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策略

2022-02-05 15:42冯飞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2年11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事业单位单位

◎冯飞

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不断提升,生产力也大幅增加,随之而来的大数据时代,也将更多的数据和预算信息爆发出来。社会生产组织的形式变化多样,而事业单位也面临着更加日新月异的市场竞争和更加蓬勃的经济发展趋势,西方发达国家以及相关事业单位将逐渐加强了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和控制,并对资金预算和相关项目预算做出了全面预算管理条例及相关政策不断出台。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政策不仅能够高效地提升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力,同时,统筹规划了事业单位的资金流动情况和项目发展情况,为标准管理事业单位发展程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也起到了使得内部控制的合理化、标准化。我国财政部门于2001年和2004年颁布了有关条例,同时也提出了关于事业单位实行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的政策出台,为我国事业单位发展,以及预算相关政策的政治方向,提供了更切实的支持和发展途径,同时,也为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实施政策提供了依据。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分析

预算管理,顾名思义,是指一般组织为了实现组织项目目的和经营目标,以营业收入成本费用和资金流动总量等作为主要根据和判断标准,根据组织内部各个部分的管理职责,结合其实际情况,制定未达到经济目的而使其应该达到的工作指标,并根据各个部分的实际报表和相关数据,动态化管理进行考核,评价。而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是预算管理当中的方法之一,将事业单位当中的各个项目和各个活动部分进行全面预算管理,保障预算和绩效考核评价等等各项体系的数据一致性和统一性,同时,将事业单位的主要战略目标作为事业单位预算指引,通过对预算进行编制,控制,分析,调整考评激励等一系列活动,提升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收益。全面预算管理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事业单位各个部分的统一管理和监管体系,同时也保证了各个部门的数据统一收集和统一处理,保障了数据的完整性和其中的联系。

二、单位全面预算的基本组成和意义

单位管理一直以来都是管理项目和管理专业面临的最大困难和最大挑战,单位管理往往蕴含了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财务活动以及投资活动三大部分,同时,涉及到了整体项目产业,链家的投资钱投资施工以及投资后信息处理和售后服务等等。全面预算管理为事业单位的相关项目以及活动进行细致划分,将责任规定道人规定到户,保障了现代事业单位经营管理理念的统一一致性,也使得全面预算负责单位战略目标。

首先是财政预算。主要包含事业单位的资金收入、利润和成本支出,主要涉及单位的销售收入和成本,其他收入和成本,营业外的收入和支出;营业税和附加税,如单位利润的计算。财务预算能有效的分解事业单位的预算目标,同时,将各个目标分配与各个部门之中,通过合作和交流的方式,进一步使得目标分解,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第二是业务预算。包括销售、生产以及成本预算在内的经营预算对单位的经营管理至关重要,因为单位的发展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单位的销售预算,根据市场状况和销售预测初步确定单位产品或服务的利润,并根据单位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成本预测管理预算。

第三,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和投资预算是资本运算的核心,筹资预算的设计必须符合事业单位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的需要。

全面预算在单位内部的实施,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向:战略管理。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将单位的短期管理目标划分为单位内部不同的业务部门,并在单位的各个方面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加强各部门沟通与合作,提高战略管理效率和实力。二是风险控制。全面预算本质上是由财务部和事业单位各部门共同制定的管理计划,使单位能够提前面对风险进行应对,进行更加高效的风险识别,精确控制能力单位的成本控制。在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策略实施过程中,相关预算单位可以对事业单位的资金支出进行适当的数据预测、财务分析和成本控制。从而实现全面管理单位,对财务的流动有更详细的了解,节省事业单位的项目用度。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资源的高效调动和分配上。同时,考虑到事业单位所处的市场环境资源稀缺和利润竞争空间狭小,同时在全面预算的推动下,管理者对事业单位的控制和规划有更加系统的了解,同时调动相关的经营过程和经营质量方方面面提高事业单位未来可持续发展和竞争能力。

三、当下单位在全面预算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对国有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本章首先阐述了我国国有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的对策研究奠定了基础。

(一)单位内部的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不健全

单位内部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就全面预算推行的基本现状来看,更多的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效率出现问题,主要是由于预算管理往往需要工作人员有更高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因此,预算管理基础薄弱,往往是由于一些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没有切实的意识到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缺乏专业能力。全面预算管理,预算管理办公室在预算管理委员会中的作用不到位,全面预算监管、管理体制机制存在逻辑问题,不科学、不合理成为常态,这些都使得全面预算执行在很多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方面难以切实落实。

更多的事业单位都存在评价指标创新问题。除了财务因素外,非财务因素也是影响事业单位目标和战略实现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选择和建立评价指标时,首先要体现出差异性和层次性,指标能反映事业单位的性质、岗位要求、管理水平等不同的特点;其次评价方法的创新。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层次分析法、结构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价与动态评价在建立激励机制时,既要注重选择短期效益指标,又要考虑长期发展目标考虑到事业单位文化的特殊性,避免管理者在决策时只考虑短期利益。

(二)单位全面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全面预算编制科学性不够也会导致公共预算编制不力,特别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面临着种种问题,而科学的预算编制不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有的事业单位在全面预算编制过程中没有实际战略目标,在编制、管理预算以及财务管理过程中,使得很多部门之间的沟通出现问题,选择预算编制相对简单,致使预算管理工作机制不科学。

(三)单位全面预算执行控制力度欠缺

在事业单位全面预算执行策略的全面实施过程当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事业单位对于全面预算的执行控制力度仍然有不足或欠缺的情况,往往出现约束和科学管理不到位而导致了各类数据受损和信息匹配不上的情况出现。由于相关数据缺乏动态管理、同时监管力度不足使得很多数据出错或者丢失,这一问题导致事业单位内部全面预算执行不够准确、及时,影响了事业单位全面战略预算管理。

四、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完善的对策分析

(一)强化各项基础工作

加强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现代事业单位管理必须充分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结合事业单位人员规模、内部财务管理以及切实的资金流动情况等,科学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全面明确预算管理办公室人员的职责,同时分析相关财务数据的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各业务部门全工作机制,完善全面预算编制、实施和监督的详细制度机制,为全面预算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基础。同时,要注重为单位创造良好的预算管理环境,特别是加强单位各部门的预算意识和内部控制意识,建立预算管理机制是比较完善的内部沟通机制,提高预算效率。

(二)健全预算具体编制

改进和完善单位全面预算的具体编制。预算编制是整个预算体系的核心任务。为了准确编制单位预算,组织单位内各业务部门和子单位,分别编制预算计划,经预算部门、人事部门全面审核后报告财务、调整、完善后,单位应报总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并将正式公布的预算方案报业务部执行。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重点应放在科学选择全面预算编制方法上,其中,在选择和使用全面预算编制方法时,应根据不同的预算项目,特别是业务重点预算。其中,销售预算法可以用来增加预算,实现往年的经营目标,以及以市场为导向的销售预测,编制销售预算。采购预算应以事业单位生产预算为重点,按照采购总量;预算编制的灵活性;行政支出预算;可采用固定预算和零预算编制方法。财政支出往往都是需要数据支持和信息确认的,因此,预算时可以根据利率预计,现金流量等各项因素进行编制和整理,总而言之,结合相应的实际情况和预算标准而做出的精确判断,才是事业单位所要求的全面预算管理体制的实际效果。

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具体编制工作,应当充分考虑到事业单位的大型静目标和大方向上,目标是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本身的出发点,也是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与事业单位战略目标之间的重要联系。事业单位预算目标的确定通常不是盲目的猜测,而是根据事业单位以往的生产经营效果,结合事业单位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环境下,通过数据集成和信息平台的预处理,获取指标的参考和指导意义,并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从而预测事业单位的预算目标。X预测信息系统是用来分析事业单位相关数据,量化指标的功能和实施过程,从而为事业单位预算提供最大限度的数据支持。有效的信息系统为事业单位提供了多种系统预测模型,包括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投入产出模型、因果预测模型、指数平滑预测模型,事业单位可以选择一种或者多种预测模型。

(三)加强控制监督效果

预算绩效改革的推进,也离不开全面预算管理成果的实时监控,根据相关事业单位的实际需求,应该确立监管规制对全面预算实施效果进行更好的控制。首先,预算管理平台要更加重视预算执行的过程分解和人员调配,制定各单位的预算指标,同时采用动态预算管理跟踪分析管理方法,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的比较分析,综合预算指标与实际执行情况的比较分析,分析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时间差异以顺利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目标。第二,完善预算调整机制,调整各方面出现的不确定因素和不可控制的数据变化,以及单位战略变化所引起的细微调整和数据变动,这些都需要进行严格的预算审计机制的审批控制以及各项预算目的的重新确立。最后,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应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的应用,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财务管理信息,及时控制预算执行,确保预算计划目标的有效执行。

预算编制后,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测应是有效执行预算目标的关键,预算目标一方面要求预算执行工作必须按照既定要求进行,另一方面要求预算执行过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内部管理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合理及时地调整预算目标,这一环节的前提是事业单位必须跟踪和监控预算目标的实施。事业单位预算目标的实施和监控也需要通过信息管理平台来实现,通过云端和大数据追踪的科技手段,实现数据和信息资源的实地动态监管,保障了全面预算的科学可靠性,同时,因为后续的工作提供了更加精确可靠的数据以及财务数据分析。

(四)健全预算绩效考核

改善单位业绩,评估单位总体预算。为了提高全面预算绩效的有效性,应加强公共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并可采用多种综合绩效评价方法,例如运用平衡计分卡对预算绩效进行评价,不仅让各个部门的相关情况实现了综合考虑,同时也让更多标准成为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标准体系的改革需要完全依照绩效标准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确立好各类标准的比重,参与程度和综合考虑数据的可靠依据。以此来确定最后的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同时,制定相适应的惩罚和勉励措施,调动各部门员工积极配合参与工作,加强全面预算的激励体制和评价体系。

(五)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战略实施的原则

在现代事业单位管理理念下,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应坚持科学性、实用性原则。同时,全面预算管理措施对事业单位的发展也应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可以为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支出提供指导和指导。确保事业单位经济水平平稳增长。

同时,在确立好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策略的坚持原则之后,可以更加清晰明确的确立事业单位发展目标和所面临的问题。更加切实落实到事业单位的发展路径上来,同时,为了能够保证这一目标的实际实施价值和实施,更应该注重以预算管理为中心,建立和完善最基本的预算管理运营体制。原则和体制相互配合,互为表里,通过对各部门的审查,检查与工作的配合,逐步实现各个层次的目标,同时形成更加科学的预算目标体系有利于原则的贯彻和实施。明确各部门之间的权责关系和责任目标,努力把更多的人纳入工作安排和过程,使工作有计划,有预算管理目标、控制标准。

同时,充分加强思想管理原则和思想管理体制,加强事业单位和工作人员的四个意识,包括发展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发展理念中,发展一直以来是中国乃至时代特色主题,事业单位求发展,求突破,求创新,就应当以发展为前提,充分调动事业单位积极力量解决问题,发展自身硬实力。同时,充分落实忧患意识。一个一个良好的发展形态和意识体系,能够使得事业单位能够在更长时间内保持经营运行良好的状态,同时,对自己的标准和目标也有有更多的要求和发展可能,同时,在忧患意识的监督和培养下,能够更加调动自身发展潜力,内外兼修,实现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双重发展,实现双赢。自21世纪以来,创新精神一直为我国和时代发展特色所称赞,事业单位要将创新意识和创新态度贯穿于所有工作以及所有制度方面体系中来,保障创新和创造能力可以得到重视,同时,保障自身事业单位有新鲜血液源源不断的涌地贡献力量。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事业单位,不能忘记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忧患地位,同时,也应该保持更加良好的竞争意识,在事业单位内部,同样要建立自身的竞争机制,在竞争中求合作,求发展,求突破,求创新。

结语:由此可见,关于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过程中,事业单位应特别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预算组织结构,注重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形式体质和方针策略的加强和明确,积极推进预算编制策略的完善,严格预算执行实际数据和评价,最大限度地确保预算约束的统一,最终达到全面预算管理,促进事业单位发展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事业单位单位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新旧公路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对比与分析
填单位 要推敲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企业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看错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