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丰安
(重庆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重庆 400020)
当前,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不仅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斗目标的重大历史任务,而且是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和重要理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1)《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人民日报》2018年9月23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离不开和谐共生、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的协同并进。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当下,构建新型城乡关系要致力于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公平化、城乡居民增收同步化、城乡要素分配合理化、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尤其要更加注重城乡融合发展、和谐共生,这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立足新的“三农”需求,更大力度促进城乡融合,进一步谋求在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下,达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全面振兴奋斗目标。这不仅为我国农业和乡村发展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理想蓝图,而且顺应了广大农民实现美好生活的向往。
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是一项长期、系统、复杂的工程,既要积极释放乡村内部的经济活力,更要借力城市发展优势促进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顺畅流动,给乡村注入新的发展动能。就历史发展进程而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城乡关系经历了城乡二元分割、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阶段,目前正在向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阶段演进。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致力于消除城乡差异,奋力实现高水平共同富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性变化,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追求也在不断上升,对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以及共享发展成果的需求也尤为迫切。经过改革开放以来40余年的发展,我国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及城乡关系构建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成为制约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瓶颈。为此,探寻城乡二元秩序的破解之道,构建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城乡关系,是一项应该持续重视并深入研究的重要议题。
近年来,围绕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研究者们主要从理论维度剖析城乡关系的基本内涵、从历时性和共时性视角总结中国城乡关系的发展特点、在实践层面凝练我国新型城乡关系的现实困境并给出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长期展望。
关于城乡关系的研究。早在18世纪,亚当·斯密就提出了城乡关系的自然顺序理论,认为城市与乡村是在分工基础上形成的相互依赖的互利关系(2)[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第145—147页。。19世纪中期,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关于城乡关系发展的观点,形成了城乡关系从分离到融合的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分工的专业化是影响城乡关系的物质条件,进而提出城乡融合是未来城乡关系发展的根本出路(3)参见李怀:《马克思主义的城乡关系观》,《甘肃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进入20世纪以来,城乡关系及其发展始终是西方学界关注的重点和热点,产生了丰富的理论成果,比如20世纪40年代以来较为盛行的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沙里宁的有机疏散论,以及刘易斯的“二元结构论”、艾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约翰·弗里曼德的“核心—边缘”理论。近年来,我国众多学者从不同研究视角对城乡关系进行了深入解读。文军、沈东基于国家、社会、个体视角研究认为,城乡关系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社会功能分化的产物,本质上具有社会分工的属性,而国家、社会以及个体的三种不同力量及其相互作用使得当代中国城乡关系呈现出“规训”“偏向”与“重塑”三种不同的面相(4)文军、沈东:《当代中国城乡关系的演变逻辑与城市中心主义的兴起——基于国家、社会与个体的三维透视》,《探索与争鸣》2015年第7期。。折晓叶、艾云在重点分析我国城乡关系演变各阶段面临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与城乡关系变迁制度研究取向有关的分析框架(5)折晓叶、艾云:《城乡关系演变的研究路径——一种社会学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社会发展研究》2014年第2期。。吴丰华、韩文龙在探究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关系历史脉络的基础上,指出未来城乡关系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破解中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6)吴丰华、韩文龙:《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城乡关系:历史脉络、阶段特征和未来展望》,《学术月刊》2018 年第4期。。刘俊杰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关系的深刻变化探索我国城乡关系变迁的基本规律,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深化改革加大对农民权益的保护,才能有效推动城乡关系不断走向融合(7)刘俊杰:《我国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脉络:从分割走向融合》,《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张文斌等认为,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城乡关系向着城乡融合方向发展,迈向城乡共治是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城乡二元结构依然是阻碍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障碍(8)张文斌等:《迈向城乡共治: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关系演变解读》,《地理科学进展》2021年第5期。。
关于新型城乡关系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新型城乡关系的内涵、目标、原则及构建等方面。杜志雄认为,构建新型城乡关系重在以人为本,关键在于破除由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等各种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割裂(9)杜志雄:《构建新型城乡关系重在以人为本》,《新京报》2020年10月30日。。林聚任、王忠武指出,新型城乡关系的目标由普遍的同一性目标和协调的差异性目标组成,新型城乡关系的建构应遵循整体一元性原则、开放发展原则、结构协调原则、平等性原则、生态改善原则、同异应然原则和人本目的原则(10)林聚任、王忠武:《论新型城乡关系的目标与新型城镇化的道路选择》,《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9期。。刘春芳、张志英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指出,在新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及政策框架下,我国进入到“强联系”驱动下的新型城乡关系构建时期(11)刘春芳、张志英:《从城乡一体化到城乡融合:新型城乡关系的思考》,《地理科学》2018年第10期。。武小龙从破解城乡二元秩序出发,提出构建以平等公正为发展理念、以双向合作为发展路径、以“政治共享、经济共荣、文化共融、社会共建、生态共治”五位一体为最终发展格局的“城乡对称互惠共生发展”新型城乡关系(12)武小龙:《城乡对称互惠共生发展:一种新型城乡关系的解释框架》,《农业经济问题》2018年第4期。。刘俊杰认为,为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并着力解决城乡关系发展中的新问题,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通过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13)刘俊杰:《我国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脉络:从分割走向融合》,《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杨发祥、杨发萍认为,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应以“生存、发展与生活”为主线,立足新发展理念,从类型学角度区分城乡关系发展中的区域形态和空间形态,找准各地的发展等级和战略重点,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14)杨发祥、杨发萍:《乡村振兴视野下的新型城乡关系研究——一个社会学的分析视角》,《人文杂志》2020年第3期。。
综上所述,众多专家学者对新型城乡关系的研究主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推进,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就总体而言,学界对新型城乡关系的研究还未形成系统性理论,对于新型城乡关系的概念界定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对于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路径还有待深化研究。有鉴于此,本文着力探讨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理论内涵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试图探寻“新”在哪里,找到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现实困境,并据此进一步提出纾解建议。
以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实现我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旨在更好地破解乡村发展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均衡等重大问题。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见实效,关键在于突破传统城乡二元结构的束缚,逐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体系。因此,立足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探讨新型城乡关系构建,将有助于城乡在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实现深度融合不断取得新突破。
城乡融合。在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核心是城乡融合发展、和谐共生,即通过创新各种体制机制来实现城乡平等、城乡交流和城乡融合。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理念,开启了新型城乡关系构建的新局面。实现城乡融合,就是要更好地发挥城市和乡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缩小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距,力争做到城乡要素合理流动、规划有机互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第一,城乡融合是指城乡要素之间的融合。改变要素从乡村到城市的单向流动,促进城市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各类要素更多流向乡村,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实现城乡要素流动良性循环。第二,城乡融合是指城乡产业融合,重点围绕城乡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建立起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城乡间产业链上下游有效对接,拓展乡村产业发展空间,实现农村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经济基础。第三,城乡融合是指公共产品配置的均等化。在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平等。总之,城乡融合是对我国国情、农情以及城乡关系的科学把握,也是对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的继承和升华,旨在发挥城市与乡村各自特有功能并形成优势互补、差异化发展,最终实现城乡融合互动,是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着眼于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选择,是新时代我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其中,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总方针,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制度保障,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回应了农业农村经济适应市场变化,加快产业优化升级、促进产业融合的时代要求,也反映了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让农村充满活力且安定有序,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新型城乡关系。新型城乡关系是将城市与乡村整体统筹谋划,着力破除城乡要素流通不畅、收入差距大、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实现城市与乡村要素双向流动,达到城乡优势互补、和谐共生、共同繁荣的理想状态。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是我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城乡融合发展的紧迫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在2019年发布的《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是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重要战略性实施指南。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为新型城乡关系的构建提供了基本依据。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不是消灭城乡差异,而是消除不平等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通过促使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处于良性循环状态,实现城乡有机融合、共同繁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相互作用、互为前提,都是推进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新型城乡关系是激发乡村活力的内在驱动力,只有将乡村放在新型城乡关系格局中理解,让城乡资源要素充分对流,才能从全局层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从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制度基础。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落地落实的背景下,随着城乡之间交流和互动的加强,将逐渐改变影响城乡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而促使我国城乡关系的更深层次演变,从而进入一个真正融合发展的崭新阶段。目前,中国正处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新型城乡关系的构建不仅有利于消除城乡二元壁垒,也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道路赋能。
1.有利于消除城乡二元壁垒以促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2021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50,比上年缩小0.06(15)参见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人民日报》2022年3月1日。,但是城乡相互割裂的二元结构体制仍然是必须下足功夫攻坚的重点改革领域之一。消除城乡二元壁垒以促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重心在于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公共服务等方面相互融合、共同繁荣。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目标在于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以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为突破口,切实解决城乡要素流通、城乡收入、乡村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问题,促进城乡之间要素平等流动与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有助于打破城乡二元壁垒,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转变,提升技术、土地、劳动和资金等的资源配置效率,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农民。
2.有利于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有助于激发乡村发展活力,释放乡村发展潜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源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农业农村发展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薄弱环节。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国家的全面现代化就无法实现,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乡村,优质要素的流入能够有效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进而推进乡村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旨在实现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使农村要素与城市要素处于双向流动的良性循环状态。要切实改变农村要素单向流出格局,引导城市资本、人才、技术、管理等要素流入乡村,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优质要素的流入能够有效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积极推进乡村的高质量发展。在此基础上,乡村不断释放自身发展潜能,并且在专项政策的激励下,吸引各类人才回归乡村,用人才活力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形成要素聚乡、产业下乡、人才入乡和能人留乡的良性互动局面,有效促进乡村经济全面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3.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并从区域发展、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对城镇化工作进行了战略安排。新型城乡关系的互动互促关系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长远发展。与传统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赋予农业转移人口和在城市常住的外地户籍人口及家庭成员公平地享受城镇市民待遇。同时,新型城镇化建设充分考虑增强城乡发展协调性的要求,不是简单地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空间格局变化过程,而是融合发展的城镇化。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注重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以特色小镇建设和就地城镇化为突破口,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农业、工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用城镇经济发展成果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共同推进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和共同富裕。
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实现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双向互动和融合发展是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主要任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国着力高质量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农业发展和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是与同步推进的工业化、信息化相比,农业农村发展滞后问题还比较突出,构建新型城乡关系还存在着许多矛盾与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适应工业化发展需要,在城市偏向型政策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影响下,我国城市与乡村的差距不断拉大。改革开放以来,为缓解城乡之间不协调的状态,国家持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改善城乡关系。随着国家对乡村重视程度的提高,城市享有的现代文明成果能够有效辐射到农村,乡村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城乡关系得到极大改善。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城乡关系朝着融合方向发展,城乡差距明显缩小。构建新型城乡关系要重点解决城乡在人、地、技术等方面发展不均衡的问题,首当其冲的是要通过户籍制度改革有效解决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促进劳动力要素双向平等互动。但是在现实中,由于乡村与城市发展的不同步,城乡之间资源要素并没有真正实现双向平等流动。我国基尼系数仍然显著大于0.4,城乡收入差距仍然偏大(16)蔡昉:《中国经济未来15年挑战》,《北京日报》2022年3月2日。。截至2021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72%(17)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人民日报》2022年3月1日。、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6.7%,虽然自2014年以来,全国有1.3亿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但二者依然相差18.02个百分点(18)相关数字由作者根据公安部副部长刘钊于2022年4月22日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的回复内容整理得来。。由于无法享受市民化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大部分农民工在青壮年时期选择进城务工,年老时不得不返乡养老。城市享有人口红利的丰厚回报,而人口负债却由乡村独自承担,城乡之间人力资本水平差距的鸿沟进一步拉大。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加快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各种专项规划相继出台,为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描绘了一幅行动路线图。特色小镇作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载体,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有机联系起来,推动产业之间、城乡之间实现融合发展,带动传统产业转型,为乡村的旅游发展迎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重要内容举措。为促进特色小镇的规范健康发展,2020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特色小镇建设的总体要求。特色小镇以特色为核心,在建设中实现生产与生态融合、传统与创新融合,为乡村振兴凝聚起强大的发展动力。但是一些小镇盲目跟风,由于没有特色产业作支撑,照葫芦画瓢造出的新城镇完全背离特色小镇的初衷,陷入同质化、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怪圈”;一些特色小镇在规划、建设中政府干预过多,没有发挥市场主导和企业主体作用(19)唐刚:《发展特色产业与实现新型城镇化——“特色小镇”模式的理论机制与经济效应研究》,《商业研究》2019年第6期。。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城乡发展要素配置的主要对象是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主要表现为要素从乡到城的单向流动。当前,由于农村自身发展性不足并叠加长期的城乡间要素流动不均,导致要素价值难以持续发挥,制约了新型城乡关系的构建和城乡之间的协同发展。在新型城乡关系构建中,城乡之间的资源要素应该是优势互补、平等流动,但在现实中,由于我国市场化要素配置机制不够完善,虽然城市要素逐步流向乡村,农业的规模经济和要素回报率有所提高,但整体来看,城市资源在进入乡村时未能获得有效利用,要素流动不顺畅、资源互动性不足、城乡基本公共产品配置不均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比如在土地方面,农村土地低效闲置和城镇土地需求旺盛矛盾并存。尽管目前农村“三块地”改革正在加速推进,但是土地撂荒、宅基地荒废、农地非农化等问题仍较严重。虽然现阶段部分地区出现农民返乡建房、返乡创业的新热潮,但是并没有形成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城乡土地要素公平交换还存在制度性障碍。
在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中,产业兴旺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原动力,也是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经济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大量涌现。当前,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程度有所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但是农业附加值低、农民参与机制不顺畅、农产品生产端供给和流通端服务方面还存在堵点。在农产品流向城市过程中,农民只能获得生产阶段的收益,无法获得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增值收益,而流通阶段的收益远高于生产阶段的收益,进而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乡村地区由于受区位比较优势弱、高新技术缺乏等影响,产业整体层次不高,难以为城市提供精品化、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广大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偏远地区农村的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依旧是城乡融合的“短板”。在一些地区,我国的农业经营方式还是小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土地的细碎化、分散化与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要求的矛盾依然是推进产业融合的主要矛盾。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薄弱,软硬件配套与城镇产业园区相比差距较大,一些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及小农户等多元主体间难以有效构建起利益同盟和产业协作关系,农业产业链内部生产、加工、营销等环节间缺乏深度协作。此外,城乡产业融合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持和保障。由于目前农村金融体制机制不够完善,不能有效提供适宜多种农业发展需求的智慧化信贷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缺口不能很好得到满足,融资难阻碍着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深入推进。
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新型城乡关系构建的关键在乡村。城市与乡村不是单独的个体,不能简单地让城市嵌入乡村,应该是两者相互交融、互为支撑,协同推进城乡人力、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平等自由流动,共同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新型城乡关系的构建要致力于打破城乡要素流动体制机制障碍,在推动城乡要素平等自由流动的同时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和谐共生。因此,要根据当前在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中存在的现实困境,着眼于从根本上改变对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认识,推进统筹城乡的空间规划体系,激励城乡要素自由平等流动,激活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动能,补齐新型城乡关系构建中的短板,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真正融合发展。
城乡二元结构是造成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农业农村发展滞后的主要障碍,因此,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必须彻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壁垒,改变人们对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认识。一是要从思想上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思维定势。改变对城乡角色的传统固化认知,打破城乡二元的固有观念,将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理念融入决策者与执行者的工作实践中。二是要消除城乡间的文化“鸿沟”,做好城乡文化融合的大文章。我国具有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历史基础,要做到城乡文化之间相互尊重、互哺、共生,形成“二元共存”的城乡文化融合发展新格局。城市和乡村属于一种整体性文化,城乡文化不是相互割裂而是“和而不同”的关系,乡村文化孕育了城市文化,两者相互依存、功能互补(20)刘志刚、陈安国:《乡村振兴视域下城乡文化的冲突、融合与互哺》,《行政管理改革》2019年第12期。。消除城乡间的文化“鸿沟”要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的基础上,使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相互吸收彼此的先进要素,打造富有特色的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品牌,从而为实现城乡文化认同发挥积极作用。三是要以动态观点审视城乡融合发展,无论是公共资源配置抑或是人力资本流动,都应当以城乡整体发展为最大前提,避免新的发展失衡等问题出现。
在城乡规划中,将城市与乡村视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整体布置、协调发展,以突破传统城乡分割,高标准实现城乡规划全面覆盖。城乡融合不是简单地让工业、城市嵌入乡村,而是将农村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与城市的发展一体谋划、一体设计。一是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全域覆盖的空间规划体系,着重突出副中心城市、临港新城、重要中心镇等空间规划。二要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标准,编制合理的村镇布局规划,指导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农村社区建设,积极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农村生态、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在规划城镇民生工程项目时,也要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加强农村民生工程项目的开展,优化乡村发展布局,让广大城乡居民享受到同样的公共服务。三是要推动城市重大专项规划工程向乡村地区拓展。区域内交通线网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与风光带规划等专项规划要充分考虑乡村居民点改建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城乡规划不仅要践行人民至上的发展思想,做好前瞻性规划,实现项目之间的有效衔接,避免各自为政,还应在规划建设城市重大项目、民生工程项目的同时,根据乡村实际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以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乡村发展布局,让广大城乡群众共同过上更为安全、更为便捷、更为现代化的生活。此外,在规划制定中也要注重公众参与,良好的公众参与不仅能让公众充分表达利益诉求,也能促使利益相关方互动协商、达成共识,进而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城市要素的自由流动反映了现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紧迫要求。传统意义上的城乡要素流动主要表现在农村向都市的流动。新时代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要真正实现乡村和城市的融合,就需要在制度体系上打破城市要素向乡村流转的传统壁垒,特别在人员、用地、融资、科技等方面都要予以更全面、更优质的保障。一是要充分运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重要契机,破解乡村发展用地难题,有效带动城市资金、专业人才和先进科技向乡村集聚。二是要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保障制度,完善适合农村发展特点的信贷服务体系,设置专项农村发展资金用于农民工回乡创业、乡村建设提质改造、先进技术推广等重要领域,并且重点扶持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此外,要积极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入股、合作等方式参与城中村改造等,吸引集体资本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三是要持续深化推进农村户籍制度改革,顺应城乡融合发展要求,全面放开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增强中小城市尤其是县城的人口承载力,保障农村居民在进驻城镇后能完全享受到平等的义务教育、医疗保险和就业等权利,尤其是提高子女教育和医疗保障的便利性,增强新型城镇的吸引力。
推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能更好地解决当前新型城乡关系构建中的短板弱项,为乡村经济发展赋能。一是要构建好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充分利用乡村独特资源推动城市产业链向乡村延伸,并结合市场需求打造地方特色产业以有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乡村产业的竞争力。推动农村传统农产品的优化升级,引导适合农村发展的二三产业扎根农村,将更多二三产业链中的增值收益、就业岗位尽量留给农民,吸引脱贫家庭新增劳动力就近就业,让更多乡村人才有动力留在乡村。要注重优化乡村产业布局,激发县域经济活力,积极推动在县域经济发达地区发展县域富民产业,盘活用好乡村资源,进一步增强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二是要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推动城乡产业有机融合。要注重加快同行业同领域同业态企业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合理布局,建立健全促进城乡产业协同发展的相关制度,形成有效率的内部沟通交流机制。统筹发展城乡旅游业、休闲农业等,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现代化水平,构建上下游联动、融合发展的产业链,创建一批城乡融合典型项目。三是要协同推进农业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运用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精准把握城乡消费需求的动态变化,充分借助科技创新成果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在壮大乡村产业方面,重点推进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产业链和创新链相融合的新产业新业态,推动高产值、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现代农业体系变革,积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