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贺
(1.吉林省金融文化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124;2.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吉林 长春 13012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银行信贷风控体系也在积极转型。积极适应国际监管要求,引进西方量化风控体系,对于我国快速建立标准的、可量化的、可规模推广的信贷风控体系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是,这种风控体系在我国信贷市场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水土不服。本文站在文化视角,对比中外信贷文化的形成与特征,探讨西方信贷文化对我国信贷文化形成和影响的利与弊。
我国传统信贷文化是伴随民间金融机构的发展而形成的,如印子钱、典当行以及钱庄等,这些传统民间金融机构的兴起顺应了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其在民间的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符合我国民间商贸习俗、人情交往特征的信贷文化。
起源于清朝时期的印子钱,体现了我国以人情社会为核心基础的信贷文化。印子钱的资金贷出方主要经营熟人圈子里的业务,资金贷出主要是信用贷款形式,贷款的前期调查、贷后管理、贷款资金催讨,都是基于人情社会中的关系、面子、利益制衡等因素。[1]
与印子钱不同,我国传统典当业务是一种抵押形式的贷款,典当行的信贷文化则体现为制度化、专业化、大众化。[1]同时,典当行业已形成一定规模,有较成型的行业规范。此外,典当行业从业者专业性较强,且典当行业从业者职业稳定性较高、忠诚度较高,这是传统典当行业非常突出的信贷文化特征。
钱庄的信贷文化集中体现为信义文化,注重客户的真实信用状况,而不是抵押物。与印子钱一样,钱庄也只做熟人圈子里的业务,具体风控理念体现为风控前置,注重贷款的前期调查,并且初步形成了专业经理人队伍,其尽职调查更为注重借款人的人品、社会信用等。与西方信贷风控侧重点不同,钱庄在资金贷出后,很少插手、干预借款人的资金使用和企业经营。
我国当代信贷文化是伴随着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建立而形成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不断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经济改革的推进,积极探索实践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建设路径,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我国当代商业银行的信贷文化。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文化还有一定的计划经济色彩,银行信贷投放追求的是完成投放任务、实现规模增长,并没有建立科学的信贷风控体系。九十年代开始,商业银行进行体制改革,贯彻执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经营原则,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机制运行。而从2005年开始,各大主要商业银行纷纷股改上市,进一步优化体制改革,以风险意识、营销意识、责任意识不断强化为特征的信贷文化逐渐清晰。
我国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建立的时间并不长,从改革开放至今也就几十年的时间。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客观上并没有给商业银行自主形成本土信贷文化留有足够的时间,商业银行普遍采取了照搬西方现有成熟信贷风控体系的做法。
以量化风控为特征的美国信贷风控体系是西方信贷风控体系的典型代表。通过建立量化风控模型,搜集借款人财务数据、外部可量化环境因素等,借助模型测算借款人的信用评级、债项评级、违约概率以及资本收益等指标,并将这些指标应用于贷款的审批、风险资本的计提、贷款的风险分类等等。
我国商业银行引入量化风控体系,一方面,是由于外部监管的压力,比如满足巴塞尔协议监管的要求,必须将信贷资产的风险量化;另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希望建立现代化的、科学的、能够规模化推广的银行信贷风控制度,尽量弱化信贷风控制度中的不当人为干预。
将量化风控体系引入到我国,从实际情况来看,利弊各占一半。好的方面是:帮助我国商业银行快速实现了信贷风控由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的转换,为满足巴塞尔协议等国际监管提供了制度基础,也为银行的股份制改革、业务版图的扩张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量化风控体系的引入也在我国遇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这种成长于西方的风控模式是基于西方社会的商贸规则、会计制度、信用体系建立的,与我国的实际情况有较大差距,因此其在我国的适用性大打折扣,比如,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外部经济环境的复杂性、计量模型对我国经济主体的适用性等,都会对量化风控体系的风险计量结果产生较大影响,甚至产生偏差。
我国引入西方量化风控体系的初衷是改变我国传统信贷审批中以主观评判为主、难以规范推广的问题,在信贷风控中注重数据分析,通过数量模型的引入来实现信贷风控的精准化、科学化。但是,西方量化风控体系的引入也对我国的信贷文化产生了没有预料到的负面影响。
一线信贷从业人员过度依赖借款人的各项可视化数据,而探究这些数据真实性、可靠性的耐心逐渐弱化,考虑更多的是将这些数据代入银行统一的风险评估数量模型,依据数据输出的信用评级、债项评级、EVA、RAROC等结果做出贷与不贷的决定;信贷审核人员在做风险审核的过程中,同样侧重于通过量化分析来判断该笔信贷是否符合监管要求、本行标准,信贷风险专家的主观判断作用被大大压制了;在贷后管理过程中,信贷从业人员更是以量化分析为遮挡,将贷后管理工作彻底形式化,仅仅依靠从借款人处获得的财务报表、生产销售等数据来判断贷款风险的大小,现场检查、借款人面谈等重要贷后管理环节被大大压缩。
各大商业银行均建立起了审贷分离、分工明确的信贷风控体系,但由于上述原因,各个环节的信贷工作人员往往仅关注本职工作岗位的风险点,更是秉持着“尊重数据指标至少不会犯错”的风控理念,使得商业银行的信贷风控越发流程化、形式化,难以对实质信贷风险进行精准把控。
商业银行信贷文化可以通过信贷从业人员来体现,我国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建立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在这个过程中,商业银行积极谋求人员转型,吸收引进金融人才,初步建立了一支职业信贷经理人队伍,支撑着商业银行信贷扩张、风险防控等核心业务。
信贷文化对于信贷从业人员的要求体现在两方面:专业、忠诚。在专业性方面,随着信贷从业人员在专业背景、职业培训、行业经验等方面的提升,其专业性确实在稳步提升,但从忠诚度来看,与之前相比,并没有明显提升。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在目前以量化模型分析为主流的银行信贷风控体系中,信贷从业人员自身被工具物化的感觉越来越明显,自身能力如何发挥、价值如何体现成为很多信贷从业人员的心间困惑,自然影响其与所供职银行的关系紧密度;二是目前各大商业银行信贷风控体系非常严密,信贷从业人员的日常工作量激增,且形式化的工作占比越来越高,使得信贷岗位满意度大大降低;三是我国目前信贷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各大商业银行都在极力争取优质的信贷客户、优秀的信贷风控人员,信贷从业人员在各商业银行之间的跳槽愈发频繁,使得信贷从业人员难以保持对所供职的银行有较高的忠诚度,更多考虑的是利益关系。
信贷业务本身具有风险性,所以对于风险的态度就是一种信贷文化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经历了从粗放规模扩张到大量不良资产爆发,再到独立科学信贷审批制度建立的波折历程。在这个过程中,信贷从业人员走了不少弯路,总结了很多教训,也深知信贷问责的严肃性。种种原因导致信贷免责文化盛行,即信贷从业人员充分利用信贷行业的“尽职免责”制度,竭尽可能地在工作中采取各种方式,保护自己免于置身业务风险之中。
这种信贷免责文化非常不利于信贷业务健康发展。免责文化一旦形成,会导致信贷从业人员怠于拓展业务。此外,教条主义在信贷审批的各个环节中盛行,业务稍有瑕疵就会被否决。而量化风控体系中各项有形无形的审批指标更是助长了这种免责文化。
我国现代商业银行信贷文化受西方信贷文化影响颇深。而西方以量化风控体系为特征的信贷文化,之所以被引入我国后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主要是由于西方信贷文化是在西方传统商业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其在本土能够很好地服务当地金融市场,但被照搬到其他文化中就未必适用。
西方量化风控体系能够行之有效,需要几个必要条件:成熟的会计体系、征信体系以及完善的内控制度。
信贷人员利用量化风控体系进行信贷尽职调查时,基础数据要靠借款人主动提供,而这些数据的真实性要靠成熟的会计体系做支撑,科学的会计制度、企业内外部审计等都是数据真实有效的保障。同时,成熟的征信体系大大增加了借款人的违约成本,使得财务造假、贷款欺诈等违法意愿降低。
西方信贷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特别注重第二还款来源,即抵押、质押等担保手段。而这要依赖于西方成熟的产权市场、抵质押制度以及合同制度。
同时,信贷风险管理要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业务人员只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事,就可以有效地防范信贷风险。[2]
如果没有上述条件支撑,简单地照搬西方量化风控体系,相当于在没有地基的情况下建筑高楼大厦;没有真实可靠的基础数据作为支撑,再精美、科学的计量模型也只是空中楼阁,没有实际意义,甚至还可能带偏信贷风控的方向。
西方信贷文化体现的是完全的利益关系。信贷机构有偿贷出资金,借款人按需借款,到期偿还本息,这些信贷基本要求无可厚非,可一旦借款人出现经营困难或者外部经济环境出现恶化,信贷机构往往选择果断收回贷款,而非继续借贷,在本应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时候釜底抽薪,甚至成为企业资金链断裂、社会经济危机加重的助推者。
西方信贷文化逐利的本质在经济上行的时候体现得更为明显,在经济繁荣时期,为抢夺更大的市场份额,信贷机构往往不择手段,典型案例就是美国的次贷危机。伴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异常繁荣,信贷机构为了抢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不惜以降低首付门槛,协助借款人造假等方式来争揽业务,致使日后大量次级按揭贷款出现。而凭借量化风控体系优势,这些信贷机构又将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打包成次级债券并投放到金融市场进行交易,最终导致这场危机蔓延至全球。
中西方信贷文化之所以会有诸多差异,根本原因就在于承载两者的文化背景不同。西方信贷文化可以概括为契约文化,即明确责任、制衡约束、违约受罚。这种文化产生的根源与西方宗教文化有关,比如,基督教就鼓励信徒信守承诺、诚实履约,这样的人死后才能进天堂,否则就要下地狱。在宗教的压力下,社会信用体系得以建立,也使得量化风控体系得以建立并顺利推行。
而中国信贷文化的形成并不是依靠宗教的力量,而是在中国“仁义礼智信”的传统价值体系基础上建立的。中国商人对于自身信守承诺、诚实履约等行为的约束,并不是担心宗教轮回对自己的惩罚,而是出于对自身名节、声誉的爱惜,是一种道德上的自我约束。
在西方信贷文化中,借贷双方是一种非常纯粹的经济关系,有利可图就可以维持合作关系。一旦借款人经营出现困境,信贷机构就会权衡自身利害关系,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决策(通常是终止借贷关系),全然不顾撤资对借款人可能造成的致命打击。
在我国的信贷文化中,尤其是传统信贷文化,借贷双方体现的更是一种合作共赢的关系,借贷双方通常都是长期合作关系,彼此之间信任度较高。一旦借款人经营出现困境,信贷机构通常会选择通过延长还款期限等方式来帮助借款人渡过难关,这也进一步加深了双方的合作关系。
在我国的信贷文化中,信贷机构非常重视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尤其在我国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建立以后,商业银行信贷更是我国金融市场资金供给的最主要渠道。商业银行不仅仅是普通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的信贷发放还是国家最主要的货币投放渠道,是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得以落实的保证,配合国家落实产业政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等。在这些信贷政策落实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也在艰难转型,甚至要让渡一些自身利益,但我国商业银行勇担社会责任的态度始终都是坚定的。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西方信贷机构更加重视信贷机构自身的利益,社会责任并不是其首要考虑的。所以当需要进行社会经济改革,或者应对经济金融危机的时候,信贷机构往往是顺经济周期开展业务的,不仅难以成为改革或者救市的主导力量,甚至可能因其贪婪的本质成为改革的阻力,甚至成为危机的助推力量。
通过中西方信贷文化的对比,更能够清晰拨开技术表象,观察到二者的深层文化,真正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对信贷文化的支撑。各金融机构应该树立强大的文化自信,基于我国传统文化、市场特征,打造真正适合我国信贷市场的风控体系、信贷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