。通过大数据平台筛选匹配,推动下沉党员或共建单位数量与社区规模相匹配;继续全面推进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小区(网格)党组织、楼栋党小组建设向老旧院落、三无小区进一步落脚,下沉党员精准下沉至网格与楼栋党小组,同时积极发挥单位联系社区的党建引领作用。三是社区数据平台的服务项目和下沉党员精准对接。拓宽党组织覆盖面,实现街区、校区、园区、社区的融合,重点加快各类住宅小区的“红色物业”建设,加快社区楼宇、商圈市场主体和园区党组织建设,加强新兴业态和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将下沉党员的业务工作、地缘关系、个人兴趣特长等结合起来,充分调动社区积极性。四是鼓励多元主体参与线上服务平台。广泛宣传社区的大数据平台,鼓励社区群众将个人需求上报或由网格员/下沉党员录入系统,推动社区群众的主动“吹哨”;动员社区社会组织及社区商户,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提供社区群众所需的各类服务,由社区进行核实和平台审核,由下沉党员参与完成,不断撬动社会力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区治理新格局。五是探索下沉党员“党员服务积分银行”。整合下沉党员的下沉工作目标认定渠道,在单位下沉任务、个人居住社区下沉任务、返乡志愿服务、个人兴趣服务等活动中统一认定服务时长。加强“硬任务+软激励”激发党员志愿服务精神,引导党员以多种方式灵活参与社区治理,以实际参与并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主要目标,改善当前唯时长、唯工分的考核方式,切实激发下沉党员的党性担当和奉献服务精神。

(三)“智力+”社区治理,破解供需对接问题

一是明晰下沉任务清单。社区及下沉党员集中调查研究梳理社区的“四张清单”,即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风险清单,积极响应社区居民之需、盘点社区之资、汇聚资源之力、查找社区之患,找准下沉党员工作目标及工作范围。二是建设社区议事平台。用好“线上+线下”社区议事平台,发挥个人专长及单位优势,结合社区调研实际情况,形成下沉服务周主题、月主题等具体方案及下沉党员实施群体,形成具体可操作可落实的下沉活动方案。三是坚持做到三个“面对面”。即“下沉党员—社区面对面”、“下沉党员—社区群众面对面”、“下沉党员—社区治理难点面对面”。在下沉工作中,要积极整合社区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商户、社会工作者等一系列资源,通过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赢得群众的信任与信赖,在不断解决群众困难、密切干群关系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

猜你喜欢
党员单位社区
我是党员向我看
岭南音乐(2022年4期)2022-09-15 14:03:12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宁波通讯(2021年14期)2021-09-29 07:33:46
社区大作战
幼儿园(2021年6期)2021-07-28 07:42:08
填单位 要推敲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当代陕西(2019年16期)2019-09-25 07:28:38
看错单位
幽默大师(2019年6期)2019-06-06 08:41:36
协办单位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