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嘉
(梧州市长洲区普查中心 广西梧州 543002)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在新形势下农业统计工作也需要及时调整相关的发展理念和管理措施,这样才能更好地切合农业经济发展规律,不断提升农业经济发展。在现代化农业经济体制改革进程有序推进的新形势下,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统计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新形势下加强农业统计工作,有助于更好地推动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农业经济转变,也有助于促进现代农业经济实现规范化管理,同时还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农业统计工作结构,保证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依然还面临不少的困境,加强乡村振兴领域下对农业统计工作现状及优化的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重大胜利,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不断增强,但是农村经济发展与国家总体经济建设之间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农业统计工作问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业统计工作作为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和管理模式的制约,我国农业生产通常采取小规模的家庭农业生产方式,农民实现了自给自足。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传统的家庭式农业生产并不符合新型的农业统计工作要求。根据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和相关规定,需要对农业统计工作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更新和改革,以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实现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增加农民的收入,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基层统计建设工作是农业统计工作的中心内容,对其进行落实和创新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受到相关专业人士的重视,并不断推广和开展。除此之外,在建设的过程中对相关从业人员的思维观念和工作形式进行调整,是完善整体工作质量的重要保障。
为了准确分析农业统计工作建设,推进农业的有效发展,必须清楚地了解与农业统计工作有关的内容。农业统计工作是指对我国农业经济状况的国家管理,是国家采取的经济行为。整体来说,它是指按照党和国家农业经济制度,结合当地市场经济和市场环境条件,并且根据未来发展战略确定具体方向所使用的现代技术和方法,以便对农业生产地区进行管理。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必须改善农业统计工作的各个方面,做好农业项目的生产、组织、分配、交换和消费,结合市场环境和当前经济运行状况,优化计划及制定决策,使农业经济朝着现代化和科学管理的方向发展。
一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重大决策部署,围绕粮食安全、生猪稳价保供等研判形势,客观反映农业农村总体形势和最新情况,致力服务宏观决策。
二是针对当前农业农村的新发展新变化,重点选题调查研究,加大热点问题分析研究力度,灵活开展线上线下调查研究。
三是统筹利用卫星遥感、现场核实等多种手段,进一步拓展完善“三农”监测,加强粮食生产统计,及时报送农业最新统计信息,定期为职能部门提供粮食、禽畜等重点农产品数据,做好数据解读,为相关涉农政策制定提供统计支撑。
四是扎实推进县域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全面、准确反映县域内乡村振兴进展情况的统计指标体系,高质量反映县域产业经济、综合服务能力、城镇发展等内容,不断加强县域经济作为城乡融合发展重要切入点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要加强部门联动,充分发挥政府综合统计自身优势。农村统计有助职能部门积极发展各类形式的农业范围经营及规模经营体系,强化管控农业生产成本,增加推广、运用农业生产技术的力度,从而改善农业生产效率。同时,打破土地存在的无序化管理状态,有效构建新型农业经济体系和更稳定的土地承包关系,并大力培育现代化农业经营主体,使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得到发展,通过两者的优势互补,实现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使绿色食品、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等农业经济形式得到促进和发展。在打造农业知名品牌期间,要积极培育、发展、壮大主导产业。主动扶持、发展远洋渔业、水产业等,采取深化利用渔业资源的形式,改善国内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更要积极发掘农产品出口优势,为打造国际品牌奠定基础。
其次,农村统计有助于引起职能部门对资源友好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视。在构建循环经济体系、优化绿色产业链条时,可充分利用技术与创新完成目标。一方面,降低或解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如充分运用、保护有限土地资源,防止水土流失现状加剧,严格落实水资源保护政策,运用相关举措杜绝污染,或积极调整、管控农药及化肥使用状况,降低污染;另一方面,农村统计针对风沙防治等自然灾害等预警,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数据保障,促进保护农业生态系统相关的动植物资源,助力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促进职能部门积极探索农业生产投资多元化路径。政府部门要积极制定、落实相关优惠政策,主动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优化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另外,要严格打击、惩罚环境污染行为,要健全、优化卫生、教育等社会性服务设施,从而完善农业投资环境。
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但各地管理部门对农业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只注重数据收集,没有对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做出验证,不利于政府部门科学决策。同时,基层统计部门获得的政策、资金支持较少,缺少必要的统计设备,统计人员的工作条件得不到保障,这些都降低了统计工作的质量。
受政府机构改革的影响,人员变动较为频繁,未按时完成工作交接任务,新来的工作人员不了解统计流程,出现了数据遗漏、错报等问题,无法按时完成基层农业统计工作。
基层工作对专业人才的吸引力低,人才缺口较大,影响了基层农业统计工作的发展。现有的统计人员大多从其他岗位调任或兼任,没有掌握基础知识,缺乏职业道德,存在消极怠工、弄虚作假等现象。同时,参与专业培训的名额少,基层农业统计工作人员无法了解最新的知识和技能。
加强农业统计工作,需要全面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及农业统计工作的具体情况,建立完善的统计工作体系,强化技术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农业经济实现强有力的发展。但是在农业统计工作实施过程中,相关的管理机制没有充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完善配套的体系,在现代化农业经营模式的创新引入、农业经济机械化配套建设、农产品营销一体化管理等方面,相关的理念技术和方法不够完善,农民参与度不够,农民对现代化农业统计工作等认同度不高,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推动农业经济实现高效有序发展。另外,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科技创新力度不足,农业统计工作的重点主要偏重于农产品的销量产量等方面,没有及时转化思路,将农产品经济效益和生产质量及社会效益等放到同等的位置上来,从而不利于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也难以推动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强理论武装,坚持以党的建设统领农村统计改革,强化使命担当,统筹推进现代化农村统计改革和农村统计调查工作,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目标,推动构建现代化农村统计调查体系。强化牢固“数据质量就是统计工作生命线”意识,加大分析研究力度,及时反映农业生产动态,有效发挥统计职能。
提升农业统计服务的意识,农业统计工作者要积极改变以往的思想观念,提升农业统计服务的意识,为我国乡村发展提供良好的农业统计工作。第一,要通过创新性发展带领统计服务工作的发展。面对如今新统计的环境与实际需求,需要贯彻创新性发展,借此满足乡村振兴发展的实际需求,对农业统计服务工作制度进行创新;第二,提升农业统计的服务意识,可以立足于发展的全局,最大程度体现统计服务的真正职能,确保农业统计工作的全面进行;第三,完善农业统计服务工作的环境,强化农业行业统计服务工作机制的建设,在对农业行业经济展开调查与分析等过程中,需要加强数据信息统计工作的服务意识,全方面贯彻落实农业行业统计服务工作。
从农村经济建设的角度看,农业统计机制的完善离不开专业统计方法的运用。运用先进的科学统计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农业数据的统计效率,还可以维护基础数据的有效性,保证最终数据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统计方法主要有综合统计法、抽样调查法和重点调查法,没有一种单一的方法可以作为静态的统计方法。通过三种统计方法的结合,可以保证农业统计数据的全面性,反映农产品的产量和产值,根据市场环境和需求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在加强对农业建设重要性认识的同时,要丰富知识及拓宽眼界。农村经济核算体系构建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更加需要利用多种渠道来促进农业经济核算体系的落实,这不仅能够提高统计工作质量,也能够解决以往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其朝着国际化现代化方向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遵循相应的原则来展开作业,并采用恰当的方法,也要不断总结以往工作经验,这都是实施农业经济核算的重要内容。而在实际核算层次上,相关责任人也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遵循相应原则积极开展建设工作,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灵活处理。如此才能通过建立农村经济核算体系,实现提高农村统计工作水平的目的,为农村人民生活的改善提供帮助。
基层农业统计需要有效的制度支持,这是完成基层农业统计的前提和保障。注重加强农村基层统计机构的培训,配备合格的培训人员。为大力加强农业统计工作,保证农业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有关部门必须完善职能,建立专业统计站,制定完善的工作内容与适用的工作方法。提供可靠的农业统计数据,简化传统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统计工作的质量,为了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必须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基层统计部门可以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弥补人才缺口。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定期不定期开展专项培训活动,注意增加培训名额,保障统计人员继续学习的权利,并加强巡查指导,避免培训活动流于形式。不定期开展考察活动,了解统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形成良性竞争氛围,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加强与其他统计部门的交流,开展部门联动,帮助统计人员积累工作经验和教训,拓展个人思维,提升工作能力。管理部门可定期抽查,将报表数据与实际数据核对,促进工作质量的提升。
农业统计工作服务乡村振兴,应当建立完善的统计服务模式,借此来确保农业统计服务工作可以发挥出自身的实际效能。第一,农业统计服务工作,应当高度重视提升农业统计服务工作的水平。通过数据库的建立,在对大数据信息展开分析的过程中,体现统计服务工作的实际作用,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的进程;第二,需要加大基层统计团队的打造,借此提升统计工作的水平,有效提升统计服务工作的整体水平;第三,建立完善的农业统计服务体系,通过完善统计工作的环境,在建设制度化过程中,有效提高农业统计服务工作在乡村发展过程中的整体水平。着力强化数据管理,健全完善农村统计调查数据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办法,着力推进农业网格化管理,坚持狠抓农业统计调查基础建设,提升乡村基层基础信息数据质量,全面优化整合农村统计联网直报,提高农业统计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目前,农业统计工作的整体质量很低,主要是因为工作人员对统计报表的质量不够重视。此外,缺乏科学的统计方法导致统计数据不准确。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基层统计工作的监管,定期培训统计人员;提高统计人员的工作水平和素质,检查统计数据的质量。基层乡镇要与时俱进,贯彻新的管理理念,根据现代农业统计的具体要求,优化完善传统农业统计管理制度,结合绩效考核、激励措施和责任追究制度,为农业统计日常管理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建立基层农业统计制度,科学问责,明确不同农业统计人员的职责,严格执行管理制度。
农业统计网络是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统计工作保持网络技术和先进科技优势的重要前提。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通过网络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减轻农业统计人员的工作量,优化和提高现有的农业统计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农业统计工作者应制定农业统计细则,以保证统计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和妥善的处理。
统计制度是统计工作顺利开展并获得高质量统计数据的重要保证,科学、规范、统一的统计制度需要站在宏观角度去考量、去谋划。考虑到“三农”发展的重要性,农业的变化需要放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去测度;农村的发展需要放进全国城乡大格局中去度量;农民的改变需要放到社会各阶层大盘中去拨动。因此,农业统计制度应按照党和政府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体部署精神,准确把握我国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强化对我国“三农”工作的认识,继而搞好总设计、大规划及高谋划。
政府要定期公布农业统计的内容和结果,让居民更好地了解农业统计,监督基层农业统计人员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比如棉花种植的统计数据公开后,人们可以根据产量和收入来评价政府数据的真实性。因此,统计部门必须对农业统计数据进行严格核实,确保公开数据不造假,避免民众对政府决策权的不信任。人们可以根据农业统计数据调整种植的农产品,选择能创造更多价值的农产品种植,对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基层农业统计工作这类的基础性事业更要抓紧。这是提升国家统计力量,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实力,促进国民经济良好稳定发展的基石。虽然,现实仍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只要我们足够重视,立足实际,始终贯彻正确的指导方针,科学地调整方案,不断完善基层农业统计工作,就能真实反映农业生产水平,为国民经济发展增砖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